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秋国庆黄金周消费市场活力释放,销售额达29.3亿元同比增长9.1%
中秋国庆叠加的八天长假期间,南京市商务局将“全国消费促进月”与新消费行动相结合。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引导全市各个板块以及重点企业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从而使市场消费得以集中释放。
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南京市以及各板块精心挑选的促消费活动累计超过 50 场。80 家超市、百货、家电、餐饮等类型的样本企业,其累计销售额达到 29.3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9.1%。
政府引导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南京市商务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消费”行动计划的相关要求,联合市大数据集团,在“我的南京”APP 平台上策划制作了“乐购金陵”功能模块,并且该模块于长假首日(10 月 1 日)正式上线。
“我的南京”APP页面截图
88 家知名商业广场上线发布,18 个夜之金陵代表性街区上线发布,81 个南京老字号上线发布,方便了消费者在南京购物。节日期间,每天的访问量超过 2 万人次。全市组织开展了“百日千企万品上线”活动,加快了传统线下业态的数字化改造,加快了传统线下业态的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拓展了产品销售的新渠道。引导商场推广智能购物车,以提高全市商贸企业营销数字化水平,目前我市已推广部署 570 辆;引导超市推广智能购物车,以提高全市商贸企业营销数字化水平,目前我市已推广部署 570 辆;引导购物中心推广智能购物车,以提高全市商贸企业营销数字化水平,目前我市已推广部署 570 辆。
建邺区启动了“YES.邺.YEAH”建邺金秋消费节活动,使得区内的各大商业综合体以及大型超市的促销活动点相互连接,形成了一片。
玄武区在长江路集聚区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同时在全区范围内也举行了相关活动,这些活动被称为“1+3+100”系列活动,并且向市民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文旅产品。
秦淮区与美团携手合作,以夜宵美食作为主题,共同发放惠民优惠。同时,结合大众点评的“必吃街”,为门东举行了授牌仪式,借此让数字经济融入到零售的各个细微之处。
江宁区举办了“浓情中秋,月满江宁”中秋嘉年华活动,该活动聚焦了百家湖商圈的各大商业资源,并且成为了市民在国庆期间打卡的新热点。
江北新区开展了“消费促进月”活动。它联合长芦街道以及重点企业,开展了“送商品进社区服务长芦”等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探索了多元零售业模式。
鼓楼区举行了“HiGo 十月 寻味鼓楼”以及消费促进月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将重点放在鼓楼的特色餐饮上,以此来吸引市民进行消费打卡。
栖霞区开启了南京陌上花渡农业嘉年华活动。其中有 10 余个农事体验项目。这些农事体验项目丰富了节日期间市民的生活。
雨花台区开展了“蟹逅梅山”美食节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社区的活力,同时也点燃了居民夜间的消费热情。
浦口区举办了“第十六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浦口分会场暨浦口秋季美食节”,还举办了中秋国庆文化夜市集等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水果销售一空,星甸牛肉等农产品以及文创产品也销售一空。
六合区举办了“马鞍新消费,金牛汽车城新能源+东风系列汽车展”。这个展会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平台,也为车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展会更具个性和特色。
溧水区首届工厂直购节在南京空港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近百家企业一同“摆摊”。它们以工厂直销的形式,同时结合线上直播来“带货”。这样做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
高淳区举行了宝龙广场澳门街的国际啤酒美食音乐节活动,以此来让市民的夜间消费得以丰富。
市场参与上演购物消费热潮
促销活动形式多样
全市重点商贸企业充分利用“双节”机遇,开展了形式多样且精彩绝伦的“花式促销”活动,并且成功地实现了引流的效果。
数据监测表明,在黄金周期间,新街口商圈的日均客流量约为 22 万人次,并且外地客流在其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45%;百家湖商圈的日均客流量接近 7 万人次,同时外地客流在其当中所占的比例约为 40%。
37 家百货市场和综合体的样本企业一共实现了 16.9 亿元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4.6%;9 家超市的样本企业一共实现了 3.3 亿元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1%。
南京新百的销售业绩同比上升,其客流也呈现较大增幅;中央商场的销售业绩同比上升,其客流也呈现较大增幅;金鹰的销售业绩同比上升,其客流也呈现较大增幅。
截至10月7日,
销售渠道全面拓展
各重点企业加快对传统线下业态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快传统线下业态的转型升级,同时拓展产品销售的新渠道。苏宁易购线上与线下共同发力,以“盛世国庆惠聚苏宁”当作主题,举办了大牌团购的专场活动,有多款商品在限定时间内以特价出售。在节日期间,苏宁在南京地区的全渠道全品类销售额达到了大约 8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9.9%。老门东在大众点评上设立了老门东的专题频道,以夜宵美食作为主题,对街区的特色餐饮商户进行了展示,以此来帮助用户找到超值的优惠。
城市街区异军突起
城市街区通过培育夜间经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等新消费业态,在黄金周期间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的喜爱。它既收获了人气,也获得了财富,还为零售业态的组合模式树立了标杆。
熙南里街区
长江路文旅集聚区把“吃、游、娱、购”等休闲消费要素进行了串联;节日期间组织了 100 场文旅活动。熙南里街区再现了笪桥灯市的盛世景象,吸引了大批人流。建邺区的银杏里文化艺术街区、秦淮区的晨光 1865 创意产业园、鼓楼区的水木秦淮艺术街区成为了网红打卡的新宠。各个街区都纷纷举办了夜间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夜之金陵”的品牌影响力。
银杏里街区
住餐业市场显著回升
节日期间,婚宴带动了住餐业市场的增长,家宴也带动了住餐业市场的增长,郊区游带动了住餐业市场的增长,来宁的外地游客也带动了住餐业市场的增长。溧水的各大酒店入住率暴增,浦口的各大酒店入住率暴增,高淳的各大酒店入住率暴增,且均在 90%左右。监测的 10 家餐饮酒店实现了销售额 760 万元,销售额同比增长 1.6%,客流量同比增长 3.5%。
看完南京之后,放眼整个全国范围。积累的消费需求得以集中释放,实体商业的客流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汇纳科技汇客云数据平台监测显示,国庆长假的前三天,全国购物中心的总客流数达到了 3.05 亿人次。长假的首日,日均客流以及回暖率是最高的,日均客流为 22966 人次每天,回暖率达到了 86.8%。
10 月 3 日起,主要旅游城市的购物中心客流有所增加。同时,省份的购物中心客流也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旅游消费人群带动并提升了购物逛街的需求。
10月1日—10月3日全国购物中心客流数据快报详情图
10 月 6 日,《阿里巴巴 2020“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得以发布。报告表明,在疫情过后的首个大长假中呈现出三大趋势:团圆成为主题,家人相聚在一起;出游的热度高涨,大家都行动起来;消费的情绪十分旺盛,中国经济活跃起来。
家庭出游成主题,这个国庆像过年
飞猪数据表明,今年“十一”期间,家庭出游的人群占比较多。购买 3 人(含)以上机票的人数相较于端午时节增长了 160%。更适合全家出游的房车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77%,亲子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 30%。所以有人称“这个国庆像过年”也就不足为奇了。飞猪平台预订国庆期间民宿的订单量相较于去年有 68%的增长。近郊乡村民宿发展迅速并崛起。家庭型和独栋型民宿很受欢迎。在夸克上,“亲子游如何拍照”成为了热搜问题。
电影院久违了!可以和家人一起进行团聚式观影,共度美好时光。阿里大文娱的数据表明,与复工之后相比,今年国庆档三人以上套票的订票数占比提升了 68%。动画电影《姜子牙》适合全家一起观赏,其票房已经超过 11 亿,和去年国庆档的动画电影相比,票房激增了 1254%,观影人数激增了 1102%。今年“十一”期间,国内在日均观影人次方面,相较于复工之后增长了 577%。同时,平均上座率的增长达到了 244%。
解放厨房,新零售让团聚变得更轻松。“十一”期间,在盒马可以直接订购半成品菜和熟食,这成为了聚餐的新潮流。在“慢生活之城”成都,半成品菜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35%。国庆开业的盒马首家仓储式会员店“X 会员店”里,体现家庭囤货需求的大包装休闲类食品很受欢迎,重达 1.1kg 的原味烘烤混合坚果占据了休闲零售销量的四分之一。
大家动起来 线下出行新体验
春节经历了冰封期,“五一”迎来了融冰期,暑假进入了恢复期,到了“十一”,旅游全面复苏,全国人民开始行动。从起初的涓滴细流,到后来的澎湃人潮,大规模出行人流的背后,一方面是本地生活服务越来越便捷,另一方面是线上科技对线下体验改善的延伸。
疫情所“欠”的出行,在国庆期间得到了加倍的偿还。飞猪的数据表明,在首个百亿补贴以及各地政府发放的文旅消费券等因素的激励下,全国酒店的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超过了 50%,其中高星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了 100%。机票的预订量同比增长了 16%,景区门票的预订量同比也增长了 16%。值得留意的是,95 后首次成为了国庆出游的主要力量,在出游人群的年龄分布中,95 后占比 30%并排名第一。
与社交平台上“大西北堵骆驼”的那种观感不一样,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依旧是那“老三样”。飞猪的数据表明,像灵隐寺飞来峰、乌镇、西溪湿地、故宫博物院、张家界、云冈石窟等这些老牌的风景名胜区,在国庆期间依然处在最热门的景区行列之中。同时,亲子家庭最为喜爱的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广州长隆欢乐世界。
“爱的承诺”被耽搁的部分也补上了。因为疫情的影响,许多婚礼都延期了,置办行头的消费行为也被推迟到了“十一”大促期间才集中爆发。银泰的戒指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 100%,项链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 2633%,钻石首饰销售数量同比增长了 121%。在 10 月 1 日这一天,在合肥银泰中心,有一位顾客一次性购买了两块价值 28 万的劳力士腕表。
科技的发展,还改变了出行的方式和品质。
如今出游忘带东西不再慌张。饿了么持续加大力度的“送万物”体验,拯救了那些“小迷糊”。今年“十一”期间,送往酒店、景区等旅行场所的洗护用品以及母婴产品等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 倍以上。充电器、充电线等电子配件的订单量,更是大幅度增长超过了 4 倍。深夜抵达成都双流机场的南女士,突然意识到自己忘带了毛巾,于是通过饿了么下单,结果毛巾比她本人先一步抵达了酒店。
旅行时可以点外卖,出游时可以代排队。饿了么的数据表明,跨省或市的异地订单与五一期间相比增长了将近一倍。北京在异地外卖消费方面增长最为迅速,环比增长接近 4 倍。来到长沙,茶颜悦色的排队队伍让人感到害怕?那就叫外卖吧!在饿了么上,奶茶外卖与“五一”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国庆节期间,有不少人借助饿了么的代跑腿业务,达成了让他人代替自己在餐厅排队的目的,甚至还让他人帮忙下单购买景区门票和电影票。
网络租赁可以使用而不占有,这让“轻出行”成为了旅行的新时尚。在支付宝上搜索“租相机”的次数达到了五一的 1.2 倍,搜索“租充电宝”的次数达到了五一的 1.4 倍。飞猪在“十一”期间的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了 160%,青海、甘肃、云南和海南成为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租车游目的地。
中国经济活起来 县域市场扛大旗
中国经济随着旅游人流一同活络起来。疫后,国内市场彻底苏醒,并且中国经济水平在日益提高,小城青年成为了消费的新动力,消费复苏的浪潮逐渐席卷更广阔的大地。被激活的县域市场,也成为了推动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力量。
小镇青年喜爱出行,在旅游费用方面舍得花费。飞猪的百亿补贴给国庆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变化,其中小镇青年成为最积极的出游群体,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出游人次占比达到了 60%,小镇青年看世界越发舍得花钱,国庆出游的人均消费同比增长超过 50%。
县域消费具有前景,并且可以通过创业开店来购买机器。在“十一”假期期间,有 53%的商用电器被销售到了县域市场,其中 48%的购买者是来自小镇的用户。商用炉灶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3855%;商用爆米花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93%;商用香肠/热狗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88%。大量的商用电器成为了小镇店铺中的新设备,这体现了创业者对县域市场消费有着满满的信心。
螺蛳粉开始对月饼进行行动了,用无糖月饼来满足口腹之欲。今年的“十一”恰好与中秋相遇,月饼的销售量急剧增加,在夸克上“螺蛳粉月饼”的搜索量超越了曾经很有名的“网红”五仁月饼,成为中秋热门搜索的第一名。淘宝天猫平台的月饼销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4 倍,辣子鸡月饼、二次元月饼、许愿蛋月饼等新奇的品类成为了新的网红。无糖月饼能让想尝美味的消费者解馋,低卡月饼也能让这样的消费者解馋,9 月无糖月饼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 50%。
出境游被熔断,进口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今年“十一”期间,全球人数规模最大的“中国旅游团”无法跨越国门,境外消费进一步回流到天猫国际。在国庆假期的前 4 日,与“五一”前 4 日相比,整体大盘有超过 40%的增长,其中日本小林制药洗眼液清凉度 3.5 度(2 瓶装)实现了超过 3000 倍的增长。考拉海购“赶集”国庆假期的全球卖场在海淘购物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香港 SASA 官方海外旗舰店的增幅达到 334%,新加坡美妆集合零售店 NOVELA 的增幅为 412%。值得留意的是,上海男生相较于上海女生以及北京男生更热衷于购买奢侈品。在购买奢侈品的黑卡会员中,上海男性用户的增速是上海女性的 1.65 倍,是北京地区的近两倍。
“十一”期间新房装修很忙碌,线上进行选购,线下进行体验。“十一”长假成为了新房装修的良好时机,并且“互联网原住民”在线上选购、线下体验的这种消费习惯延伸到了家装这个领域。在 10 月 1 日至 10 月 3 日期间,天猫线上家装品牌引导到线下门店的成交额同比提升了 50.5%,其中新品牌所占的比例为 35%。线上成交呈现出强劲的爆发态势。定制整体衣帽间的同比增长幅度为 2536%。智能家居套装的同比增长为 377%。可视门铃的同比增长是 1831%。家的科技范在这样的情况下亮起来了。
音乐节的氛围非常热烈,达到了极致。二线及以下城市的观演情况十分火热。根据大麦的数据可知,在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的音乐节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30%,票房预计也比去年提升了 113%。并且,在这些增长的数据中,二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贡献所占的比例超过了六成。其中,国庆期间举办的草莓音乐节有三站,分别是北京的、哈尔滨的以及成都的;南京森林音乐节、南京咪豆音乐节、青岛凤凰音乐节、苏州乐园森林国际电音节、Forever Young 海口音乐节也在假期和观众相见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城市”武汉进入了“国庆假期热门目的地排行榜”的前十。同时,它也入围了“热门客源地排行榜”的前十。
节假日期间,出行时的防护不能放松。从淘宝天猫的数据可以看出,口罩的搜索人次与去年相比增长了 271%,成交金额增长了 585%。
这是一个与“家”相关的国庆节。疫情的阴霾逐渐消散,中秋的圆月在等待那些为了大家而舍弃小家的人们归来,一起团圆。中国经济的齿轮重新开始高速运转,人们又能够走进影院,或者开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生活恢复到了平常的状态,同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人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全家一起出行。小镇的居民成为了消费的主力人群,他们一直在追求生活的新滋味,对摇摆的激情也从未停止。在数字时代的“十一”假期里,虽然过节的方式不一样了,但生活依然是热腾腾的,新希望也依然是热腾腾的。
新华网评:国庆黄金周尽显复苏活力
纵情于山水之间,沉醉于美景之中;寄情于田园之上,采摘那瓜果;前往久违的影院,观看一场电影;来到人流涌动的商场,挑选一件秋装;带着孩子前往游乐场,玩耍嬉戏;陪伴家人去到饭店,享用一顿团圆饭……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等正在重新成为中国人假期的“标配”。黄金周是一个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首个黄金周。这个长假交出的假日经济成绩单,对于观察中国经济的当下情况以及未来走向具有特殊的意义。
- 玩方面,在复产复市中较晚开放的影院假期内也很火爆,1 日至 7 日电影票房约 36.96 亿元,取得中国影史国庆档票房第二成绩,7 天观影人次达 9298 万。
成绩单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号。很多人在今年国庆中秋长假发出“一切正在回归正常”的感慨。从黄金周出行的火爆以及各地的消费热潮中,可以看到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需求正在集中释放。市场开始回暖,人们的消费热情被重新点燃,消费信心也得到了提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且加速复苏,呈现出热闹的景象。
成绩单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中国成功地控制了疫情,这是中国人能够在黄金周放心出行和消费的重要前提。特别是那些在疫情冲击下遭受严重影响的交通、旅游、餐饮等行业,在黄金周期间得到了较好的补偿。假日消费的热潮也凸显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经济具有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等基本特点。
成绩单展现出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在双节期间,政府发放节庆消费券,企业举办中秋美食节,还发布了精品旅游线路等。从政府到企业,都在积极抓住黄金周这个契机,不断为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而采取行动。当前,中国正致力于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假日经济的火爆,这正是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折射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蓬勃动能以及活力。
国庆黄金周动起来了,人们忙起来了,场面火起来了。这个动起来的国庆黄金周,流动的中国充分展现出了复苏的活力。透过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在疫情之后重新振作的希望,看到了中国经济坚定向前的步伐,也看到了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未来。
本文参考了南京商务、南京日报、天下网商、阿里巴巴、汇纳科技 WINNER 以及网络。
由南京商业地产头条编辑整理
END
继续浏览有关 南京市黄金周促消费活动“乐购金陵”玄武区“1+3+100”系列活动 的文章
相关文章
- 教育部等六部委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 合肥社会保险服务创新:即时制卡、掌上办理、线上申领,让民生服务更便捷
- 合肥招聘信息汇总(3月13日更新)
- 2018年国务院及各省市人事变动盘点:国家工作人员任命、党政一把手调整、央企高层变动与高校新校长履新
- 如何计算水电气费并省钱?分时电价让你夏季电费不再高
- 安徽移动开启双千兆新时代:5G网络与光宽带建设全面提速
- 老房东欠物业费导致新业主装修受阻,物业公司停水停电引发纠纷
- 合肥市教育局倡导幼儿园开展趣味民间体育游戏,传承童年记忆
- 合肥市房屋交易管理中心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房屋交易合同网签即时备案
- 【合肥招聘】招普工/操作工,免费食宿,恒温车间,五险一金,8000-11000元/月
猜你喜欢
-
南京市第一医院公开招聘 20 名高层次人才,优化医疗队伍结构
为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胜任岗位,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根据《江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苏办发〔2020〕5号), 9)等规定,南京市第一医院向社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