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安徽街头老外面孔增多:2024入境旅游人次增长99.5%,国际吸引力持续提升

时间:2025-04-1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63评论:0

走在安徽街头,

你会发现“老外”的面孔越来越多。

他们或穿梭于繁华商区洽谈商务,

或漫步在历史古迹感受徽风古韵,

已然成为安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统计,

2024年1-11月,

全省入境旅游人次40.3万,

同比增长99.5%。

在这里,

他们因何纷至沓来?

又为何安居乐业?

让我们走进这群“老外”的日常,

从中感受安徽与日俱增的国际吸引力。

遇见

“洋面孔”频现安徽街头

庐州狮舞,传统舞龙,闹花船,踩高跷……1 月 10 日,一场民俗表演拉开了“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友人 2025 年春节联谊活动的序幕。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 45 个国家的在皖外籍人士,以及港澳同胞等约 120 名嘉宾欢聚一堂,共同享受浓浓的年味儿。

“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友人2025年春节联谊活动现场

当天一早,赞比亚的芈丽“入乡随俗”。她穿着一身红色的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来到现场。这是她特意网购的,几天时间就到货了,特别方便。尽管她从非洲“远嫁”到安徽,但她热爱这里的生活。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更是如数家珍。

孔七来自卢旺达,像芈丽一样,他从 8000 公里外的家乡来到合肥。他目前在安徽农业大学就读,研究方向是抗旱水稻育种。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的文化与科技对孔七产生着影响并改变着他。他想成为“非洲袁隆平”,相信只要在合肥继续努力学习,终有一天回国能实现自己的“禾下乘凉梦”。

安徽与国际接轨,更融入城市的大街小巷。

走进合肥经开区的欧风街,这里有法式的浪漫,还有意式的热情;既有德式的“chill”,也有西班牙的“hot”。十余家餐饮、住宿场所是外籍人士集中活动的地方,颇具“国际范”,仿佛能“品”到浓缩了半个地球的美食与文化。

明珠广场欧风街(图源:安徽图片网)

一家名为“诺亚”的面包店是德式的,它成为街区的“新宠”。在肥的德国同乡会在这里喝茶聚会,市民朋友也很喜爱它。

据悉,店铺的主人为一对德国夫妻,分别是马克斯·赫维格和玛格达莱娜·赫维格。他们于 2021 年从德国来到合肥进行工作和生活。一年半之后,莱娜决定在合肥开展创业活动。

莱娜表示开心。她称合肥市有关部门和欧风街街区运营方在银行贷款方面、营业执照方面、店面租赁方面、设备采买方面以及员工招聘方面都尽力协助解决,正因如此,面包店才得以顺利开业。她还说在合肥感受到了如家乡般的温暖,如今创业之后更是做好了长期定居的打算。

合肥诺亚德式烘焙坊的主理人是玛格达莱娜·赫维格女士。这是全媒体记者张正朋所拍摄的画面。

合肥物流有限公司_合肥国际物流有哪些_合肥国际物流

安徽正以一种开放且包容的姿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这是有目共睹的。在城市中,外国人的面孔越来越多地出现,变得愈发常见了。

洞见

“外向”的安徽成投资热土

为何“老外们”会纷纷选择安徽呢?这与城市经济开放度的持续上升以及产业发展的宏大态势是分不开的。

1 月 8 日晚,在合肥举行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海客圆桌会。60 多家重点外向型企业以及“徽动全球”的合作伙伴参与了座谈。他们围绕着创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展开了畅谈。

1 月 8 日,海客圆桌会于合肥举办。(来源:安徽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海客圆桌会是安徽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徽一直在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这种环境具有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特点。安徽努力打造出一个福地,让海内外的客商能够在这里投资兴业;也打造出一个舞台,让客商们能够在这里成就梦想。如今,安徽已经成为投资者非常青睐的热土。

近些年,安徽在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产业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合肥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领域也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大众安徽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肥市为吸引更多外企进驻,举办了中日(合肥)汽车产业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以此来强化外资招引品牌。同时,它聚焦于“6+5+X”产业集群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进行靶向招商。并且先后前往新加坡、韩国、瑞典、芬兰、美国等 14 个国家和港澳等地区,开展境外招商活动,还拜访了境外的知名企业及相关机构。

目光放远,才能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累计境外世界 500 强在肥成立的企业首次达到了 100 家。

2024 年 12 月 17 日晚间,大众科技的三期工程建设现场呈现出灯火通明的状态,并且有着一派繁忙的景象。这是通讯员王牌所拍摄的。

开放水平持续提高,合肥引资结构日益改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展,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应用软件开发以及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增长点。在 1 至 11 月期间,全市新成立了 87 家高技术产业外资企业,高技术产业实际到位外资为 73.2 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1.4%。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安徽振达刷业有限公司在第 136 届广交会上新研发的光伏板清洗机器人成为了现场的焦点。众多来自东南亚、中东以及欧洲国家的采购商被吸引而驻足咨询。该机器人也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开放的大门持续敞开且越开越大。许多本地企业都有着走出国门的意愿,积极去抢夺订单,大力开拓市场,全力促进合作。

2024 年起,合肥市持续开展“徽动全球”万企百团出海行动。此行动引导企业主动去开拓新兴市场。当下已经促使超过 700 家次的企业参与到境内外的展会中,并且达成的意向订单超过 40 亿美元。

出口方面,“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强劲,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些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着绿色转型。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在 1 至 11 月期间,全市电动汽车出口额为 75.9 亿元,同比增长 3.2 倍,出口量为 3.7 万辆,同比增长 3.3 倍。

如今,安徽的足迹已遍布全国、走向全球。

2024 年 1 月 5 日,江淮新能源汽车从合肥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港区一期码头开始装箱。这些汽车随后被发往柬埔寨,这一事件标志着新能源汽车在合肥港的首发取得了成功。(资料图)

想见

在异乡非“异客”

18 岁的德国女孩 tomma 高中毕业后决定“GAP”。她原计划在合肥停留几天,可最后却待了近一个月。她喜欢“city walk”,发现合肥根本“走不完”。她觉得不仅有很多生态公园和特色商业街可以逛,还有举办频率很高的各类文旅活动,真的很棒。

安徽对海外人才的关怀从“入境”就开始了,从开始的了解,到逐渐的熟悉,最后到深深的留下。

合肥在 2021 年上线了全省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原本属于两个不同部门的窗口业务,被成功整合成“一窗受理、一并审批、一窗发证”。并且,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的申请流程,从原先的 30 个工作日压缩到最快 7 个工作日。

安徽持有效来华工作许可的外国专家有 2000 多名,这些外国专家来自全球,且超过 75 个国家和地区。

外籍人士如何留下?

合肥国际物流_合肥国际物流有哪些_合肥物流有限公司

安徽为了让优质外籍人才能更省心地留在安徽,着实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安徽省商务厅为打造对外籍人士更便利友好的生活环境,日前编制发布了 2024 年版《外国商务人士在安徽工作生活指引》。在医疗保障方面,各大医院的国际医疗部在持续升级。例如,安医大二附院的国际医疗部 24 小时无休应诊,并且配备了专业的英文陪诊翻译,还能提供医保直付服务,全力保障外籍人士就医没有忧虑。

安居乐业之后,必然会涉及子女教育。在合肥,仅合肥加拿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目前就有近 600 名学生以及 100 多名老师。该校为来自德国、加拿大、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前不久,全省首个国际人才社区开始建设,即“归雁合鸣”林溪国际人才社区。合肥高新区的这个社区将成为国际人才居住生活的首选地。目前,辖区内有外国居民及家属 40 余人,侨胞侨眷及海外留学归国人才近 500 人。未来,这里将会实现中外居民共同创新创业,也能实现多元共治,从而打造出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人才社区。

“归雁合鸣”林溪国际人才社区起到了搭建中外居民交流桥梁的作用(图源:合肥高新发布);“归雁合鸣”林溪国际人才社区成为了中外居民交流的桥梁(图源:合肥高新发布);“归雁合鸣”林溪国际人才社区为中外居民交流搭建了桥梁(图源:合肥高新发布)

“照料”十分细致入微,让海外人才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自然也就为安徽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成果。

Stanley Lim 来自丹麦,他是合肥市中欧电子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并且在合肥带队研发出了纳米图案光提取技术。

国际大型加速器物理和技术领域的专家,俄罗斯籍的格里高利·特鲁布尼科夫多次来到合肥。从中俄超导质子中心开始,一直到中俄超导质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在他的大力推动之下,中俄两国在超导质子科研技术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

Hoang Tuong 教授是法国籍。他是推动中法聚变联合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他还被授予 2022 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合作奖。

……

坚持环境留才的理念,持续对政务服务和人才政策进行优化,使得安徽在外籍人才眼中变得极具吸引力,成为了“香饽饽”。

远见

以开放姿态拥抱未来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安徽一直将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为目标并始终坚定地锚定它。安徽坚定不移地推行扩大开放的战略,对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进行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以此彰显出开放的姿态。

海客圆桌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的舞台上,安徽在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的边界;奇瑞汽车等一批安徽企业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上活跃的身影之一,加速出海背后是世界对制造业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的直接检验。

2024 年 9 月 20 日,2024 世界制造业大会于合肥拉开帷幕。全媒体记者曹国栋进行了拍摄。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以及困难挑战,安徽正以积极的姿态去拥抱世界,并且与全球的经济脉搏同频共振,也与全球的科技脉搏同频共振。

2024 年 1 至 11 月期间,安徽省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 7823.9 亿元人民币,且同比增长了 6.6%。其中,出口的金额为 5221.3 亿元,同比增长 9.2%;进口的金额为 2602.6 亿元,同比增长 1.6%。在这些数据中,合肥市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是 3415.5 亿元,同比增长 5.4%,该增长率比全国的增长率高 0.5 个百分点。

2024 年刚刚过去。安徽的外贸规模在全国处于第九位,在中部地区则是第一位。以省会合肥为例子来看,在 1 月到 11 月这段时间里,全市的机电产品出口达到了 1855.0 亿元,并且同比增长了 11.9%,它成为了拉动外贸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高水平开放的背后有着一流的营商环境,这种营商环境体现在一些行之有效的暖心举措上。

合肥市积极推动外资企业在投资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联谊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然而,安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就此停下。未来,这片土地上将会上演更多温馨且有爱的中外故事,从而绘就出全球人民手牵手、心连心的新景象。

文字 |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汪涛

剪辑 | 全媒体编辑 王艳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吴青培

出品 | 合报深一度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