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强对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群体的帮扶与就业支持
9 月 26 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指出:要加强对那些年龄较大、身有残疾以及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等存在就业困难的群体进行帮扶。
大龄群体面临劳动技能偏弱、就业渠道不足以及对市场需求不了解的困难;残疾群体也面临这些困难;较长时间失业的群体同样面临这些困难。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各地进行了多种尝试,比如提供更为细致的指导服务,开发适合的岗位,提供工作相关信息,组织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此为困难群众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编 者
扶持大龄群体——开发合适岗位,有针对性组织技能培训
小儿推拿特定穴适用于 6 岁以下的孩子,且孩子年龄越小,推拿效果就越好……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的德隆职业培训学校里,一堂“婴幼儿健康护理公益课堂”正在开展。在讲台前,教师张春玲把中医小儿推拿知识讲解得很详细;在讲台下,100 多名妇女听得很认真,还仔细地做着记录。
这些知识能够在工作里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还能助力婴幼儿实现健康成长。今年 50 岁的张俊然居于阜城镇尤常巷村,他是一名“阜城嫂”,现在在衡水市区做月嫂,每月工资为 1.2 万元。为了让劳动技能持续提升,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到学校,去上课进行“进修”。
近年来,阜城县将目光聚焦在大龄人群、失业人员以及留守妇女等群体的就业问题上。依托德隆职业培训学校所具备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家政服务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以及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打造出了“阜城嫂”这一劳务品牌。阜城县人社局副局长蒋庚对此进行了介绍。如今,已经培养出了 6.51 万人次的“阜城嫂”,并且向京津等地输出了 4.12 万人次。
职业培训给予了我知识与技能,使我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在此之前,家住阜城县古城镇郝家庙村的历杏兰,由于年龄较大且缺乏技能,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几年前,她在德隆职业培训学校参加了养老护理课程的培训,考取养老护理员证之后,便前往北京的一家养老机构工作。今年是她工作的第四年,凭借专业的知识为老年人进行日常护理,她觉得这很有意义。”历杏兰每月工资有7000多元。
大龄群体属于就业困难群体的范畴。年龄不断增长,会使得劳动能力逐渐衰退,并且技能储备也往往不足,这些因素致使大龄劳动者在就业方面面临较大困难。衡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刘勇介绍说,针对大龄劳动者以及就业市场的需求,衡水积极大力地开展家政服务、保安、面点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持续不断地增强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让越来越多的大龄劳动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发挥社会作用。”刘勇说。
帮助残疾群体——完善支持政策,引导企业集中安置工作
走进润庐工坊,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刚踏入大门,就能听到王启军的问候:“您好!”他虽然口齿有些不清,但热情依旧,说道:“拿快递的话请直走左转,我可以带您过去。”
王启军是一位残疾人。2021 年,他刚来的时候,性格很腼腆,很少会主动开口说话。在工坊接受了技能培训以及社会融入指导之后,他已经具备了与人交流的能力,于是我们便将他安排在门口负责引导工作。
庐阳区残联就业所所长张毅如是说。
在润庐工坊,残疾人能够学习一些简单的手工活。我们组织了志愿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也带他们外出参观,拓宽视野;还引入了高校志愿团队,以此来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刘仁如如是说道。
这些辅助就业机构解决了 4600 余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早上 8 点,程志飞来到了生产车间。他像往常一样,准时到达这里。他是安徽津桥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该公司位于宣城市宁国市。他主要的工作是操作印刷机器。
程志飞有听力障碍。2005 年他进入企业,到现在已将近 20 个年头。安徽津桥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说:“他工作极为认真,工作效率和别人相比并不差。”目前该公司聘用了 26 名残疾人,是一家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企业。
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这背后有实打实的政策支持。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若月安置残疾人的人数不少于 10 人,并且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 25%,同时还符合其他相关条件,就能够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宣城市残联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晔对此进行了表示。
安徽津桥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每年能享受到约 150 万元的增值税退还。宁国市目前有 31 家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企业,这些企业安置了 622 名残疾人就业,每年会给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提供 4000 多万元的税收优惠。
努力让残疾人在岗位上能够发光发热。安徽省残联基金教育就业处处长刘群说。今年 1 至 6 月,安徽在城镇方面新增了 4096 名残疾人就业;在农村方面新增了 10697 名残疾人就业;同时完成了 10476 人的残疾人职业培训。
服务较长时间失业群体——提供就业指导,找准定位提升工作能力
早上8点,39岁的李璐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光。
她先早早起床,接着做好了全家的早饭。之后,把两个孩子分别送到家门口的幼儿园和小学。然后,来到对面小区,到一对空巢老人家里进行家政服务,包括拖地板、擦桌子、洗衣服以及做午饭等。
李璐是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街道古运苑社区的住户,同时也是一位新到无锡的人。10 年前,她和丈夫来到无锡开始生活,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销售工作。5 年前,鉴于事业发展以及家庭方面的原因,她决定辞去当时的工作,然而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岗位。
李璐在求职时面临两个难题。其一,她需要照顾两个孩子,所以那些离家远或者需要坐班的工作,她难以承担。其二,她缺乏专业技术且就业竞争力不足,工作空档期较长,而许多岗位都要求 35 周岁以下,这导致她的机会不多。
今年 9 月初,社区党委书记姚琳在走访过程中得知她求职遇到困难。姚琳把她带到本社区的“春蚕·时光里”就业服务站,为她介绍工作。姚琳介绍说,这是去年 8 月社区孵化出的一个创业带动就业项目。
李璐希望“照顾家庭与灵活就业相结合”,鉴于此实际情况,服务站从家政公司请来老师,对李璐这批再就业人员开展为期两周的培训,培训内容有清洗收纳、营养搭配、老年心理等。之后,李璐签订合同并正式上岗。
姚琳介绍,在培训人员当中,有好几位是本社区以及周边社区的长期失业人员。他们面临着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和李璐的类似,即家中有老人或者小孩需要照顾,同时自身存在就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并且年龄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他们希望能够拥有一份弹性灵活且收入稳定的工作。如今,有了家门口的“饭碗”,又有社区作为后盾,他们的劳动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
李璐说,她通常上午把家政工作忙完,到了下午就能自由安排时间。她每月的工资有 3000 多元,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
无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就业服务部的副部长黎波向记者透露,无锡的人社部门会为失业时间超过一年的人员提供重点就业援助服务。这些服务涵盖免费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介、培训推荐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并且是“一对一”的服务形式。与此同时,无锡人社部门还在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源,着力强化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站点的建设工作,鼓励基层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来开展针对重点群体的帮扶工作。目前,该市已经建成了 159 个社区(村)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会常态化地开展就业服务,并且以多种形式进行。从 2023 年开始到现在,全市帮助了 124 名长期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文中残疾人均为化名)(记者 邵玉姿 罗阳奇 姚雪青)
相关文章
- 安徽健之行健身学院10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班火热招生中
- 各地多措并举帮扶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群体:开发合适岗位与技能培训
- 2020年一季度长三角热点城市楼市报告:疫情后市场热度回升,杭州南京等地楼市回暖
- 合肥考研政治:马原核心高频考点解析——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
- 2020年滨湖楼市火爆:高层房源告急,单月销售超3200套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职场黄金通行证,国网权威背书与政策红包解析
- 合肥11月新房成交均价20579元/㎡ 卖房7222套环比上涨27.04% TOP10榜单曝光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职场黄金通行证,持证者薪资高出38%
- 合肥房价飙升:限价盘成市场新宠,政务区与经开区房源告急
- 青青猎人:长三角区域核心猎企,广揽全球英才助力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
各地多措并举帮扶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群体:开发合适岗位与技能培训
本报记者 邵玉姿 罗阳奇 姚雪青 《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4日11版 版面截图 各地针对较长时间失业群众,开发合适岗位,开展技能培训。 多措并举帮扶就业困难群...
-
合肥放心家政行动:搬进社区,回炉培训,建立平台,让家政服务更靠谱
暖人心、结硕果——合肥在行动 找不到家政人员吗?家政服务“搬”进社区;就不能选择一个“靠谱”的家政服务吗?回程培训,提高家政人员专业技能;不相信家政服务?建立官方家...
-
90 后投身合肥家政服务业,从小事做起实现梦想
介绍 扫地擦地、整理衣柜、收拾厨房、清洗空调……这些“小时工”的工作对于一群90后的年轻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他们大学毕业,加入合肥家政服务行业,从小事做起,实现梦想...
-
2024 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安徽考区)在合肥举行,助力盲人就业创业
安徽财经网讯:盲人按摩是盲人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9月7日至8日,2024年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安徽考区)在合肥举行,来自全省的145名考生将齐聚安徽省特殊教育...
-
碧桂园联合舒城百合职校举办育婴师培训班,助力脱贫攻坚
为进一步发挥家政服务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7月8日上午,碧桂园与舒城县百合职业培训学校联合举办的育婴师(月嫂)培训班在河彭镇开班。 县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