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有序恢复体育线下培训与活动,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刚刚通知!合肥市有序恢复线下体育培训和活动!
记者 梁巍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刚刚发布了
”关于有序恢复开放全市体育线下培训和活动的通告”
内容如下
↓↓↓↓
合肥市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以及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相关工作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的健身需求。决定从 5 月 19 日开始,全市的体育线下培训以及活动将会有序地恢复开放。现特此通告如下:
一、恢复开放范围
各级各类的室内体育培训,包括晨晚练点以及体育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还有各类室外体育培训,包括晨晚练点以及体育运动项目的业余训练;以及 500 人及以下规模的体育活动。
马拉松、跨省跨境等大型聚集性赛事活动暂缓恢复。
二、落实主体责任
各活动主承办方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三、制定防控方案
确保培训恢复开放的同时能做好疫情防控,活动恢复开放时也能做好疫情防控,做到二者两不误。
四、严格遵从指南
各体育培训和活动有序开放。同时,要严格遵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全市体育线下培训和活动恢复开放指南》。并且要结合各场馆自身的实际情况,严格细化和落实防控措施。
五、加强服务指导
要积极做好辖区内体育线下活动有序开放的指导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
全市体育线下培训和活动恢复开放指南
为落实相关精神,指导全市体育类线下培训和体育活动恢复,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有序进行,特制定本指南。中央、省、市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相关精神,要以此为依据进行指导和制定指南,让全市体育类线下培训和体育活动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复。
一、适用范围
各级各类室内外体育培训(含晨晚练点、体育运动项目业余训练)和500人及以下的体育活动。
马拉松、跨省跨境等大型聚集性赛事活动暂缓恢复。
二、实施时间
本《指南》于 2020 年 5 月 19 日开始实施。从 5 月 25 日起,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体育活动开始有序开放。
三、人员管理
(一)从业人员的管理
体育活动主承办方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安康码”绿码。
从业人员复工返岗前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包括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培训等。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防控知识和处置能力。
各类培训机构要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需安排专人负责防控工作。活动主承办方也要如此,同样需安排专人负责防控工作。他们要与辖区疾控中心保持信息沟通,这样便于及时获取最新的防控方案、标准和要求。若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
建立健康监测制度,所属从业人员要实行每日健康监测。每天早晨和中午,要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同时,要建立从业人员体温监测登记本。如果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岗的情况发生。并且要第一时间向辖区体育行政部门和属地街道或社区报告,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从业人员要做好员工个人防护。
(二)参与人员的管理
恢复开放的线下培训和体育活动需要对参与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包括姓名、体温、进出时间和联系方式等。要安排专人采用“扫码+测温”的方式对通行人员进行“安康码”核验。参与活动需实行“绿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黄码”和“红码”人员以及体温在 37.3 度以上者不得参与培训和活动。
各类室内培训和活动举办需参照《安徽省校外培训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二)》来执行。这样能确保不出现拥挤的情况,也便于疏散。并且要在保证人员保持安全距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这些培训和活动。
各类室内培训人员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1 米,各类室外培训人员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1 米;室内培训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 2 平方米,室外培训人均运动面积不小于 2 平方米。
四、落实防控措施
(一)实施报备制度
各类体育活动开展之前,活动的主承办方需要依据活动参与的人数以及活动的地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既科学又合理的疫情防控方案。并且要将此方案向所属的县(市)区、开发区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报备。只有履行完报备程序之后,才可以开展该体育活动。
(二)错时错峰开展
各类培训和活动需依据参与人数与场地状况,分别在不同时间、不同高峰时段安排场次开展,务必避免出现人员大量聚集以及场地周边交通拥挤等状况。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体育培训和活动,要在活动场地之外设置一个相对独立的接送人员等待区域,同时配备消毒设备,并且要注意保持 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三)保持空气流通
室内体育培训和活动开展前应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 30 分钟。室内体育培训和活动开展后也应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 30 分钟。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系统运转正常,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这样能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四)严格卫生消毒
各类体育培训机构要参照相关要求,对场地内硬件设施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各类活动主承办方也要参照相关要求,对场地内硬件设施等进行预防性消毒。同时,要对地面、墙壁、电梯、卫生间等公共用品用具和体育器材设施进行预防性消毒。并且,要在场地出入口处等显著位置设立专用的废弃口罩回收垃圾桶(加盖)。
(五)加强卫生教育
各体育培训机构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并且依法依规进行科学防控。同时,活动主承办方也要开展这样的活动。要指导从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也要督促每一名参与人员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严禁参与人员随地吐痰,要注意咳嗽、打喷嚏时的卫生礼仪,并且在人际交谈时保持适当距离。
(六)建立缺训登记追访制度
培训机构需掌握未正常到岗到训的员工及学员的健康状况。对于缺勤、请假、早退的员工和学员,要落实专人每天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访问,以此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安抚其情绪,给出健康建议,同时做好相关情况的记录与汇总。
(七)强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
发现有发热等疑似症状的参与人员后,培训机构要根据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活动主承办方也应如此,并且要及时联系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请求其给予指导处理,同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五、明确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各体育培训机构和活动主承办方要严格落实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二)加强联防联控
各培训机构需积极配合属地体育主管部门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各活动主承办方也要积极配合。各培训机构要配合卫生疾控部门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各活动主承办方同样要配合。各培训机构要配合所在社区等单位开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各活动主承办方也需配合。要建立多层次的防控工作体系,让信息渠道保持畅通,加强工作之间的协同。
(三)科学组织实施
恢复开放初期,各类体育培训的训练强度不宜过高,训练密度也不宜过大。培训机构要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训练计划,接着要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身体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然后循序渐进地提高强度和密度。体育活动不宜开展肢体接触密集且运动强度过高的剧烈性体育活动,活动的主承办方要把控好活动强度。如果确须进行剧烈活动,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建议佩戴口罩。所有体育培训开始前应做好热身活动,所有体育活动开展前也应做好准备活动,参与人员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活动。
(四)强化属地管理
对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落实不力的,要督促整改、严肃问责。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合肥市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出炉:110个小区惠及5.1万居民
《合肥市 2024 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近日发布。计划中,今年合肥市打算改造提升 110 个城镇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将惠及 17466 户以及 5.1...
-
合肥市出台新政:小微企业优先参加工伤保险,保障职工权益
小微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且抗风险能力弱。个体工商户也有同样情况。3 月 3 日,合肥市发布了《关于做好小微民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级经办机构为参保企业...
-
第十五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亮点抢先看:黑科技魔法与网红打卡地等你体验
魔法般的“黑科技”能有,富有合肥特色的网红打卡地能有,宣传文化名家的舞台表演也能有。第十五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 22 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正式开幕之...
-
合肥市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 2020年起24小时禁用以改善空气质量
近年来 合肥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非道路移动机械领域 仍是环保管理的薄弱环节 日前,合肥市政府发布 「关于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的通告」 旨在减少...
-
徽州大道庐江段通车 何时连通合肥仍是问题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消息称,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徽州大道庐江段得以顺利开通。对于这条全新的一级公路,其未来有望直通合肥,周边的居民都充满了期待,并且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