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热电集团启动应急预案应对寒潮 多项供暖数据创今冬新高
气温持续走低,居民对供暖的需求逐渐增大。12 月 27 日,记者从合肥热电集团了解到,多项供暖数据都达到了今冬供暖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他们已经启动了应急预案,并采取了多项措施,以便让市民们在严寒的天气中能够温暖地过冬。
数据:
瞬时最大负荷1113吨/小时
科学调度犹如一座城市供暖的“大脑”。在合肥热电集团的调度大厅里,调度员孙芦林正全神贯注地监盘,他时刻留意着外供热负荷的变化情况。这里承担着对合肥市集中供暖系统的厂、网、站、户以及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的工作。
总调度室为应对极端天气下的供热保障情况,提前编制了应急调度预案。通过利用管网的互联互通,能够实现相互补给保障。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用户能够稳定用热,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供暖需求。孙芦林表示。
近日,寒潮降临。合肥市的最低气温一下子降到了-7℃,整个城市进入了“冰冻模式”。持续的低温天气使得供热负荷持续上升,根据合肥热电总调度室的统计情况来看,合肥热电瞬间的最大负荷达到了 1113 吨/小时,每天的供热量为 23819 吨,这两项供暖数据都创下了今年冬天供暖以来的最高纪录。
合肥热电为应对低温天气,第一时间启动了冰雪灾害(低温)天气应急预案。在煤炭储备方面,全力以赴;在热源生产环节,全力以赴;在热源调度方面,全力以赴;在管网运行方面,全力以赴;在用户服务方面,全力以赴,以应对寒潮大考。
保障:
管网穿“防冻衣”提高回水温度
管网运行维护对于供暖来说至关重要。为保障市民今冬能平稳使用暖气,合肥热电管网运行公司的各个服务所实施了冬供服务的“分片”管理。各个班组依据“分片分线、分小区”的方式进行责任的包干划分,着重排查所在辖区的一次管网、老旧小区的二次管网以及换热站房的设备配置运行情况,并且及时将各类缺陷和隐患予以清除,以此来守护城市供暖的“生命线”。
对室外的架空管网进行保温防冻,以确保低温天气下管网平稳运行;对一次性疏水进行保温防冻,保障其在低温天气下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供热管网的巡检力度,防范设备带病运行,及时处理供热管网方面的各类问题;加强对换热站房的巡检力度,防范设备带病运行,及时解决换热站房方面的各类用热问题。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低温极寒天气,适度提高了换热站房的供暖供回水温度,以此确保室温不下降。
合肥热电总调度室针对热负荷快速上升的情况,及时对外界热负荷增长趋势进行分析预判,充分发挥智慧平台的优势,调整管网的供应方式,以保证热源输出的平稳。作为城市供暖的“必需品”,加强煤炭的采购储备工作,从而保障冬供生产用煤。
服务:
市民最关心暖气效果热不热
我家今年开始供暖。装修工人把供回水管道接错了方向,所以屋里一直不暖和。我非常感激热电师傅,他们不仅来到我家查看问题,还重新连接了管道,让我家变得暖和了,即使天气变冷我也不再担心了!在城改新景小区,有一位用户对工作人员孙国文不停地夸赞。
严寒天气下,962666“冷暖小管家”服务热线再次“热”了起来。合肥热电严格按照“接线即派,接线即办,提速办结”的原则执行,以此保障市民的合理诉求能得到高效解决。同时,在楼道管井中,可以看到“冷暖小管家”忙碌的身影,他们为广大用户提供供暖咨询、表计维护、设备检查等一系列保障工作,使暖意遍布整个城市。
服务满意率达 99.47%。
目前了解到,市民的诉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暖气效果是否热;二是关注费用收取是否有变化;三是关注管道是否出现漏水或堵塞等情况。此外,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供热设备设施逐渐老化,在寒冷天气下,用户反映的跑冒滴漏问题持续增多,有关报修的电话数量也在上升。汪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继续浏览有关 极端天气供热保障管网互联互通962666“冷暖小管家”冬供服务“分片”管理供暖设备保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