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改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时间:2025-03-18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128评论:0

郭庆

安徽省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从 2011 年起开始探索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到如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此模式经过反复实践与不断完善,已达到成熟状态。截至当下,交易中心已完成 11867 个网上交易项目。按照每个项目平均节约 5 万元的标准来测算,累计节约的社会资源将近 6 亿元。

合肥公共资源交易_合肥公共交易资源管理局_合肥公共交易资源中心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共资源交易机构都在加快对电子服务平台、交易平台以及监管平台的建设,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合肥作为“电子化改革试点市”中的一个,在已经建成了三大电子系统之后,充分运用互联网以及安全认证技术,加快推动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进程。

更有意义的是,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随着交易手段不断创新,交易逐渐走向电子化,交易规模急速增长。交易中心去年的进场交易项目和交易规模这两项指标,超过了全省 15 个地市的总和,位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前列,处于全国省会城市的上游水平。与此同时,推进全程电子化交易,这使得交易的透明度得以进一步增强;全程留痕且可追溯,这让监管的手段得以进一步完善。全程电子化交易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以及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且有效的作用。

在打造这一模式时,具体而言,完善的电子服务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保证了交易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披露。建设完成了一个电子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涵盖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涉诉资产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等十余类项目。该系统与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网、安徽省政府采购网等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交互。同时,在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法定媒体上披露交易信息,以此确保了交易信息能够得到充分披露。

交易过程方面,内容详尽的交易主体信息库为全程电子交易给予了有效依托。当下,交易主体(包含招标人、投标人、代理人)的信息库已审核并让 4.9 万家(人)的各类交易主体入库。同时,审核录入了“三证一码”、开户许可证等十多万件各类电子证书,并且记录了近百万条企业业绩、项目经理业绩、信用状况等各类信息。评审专家凭借交易主体信息库所提供的交易主体资料来进行评审。中标候选人公示依托交易主体信息库,将除个人信息之外的所有相关资料予以公布。

合肥公共资源交易_合肥公共交易资源管理局_合肥公共交易资源中心

在此基础上,网上招投标系统具备安全稳定的特性,为全程电子交易提供了实现的途径。依据项目的属性以及交易的特点,构建了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涉诉资产交易、农村产权交易等各类项目的电子交易系统,并且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的招标文件范本以及评标办法。交易文件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制作与交互,最终借助电子签章以及双层加密来对文件进行保护。这样做既节省了纸质成本,又具备极高的安全保密性。投标人能够借助交易主体信息库轻松获取招标文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缴纳工本费和保证金,并且递交投标文件。当项目出现澄清或答疑时,系统会通过短信和邮件提醒参与者,让他们能够即时获取相关信息。此外,互联网竞价系统会采用在线报名的方式,同时可以在网上缴纳保证金。并且,该系统实行在线连续竞价与延时报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实现“全程无人”的互联网撮合交易。

评标系统依据评标办法,以自动及半自动的方式辅助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商务标评审和技术标评审,通过电子化方式查阅资料,提升了评审效率。采用计算机辅助评审后,评标专家主观因素对评标公正性的干扰得以减少,专家的自由裁量权也降低了。

此外,有一个“网上商城”是区域共享的。这个“网上商城”为政府采购创建了新的交易方式。去年 3 月,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建了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即“徽采商城”,该商城正式启用。“徽采商城”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的,它集采购、支付和监管于一体,是“淘宝”与政府采购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实践。采用“云监测系统”对上架商品进行初步审核。通过抓取各大主流电商的同类产品价格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严格控制产品的报价,努力做到上架商品的价格不高于“市场平均价格”。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标专用商品、特供商品的入库。全省十一个地市共同进行实践,“徽采商城”满足了政府采购单位对常用办公设备的采购需求,也满足了对办公用品的采购需求,有效提升了政府采购交易的全程电子化率。

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服务平台经过实践探索,已成为合肥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该平台以全程电子化交易为主要脉络,以交易主体管理为核心,对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的信息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从而构筑了一个公正且高效、规范且有序、综合且开放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