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2025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申报指南: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政策研究

时间:2025-03-10作者:admin分类:人力资源浏览:131评论:0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针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新部署与新要求,要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理论研究。如今面向社会展开 2025 年重大课题申报工作,欢迎符合条件的单位踊跃申报,具体情况可查看附件。

感谢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

附件: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申报书》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2025年2月11日

附件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重大课题申报指南

一、总体要求

二、选题范围

(一)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梳理并总结国内外存在的有益做法以及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就业友好型发展所具备的内涵、本质以及特征;针对我国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提出具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二)中国就业理论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梳理并总结国际前沿的就业理论。同时,将其与中国的就业实践相结合。重点聚焦于促进高质量且充分的就业。并且研究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就业理论体系。

(三)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梳理并总结世界主要经济国家和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对标并剖析 3 至 5 家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深入分析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探索并构建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提出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等方面的创新路径和政策建议。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_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_人力资源中的资源指什么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我国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的总体情况;评估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效果;剖析存在的问题短板及其原因;梳理并总结国外的典型经验;研究并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以及政策建议。

(五)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梳理并分析企业年金扩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难点。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提出能够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改革路径。对各条路径可能给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成本、财政支出(支持)政策、企业年金制度运行模式以及职工待遇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研究并提出企业年金制度内的转移路径,还有与职业年金跨制度的转移路径,以及与个人养老金跨制度的转移路径等实现方式。

(六)《工伤保险条例》修订若干问题研究

- 研究并提出《工伤保险条例》修订的政策建议与具体措施。

(七)社保基金监督条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基金监督职责;完善基金监督工作体系;健全基金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细化完善基金违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同时,对现状进行总结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以及改进加强的具体措施。

(八)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体系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梳理并总结我国国家资历框架内容的现行状况。重点对我国国家资历框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堵点卡点难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研究并阐释中国特色国家资历框架的内涵。提出构建我国国家资历框架的突破点、发力点以及实现路径。

(九)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人才服务相关的概念、范畴进行研究辨析,梳理其内在逻辑,明确它与其他人才工作以及教育科技工作的关系;系统地梳理我国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成功经验以及现状;梳理当前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做法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国家总体、部门、行业、地方等层面总结提炼相关的政策、项目、平台、内容、标准、流程;研究并提出支持国家全面创新、完善和加强国家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十)外国人来华工作劳动法律问题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梳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建立健全外国人劳动法律关系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分析外国人来华工作时适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炼出外国人来华工作劳动关系的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以及前期实践;研究并提出规范我国外国人来华工作劳动管理的具体举措以及意见建议。

(十一)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理论探索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关系规制思路的变化发展;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政策调整的变化发展;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劳动关系治理理念的变化发展。深入分析信息化时代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分析数字经济渗透劳动关系领域的表现,分析对就业形式的影响,分析对用工灵活化的影响。研究总结劳动关系出现的灵活化等新特点,研究总结劳动关系出现的新趋势。探索提出新形势下劳动关系政策制度建设的理论观点,探索提出新形势下劳动关系政策制度建设的基本思路。

(十二)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梳理中国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发展历程,梳理中国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具体内容;开展中外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比较研究;分析当前中国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当前中国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地界定新时代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内涵,科学地界定新时代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外延;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基本思路,提出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的有效路径。

(十三)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全面地评估现行的灵活就业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总结并提炼出地方和企业在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为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_人力资源中的资源指什么_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

(十四)创新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方式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对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梳理并分析国外的相关政策做法以及这些做法对我国的启示;探索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提出关于完善现有企业工资分配宏观指导政策的思路和建议。

(十五)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深入研究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以及着力点;探究高校与科研院所对于深化改革所具有的不同需求;推动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同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三、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通常应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型研究机构等,且具备完成课题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条件。课题负责人需在相关研究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拥有副高级(含)以上职称,曾主持并完成过至少一项部级或省级课题。一人仅可申报一项课题,同一研究内容不能多头申报。我部 2024 年重大课题尚未结项。这些课题的课题负责人不能申报本次课题。

申报方式如下: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能够在本指南所确定的研究题目范围内进行选题申报,并且请勿自行拟定题目。申报单位需按要求填写《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申报书》,要填写三份,填写完毕后加盖本单位公章,接着通过 EMS 邮寄至联系地址,在信封上注明“申报课题”字样。与此同时,还要将申报书的电子版发送到联系人的电子邮箱,邮件主题为“申报课题名称—申报单位名称—课题负责人姓名”。

逾期后将不再受理申报。

四、课题管理

我部先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接着组成专家评审组,对通过初审的申报材料进行立项评审。在评审过程中,会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然后印发立项通知,并组织签订项目任务书。

我部会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管理,并且会组织开展中期调度工作。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对课题进行中止、撤销以及调整等操作。同时,会组成专家评审组来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验收评审,并且会以书面的方式将评审结果通知给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

“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研究”这一课题要在 2026 年 12 月底之前完成。其他课题的计划完成时间都是 2025 年 12 月底之前。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就必须报我部同意。

五、成果要求

课题最终成果是一份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 2 万字。这份报告要政治立场坚定,主题鲜明,论点突出,论述要有依据。其政策建议需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能体现出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我部具备课题研究成果的处置权力。对于课题研究成果,若要进行公开发表、出版、报送等行为,必须征得我部的同意,并且要在显著的位置标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重大课题”这样的字样。

六、经费管理

我部会为课题提供经费支持,每个课题的经费不超过 25 万元。经费会分两次拨付到课题承担单位的银行账户中,在签订项目任务书之后会拨付 70%,而课题通过结项验收之后会拨付 30%。各个承担单位应当积极地配套资金来支持课题研究。

课题承担单位承担着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职责。课题负责人需严格依照有关规定来使用经费,并且要自觉地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课题负责人还要对课题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有效性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