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报废高峰来临,回收利用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电动汽车行业很火爆,这使得动力电池的报废率即将迎来高峰。有机构进行了测算,到 2020 年的时候,动力电池的报废量可能会达到 32.2Gwh,大约 50 万吨。规模庞大的动力电池市场,与之相伴的是电池回收以及下游梯次利用的行业机遇。那些率先在这个领域进行布局,并且具备资质和技术的企业,毫无疑问会获得先发优势。
近期,河南省电科院建成了国内首条 5000 吨/年的生产线,该生产线基于干法且是全自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年处理量能够达到 5000 吨,废旧锂电池的有价组分回收利用率达到 90%以上,从而实现了动力锂电池高效且环保的回收处理。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的主任王子冬指出,回收退役的动力电池,其对技术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国内,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企业数量极少。从之前的两年,一些专家学者曾认为动力电池还不具备回收的条件,到如今国家层面开始重视动力电池的回收,这充分说明了动力电池回收的重要性。
动力电池回收缘何“遭遇寒冬”
废旧动力电池具有显著的资源性,其中钴和锂的潜在价值最为突出。正极材料含有大量有价金属,负极材料也含有大量有价金属,隔膜含有大量有价金属,电解质同样含有大量有价金属。三元电池中,锂的平均含量为 1.9%,镍的平均含量为 12.1%,钴的平均含量为 2.3%;铜的占比达 13.3%,铝的占比达 12.7%。如果这些材料能得到合理回收利用,就能够创造收入,也能够降低成本。
业内专家认为,阻碍企业主动回收动力电池的关键因素是无利可图或者只有微利。回收处理 1 吨废旧电池需要约 5575 元;回收处理 1 吨废旧三元电池的收益约为 5900 元;回收处理 1 吨废旧 LFP 电池的收益约为 4000 元;对于三元电池回收,能够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而对于 LEP 电池回收,就必须通过提高回收处理效率,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平衡。
今年开始,国家工信部陆续推出了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多个文件,清晰地规定了废旧电池的回收责任主体,同时加大了对行业的管理力度以及回收方面的监管。地方政府正在积极进行探索。上海市发文规定,车企需要回收动力电池,并且政府会给予每一套 1000 元的奖励。深圳市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负责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资金,会按照审计确定的金额的 50%对企业给予补贴。
政策虽有倾斜,但动力电池规模化回收利用的道路还很漫长。因为政策不具有强制性,或者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再加上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经济性不佳,所以各级动力电池相关主体对政策的执行持不乐观态度。
当前动力电池的主流回收渠道及模式
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包含两个循环过程。其一为梯次利用,主要是针对电池容量降低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电池无法让电动车正常运行,然而电池本身并未报废,依然可以在其他途径继续使用,比如用于电力储能。其二是拆解回收,主要是针对电池容量损耗严重的情况,此时电池无法继续使用,只有对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才能回收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渠道主要是回收小作坊。专业回收公司和政府回收中心比较少,体系需要重整。废旧动力电池大多流入了没有资质的翻新小作坊,这些公司的工艺设备较为落后。然而,如果把废旧动力电池交给依法注册纳税的正规企业,让这些企业取得资质并按照国家标准排放,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价格上竞争力的缺失。因此,完善政策保障电池回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专业回收公司获得国家批准,专门从事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它是一家专业企业。该公司综合实力较为雄厚,技术设备较为先进,工艺也较为规范。它既能将可用资源实现最大化回收,又能够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开展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企业主要有深圳格林美、邦浦循环科技、超威集团以及芳源环保等。进行锂电池回收布局的企业数量在增多。然而,却缺乏政府系统给予的支持以及政策方面的激励。
地方各级政府设置回收中心,这有利于对电池回收市场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有利于完善回收网络,也有利于合理布局回收网络和回收市场,还能提高正规渠道的回收量。然而,目前我国尚未有动力电池的政府回收中心,不过在未来,可以依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发展。
国内针对动力电池的回收工艺路线整体来看处于探索阶段。回收处理普遍停留在废物处理阶段。资源回收再利用以及动力电池的循环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尚未开展。对于电池回收所涉及到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没有具体的工艺措施和装备来保证。
国外实施“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
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并且将“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充分实施,以此来约束整个电池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相关主体,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主体,会给予严厉的惩罚。
终端消费者需将废旧电池交回指定的回收网络。
美国成立了非盈利性的公共服务组织“可充电电池回收公司”,同时还成立了“美国便携式可充电电池协会”。这两个组织向公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配合废旧电池的回收,以此来保护自然环境。“可充电电池回收公司”提供了三个方案,用于收集、运送以及重新利用废旧可充电池。这些方案分别是零售回收方案、社区回收方案以及公司企业和公共部门回收方案。
从国外相关企业的布局情况来看,2015 年,博世集团与宝马以及瓦滕福公司开展了动力电池再利用方面的项目合作。此项目借助宝马 ActiveE 和 i3 纯电动汽车退役的电池,建造了一个 2MW/2MWh 的大型光伏电站储能系统。
日产公司合作成立 4REnergy 公司,该公司由日产与住友商事合作建立,致力于电动汽车锂电池的回收利用;本田公司在研究提取电池内可回收贵金属的技术,并且与其他金属厂商展开合作,以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三洋公司研究并制定了电池回收的技术路线,积极开展可充电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
构建经济激励下的生产者回收体系
从发达国家电池回收的经验来看,在构建废旧电池的回收体系过程中,动力电池生产商肩负着电池回收的主要职责。当动力电池与电动车一同销售给消费者后,消费者具备了动力电池的所有权,同时也有责任交回报废的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生产商利用电动汽车生产商的销售服务网络改建了该模式下的回收网络。同时,电动汽车生产商有责任配合对其产品中所使用的动力电池进行回收。
生产商掌握着产品的全部信息,所以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具有控制力,并且决定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回收流程如下:动力电池生产商借助电动汽车生产商的销售网络,通过逆向物流来回收废旧电池。消费者把报废的电池交还给附近的电动汽车销售服务网点。按照电池生产商和电动汽车生产商的合作协议,电动汽车生产商以协议价格将这些电池转运给电池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回收处理,并且电池生产商能够继续利用回收的金属材料。
实施“以旧换新”制度,在回收形式上促使更多消费者交回废旧电池。消费者更换新电池时,旧电池能抵扣新电池的部分价款。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回收带有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时,需给予消费者一定现金补偿,之后把废旧动力电池销售给动力电池生产商。
行业联盟采用回收动力电池的模式:由动力电池生产商、电动汽车生产商或电池租赁公司在行业内组成,然后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回收组织,此组织负责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这样能够避免因电池生产商单个企业实力受限而出现回收的电池数量不足、资金有限以及回收渠道较少的状况。
第三方回收模式:需独自构建回收网络以及相关物流体系,需负责回收委托企业售后市场所生产的废旧动力电池,之后将其运回回收处理中心,在那里进行专业化的回收处理。当电动汽车最终报废并进入汽车拆解企业后,汽车拆解企业能够把废旧动力电池销售给第三方企业。
建立回收模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回收设备、回收网络以及人力资源。大型动力电池生产商的产品种类丰富且产销量较大,它们具备较强的技术和经济实力,能够自己回收电池。而中小型企业若自己回收电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会对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它们可以选择与其他组织合作进行回收。
峰会前瞻: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决定在 11 月 14 日至 15 日于北京举办“2016’第五届中国电池行业市场年会暨第一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第二届中国电池行业智能制造研讨会”,以助力行业企业更深入地了解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峰会上,对于动力电池产业链构建等相关议题,国家工信部、财政部等部委的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将会莅临会议进行指导并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的副所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首席专家张永伟,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常务副主任黄学杰,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秘书长崔东树,清华大学的教授陈全世,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吴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的主任肖成伟,台岛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的资深产业分析师吕学隆等专家,将会对产业链相关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来自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力帆等整车企业,比亚迪、三星环新、力神电池、双登集团、风帆股份、超威创元、猛狮科技等知名电池生产企业,赢合科技、先导智能、时代高科、今天国际、福建星云、武汉千里马等智能设备制造企业的相关代表,也将依据各自的经验发表行业观点。
本届峰会邀请了新华网等众多综合媒体,也邀请了人民网等众多综合媒体,还邀请了中国网等众多综合媒体,同时邀请了中新社等众多综合媒体,以及央广网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经济日报等众多综合媒体,以及科技日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工业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工人日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中国企业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中国汽车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第一财经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国家财经周刊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 21 世纪经济报道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中国电力报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中国机电工业等众多综合媒体,还有有色金属杂志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新浪汽车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第一电动网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国际能源杂志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汽车纵横杂志社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雷锋网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汽车商业评论等众多专业媒体,还有今日头条等众多媒体,还有新能源汽车报等众多媒体,还有电动汽车资源网等众多媒体,还有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众多媒体,还有能见等众多媒体,还有洲际电池等众多媒体,还有新能源 Leander 等众多媒体,还有 Unima 新材网等众多媒体进行会议报道。
电池中国网作为主办方之一,同时也是会议官方媒体,它会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的深入报道,并且会从全景的角度进行报道。
2016’第五届中国电池市场年会
暨第一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第二届中国电池行业智能制造研讨会
会议议程
指导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电池中国网
承办单位: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议程:
(以会议报到时为准)
感谢以下企业对本届会议的赞助与支持: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赢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时代高科技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今天国际物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千里马电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联长宜淮安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米开罗那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赛德美公司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精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力帆集团
杭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百思特锐动力有限公司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STM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会议费:
包含会议期间的午餐和晚餐,还有晚宴。包含会场的费用以及会务的费用等。不含交通方面的费用和住宿方面的费用。
协会会员的报名费为每人 2400 元;非会员单位的代表报名费为每人 2800 元。
汇款帐号:
单位名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税号:120117500000488
开户行:中国银行天津西青中北支行
账号:277870507087
银行行号:104110047001
产品展示:
会场外宣传展位(2万元人民币)
①提供1位免费参会名额(住宿费和杂费自理);
会场外有一个展位,其尺寸为 2m*3m;这个展位包含标准喷绘制作,并且企业需要提供设计图。
③论坛会刊A4全彩广告1页。
参会联络:
壹能(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通州区万达广场A座2510室
邮编:100123
联系人:周波
电话为 010-50906123-806 ,另外还有 18910499049 。
E-mail:zhoubo@cbea.com
联系人:胡基文
电话:010-50906121,13811571657
E-mail:hujiwen@cbea.com
会议报到:
报到时间:2016年11月13日下午
会场地址:
北京市中国职工之家饭店(C座三层报告厅)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真武庙1号路
相关文章
- 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精准对接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城市家政需求,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 合肥爱玛电动车门店涉嫌非法改装,抖音博主揭露不合规电动车销售内幕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对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群体的帮扶与就业支持
- 安徽健之行健身学院10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 各地多措并举帮扶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群体:开发合适岗位与技能培训
- 2020年一季度长三角热点城市楼市报告:疫情后市场热度回升,杭州南京等地楼市回暖
- 合肥考研政治:马原核心高频考点解析——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
- 2020年滨湖楼市火爆:高层房源告急,单月销售超3200套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职场黄金通行证,国网权威背书与政策红包解析
- 合肥11月新房成交均价20579元/㎡ 卖房7222套环比上涨27.04% TOP10榜单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