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4月合肥国显项目施工忙 见证维信诺与合肥双向奔赴

时间:2025-04-07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115评论:0

4月,春光正好,万物萌动。

在魏武路与祥和路交口的西南角处,合肥国显的第 8.6 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工地,塔吊众多且林立着。车辆在这里不停地穿梭往来。有 6300 余名建设者在这个地方进行紧张的施工。距离此地 8 公里之外,在维信诺的 6 代线“超级工厂”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上,机械臂划出了弧线。一块块柔性屏依次有序地下线,然后奔赴全球。

合肥国显项目是维信诺在合肥投建的第三座“超级工厂”。它也是维信诺在全球布局中投资规模最大且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2018 年维信诺落地,补足了“安徽屏”最重要的一块柔性显示拼图。而最高世代线的加速建设,更见证了维信诺与合肥的双向奔赴。

一根桩基被打下,接着一块柔性屏诞生了。大幕开启又闭合,在动静的变化之中,演绎出了中国柔性屏的奇幻旅程。

“新地标”来了

整个三月,合肥国显 8.6 代线项目的打桩声传入耳中。维信诺基建规划负责人裴绪章能够想象出,一座智能工厂将会在此处崛起的模样。让他感到自豪的是,此地还是目前长三角地区泛半导体行业中单体规模最大的一个厂房。

主厂房的建筑面积为 80 万平方米,其体量相当于三个鸟巢。自去年 9 月开工后,他一直日夜不停地调度施工。到今年 3 月底,近 4 万吨的桩基全部完成。每天,有 800 多台车辆在运转,还有 200 多套设备在工作。三个月后的高峰期,1.3 万名建设者将使主厂房呈现出雏形。

建筑主体结构按照计划正在进行。主厂房将在今年 9 月完成封顶。明年这个时候,会陆续把更多的工艺设备搬入。然后启动安装调试。

一个产业项目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投资体量要足够大;其二,技术含量要足够高。裴绪章所负责的这个项目,同时具备了这两点。

合肥国显 8.6 代线项目总投资为 550 亿元,它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中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裴绪章说,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1040 亩,大概有 100 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其占地体量与北京故宫相当,就如同我们建造了一个“科技故宫”。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外景

众所周知,高世代线意味着面板尺寸更大,能够切割出更多的屏幕,并且能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如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等领域。裴绪章表示,项目建成后主要生产包含折叠屏在内的高端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和手机等中小尺寸显示产品,每个月能够生产尺寸为 2290mm×2620mm 的玻璃基板 3.2 万片。

这一项目会成为全球第一条拥有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产线,且是高世代的 AMOLED 产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曾做出评价,他表示这一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能够引领显示产业发生变革,对于我国的新型显示产业在赢得战略主动以及抢占 OLED 技术制高点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

创新的底色

合肥合肥_合肥工业大学_合肥云谷合肥论坛

有人曾问杨淑娟:现在,中国屏进入了一个什么时代?

维信诺的第 77 号员工,逐步成长为首席品牌官,她见证了维信诺的发展,给出的答案是:黄金时代。

上世纪 90 年代,OLED 产业在全球刚开始发展。国际知名公司以及全球的高校都开始参与到 OLED 的基础研究中,其中有维信诺的前身,也就是 1996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 OLED 项目组。在这一年,该项目组点亮了首个 OLED 试验片。

维信诺以清华实验室作为起点,开启了 OLED 发展之路,这条道路包含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大规模产业化的过程。

杨淑娟提及了一个有关百家争“名”的故事。2002 年,维信诺与清华大学一同前往日内瓦。他们代表中国参与了全球首批 OLED 三大国际显示标准的制定工作。在这场“武林大会”般的场合中,各国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终,是由中国团队确定了“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 OLED 的名称。

争命名权,就是在争夺“中国屏”在全球显示领域的话语权。杨淑娟们对一块屏“试炼”的过程最为清楚,柔性屏的技术需要逐步去探索,没有人能够保证一定能取得成功。

维信诺(合肥)G6全柔AMOLED生产线航拍

2018 年 12 月,维信诺在合肥开启了 G6 全柔 AMOLED 生产线的建设。这是安徽引进的首条 AMOLED 生产线。两年之后,该生产线实现了点亮。正在施工的合肥国显 8.6 代线项目,在建成之后将会采用维信诺全球首次推出的 ViP 技术,也就是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届时,屏幕的寿命、亮度、分辨率等性能指标将会有倍数级的提升。

维信诺凭借技术创新,在显示领域取得了 20 多项“全球首发”的成果,还取得了 50 多项全国“首创”的成绩。到今年 2 月为止,维信诺申请的 OLED 核心专利有 17656 项,并且其中的发明专利占比 90%。

如果没有进行大胆的尝试,并且没有对创新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那么就无法有现今的维信诺。这同时也是 29 年来维信诺始终保持的对创新的态度。

杨淑娟称,黄金时代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技术。在柔性显示领域,这个能称之为黄金技术的或许就是 VIP。

“懂产业”的合肥

一部维信诺的成长史,也是中国OLED产业发展史。

2024 年,维信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 AMOLED 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在智能穿戴领域,其 AMOLED 出货量是全球第一的。并且,维信诺累计出货的屏幕长度加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周。

合肥云谷合肥论坛_合肥工业大学_合肥合肥

维信诺产品展示。全媒体记者 杨凤炆 摄

这一年,中国显示屏制造商在全球智能手机 OLED 显示屏市场的出货量份额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 50.7%。并且,首次超越了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韩国。

在这一年,赛迪研究院在成都发布了《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2024 年)》。其中,合肥处于领先地位,位列榜首,从而成为了“中国新型显示第一城”。

透过一块屏,你能看到什么?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共事务总监高远峰察觉到了叠加优势。合肥懂得产业,并且勇于发展产业。此地不但具备雄厚的显示产业发展基础,还拥有交通区位方面的优势、产业基础方面的优势、规划布局方面的优势以及政府服务方面的优势等多重优势,是业界一致认可的新型显示产业的福地。

合肥是国内最早布局“中国屏”的区域之一,其新型显示产业实力强劲。该产业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京东方、维信诺、康宁、彩虹液晶等 190 多家行业龙头纷纷在此落户。2024 年,新型显示产业产值达到 1235.35 亿元,同比增长 21.5%。

合肥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用一句行话来讲,就是从沙子开始到整机的布局。同时,合肥形成了七大技术路线储备,包括液晶显示、柔性显示、全息显示、激光显示、量子点显示、微型显示、MiniLED 显示等。

技术多极化,显然更能保持合肥新型显示集群竞争力。

杨淑娟看到了更为美好的未来。维信诺一直以来都在积极牵引上下游进行协同创新,已经牵引落地以及正在洽谈的项目总投资达到了百亿元。在安徽省内,与维信诺合作的企业超过了 200 家。“我们会为‘安徽屏’以及‘安徽车’‘安徽芯’‘安徽终端’等进行融合赋能,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释放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聚合赋能效应。”

20 多年来,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从京东方落地起,合肥开始逐步构建起完整产业链,涵盖上游的装备、材料、器件,中游的面板、模组,以及下游的智能终端。如今,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圈正在构建之中。

以良好的产业生态作为基础,并且结合“以投带产”的“合肥打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项目保障体系。每周,新型显示产业链专班都会对项目中存在的难题进行调度。按照全市纵向联动以及横向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为项目能够行稳致远提供保障。

“世界显示看中国,中国显示看合肥”,并非虚言。

维信诺超级工厂内有一块巨大的玻璃基板,它历经了千余道生产制程的锤炼。经过这些工序后,一块屏就被“炼”成了。可以想象得到,更多的“中国屏”将会从这片充满创新的热土中破茧而出,并且会书写中国智造的新传奇。

文字 |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苏晓琼 李想

出品 | 合报特稿融媒体工作室、一本正经融媒体工作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