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黄山寨庐南第一高峰徐榜村:乡村振兴新篇章,交通改善助力发展

时间:2025-04-03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83评论:0

黄山寨位于合肥庐江南端,其海拔为 406 米,被称作“庐南第一高峰”。从庐南川藏线沿途的“九曲十八景”当中走出一处,便是黄山寨,而走出黄山寨后,就到达了庐江矾山镇的徐榜村。徐榜村南边与枞阳县接壤,东边与无为县相邻,有 34 个自然村民组,1101 户人家,人口为 3566 人。乡村的景色山清水秀,当地的民风十分淳朴。然而,由于交通存在不便之处,产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这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因此,本地的青壮年劳力大多都选择外出打工。加速乡村的发展一直是徐榜人的梦想,而随着近年来庐南川藏线建设项目的开工以及通车,这种对加速乡村发展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2021 年村两委完成换届选举后,新任的村党总支书记是洪少斌,他同时也是村委会主任。洪少斌带领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决定对村情民意进行梳理和盘点,从村民最为关心的事情开始着手处理。

村两委成员通过入户走访以及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的方式,来听取群众的心声。在过去,徐榜村域内通往山顶一直都没有成形的登山小道,这给群众和游客登山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村民们对此反响十分强烈。改造黄山寨风景区,是村民们长久以来一直期盼的事情。村民胡安胜明确地表示,黄山寨是著名风景区,它同属于罗河镇鲍店村和矾山镇徐榜村。山的那一边是一片“艳阳天”,旅游开发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山这边的情况是“阴雨天”。“老黄历年年都照旧”,意思是过去的情况一直延续着。村官不能占据着职位却不做事。

黄山寨登山步道

村两委安排人力多次到实地进行勘察,之后决定借助川藏线项目,开辟出一条长度达 600 余米通往黄山寨山顶的登山步道。项目完工以后,在节假日的时候游客数量非常多。在村民们的观念里,现在新建的那一条拾级而上通往山巅的金黄色步道,就如同是村民能够致富以及村集体能够增收的一条光明大道。

改造山村,先从村民素质塑造做起

在村情民意的“盘点”里,许多村民都对人居环境以及乡村道路的改善怀有期待。村民黄团玉表示,其他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都做得非常好,而本村却存在脏乱差的问题,道路也状况不佳,很多通往村民组的路依然是泥巴路。“一旦到了下雨天,出行就会让人感到非常头疼。”

改造人居环境,要从提升村民素质开始。村两委决定选取本地庙湾自然村进行中心村改造,该自然村是本地密集型最高的村落,有 286 户,户籍人口 1000 余人。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不过靠近著名景区黄山寨,发展文旅业的潜力很大。改善人居环境,就是要改造部分村民的陋习,这并非易事。旱厕需要拆除,污水池要选点。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农户不愿意拆除自家厕所,还有的农户阻拦施工。基于此,在项目实施期间,村两委班子成员安排专人全天在现场办公。一旦遇到问题,就随时召集“板凳会”,以争取做到矛盾处理“不过夜”。村两委逐渐摸索出一个办法: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起带头作用,该拆除的自己先拆除;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乡贤以及亲友去做个别村民的思想工作。因为乡村是熟人社会,有时候“乡贤说的一句话比村干部说的一席话都管用”。

徐榜庙湾中心村一角

安徽庐江县书记_庐江县委书记是什么级别_合肥庐江县委书记

中心村改造期间,拆除了 156 处无功能建筑物,为 260 户进行了改厕。同时建设了中心广场、邻里和睦中心和农家书屋,还建设了污水管网和两座公厕。这些举措既改善了群众的卫生环境,也改善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村民们高兴地表示,他们在家里能享受到城里人的感觉。

组织起来,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

徐榜,过去曾叫徐塝。此地为丘陵地势,高塝田占比较多。因水源不足,单块田较为零散且不规整,耕种条件不佳。所以,农户通过耕田获得的收入较少,农田撂荒的现象较为普遍。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对田地撂荒现象表示担忧。村民黄树泽表示,如今年轻人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老人已经没有能力耕种田地了,“这真的很让人担心。”

有很多田地都荒废了,农民因此没有了收入,看到这种情况真的挺可惜的。基于此,村两委做出了决定,要推进 2400 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在前期阶段,村集体组织了力量,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把那些田地统一流转到了村集体。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农田非粮化。像胡屯村民组之前把农田都种上了树,还把农田改成了水塘。因为人心齐,所以泰山移。经过广大村民齐心协力的努力,改造了 2400 多亩高标准农田,提高了农户和村集体的收益。

徐榜高标准农田

“有了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矾山镇党委书记陶松松进行实地调研并提出,要建设适合大众的家庭式特色民宿,以实现“农房变客房、创意变生意、农品变商品”。随着庐南川藏线的开通,旅客数量不断增加,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并带动群众发展,村两委积极思考,联系有关部门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民宿项目的发展。其一,开发何家洼民宿。阳院村民组的何家洼自然村,处在黄山寨的脚下,与庐南川藏线相连接,具备发展民俗的优越条件。这个项目大概投资 2 千万元,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预计在今年 10 月 1 日能够正式营业。其二是对禾旺谷民宿进行开发。通过吸引投资的方式,在 2022 年 4 月引进了一家民营企业,打算投资 1 千万元,把地址选在了庐南川藏线徐榜的入口处,要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民宿以及富硒农产品的展示馆。民宿业态兴起了,聚集了人气,带动了群众就业,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民宿于 2023 年 2 月开业,庐南川藏线的开工仪式在徐榜村举行。庐江县委书记许华为提出要求,在乡村实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做到“统筹谋划且同步推进,要边算着干边现场看边盯着办”,务必让庐南川藏线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路”,成为山清水秀的“风景路”,成为品味历史的“文化路”,成为兴业富民的“致富路”。

庐江县委书记是什么级别_安徽庐江县书记_合肥庐江县委书记

风景区的登山步道得以建造,中心村进行了改造,千亩高标准农田得以实施,民宿业态也兴起了。一个个乡村实事工程,在项目化党建的引领下,先后进行申报、立项并完成,所形成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树立榜样的力量:身边的事能够教育身边的人。徐榜村两委的可贵之处首先在于,将群众的期盼提炼成思路,使得项目实施的过程,如同变成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的民心工程。庙湾村民组组长黄团玉介绍道,在中心村改造项目中,村两委提出“把路修好”这一乡村理念。

发展大道理,化解农户各自为营的小道理。发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的力量,达成了“大家的事大家商议着办”以及“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效果。组织本村组的村民进行现场监督,并且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在高标准农田项目推进过程中,村两委动员村民组长和有经验的老农每天在现场监督施工,让群众能够自己管理自己。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这重塑了乡村的人文精神;对乡村的修缮,其实是在修缮党与群众的“心路”;这些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千年塝块田进行改造:将村民组织起来,以发挥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千年以来的传统小农意识对人们形成了禁锢,这是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一个顽固病症。2400 多亩是高标准农田,近百家农户拥有这些农田,还有上万块山塝田。曾经有废弃成片的违规树林被种植在这里,要终止一家家个体的承包约定,这真的谈何容易!村老支书胡安土饱含深情地说:“这项工作的难度特别大!”如果不改变小农意识,就无法踏上乡村建设的康庄大道。在这场攻坚战里,村两委采取了三步举措:其一,和树林承包户进行协商,把农田不能违规种植树木的法律道理讲清楚;其二,和农户计算清楚一笔账,当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后,之前每年每亩的收入从 300 元提升到 370 元,这样就提高了村集体和农户的收入;其三,和农户进行谈心,让农户明白规模化种田,能够做到旱涝保收,这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其二是对田亩进行丈量核实。人心齐了,就像泰山被移走一样,体现出了众人团结的力量。千亩农田进行了改造,散落的“马铃薯状”的千年山塝田被重新排列整治。分散的农户被组织起来,汇聚成了乡村发展的磅礴力量。

景区山塝进行开道工作:聚焦于村民反映最为强烈的议题,从而抓住了乡村发展的动力引擎。长久以来,对黄山寨风景区的文旅环境进行改变,群众的呼声十分强烈,这也是徐榜在生态环境、文旅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得以改善的突破口。乡村的发展有着众多方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这考量着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和水平。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人文环境也改善了,思想文化观念得以提升。这无疑为乡村招商引资搭建起了一个“乡村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民宿项目等自然能够榜上有名,并且接踵而至。

流程化管理为项目化党建赋予了力量。党建项目化的方式,解开了党建引领乡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从徐榜村两委开展的党建引领乡村建设工作来看,形成了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具有决策民主化、实事项目化以及管理流程化的特点,是简单且科学的。徐榜村两委将一个个项目转化为工作清单,对各项工作进行分工,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做到具体而细致。

二是要加强监管。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确保各项资金按期到位,以此保障项目的实施,同时保证资金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杜绝资金被挪用和滥用的情况。对于各项施工,由政府安排监理,并且积极发动老党员、代表参与监督。三是考核制度方面做到位了。依据县委的文件,并且结合村子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制定了专项的考核制度。村子每天都会安排专门的人员在现场办公。对于重点实施的工程,还成立了专门的班组。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支既想干事又能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同时也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退休小学校长蔡海玉称赞道:“村干部日夜奔波,从不害怕吃苦!”今年下半年,一条“双徐路”即将通车,它连接国道通往徐榜村,成为徐榜联系外界的交通主干道,也成为徐榜人实现和美乡村、建设大美庐江的希望。

长三角三省一市党校联合调研组包含以下人员:中共安徽省庐江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邢意东;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特聘研究员、上海市金山区政研会会长郜工农;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部副主任、副教授仲帅;中共江苏省苏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王海鹏;中共安徽省庐江县委党校教育长侯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