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十四五开局之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加速铺展港产城融合发展新蓝图

时间:2025-04-1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86评论:0

本报记者 王彩娜 陈军君

“以港来促进产业发展,凭借产业使城市兴盛”,迈入“十四五”开始的这一年,合肥经开区的北区——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正加快铺开“港产城融合”的发展新蓝图。它集中力量培育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力打造国际航空货运的集散中心,积极建设国际化且生态宜居的空港新城,一座兼具生态、创新、科技、智慧特质的精英航城即将呈现。

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横空出世

2013 年 9 月,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开始建设。2019 年,《空港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得批准,未来将由合肥、淮南、六安三市一同打造 805 平方公里的大空港,其战略定位是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门户枢纽、科创型临空产业的集聚区以及国际生态宜居的精英航城。2021 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挂牌成立,与空港经济示范区在规划发展上进行一体化推进。

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是合肥市“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拓展和优化发展区域。在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里,它进入了合肥中心城区的矩阵。并且,它成为了合肥市副中心近期重点发展的片区之一,同时也是滨湖科学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规划表明,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会着重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园与智能电动车产业园。其中,集成电路产业园以长鑫为核心,智能电动车产业园以蔚来为核心。并且,这两个产业园会与新桥国际小镇一起形成产城融合的态势。

同时,要加快围绕新桥机场的空港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轨道 S1 线和合新六城际铁路的建设,以此来构建新桥产业园的公共交通体系。另外,需要打造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推广中水的再次利用,构建生态化的空港新城,并且开展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城市建设,从而形成“港-产-城”相互融合发展的格局。

合肥空港新城发展规划_合肥空港新城规划方案_合肥空港新城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纷至沓来

“十四五”期间,合肥市有计划地重点打造 2 个产业集群,规模达五千亿级;打造 8 个产业集群,规模为千亿级;培育 3 个千亿级的龙头企业。同时,要培育 300 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冠军”企业,从而形成“2833”产业集群。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被规划为 2 个五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而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则是其发展的重点承载区域。

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介绍,合肥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具备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以及产业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并且是按照国际领先的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来进行规划与建设的。蔚来会整合资源,以帮助合肥进一步吸引高品质的产业链企业。

合肥要占据全球产业第一方阵。

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在新桥国际机场东侧,与它同样位于此的还有已拔地而起的集成电路产业园。此园区靠近长鑫存储。它计划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整合。围绕产业、服务、生态三大策略,来支撑打造创智、创享、创维的三创园区。当下,该园区已有 20 家集成电路配套企业入驻。这些项目的总投资约为 1758 亿元

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积极培育多种产业。其中包括生命科学。还有人工智能。以及航空物流。以及航空服务。还有临空商务。以及科技研发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西侧的原高刘镇范围存在大面积待开发区域。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规划部的副部长周妍称,“我们在此规划了战略留白地。目前,这一区域正努力争取被纳入合肥市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当中,并且 32.5 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也将规划进行龙头企业招商,以带动产业链的发展。”

合肥空港新城规划_合肥空港新城规划方案_合肥空港新城发展规划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正如火如荼

集成电路产业园附近,新桥国际小镇的建设在加快推进。这里规划建设的不只有住宅,还将打造亲水栈道,有阳光湖岸,有图书馆,有博物馆,有林荫大道等。同时,还规划建设了旅游休闲板块和智慧养老板块,旨在打造一个国际生态宜居的精英航城。

为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合肥新桥科创示范区的大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统计情况表明,在 2020 年,新桥科创示范区实施了 70 个大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约为 69 亿元,完成的实物投资约为 26 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14%。同时,有四个在建安置点,总面积约 107 万平方米,还新建了 222 公里的道路及各类管网,这些数据均创历年之最。

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指挥部工程部部长张兴龙称,当下新港路已建成通车,分水岭路也已建成通车,国际小镇框架道路同样建成通车。并且“两纵三横”骨干路网已全面开始施工,城市框架已然全面拉开。

其二,围绕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将会开工建设总长约 9.1 公里的“三纵三横”骨干路网等内部路网。张兴龙透露,2021 年,合肥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初步谋划了 56 项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为 198 亿元。在民生保障工程方面,会加快高刘安置点二期的建设,加快高刘安置点三期的建设,加快梧桐苑一期的建设,加快长岗小区的建设,这几个小区共计约 108 万平方米 7792 套安置房。同时,还将开工长岗南片区安置点一期。

此外,会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宝教寺湖生态修复工程将会建成,凤凰湖公园也将建成,全市海绵城市示范工程将被打造出来。同时,会加大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力度,空港医院的建设将加快推进,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硕金大街、国际小镇小学等一批配套服务项目将开工建设。

张兴龙畅想未来,他说这里将会成为合肥的一个生态副中心城区,这里既宜居又宜业,将打造出一个由自然、产业与生活交织而成的理想之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