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唯一非空调绿皮列车K8525下周告别,承载多重记忆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长三角地区仅有一趟非空调绿皮旅客列车,即 K8525 次,它即将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并且会在下周与乘客告别,之后将退出历史舞台。
这趟绿皮车往返于合肥与芜湖。自 2019 年庐铜铁路开通客运业务后,它已运行了近六年。它的票价低廉,经停小站很灵活,能带来独特的“慢时光”体验。它成为了沿线居民的“惠民车”,众多铁路迷的“网红车”,更是一代人记忆中的温情符号。
从“通勤车”到“网红车”
绿皮车承担多重角色
没有空调,也没有电茶炉。能打开窗户的非空调“绿皮车”,可能很多人都未曾坐过。在高铁线路密度最为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如今仅仅剩下唯一一趟非空调绿皮旅客列车在运行图上运行。
今年春运期间,旅客在列车上尽享“慢时光”。
K8525 次列车从合肥开往芜湖,全程有 256 公里,最高时速能达到 120 千米,它沿着庐铜线行驶,途中会经停庐江、龙桥、无为南这些站点,最后抵达芜湖站,整个行程大概需要近 4 小时。相比之下,高铁到达这里最快只需要 37 分钟。不过,这趟列车的票价很亲民,最低是 3 元,全程是 22.5 元,所以它成为了进城务工人员、跨城学生以及沿线菜农的首选交通工具。
这趟车由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负责值乘。列车长叫赵李阳,他的微信名是“8525 赵李阳”。从这趟车开通之日起,他就一直在这趟车上进行服务。他能够精准地报出沿途每一处风景出现的时间,比如:在龙桥站后的弯道处可以看到大别山的余脉;在无为南段能够看到长江的支流;到了春天,油菜花开得就像油画一样。
列车停靠在叶集站,不少旅客上车。
这趟车平时只有四节车厢,跑的路程也较短。它沿途会停靠其他列车到不了的乡镇小站,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便利。并且它价格低,很受人们的喜爱。在赵李阳看来,这趟车既是探亲专列,也是铁路迷的“网红打卡点”。
赵李阳提起 K8525 次列车时娓娓道来。清晨 5:44 从芜湖发车,在这趟列车的车厢内,常常能看到扁担和菜筐。有春天的野菜,夏天的西瓜,秋天的螃蟹,冬季的冬笋等农产品。这趟车绕行 100 公里,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沿途庐江、龙桥这几个站的村民。这些村民进城卖菜或者回乡探亲时都会搭乘这趟车。赵李阳称,有一些旅客从上海外出务工后准备回乡,他们来到芜湖站乘坐这趟车,这样的行程就像是无缝衔接一样。我们的车恰好停在旁边的站台,这些旅客无需出站,就能够直接换乘回家。
复古的车厢设计,可推起的车窗,壁挂的老式温度计,这样慢悠悠的旅程,吸引了全国的铁路迷特意前来打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甚至还有外地的旅客专门来体验。”赵李阳和这些“铁路迷”都成为了朋友,并且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为他们提供服务。
服务不断升级
“慢时光”的温情守候
每趟车发车前,需对制动系统、控制箱、整流箱、发电机等设备进行检查,以确保一切正常。合肥车辆段运用车间副主任许猛表示,开车之后还要开展巡检工作,查看安全栏、灭火器、风表等。要从车头到车尾,对列车的所有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以此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列车供水员为列车保温桶续水。
K8525 次列车使用的是 25B 型单层车体,该车体没有配备空调。在夏季,主要依靠车厢内的几十台电风扇来降低温度。赵李阳表示,每节车厢都安装了十几台电风扇,以此来缓解夏季的炎热情况。并且,当列车中途停靠车站时,工作人员会到站台打来开水,然后回到车上把保温桶灌满,以便为旅客提供开水供应。赵李阳说,一个桶的重量是 40 多斤,每次得拎两个水桶。至少要跑两个来回,在这个过程中,要是遇到车站停靠,还得不断去加水。虽然这很辛苦,但是旅客们喝水、泡茶、泡方便面都需要水,这是头等大事。
列车员为旅客倒水。
常见的绿皮车有小推车售卖各种物品,而这趟车虽不像它那样,但列车上的服务并不少。赵李阳介绍说,今年春运,车上新增了应急充电设备,厕所里的卫生纸一直供应着,还配备了爱心小板凳,在出行高峰时供乘客使用。每年节假日和春运期间,这趟车的旅客都很多。赵李阳表示,尤其是在春运期间,会在高峰期额外加挂两节车厢。6 节车厢在最多的时候能够容纳将近一千名旅客。
新空调车接力
继续服务沿线居民
新型空调车底即将投用,这让“熟客”们很高兴。老式绿皮车要正式告别,这又让“熟客”们很不舍。冬冷夏热、直排厕所等这些“时代印记”将成为历史。
绿皮车充满着人情味的温暖。我们认识许多旅客,彼此还加了微信。经常有旅客带着朋友、家人和孩子来这里体验打卡拍照。赵李阳说,当得知这趟车即将“退役”的消息后,很多经常坐车的“铁路迷”都给他发来了信息,约定要乘坐最后一班车。有的从天津、北京特意赶来体验,还有的人陆续坐了七八次。赵李阳表示,“铁路迷”们打算在当天早晨就开始行动,先乘坐从芜湖到合肥的列车,接着再乘坐从合肥到叶集的列车,之后又乘坐从叶集到合肥的列车,然后再乘坐从合肥到芜湖的列车,这样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将整个流程都体验一遍。
长三角铁路高速发展,高铁网络覆盖了大部分春运运力,绿皮车逐步退出主流,但它的公益性价值不可替代。赵李阳是坚守在绿皮车上的列车员。他觉得绿皮车有存在的价值,铁路部门提供高中低档次的列车相互搭配,能满足不同旅客群体的需求,让老百姓出门有更多选择。
K8525 退役了,这标志着长三角地区非空调绿皮车时代的结束。记者得知,K8525 退役后,新空调车会延续它的线路,继续为沿线居民服务。虽然不再能听到燃煤车的“哐哐”声,也不能享受开窗迎风的惬意了,而且价格也稍微有所上调,但是经停小站等惠民政策依然没有改变。
相关文章
- 2020年5月20日捷豹路虎合肥站媒体试驾巡游:赏车试驾与打卡双重惊喜之旅
- 2021年合肥东部新中心项目启动,将开启新征程,53项工程年度估算投资73.07亿
- 2025年安徽省104个区县生产总值排名:合肥蜀山区4397.1亿领跑
- 合肥公交保障1月13日选调生笔试,多举措便考生
- 井松智能:我国仓储物流业发展下的韧性成长代表企业
- 合肥南二环与金寨路交口施工,14条公交线路8月11日起调整走向及站点
- 6月6日井松智能于科创板上市 上市仪式合肥举行 股价涨超五成
- 合肥公交免费WIFI试运行近5个月,体验结果差强人意
- 巢湖第一时间:90万巢湖人关注的平台,还有招聘信息
- 徐凯老师20年HR实战经验分享:从华为到民生东都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猜你喜欢
-
公交迷的疯狂旅程:从人民广场出发,两天公交能漂流到哪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公交车上听到“叮,老爷卡”的人越来越多。 小新一讲了很多地铁、高铁、飞机,今天我们来说说公交车。新义江很好奇:从人民广场出发,坐两天的公交车能漂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