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自2013年合肥新桥机场投用,空港经济示范区蝶变,有望升国家级临空区

时间:2025-04-1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88评论:0

2013 年 5 月 30 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投用之后,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开始了一段“长羽翼、待冲天”的蓄势阶段。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从无到有,从规划变为现实,发生了华丽的蝶变。产业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十字路网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到位……就像梧桐已经栽好,只等着凤凰来栖息。示范区负责人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为招商引资且要优中选优,同时不断把机场功能加以完善,以使合肥空港经济能够临空起飞。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与中国民航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依据此意见,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有希望晋升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顶层设计

建设“一心两园三区”临空城

机场是临空经济的撬动支点。2013 年 5 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开始启用。此后,发展临空经济被提上日程。同年 9 月,在省委、省政府的同意下,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启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并且,将机场所在地肥西县高刘镇整建制委托给合肥经开区进行管理。同年 11 月,团肥路西延工程开始建设。随着团肥路西延工程的开工,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

2014 年 6 月,省政府正式作出批复,同意设立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该示范区规划面积为 32.5 平方公里,其中启动区的面积是 7.5 平方公里。示范区将按照规划形成“一心、两园、三区”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其中,“一心”是一个临空高端商务休闲中心,以焦湖和宝教寺这两大水库为依托,着重发展高端商务、总部经济、文化会展、酒店接待以及休闲旅游等产业。“两园”分别是航空物流加工产业园和临空高新技术制造产业园。“三区”则是三个配套服务区,分别为空港新市镇发展区、门户发展区以及临空产业园配套居住服务区。

蓄势丰羽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

合肥空港新城总体规划_合肥空港新城规划_合肥市空港新城规划

蓄势就能长远发展,羽毛丰满才可以高高飞翔。建设空港,其中做好土地征迁以及群众安置这件事极为重要,完成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的条件。示范区的负责人讲道:“我们始终将群众利益置于首位,正因如此实现了和谐的征迁,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按时且有序地开展,为空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业项目也完全具备落地条件。下半年,示范区会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计划启动 48 个项目,其中包含 19 条道路。这样能进一步提高启动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当下,正在施工的新桥大道会成为连接示范区与合肥市区的第二条主要道路。当它建成之后,示范区到市区的路程将会缩短到 12 公里。

有凤来仪

招商引资实现良好开局

两年多的时间里,示范区的建设者一方面脚踏实地地进行“打基础”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仰望星空地瞄准项目。到目前为止,招商引资工作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合肥空港新城规划_合肥空港新城总体规划_合肥市空港新城规划

2014 年 6 月 30 日,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 6000 台特种厢式车、环卫车项目,在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正式签约。此项目是示范区成立后迎来的首个大工业项目,项目达产后能够形成约 8 亿元的年产值。与此同时,38 所的研发基地已经开始施工建设,一系列大项目正处于洽谈阶段。示范区负责人称,凭借新桥机场的资源,示范区会引进那些与航空有关联度以及带有航空偏好的产业,把产业集聚的优势发挥出来,主动引进高端制造、航空关联方面以及电商物流的重大项目。

沟通世界

打造安徽对外开放新平台

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开始建设,开启了合肥以及安徽对外开放的新的时代。基于此,示范区被我市纳入“八大对外开放平台”之中。在日前,合肥空港水果进境指定口岸开始动工建设,它是我省第一个进境指定口岸。这个指定口岸能够为相关产品直接进入我市搭建起一条绿色通道,能够缩短进口的时间,能够降低物流的成本,对于完善口岸的功能以及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悉,冰鲜水产品口岸和药品口岸正在申报中。

除此以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 型)已被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序列。合肥海关已经同意建设空港公用型保税仓库。新的国际货运航线将陆续开通,新的国内货运航线也将陆续开通。合肥空港物流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