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16岁初三女孩坠楼身亡,出事前无反常举动

时间:2025-03-31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107评论:0

昨天是合肥中小学开学报到的日子

本是学生们结束寒假与小伙伴们见面的日子

可16岁的初三女孩

却永远见不到自己的同班同学了...

2月20日上午9点左右

合肥滨湖假日翰林园小区发生一起坠楼事件:

一名16岁初三女孩坠落到居民楼三楼平台上

救援人员赶到时,女孩已经身亡

(网络配图)

坠亡女孩居住在涉事居民楼的一楼。她在肥东的一所中学读初三。据亲属介绍,在女孩出事之前,她并没有表现出反常的举动。

当时外面传出一声“嘭”。我起初以为是楼上邻居家里扔东西下来。根本没想到竟然会是有人坠楼。提起上午发生的事,居民张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听到楼外声响后,一开始并不知道有人坠楼。接着有居民发现了情况并在楼下呼喊,她这才知道出事了。之后他们联系了小区物业。

当时女孩多位家人也跑到三楼,传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物业接到居民反映后,单元楼楼长以及物业的其他人员都前往了现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坠楼事件发生后,是居民报的警,滨湖派出所的民警前来进行处理。

女孩的叔叔说,他得知孩子近期没有明显的异常行为,也未曾与家人发生过争吵。至于孩子为何会坠楼,女孩的叔叔称家人已经报了警,对于具体情况他也说不明白。“目前警方正在进行调查。”

这件事发生了之后

悲伤之余

小万发现,其实此类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警钟]类似轻生悲剧频发

合肥市和平路与肥东路交口处的合肥育英学校,有一名 14 岁女生从教学楼 5 层楼顶坠落身亡。事后得知,女孩在 QQ 上早已显现出轻生的念头,她写道:“再见了,不,是再也不见了。”

合肥新海家园小区里,有一名 15 岁的女孩。她从 12 楼跳下,最终身亡。在跳楼之前,她曾与母亲发生过争吵。

寒假作业没做完,马上就要开学了,合肥某中学一名 13 岁女生被父亲责骂。父母出门后,女生从 10 楼跳下,并且在卧室墙壁上留下了“人生无常,一生平安”的字样。

合肥印象西湖跳楼事件_合肥跳楼16岁_合肥市长夫人跳楼身亡

合肥市长江东大街的一个小区,离新学期开学仅有两周时间。有一名大约 10 岁的小男孩,从该小区的 2 号楼坠落下来。他的书包还留在楼顶,并且还留下了纸条。多位小区业主向记者表示,这个男孩疑似与学习有关,之前因为学习而受到了批评。

是什么让这些学生选择这种极端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呢?是现在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无法面对压力和挫折吗?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地思考……

你懂挫折教育吗?

挫折教育就是不过度庇护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自然地经受挫折。这样能激发孩子的潜能。目的是达到越挫越勇。从而锻炼出孩子内在的抗压能力。也能锻炼出孩子解脱困境的能力。

写给警醒家长和老师的5句话:

有一句名言

你不懂孩子的世界

是因为你不懂的蹲下来和他说话

悲剧已经发生,逝去的生命无法追回

但是,对我们父母、老师来说,却是要警醒和反思的

1.孩子太“乖”,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家长和老师感到高兴,因为自家孩子很听话。然而,孩子过于听话、太乖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尤其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从心理层面来看,孩子在青春期出现叛逆是正常的现象。相反,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反抗,一直都很“乖”,这才是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担心的情况。

合肥跳楼16岁_合肥市长夫人跳楼身亡_合肥印象西湖跳楼事件

有时候,孩子外在表现出乖巧懂事。这可能意味着孩子内心在进行自我控制与压抑。长期且过度地自我压抑,会让孩子变得只关注自我。孩子会时刻处于应激状态,这样不但无法形成放松的态度,也难以实现良好的自我接纳。反而会总是处于紧张状态,并且总是进行自我监督与否定。

如果孩子在该幼稚的时候不幼稚,在该调皮的时候不调皮,在该犯错的时候不犯错,在该叛逆的时候不叛逆,那么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起来,要关心自己的孩子。

2.爱孩子,但不要给得太沉重

“若不是因为孩子……”“因为孩子,我那时……”父母有时会这样讲,实际上是在突出自己对孩子的爱,并非真的是在表明自己付出了多少。却不知,这样的话语或行为,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是极为沉重的,他们或许承受不了。

孩子会感恩父母,会感谢父母的爱。然而,他们也会因这沉甸甸的爱而受到束缚。他们不敢表现自己,不敢让父母担心,于是便无限缩小自己,最终失去了自己。

3.俯身,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和家长要记住,孩子主动与自己交谈时,需俯下身倾听。因为孩子主动诉说若得不到回应,很可能他就会关上心扉,就像那个 15 岁的少年一样,觉得“没有再商谈的必要了”。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勤曾说:很多父母时常感到苦恼,他们创造了生命,却觉得难以让生命变得更加精彩;他们付出了爱,却未能收获爱的成果。这究竟是为何呢?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然而,怎样去爱孩子,并非每个做父母的都能清楚知晓。

爱孩子就需要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就不会在自己还没了解实际情况的时候,就去做出错误的决定,也不会去发表不恰当的言论。

4.不要给孩子压力,要教会孩子舒缓压力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有压力,其实孩子也会有。我们为何总会忽视孩子的压力呢?大人懂得怎样去缓解和释放压力,然而大多数孩子却不懂。

有时候,家长不知道,老师也不知道,他们首先是孩子的压力来源。所以,当作为家长时,首先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压力。另外,还要帮助孩子卸下身上的压力,教会他们解压的方法,让孩子不要承受太多压力。

5.别把孩子永远当作是个孩子

父母似乎都怀有这样的心态:无论你的年龄是多少,在我眼里,你始终都是孩子。当孩子 10 岁时,父母将他视为孩子。而当孩子 15 岁了,以及孩子 20 岁了的时候,父母依然以对待 10 岁孩子的心态来对待他们。

父母忘却了自身会老去,孩子会渐渐长大。然而孩子是不同的,他会逐步成长起来。他会着重于与父母进行平等的对话,期望能获得理解。他们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有着父母无法参与的生活,并且期盼着能得到父母的尊重。

因此,父母需更多地留意孩子的感受与情绪。当孩子有挫败感时,要及时与他进行沟通,向他表达对他那种挫败感的理解,同时引导孩子看到这个背后积极的意义,之后再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如果一个办法行不通,那就再想一个办法。

学习成绩即便不好,依然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在父母给予适当关爱的情况下,或许他们更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勇于面对困难的大人。

愿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平安

健康的长大!

> 热门文章



▌商务合作:18755151202 (微信与电话同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