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2018年经济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探路者

时间:2025-03-2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138评论:0

刘超凤

2018 年,在中国经济发展版图里,长三角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区域之一。它站上了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新台阶。作为探路者,在这一年里,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经济版图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 2019 年 12 月 1 日共同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此纲要提出,到 2025 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11 月 8 日之前,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起倡议并推动相关工作,G60 科创走廊九城等一同进行研究,形成了《金融支持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该方案对外进行了公布,提出要通过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来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服务。

长三角地区所占土地仅为全国的 2.3%,却贡献出了全国约 1/4 的 GDP。长三角地区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因此在发展先进城市集群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的教授陈欣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能够促使长三角都市群实现互联互通以及加强经济往来,进而改善经济运行的效率。

如今,三省一市的长三角一体化计划正在稳步推进。上海会发挥龙头带动的作用,与其他三省在产业发展等诸多领域一同推进;江苏把本省的 13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及重点技术问题梳理出来,会协同沪浙皖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浙江在城市合作等方面已经完成了超过 200 项任务,未来会主动与上海对接,争取承接上海科技产业的溢出资源;安徽也会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构建东西高铁大通道等交通枢纽。

2025年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8 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确定了长三角一体化为国家发展战略。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活跃的区域之一,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公开资料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土地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2.3%,却拥有 2.25 亿人口,贡献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 GDP,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都分布在这个地区。

2019 年 5 月 13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进行了审议并通过。12 月 1 日,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共同印发了该《规划纲要》。在这份《规划纲要》中,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范围涵盖了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的全部区域,其面积为 35.8 万平方公里。

《规划纲要》提出了分阶段的发展目标以及具体的指标,这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明确了目标导向。依据《规划纲要》的规划,在 2025 年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到 2035 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会达到较高的水平,整体会达到全国领先的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且带动力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在示范区建设方面,需牢牢抓住严格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基础,率先进行探索,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逐步迈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深化市场化改革,从而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合肥陈高_陈煚合肥_合肥陈寅

2019 年 10 月 30 日很早的时候,国务院就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表示了同意,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包含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以及浙江省嘉善县。在这“两区一县”的交界处,青浦区的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吴江区的黎里镇,嘉善县的姚庄镇和西塘镇成为了“先行启动区”。

12 月 19 日,上海市委书记***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推进情况展开调研。他指出,要着力推进跨省域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从企业注册等重点事项开始做起,搭建起统一平台。加快达成跨省域统一环境标准,实现统一环境监测,达成统一监管执法。积极对跨区域招商引资进行统筹,更好地让市场配置资源发挥决定性作用,使各类资源要素的活力能够充分释放。

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方面,要以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为对标对象,强化开放型经济的集聚功能,立足于投资自由与贸易自由,加快达成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以及人员从业自由,提升网络信息的服务能力,对税制安排进行创新,打造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且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以此带动长三角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G60科创走廊重点支持七大领域

建设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这是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是该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G60 科创走廊的九座城市有上海,还有嘉兴,以及杭州,再有金华,包含苏州,涵盖湖州,涉及宣城,牵涉芜湖,囊括合肥。这些城市覆盖的面积约为 7.62 万平方公里。

2019 年 11 月 8 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倡议并推动此事。G60 科创走廊的九座城市与相关金融机构一同对其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金融支持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正式发布。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针对《方案》的推出作出表示。他认为这对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他期待 G60 科创走廊沿线城市能够以《方案》为契机,围绕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展开行动,深化产能方面的结合,强化分工上的合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G60 科创走廊属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未来,它在资金方面以及行政方面将会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它所链接的城市数量比广深科创走廊更多,覆盖的面积也更为广泛,所带来的区域产业链升级优势也将更加明显。这九个城市的企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方案》明确了 15 条政策举措,其核心任务是促进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发展与金融服务优化,推动先进制造产业集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点聚焦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重大科技创新及研发项目,对从事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领域的科创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为支持并落实“金融支持 G60 科创走廊的 15 条政策措施”,与工商银行等 12 家商业银行签订《金融支持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服务方案合作协议》;还与太平投资等 7 家投资公司签订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并且上线了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首届进博会上发布了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九城市“协同扩大开放 30 条”。此后,在一年内,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九城市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 4723 家,新增的外资企业注册资本为 356 亿美元;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 5741 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2314 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同比增长 24.2%;九城市率先开展涉企 30 个事项的“一网通办”试点,九城市全域 89 个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都实现了“一网通办”专窗全覆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有 1613 个,开通的中欧班列有 1133 列。

合肥陈寅_合肥陈高_陈煚合肥

上海产业溢出资源受青睐

2019 年 12 月 5 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一则通知,是关于支持和服务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此通知推出了 16 项税收便利服务举措。这些举措包含便利跨省企业迁移业务的办理,还制定了长三角区域的“首违不罚”清单,以及制定了长三角区域的“最多跑一次”清单,同时实施了共用动态信用积分等。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上海需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对此,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称,上海会将重点放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与兄弟省市一同协同抓好推进工作;会聚焦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主动落实并推进相关政策和制度创新;会聚焦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机场群、5G 等重大项目;会聚焦于进口博览会、G60 科创走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一批跨区域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以深化合作,探索并构建跨区域合作的新机制。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樊金龙是常务副省长,他表示江苏当下主要做三件事。突破省际跨江融合,进一步对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与沪浙皖携手合作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表明,浙江省会着重推动“三区三中心”的建设。具体而言,“三区”方面要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引领区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区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先导区建设;“三中心”方面要推动数字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推动新型贸易中心的建设,推动新型金融中心的建设。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表示,安徽会以空间优势为基础,去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聚集区以及皖江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会凭借区位优势,全力以赴打造合肥的国际航运集散中心,共同构建一体化的城际轨道圈、国省干支网、能源保障线以及信息高速路,着重构建东西向的高铁大通道,构筑对外开放的新高度。

杭州市近期也表明,要争取承接上海科技产业的溢出资源。

12 月 19 日,杭州市召开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以及“四大建设”推进会。整体而言,全会所部署的各项任务推进情况较为顺利。在行动计划明确的 2019 年度 269 项任务中,已经完成了 224 项,还有 43 项基本完成。

其中,在营商环境等 11 个方面,上海与该地达成了一揽子合作共识;交通互联方面,湖杭铁路(含杭州西站)已全线开工,杭温铁路二期、杭衢铁路建衢段等项目的开工准备已基本完成,明年上半年将陆续开始建设;教育医疗方面,该地已引入上海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长三角七城市已实现轨道交通可用同一码通行,异地就医门诊费用能与上海及苏州试点地区双向直接结算;此外,杭州还联合上海、南京共同推出了“长三角 PASS”旅游年卡,三地居民可凭借一张卡畅游沪宁杭。

杭州将在五个方面重点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这是会议明确表示的内容。要主动去对接上海,重点把与上海张江高科的科技合作以及产业合作加强,在“上海科研溢出+杭州智造落地”方面努力争取突破;要加快对新一轮都市圈发展规划的编制,把杭嘉、杭绍、杭湖三个毗邻板块一体化先行区的建设方案编制好;要加快让合杭梦想小镇落地运作,把项目异地孵化落地的渠道打通;要全力去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切实地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促使国际物流、跨境电商、会展等功能深度融合。

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在会上表明,要加快推进长三角城市间在养老方面的互认互通以及联办通用,还要加快推动长三角城市间在医疗等社会保障领域的互认互通以及联办通用,持续提升公共服务的同城化水平。

宁波市政府在 12 月印发了《宁波前湾新区发展规划》。此规划明确提出了前湾新区的阶段性目标。到 2025 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 130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 55%。到 2035 年,宁波前湾新区将基本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沪浙高水平合作引领区和杭州湾产城融合发展未来之城的建设目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