毛际可水调歌头·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赏析与创作背景解析
水调歌头·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水色如同鸭子的颜色那般绿,又好似刚刚打磨过的铜。靴纹般的细浪忽然涌起,飒飒的风夹着溪水吹过。数里之外的江村有茅屋,一带芦苇汀洲上有蟹舍,下面遍布着钓鱼的竹筒。云朵呈现出蔚蓝的缬纹,用晚霞的红色来衬托。
点燃楚竹,蒸煮香糯,面向五湖之东。新来的溪畔友人令人惊讶,原来竟是大毛公。引得渔夫拍手称赞,你拥有金貂玉佩,怎会是那身披绿蓑的老翁。笑着起身唱起铜斗之歌,余音回荡在蛟宫之中。
毛际可出生于 1633 年,逝世于 1708 年。他字会侯,号鹤舫,晚年号松皋老人。是浙江遂安人,现今属于杭州淳安。在顺治十五年,即 1658 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河南彰德府推官一职,之后改任陕西城固知县,又调往河南祥符县。康熙十七年,即 1678 年,他被荐举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考试结束后未被录取,被赐予袍服后回任原职,后来因事被免去官职,回到故里进行读书和著述。
康熙十七年(1678)冬,毛际可进京,陈维崧为其画像题词。
古代养殖的水鸭是绿头鸭,所以常常会用鸭头来形容水的绿色。就像李白在《襄阳歌》中所写:“远远望去,汉水呈现出鸭头般的绿色,就好似刚刚发酵好的葡萄美酒。”
磨铜:指磨冶好的铜镜。在古代,人们使用铜镜时,必须经常将其磨光,这样才能照出影像。这里用“磨铜”来形容水面,是说水面如同磨冶好的铜镜一样光滑,能够清晰地映照出周围的景象。
靴纹指的是靴皮的花纹,这种花纹可以用来形容细波微浪。苏轼在《游金山寺》中写道:“微风形成的万顷波纹像靴纹一样细腻,断霞在半空呈现出鱼尾般的红色。”
蟹舍:渔家。亦指渔村水乡。
钓鱼筒是插在水里用于捕鱼的竹器。崔道融在《溪夜》中写道:“渔人把钓筒都抛尽了,接着便放下轻舟驶向下急滩。”
蔚蓝缬:蔚蓝天空的彩色图案。缬,有花纹的纺织品。
楚竹也就是湘妃竹和斑竹。在古代,人们经常用竹子来烧火。就像史达祖在《八归》中所写:“想象着大部分的竹子都属于渔市和樵村,到了傍晚的时候,人们争相点燃竹子。”
香糯指的是一种味道很香的糯米。在《剪灯新话·翠翠传》中记载,翠翠留下对方住宿,用吴兴的香糯做饭,用苕溪的鲜鲫做羹,并用乌程酒来招待对方饮酒。
五湖:太湖别称。
毛亨是大毛公。他在战国末年是鲁国人,秦始皇时期为躲避灾祸而从鲁国隐居到武垣县(今沧州市河间市),并在那里入了籍。据说他的诗学是从子夏那里传承而来的,曾经创作了《毛诗古训传》,简称《毛传》,然后把它传授给了侄子毛苌,所以世人称他为“大毛公”。这里用“大毛公”来借指毛际可。
渔夫被称作罛师。罛是一种很大的渔网。张说在《同赵侍御乾湖作》中写道:“鳞族和壳族像在嬉戏一样聚集,弋叟和罛师凭借此有利地聚集在一起。”
金貂玉佩:古代高级官员帽子上插有貂尾,腰上携带玉佩。
披着青绿色蓑衣的渔翁被称作绿蓑翁。此句表明毛际可已经担任官职,然而其画像中却仍在扮演垂钓的隐者。
孟郊在《送淡公十二首·其三·铜斗歌》中写道:“用铜斗来饮江中的酒,用手拍打着铜斗唱歌。我是拍打着波浪的人,饮酒时就朝拜浪婆。”铜斗是一种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是用来盛装酒食的。后来常常借助它来表达隐者在醉酒后在江边欢快歌唱的情景。
水调歌头·汾西侯仲辂示我九日纪梦词二阕,依韵奉和
月落于边墙,边墙变得漆黑。几扇雁门缓缓开启。苍茫的西极之地正有风雨,都向着二陵涌来。听闻那胭脂般的小伎,能够演唱横汾的旧曲,她的家靠近古老的轮台。我想要与她交谈,那红粉佳人最为怜惜人才。
饮酒要醇,亲近妇女,不必猜疑。世间这样的人何其多,何必用手去推拒。怎能去到飞狐峪口,与你一起吹箫击筑,一天之中欢笑千回。绿酒不懂得人情事理,心中有烦闷却无法排解。
侯七乘,字仲辂,是山西临汾汾西县人。他在顺治十五年(1658 年)考中进士。之后被任命为福建武平县知县,后来又调往闽县担任知县。在这期间,他颇有政绩。康熙十四年(1675 年),他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康熙十七年(1678 年),他参加博学鸿词试,但没有考中,便回家了。他著有《孝思堂集》等作品。
康熙十七年(1678)的秋天,侯七前往京城。他写下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纪梦词。陈维崧填写了这首词来和唱。
边墙:边关的城墙,即长城。
雁门即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北部,它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其所在的两座山峰为雁门山,这两座山峰东西对峙,形状宛如门一般。大雁常常从这两座山之间飞过,因此而得名。它是山西通往北京的重要通道。
西极:西边极远处的。
二陵指的是崤山南陵和北陵。夏后皋的墓在南陵,文王避风雨的地方在北陵,这两处陵都在河南崤山。《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记载:晋人在肴地抵御军队,肴地有两座陵。其中南陵是夏后皋的墓;北陵是文王躲避风雨的地方。崔曙在《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中写道:三晋的云山都朝向北方,二陵的风雨从西边吹来。
胭脂指的是燕支山。燕支山古时在匈奴境内,因为出产燕支(胭脂)草而得名。《五代诗话·稗史汇编》中记载:“北方有焉支山,山上有很多红蓝草,北方人摘取它的花朵来染绯色,摘取它鲜嫩的花蕊制作胭脂。”所以过去常常以“北地胭脂”来指代北方的美女。
小伎指幼小的歌伎。侯七曾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与北方的佳人经历了巫山云雨之事,然而随后他就被人叫醒了。
汉武帝曾巡视河东郡,在汾水楼船上与群臣一同宴饮。他在此写下了《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欢乐兮哀情多”的诗句。侯七的家在临汾,所以他提及了此事。
轮台县的古轮台地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位于天山南麓,处在塔里木盆地北缘。这里曾是古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也是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要冲。原本是轮台国,在西汉太初三年(前 102 年)被李广利灭掉。到了西汉神爵二年(前 60 年),西汉中央政权在轮台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统摄天山南北,使得轮台成为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重镇以及重要的支撑点。
信陵君为避免魏王猜疑自己,便沉湎于美酒之中,同时亲近妇女。《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他日夜纵情饮酒作乐,持续了四年之久,最终因饮酒过度而病逝。
两手需要推开:侯七在《水调》中的原句为“侍儿见也,刚到相近还相推”。此句表明世上的美女数量众多,对于那些在梦中没推倒的就暂且算了。暗中运用了刘道真推倒婢女的典故。《裴子语林》记载:“刘道真的儿媳妇刚进门时,使唤婢女虔,刘道真多次与婢女开玩笑,婢女坚决不从,刘道真于是跪在地上叩头,婢女因害怕而听从了他,第二天对人说:「手推确实是神奇的东西,一下就让婢女顺从了。」”
飞狐峪位于河北张家口蔚县城南。它处在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交界处。这里是南通华北平原、北去塞外大漠的要道。
击筑:高渐离燕市击筑典。
绿酒指的是美酒。古代酿酒主要采用天然发酵法,所使用的原料大多为谷物、水果或者草本植物。这些原料中的一些植物提取物含有天然色素,在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与这些物质结合,从而使得酒液呈现出绿色调。
有闷未能排:排闷,排遣愁闷。
在老松下微微一笑,握手仿佛是前世的缘分。昨夜是黄花的时节,羡慕你像小游仙一样。你推脱说巫云进入梦境,谁能料到玳筵真的发生了,事情已经广泛流传。我在银笙之下,偷偷地谱写《鹧鸪天》。
追代马,又挟着赵瑟,究竟是哪一年呢?那兵家之女有着非凡的姿色,能否让阮公入眠呢?难道还缺少朱门的丝竹管弦吗?那又怎能抵得上青楼的帘槛呢?那帘槛如镜般明亮,又如烟般缥缈。天上的兔华洒满,却只照着别人家团圆。
两人在北京的慈仁寺古松下碰面。关于慈仁寺,可详见卷十(1)《洞仙歌·咏慈仁寺古松,寿纪伯紫》的注释。
黄花节候指的是重阳节。节候即季令和气候。在重阳节时,黄菊会盛开,所以就有了黄花节候这一称呼。
晚唐时期起,游仙诗逐渐与宫体诗融合在一起。游仙诗大多会去表现与仙女之间的情感之事。
推道巫云入梦:推脱说巫山神女之梦。
玳筵即玳瑁筵,指的是豪华且珍贵的宴席。玳瑁是一种海龟,其壳可作为装饰器物,象征着华贵与精致。这句表明侯七在宴会上讲述了自己梦到佳人的事情,而后被聚会的众人所流传开来。
银笙即银字笙,古代的笙管上标有能表示音调高低的银字。像李群玉在《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命家仆吹笙》中所写:“桂酒寒冷却无人沉醉,银笙冻住也不再流动。”
鹧鸪天是词牌名。它的格式优美且韵律和谐。在宋代,这种词牌被广泛应用于歌舞宴会的场合。
代马是春秋时期代地狄人培育出来的良马。曹植在《朔风诗》中写道:“仰望那北方的寒风,心中怀念着魏都。希望能驾驭代马,迅速地向北奔驰而去。”刘良对此注释道:“代马,就是胡马;倏忽,是快速的意思;徂,是前往的意思。意思是驾驭着胡马快速地向北前行。”
赵瑟指的是瑟。这种乐器在战国时期流行于赵国,像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鼓瑟那样。这句意思是侯七乘进京途中经过了代地和赵地。
阮籍不遵循礼法。听闻有兵家的美丽少女病逝,即便他不认识这个少女,还是前去吊丧。之后他又去到隔壁的酒家饮酒,最终醉倒在女主人身旁,一点也不躲避嫌疑。《晋书·阮籍传》记载:“邻家有个容貌美丽的少妇,在酒垆前卖酒。阮籍曾经前去饮酒,喝醉后,就躺在她身旁。阮籍自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那少妇的丈夫察觉到后,也没有产生怀疑。还有兵家的女子,有才学且容貌美丽,未出嫁就去世了。阮籍不认识她的父兄,直接前去哭泣,尽情表达哀伤后便返回了。”
丝管:管弦乐。
青楼:豪贵之家精致的楼房,多涂饰青漆,故称。
帘槛:帘子和栏杆。
如镜复如烟:指梦里都是幻象。
兔华指的是明月。王艮在《题江风山月亭》中写道:“天籁在夜晚震动着蛟窟。云根的倒影呈现出秋天的兔华。”
水调歌头·长安九日记梦 侯七乘
何处有龙山节呢?却不见菊花开放。昨夜在九华帐里,悄悄地有个人到来。那两朵像夭桃般的醉靥,那半点如朱樱般的笑口,邀请我去到妆台边。衔着杨梅果,捏着小手把这寄给那多才的人。
目渐渐成形,魂想要传授,心中充满了疑惑和猜测。侍女看到了,刚要靠近却又相互推开。突然一阵窗棂被敲响,顿时觉得巫山的云雨消散了。可惜又白白地回来了。有多少爱惜花朵的心意,却没有地方再去安排。
岂只是窥墙而已呢,正好借此结下与柳的缘分。还记得当年的杜牧,在华丽的宴席上遇见了神仙般的女子。一曲在子夜时分带来清欢,她那素白的手拨弄着银筝,节奏被催促着停下。心中的心事恰好相互传递。想要代替她系上缕金带,却仿佛隔着好几重天啊。
事情已经过去了,吟罢后再相会,又不知在何年。在寒冷的灯影下的旅馆中,到了三更时分,漏声滴下,让人难以入眠。嘲笑我像大阮那样无情,又好似子建那般多才,却如在霸陵的梦中一般虚幻。不曾知晓秦楼的明月,如今晚上是为谁而圆呢?
毛会侯席上限定咏鹿脯之诗,以词代之,与王惟夏、方雪眠、毛大可、允大诸君一同赋此词。
那晓鲁公的字帖,有手且能举杯畅饮。举杯行酒之际更催促着擘开干肉,这欢乐甚是堂堂正正。笑着寄给鹿皮翁的话语,竟然有神仙所在的上界,想要用你作为粮食。珍贵的美食不要深深怨恨,为何不隐藏潜藏起来呢?
呼毕卓,牵着阮籍,神态颓唐。百年间所获得的东西是有限的,不如清醒时狂放。在热洛河一定要痛快饮酒,明日北风猛烈地刮起,收拾好后登上平冈。箭发出像饿鸱鸣叫的声音,袒露着身体去猎取黄色的獐子。
鹿脯指的是鹿肉干,它是古代的一种美食。《礼记·内则》中记载:“有牛脩,有鹿脯,有田豕脯,有麋脯,有麇脯。”郑玄对此注释道:“这些都是君主在日常宴饮时所添加的众多美味佳肴之一。”
王昊,字惟夏,1627 年出生,1679 年去世,是苏州太仓人。他是王世贞弟世懋的曾孙。在他二十岁时就已经享有盛名,诗文都很擅长,吴伟业称赞他是绝世之才。他是“娄东十子”中的一员。后来因奏销案而被废黜。康熙十八年(1679 年),他考中博学鸿词,被授予内阁中书一职。但朝廷的任命下达时,他已经在前几天去世了。他著有《硕园诗稿》。
方象璜出生于 1625 年,逝世于 1691 年,字为雪岷。他是浙江遂安人,现今属于杭州淳安。在顺治十六年(1659 年)时考中进士。最初被授予荆州司理一职。到了康熙初年,改授为合肥知县。在康熙十七年(1678 年),他应博学鸿词的举荐,但因误期而未能参加考试。
毛奇龄字大可,号西河,是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在康熙十八年(1679 年),凭借廪监生的身份被举荐参加博学鸿辞科试,位列二等,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还担任《明史》馆纂修官。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他充任会试同考官。不久之后,因为两膝肿胀且关节僵硬,便辞职归隐,居住在杭州竹竿巷兄长万龄家,专心进行著述。他有《西河合集》400 余卷。
毛升芳,字为允大,号是乳雪,还有一号叫质庵。他是浙江遂安人。在康熙十一年(1672 年)成为拔贡生,康熙十八年(1679 年)被举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之后被授予检讨一职,参与编撰《明史》。他著有《古获斋竹枝词》。
此词填于康熙十八年(1679)毛际可宴会上。
颜真卿被封为鲁郡公,人称鲁公。他的妻子韦氏患病,需要用鹿肉来辅助药物。于是他给李光弼的弟弟李光进讨要鹿脯,还写下了《鹿脯帖》,帖中写道:“我的病妻需要服药,需要一些鹿肉。如果有新鲜且好的干脯,希望能给我一些。”
飞觞:喝酒时把杯子传来传去。
擘脯指的是切开肉干。在《神仙传·麻姑》中记载:“擘脯行之如柏灵,云是麒麟也。”
堂堂:形容盛大。
鹿皮翁是民间传说中的仙人名。他穿着鹿皮升仙而去。据刘向的《列仙传·鹿皮公》记载:“鹿皮公是淄川人,年轻时担任府中小吏,生性机巧,能够制作器械,隐居在岑山,穿着鹿皮衣,然后升仙而去。之后过了一百多年,他在齐国的集市上卖药。”
欲以汝为粮:把鹿脯比作仙界的珍馐。
玉馔,也就是玉食。指的是珍美的饮食。像李白在《将进酒》中所写:“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潜藏意味着隐藏和避世。这句询问为何那只鹿不选择躲藏以避祸。同时也暗指像自己这样的隐居遗民,被博学鸿儒征召到京城后,卷入了官场之中。
毕卓:东晋吏部郎,常饮酒废职。借指嗜酒成癖的人。
阮籍:嗜酒成性,借醉酒躲避祸患。亦借指嗜酒成癖的人。
醒而狂:西汉盖宽饶对权贵抱有蔑视之情,即便在未醉酒清醒之时,也展现出极为狂放傲世的姿态。《汉书·盖宽饶列传》记载:“盖宽饶说:‘不要给我倒太多酒,我本身就如同酒狂一般。’丞相魏侯笑着说:‘次公(盖宽饶的字)在清醒时就狂放,哪里一定要借助酒呢?’”
热洛河是一种食物。它由鹿血和鹿肠合制而成。卢言在《卢氏杂说·热洛河》中记载:“玄宗命令射生官射杀鲜活的鹿,取其血煎鹿肠来食用,将这种食物称作热洛河。并且把它赏赐给安禄山和哥舒翰。”另外,突厥语中“壮士”被音译为“曳洛河”,也有写作“热洛河”的,大概是因为玄宗给这种菜命名时取了“壮士食用”的意思。
结束上平冈:指结束宴会,上山冈(打猎)。
箭划破长空,发出锐利响声,其响声如同饥饿的鹰隼鸣叫。《梁书·曹景宗传》中记载:曹景宗对亲近的人说:“我从前在乡里时,骑着快马如同蛟龙,和几十名年轻后辈一起,拉开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声响,射出的箭如同饥饿的鸱鸟鸣叫。”
袒裼的意思是脱去上衣,使肢体裸露出来。《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这样的记载:“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其中毛传解释说:“襢裼,就是肉袒。”陆德明的释文也提到:“襢,原本又写作袒。”
獐是鹿类的一种,它的皮毛呈黄色,雄性獐具有獠牙。《梁书·曹景宗传》记载:“景宗自幼擅长骑射,喜好畋猎,常常和数十个少年在沼泽中追逐獐鹿。”
颜真卿《鹿脯帖》
元夕前董樗亭抵达都下。樗亭去年在射陂遭遇盗贼,身受重伤,原本担心无法前来。如今他能够前来,为此作词以表达喜悦之情,并且使用樗亭赠送给他的原韵。
淮南县的夜晚漆黑一片,正在卸下驮运的货物并关门。门前传来嘈杂的声响,那气势仿佛大雨倾盆而下。霜刀像刺猬般攒聚在一起,像砍手臂一样;狐灯像闪电般拉扯着瓦片,让人内心惊骇到了极点。哪里还会有活路呢,哪里还有闲暇去顾及琴和酒樽呢?
再次握手,往事令人震惊,在灯下谈论。追思在胥江一起饮酒的伙伴,如今只有我和你还在世。三位客人中如今只剩下一个(自注:说的是葆馚),您又差点遭遇不幸,温柔的话语难以割舍。擦拭眼角仔细辨认,近来老眼昏花。
董俞出生于 1631 年,逝世于 1688 年。他字苍水,又字樗亭,别号为莼乡钓客。是上海华亭人。在顺治十七年(1660 年)成为举人,因奏销案而被除名。康熙十七年(1678 年)应博学鸿词的举荐,北上前往淮北时遭遇盗贼,被打伤。次年春天才到达北京,参加考试但未中。擅长作诗,与钱芳标齐名,有“钱董”的称呼。还与兄长董含一起被称作“二董”。著有《玉凫词》。
射阳湖古称射陂,隶属于扬州宝应,处在扬州、淮安、盐城、泰州这四市的交界处。它曾经是苏中平原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如今面积已缩小到 8 平方公里。
康熙十八年(1679)元宵节,董俞来京,陈维崧填下此词。
淮南县:宝应县位于淮安府以南,故称。
卸驮:将驮运的货物从牲口(如马、骡等)身上卸下来。
霜刀:雪亮锋利的刀。
攒猬:谓聚簇如刺猬。即砍在手臂上的刀很多。
燎瓦:照亮房瓦。
狐灯:城狐社鼠、妖魔鬼怪之灯。
掣电:迅疾的闪电。这里形容灯光像电光骇人。
洞心魂:洞穿心魂,即吓得魂飞魄散。
活理的意思是生存的办法。孙枝蔚在《延令书怀二十二韵》中写道:“卖文没有生存的办法,学剑却有忧愁的事端。”
遑暇:闲空;安闲。
琴尊指的是琴与酒樽,它们是文士悠闲生活时所用的器具。此句表明在遇到劫匪时,人们连自身性命都难以顾及,哪里还有闲暇去关注行李中那些生活用具呢。
胥江是苏州境内的一条运河。它东起苏州古城的胥门,西至太湖。相传是伍子胥开凿的,所以得名胥江。陈维崧、董俞、钱芳标三人曾在苏州相聚饮酒。
《左传·昭公三年》提到:“二惠竞爽还是可以的,如今又少了一个,姜氏大概就危险了吧!”这里的“弱”意思是丧失、减少,也就是又少了一个。在康熙十七年(1678 年),钱芳标被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恰逢他母亲去世需要守孝,所以没有去参加考试,因为过度哀伤而损伤身体,最终去世了。
异物指的是人死之后变成鬼。《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记载:“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司马贞作索隐解释道:“意思是说人死了之后形体化为鬼,这就叫做异物。”
软语难以分开:故友重逢时,问候关怀的话语一直不停,仿佛剪刀都无法将两人情深意厚的紧密状态剪开。
眵:眼眵,即眼屎。这句讲擦干净眼睛仔细辨认故友。
清代射阳湖
水调歌头·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
你住在马溪之上,我住在滆湖之中。在平生之中,有酒颠和花恼之事,在这些事情上,我可不输给你。自从追随鹓班鹭队之后,回忆起那练裙檀板的场景,到底在何日才能再次重逢呢。我也料想在秋江畔,会开到粉色的芙蓉。
人生世事,枝有向背,絮分西东。青山见证人们分别,仿佛成为分别时的面容。即便身着锦袍入朝为官,又怎能抵得上身披绿蓑听雨,那钓艇在晴空荡漾。他日去拜访你之处,那烟水必定会留住我。
沈尔燝出生于 1631 年至某一年。他字翼昭,号凤于,也作凤宇。是浙江湖州乌程县(现今湖州南浔区)人。在康熙二年(1663 年)成为举人,二十一年(1682 年)考中进士,被授予湖北荆州公安县知县的官职。擅长创作小令,著有《月团词》。
康熙十八年(1679),沈尔燝从京城南还。陈维崧填下此词。
马溪位于湖州的东南方向。它发源于天目山,是苕霅的支流。据温棐忱所著的《七里村志》记载:“苕霅相互交流……当地的父老们世代相传,在村子的西边有一条马溪,测量其长度大约有七里,马溪的南边是浔溪。”
滆湖:位于宜兴与常州交界处,在陈维崧亳村故宅北面。
酒颠花恼:因赏花饮酒癫狂懊恼。指名士风流。
鹓是一种鸟,鹭是另一种鸟,它们飞行时很有秩序。此景象就如同百官在朝见时的秩序那样井然。杨炯在《梓州官僚赞其一》中写道:“设置官职并划分职责,鹓和鹭如同队伍一样排列成行。”
练裙为白绢下裳。王献之曾在夏天来到乌程县官署,见到羊欣穿着新绢裙在午睡,于是在他的裙子上写了几幅字后便离开了。后来此事件被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宋书·羊欣传》记载:“献之尝夏月入县,欣着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檀板:唱歌打节奏的拍板,因多用檀木制成,故称。
木芙蓉花叫粉芙蓉。它在晚秋时节开放。花色有白色、粉色、赤色等。一天之中会有三种变化。它的姿态皎皎如同芙蓉从水中冒出,艳丽好似菡萏展开花瓣,因此有“芙蓉花”的称呼。
枝叶的朝向各不相同。就好像自己和沈尔燝,一个朝向北方,一个朝向南方。就如梅尧臣在《和杨直讲夹竹花图》中所写:“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
分袂:分开衣袖。指离别;分手。
入直的意思是官员入宫值班供职。杜甫在《送顾八分适洪吉州》中写道:“三人一同入宫值班,然而各自得到的恩泽却各不相同。”此句表达出自己身着华贵锦袍担任官职,却不如沈尔燝回家归隐那般潇洒自在。
水调歌头·庚申五日
又是女儿节,去哪里买香醪呢。那艾草装扮的碧虎闪烁着,与你再次相遇。回忆起家乡在这个时候,有不少痴傻的儿女,彩色的鹢鸟和绣着图案的旗帜在摇曳。涌起一片像雪般的波纹,崩落如半空的波涛。
渚宫距离遥远,澧水宽阔无边,恐怕难以招回。从古至今的往事数不胜数,细细数来都在今朝。楚国的屈原自感痛苦,齐国的孟尝君自得其乐,他们的一笑如同鸿毛般轻微。我独自饮着我的酒,你独自诵读你的《离骚》。
庚申五日:康熙十九年(1680)端午。
女儿节是端午节的别称。在这一天,姑娘们会被打扮得极为美丽。出嫁的女儿也要回娘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五月是女儿节,要系端午索,佩戴艾叶,贴上五毒灵符。宛地的习俗是从五月初一到初五,装饰小闺女,让她们尽显姿态、极尽妍丽。出嫁的女儿也各自回娘家。因此人们称这一天为女儿节。”
贳香醪:即赊钱买好酒。
艾叶装扮成的老虎图形。在旧俗中,端午节会给儿童戴在头上,人们认为这样可以驱赶邪祟。如王圭在《端午内中帖子词·其九·太上皇后阁》中所写:“钗头上的艾虎能辟除各种邪物,清晨驾驭着鲜云般的七宝车。”
相遭:即相遇。在他乡又遇见端午节戴的艾虎。
痴情的小儿女。“騃”是“呆”的本字。陆游在《祭周益公文》中写道:“每每收到你的手书,那字细如芥尘。就连痴情的小儿女,也会问及一些琐碎之事。”
彩鹢指彩舟。鹢是一种水鸟名,在古代常常把鹢画在船首,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称呼。此句讲述的是端午时节划龙舟的情景。
蹙起一川雪:指划龙舟堆聚起一河雪白色浪花。
渚宫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宫殿名,其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县。相传这里曾是屈原与宋玉的住处。罗隐在《渚宫秋思》中写道:“到了楚城傍晚,烟霭十分深沉,楚人勒马停下后仍继续登临。襄王台下面的水毫无拘束,神女庙前的云似乎怀有心意。历经千年,是非之事难以再次询问,一江的风雨正好让人悠闲地吟咏。想要招回屈原和宋玉当时的魂魄,然而兰花已败、荷叶已枯,难以寻觅到他们的踪迹。”
澧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它是湖南省的四大河流之一。在常德澧县小渡囗处,它注入洞庭湖。它因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获得此名。屈原在《九歌·湘夫人》中写道:“沅有芷兮澧有兰。”
陈事:陈旧往事。
古代将并非因被判定有罪而死亡称作“累”。屈原投身于湘江的支流汨罗江,所以就有了“湘累”这一称呼。
齐国公子孟尝君在端午节这天出生。他被封在薛地,而薛地位于今山东滕州,所以他又称薛君。
鸿雁的毛被称作鸿毛,它常被用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无论是像屈原那样经历着痛苦,还是如同孟尝君那般享受着快乐,历经千百年后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饮酒读离骚被视为名士的风范。《世说新语·任诞》中提到:王孝伯说,名士不一定必须是有奇特才能的人,只要常常能够无事可做,痛痛快快地饮酒,熟读《离骚》,就可以称作名士。
水调歌头·纪恨,为魏里张太君赋
越国之地,春日如绮罗般美好。张星原本连接着天上,朱户后隐藏着美丽的女子。谁能料到在罗窗绣阁之中,吹来了零风冷雾,飘散这也像是前世的缘分。旧日画眉的事情,追忆起来又怎能完全记得呢?
织锦的曲调,饱含着深情的泪水,要寄往何处呢?在漳河旁那孤独的小店中,整夜都下着连绵的夜雨。请看看自古以来的历史,有多少伤心的女子,在隔江的船上唱着哀怨的歌。暂且喝尽一杯酒,不要再拨动那四根琴弦。
浙江嘉兴嘉善的魏塘是嘉善县城所在之地。相传在宋代,大姓魏和武居住在这里,聚集商人形成了集市,所以得名魏塘。
张太君情况不详。或许是浙江人,她嫁给了当地的权贵。之后遭遇战乱,便漂泊到了河南河北一带。太君在唐、宋时期是群臣母亲的封号,后来也被用作对他人母亲的尊称。
燕和莺常被用来比喻能歌善舞的女子。比如黄机在《沁园春·奉柬章史君再游西园》中写道:“况且还有那殷勤的莺和燕,它们既能歌唱又能跳舞。”
绮罗指衣着华贵的女子。李白在《清平乐》中写道:“女伴不要谈论孤眠之事,六宫之中有三千衣着华贵的女子。”
年:年光,韶光。
张星本在天上:徐陵的《杂曲》中有“张星旧在天河上,从来张姓本连天!”张星,它是二十八宿之一,属于南方七宿的第五宿。徐陵借此来指代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这里则是借指张太君原本嫁给了江浙地区的富贵人家。
㛹娟意为美好的样子。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写道:“旋室是美好的且窈窕的,洞房是叫窱而又幽邃的。”
绮罗遮盖的窗户称为罗窗。鲍照在《中兴歌十首其四》中写道:“白日照在前窗,在玲珑绮罗之中。”
绣阁:犹绣房。女子的居室装饰华丽如绣,故称。
画眉:张敞画眉典,指夫妻恩爱之事。
女子织锦时所唱的歌,暗中运用了苏蕙思念丈夫窦滔并寄锦字回文诗的典故。
漳河:位于今河南河北交界处。
独火小店:一盏灯火的小旅店。
琵琶有四根弦,所以常被称为“四条弦”。萧纲在《生别离》中写道:“别离四弦声,相思双笛引。”这里暗中运用了《琵琶行》的典故。
初夏时在吴门的舟中,董樗亭和钱葆馚邀请饮酒,顾梁汾恰好到来,就在宴席上按照韵部分配作诗。
往事如细雨般细腻,新水在罗上滑动。历经十年才得以见面,不饮酒该怎么办呢。雪压制着松江的银鲊,黄色的铸成了洞庭的卢橘,用小红螺来斟酌。我向来不能饮酒,醉态也显得有些歪斜。
相乐,又相泣,起身婆娑。眼中之人已老,春天过后落花繁多。不必管谁家有龙凤(自注:酒间樗亭偶然谈及董龙之事,葆馚说,君家有龙,就如同寒宗有凤。在座之人皆大笑),不如让狗儿吹笛,陪伴胆娘唱歌。只是分别了几日罢了,榴月又已经过。
钱葆馚即钱芳标。可参见卷七(2)《侍香金童·题闺秀画扇,用〈湘瑟词〉韵》的注释。
顾梁汾即顾贞观。可参见卷三(2)《眼儿媚·冬夜听梧轩举填词第二集》的注释。
此词填于顺治十三年(1656)农历四月游苏州期间。
滑于罗:它比绫罗绸缎更加滑腻。罗这种传统丝织物,以其轻薄且透孔,以及稀疏和存在空隙而闻名。
顺治三年(1646),陈维崧与顾贞观等人结成国仪社,十年才得以会面一次。他们之间有诗酒的往来,也有舟车的络绎不绝。
雪抑:雪覆压。这里形容鱼肉洁白如雪。
松江银鲊:银鲊乃银丝鲊,是以切细的鱼丝腌制而成的食物。王士祯在《历下银丝鲊》中写道:“金盘之上雪花纷纷飘落,那细缕的银丝精妙入微。想要消解清晨的醉意,让香气满席,虞家的鲭鲊在尚方都极为稀少。”
洞庭卢橘指的是包山(又名洞庭山)的金橘。详情可参见卷二(1)《浣溪沙·咏橘》的注释。卢指的是青黑色,这是金橘成熟前的颜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这种橘子在生长时是青卢色的,等到变黄成熟后就如同金子一般,所以有金橘、卢橘这样的名字。”
红螺是用红螺壳制成的酒杯。王建在《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中写到:“在沙头想要购买红螺盏,在渡口常常呈现出白角盘。”
仆素不胜酒:我素来不胜酒力。
傀俄指酒醉倾颓的样子。《世说新语·容止》中提到:“嵇叔夜的为人,像孤松那样独立高耸。他喝醉的时候,就像玉山将要崩塌那样傀俄。”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在饮酒尽兴之后,高渐离敲击筑,荆轲在街市中应和着歌唱,这是他们在相互取乐;随后又相互哭泣,旁若无人。
起婆娑:婆娑起舞。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眼中之人已显老态:杜甫的《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中有“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之句,此句表明自己在他人眼中已然老去。
董龙是前秦右仆射董荣的小字,此人被评价为如同鸡狗一般的小人。《晋书·王堕传》中有记载:“董龙究竟是什么鸡狗,竟然让国士与他交谈呢!”
寒宗有一人叫钱凤,他出身于寒门,是东晋权臣王敦的谋士,并且他的风评非常差。
元稹在《追昔游》中写道:“谢傅堂前的音乐和谐动听,狗儿在吹笛,胆娘在唱歌。”狗儿和胆娘,她们都是当时的歌妓之名。
榴月:指农历五月,榴花开放的日子。几人相约下个月再聚会。
水调歌头·赵北口作
忽然又出门离去,世间万事皆由上天决定。难以忘怀的只有那烟水之景,永远不会停止相互怜惜。在这燕南赵北之地,整日都是黄尘与白草,那哪里比得上旧时的溪山。未曾料想故乡的景色,突然出现在竹轿之前。
鄚州镇,大沽口,水面宽阔。天空明朗,浩渺无际,碧绿的筱竹和红色的蓼草布满了汀洲和水湾。也有美味的鱼羹和莲子,怎能得到笛床和茶臼,建造两三间水阁呢。躺着倾听吴地女子摇橹的声音,伴着暮色唱歌归来。
赵北口隶属于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并且由雄安新区代管。在古代,它是燕赵的分界之地,位于白洋淀与东淀相接的过渡区域,被称作“燕南隘首、赵北津头”。
康熙十七年(1678)的秋天,陈维崧向着北方的京城进发,途中路过了赵北口,于是填写下了这首词。
出门而去: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中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之句。此句讲述的是受诏入京参加博学鸿儒考试之事,其能否成功全凭天意。然而,心中始终对家乡的山水念念不忘。
西北有一种牧草叫白草,晒干后会变白。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此句表明河北此地仅有黄色沙尘以及白草构成的牧场,与家乡的风景相比相差甚远。
陡落:陡然降落。
笋舆:是以竹子制成的轿子。王安石在《台城寺侧独行》中写道:“独自前往又独自归来于山下的道路,通过笋舆得以看到绿色的树荫渐渐形成。”此句表明赵北口水源充足,其风光与江南相似。胡贞干在《赵北口》中提到:“购买到可以用来度过岁月的鱼舟,燕南的风景如同江南一般。”
鄚州镇位于赵北口的南面,并且由雄安新区进行托管。南京到北京的御道从鄚州穿过,通过赵北口的十二连桥能够直接到达京师。在其境内有药王扁鹊庙,京津地区的大商人大多会到鄚州的庙会去进货,民间流传着“十二连桥赵北口,天下大庙数鄚州”这样的说法。
大沽口因处在大沽河(现今的海河)的入海口处所以得名。它位于天津市的东南部,在赵北口的东面。从宋代开始,就和赵北口之间开通了大清河航运。
碧筱红蓼:(水边有)碧色的竹子,红色的蓼花。
莲米:即莲子。赵北口附近白洋淀有大量莲花。
笛床:卧置笛管的器具。
茶臼:研磨茶叶的石臼。
带暝:带着暮色。
赵北口与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