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多措并举推动就业成效显著,打造就业集市惠民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柳州日报
融水专刊
1. 稳住最大民生 擦亮幸福底色
——融水多措并举推动就业见成效综述
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
招聘会现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基本的民心工程。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一直围绕着“民生为本、就业优先”这一工作主线。他们锚定重点群体,积极采取行动,提早进行谋划,精心做好筹备。以服务活动作为主体,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的能力。将就业服务链延伸并下沉到村屯,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通过多种举措来保障企业的用工需求,拓宽群众的就业渠道,从而助力融水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造“就业集市”惠民生
真正实现就近就地赶“就业集市”。
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683 人次。
2025 年春节后,全县已有 608 人通过“点对点”免费专车输送劳动力外出务工活动实现了就业。
建立就业服务平台
融水通过抓好就业服务指导来实现村级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融水采取一种模式,即“县级统一发布,乡镇辐射到村,村级发布到户”。县级每周定期把零工市场就业岗位信息发布到 20 个乡镇。接着乡镇把信息发送到村级就业服务专干工作群。然后各村就业社保专干通过微信群把就业岗位送到村、屯。这样广大群众不用出门,只需通过手机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政策及招聘信息,从而达到了“政策多出门,村民少跑腿”的目的。
同时,通过村级就业社保服务平台发布零工信息 22 期,推送岗位 1.4 万个。县融媒体中心的“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官方视频号开展了 5 场线上招聘会直播;县融媒体中心的“醉美融水”官方抖音号也开展了 5 场线上招聘会直播。
用好就业帮扶车间
融水按照就业帮扶车间专员联系制,把就业帮扶车间按照乡镇来进行归口管理。各乡镇的就业帮扶车间联系专员会定期开展实地走访活动,同时建立了“融水就业帮扶车间”微信工作群。当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专员,进而可以获得政策解答、补贴申领以及用工保障等服务。定期走访融水康田工业园区以及粤桂协作园区。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就业帮扶车间政策。鼓励企业去认定为融水就业帮扶车间。并且让企业吸纳脱贫户就业。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的“蓄水池”作用。
目前,融水有在册的就业帮扶车间,数量为 68 家。这些车间吸纳了 5421 人就业,在这其中,脱贫劳动力(包含监测户)有 1849 人。2024 年,全县向 41 家就业帮扶车间发放了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补贴,金额为 178.8 万元。同时,向 3 家就业帮扶车间发放了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补贴,金额是 12.18 万元。此外,还向 2 家就业帮扶车间发放了新增岗位社会保险补贴,金额为 1.95 万元。另外,向 1 家就业帮扶车间发放了就业券补贴,金额为 0.2 万元。
强化技能人才培养
融水结合产业的方向、市场的需求以及群众的意愿,通过多种举措,将优质培训师资力量向下延伸到城镇和社区,同时还延伸到易地搬迁安置点以及偏远的村屯。
融水在融水镇开设新工种培训班,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开设养发洗护培训班,还开设病患护理培训班。这帮助群众提升技能、增长知识,进而实现增收致富。
融水积极探索并建立起“招聘+培训+送工”的联动机制,重点着力推进“订单式”以及“定向式”的培训。将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等这些“粉系列”的培训班开设到苗美社区的搬迁点,有 32 名搬迁群众能够直接在“家门口”学习技能,并且优秀学员还获得了推荐就业的机会。
融水闽兴服装公司洞头分公司存在缺少服装行业熟练产业工人的情况,融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成功争取到西北工业大学 5 万元的资金支持,在洞头公司的厂区里举办了牛仔裤工种技能培训班,有 50 名群众在完成免费培训后直接获得了就业机会。
2024 年,融水开展了 59 期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 2004 人。其中 1654 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这促进了融水劳动者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达到了无业者有业可就、有业者技能得以提升、有业者收入能够增长的目标。
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
融水利用公益性岗位安置渠道来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城镇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了 103 人次的就业困难人员,并且发放了 239.89 万元的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以及 130.86 万元的社保补贴。乡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了 1045 人次的脱贫劳动力就业,同时发放了 142.87 万元的岗位补贴(包含商业保险补贴)。
家门口存在就业岗位,能够为群众解决问题,融水的就业帮扶工作展现出的温度直接抵达了民心。
2. “一地多种”效益佳每亩最高综合增收3000元
甘蔗地里套种的生姜丰收。
2 月 21 日,“甘蔗宽行丛生栽培套作生姜萝卜高效栽培技术”的测产验收会在永乐镇下覃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专家组实地进行了测产。在 2024 年下半年遭遇了严重干旱的状况下,示范基地里的甘蔗亩产达到了 4.8 吨,套种的花生、生姜、萝卜等作物也都获得了丰收。
据了解,采用“一地多种”模式后,农户每亩能够获得最高 3000 元的综合增收。这种模式为农业增效以及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示范基地的种植户黄克斌十分高兴地表示,在甘蔗地套种花生和生姜,扣除成本之后,花生每亩可以增收 1000 元,生姜每亩能够增收 2000 元。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融水团的团长唐荣华表示:“甘蔗套种花生等粮油作物以及生姜等经济作物,能够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能保障国家的粮油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自 2023 年 3 月示范基地建成之后,凭借专家的全程指导以及农户的实践,已经形成了可以复制的种植模式,为当地的农业转型提供了示范样板。
3. 木耳丰收采摘忙
工人在采摘木耳。
2 月下旬,融水苗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苗美家园食用菌产业基地迎来了木耳采收的旺季。在种植大棚里,成排的菌棒上面长满了肥厚的木耳。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采摘和搬运的工作,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且丰收的景象。
现在在“家门口”工作,每月能获得 1000 多元的收入。既能对家庭进行照料,收入又很稳定。搬迁群众邓杰英在采摘木耳的同时,面带笑容地说道。苗美家园社区一共安置了来自全县 20 个乡镇的 1559 户以及 6071 名搬迁群众。融水整合农业技术资源,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
据悉,今年该基地的木耳产值预计为 100 万元。它能够带动 20 余名脱贫户在就近的地方就业。这些脱贫户人均每年的增收超过 5000 元。(通讯员:何海晔 荣珍珏 )
做活“产业文章”以实现富民兴村,这是对怀宝镇东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恒阳的记录。
何恒阳在为老人办理居民养老保险认证。
阿叔,需将你的身份证放置于此。请坐好,然后看向镜头……近段时间,何恒阳一直在怀宝镇东水村村委会办公室为村里的老人办理居民养老保险认证事宜。他一边细致地指导老人拍照,一边熟练地操作着相关系统进行认证,之后还指导老人签字。
何恒阳担任东水村党总支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这两个职务。在多年的时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用自己的情感去为群众处理各种问题,因而赢得了群众以及同事的一致赞赏。
何恒阳表现得非常好。他平时很关心我们。我们要是有什么困难,去找他都能够得到解决。谈起何恒阳时,村民何凤香毫不吝惜对他的夸奖。
何恒阳的同事王静云称,村里的各类大小事务他都知晓得极为清楚,在处理问题时很有秩序和条理,是一位极为称职的党总支书记。
2023 年,东水村有 700 多亩罗汉果种植地,这些罗汉果遭遇滞销情况,何恒阳感到万分焦急。他与村两委以及驻村工作队一起进行商议后,决定启用村里的农产品加工车间厂房。通过这个厂房,能够统一对罗汉果进行深加工,这样既解决了生果的存储难题,又找到了干果的销路。经过一番努力,2023 年东水村的 130 余万颗罗汉果全部销售一空,获得了 30 多万元的收益,全村 500 余户群众都从中受益。
何恒阳在解决罗汉果滞销问题的同时,牵头与邮政平台达成了长期合作,这样村里的罗汉果就有了新的销路。2024 年,东水村借助邮政平台卖出了 3.8 万颗罗汉果。
东水村的产业并非仅有罗汉果。近年来,在何恒阳的引领之下,东水村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围绕集体资产、土地、林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积极发展和打造了林下灵芝种植、木耳种植、香鸭养殖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同时,还引进了服装代加工厂。这些举措有效盘活了村级资源,成功解决了村中闲散劳动力以及大龄人口的就业问题。既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又带领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2024年,东水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
何恒阳在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行动,为群众努力争取资源。他成功争取到项目资金达 3354 万元。通过这些资金,完成了屯道硬化 5.6 公里,还完成了村道硬化 25.5 公里。并且扩建了 4 条产业路,总长度为 18.36 公里,从而解决了群众的出行困难问题。他牵头开展了东水村人饮修复工程以及甲棒屯水利维修等工程。他建设了 3 座拦水坝,还建设了 3 座装配式蓄水池。这些工程让 723 名群众受益,切实改善了群众的饮水困难和农业灌溉难问题。
我们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包括:其一,大力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此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其二,开展乡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培养并引进优秀人才,齐心协力把美丽东水建设好。对于东水村未来的发展,何恒阳精心制定了工作计划,并且充满信心。
5. 文明新风润苗乡
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的文明动能。
在芦笙踩堂的现场,志愿者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在斗马闹新春的现场,志愿者发放《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等宣传资料;同时,志愿者还发放《“扫黄打非”知识》《网络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并且,志愿者用苗汉双语向群众进行讲解,呼吁大家弘扬文明新风。运用“互联网+”思维,以“秀美融水 风情苗乡”官方视频号直播间为依托。在坡会直播期间,插播“破除陈规陋习”“识别非法出版物”“守护清朗网络空间”等主题的动画短视频。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 1000 万人次以上,达成了“线下民俗体验+线上文明传播”的双效联动。
图文来源丨柳州日报
值班校对丨梁俊远
相关文章
- 2023年7月19日至20日合肥体育中心大型演唱会公交出行指南:新增专线及接驳服务
- 国网吉林电力2025年高校毕业生第二批招聘计划及报名指南
- 2024-2025赛季WCBA合肥文旅篮球俱乐部出征仪式举行,刘久龙任主帅
- 2025年广西城镇公益性岗位开发计划:8个岗位助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 2025年春节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AI人才春招季百万年薪成焦点
- “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宣讲招聘活动走进安徽财经大学
- 2025年春节: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崛起,全球高薪招聘AI工程师热潮
- 海口巡回招聘活动合肥站落幕 6场活动吸引3000余名求职者
-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公司:专业、服务与创新的关键要素解析
- 济宁晨曦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一站式顾问级人力资源服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