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蜀山区竹荫里社区1367工作机制:精细化服务让独居老人感受家人般的照顾

时间:2025-02-27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165评论:0

5 月 7 日,在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家住 51 栋的徐奶奶听到了敲门声。她知道午餐到了,于是赶紧打开了门。今年 80 岁的徐奶奶,她的儿女常年在外地。她一个人独居,买菜做饭都有困难。社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她列入了“绿灯户”管理。

每一位住户都能感受到家人般的照顾,就像徐奶奶那样。这是因为竹荫里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对社区网格化设置进行了优化,并且探索建立了精细化服务“1367”工作机制。

建立“1367”机制管理更精细

竹荫里社区位于合肥蜀山区西园新村湖心岛。它的总面积是 0.561 平方公里。这里共有 122 栋居民楼。有 4862 居民户。常住人口为 14792 人。它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较差。社会管理难度较大。

合肥西园新村居委会电话_合肥西园新村街道_合肥西园新村搬迁计划

社区居委会面临着如何管理好众多事务以及服务好众多人员的考验。社区党委书记孟霞介绍道,为了实现管理更精细且服务更多元化的目标,该社区对工作机制进行了探索并建立了“1367”工作机制。其中,1 是借助“睦邻中心”来搭建一个载体;3 是着力强化“三色”管理;6 是着重突出“六里网格”;7 是积极开展七彩服务。

走进竹荫里社区的办事大厅,这里没有长柜台。取而代之的是开放式的阅读空间以及休闲区。“我们致力于推动社区‘趋零化办公’,以此来释放空间,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该社区原本的办事大厅被改造成了“一站式”服务综合体——睦邻中心。并且以睦邻中心为圆心,以十分钟生活圈为半径,从而满足小区居民在健康、教育、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六里网格”填满了邻里关爱

西园新村通过桃源里、梅影里、桂香里、松涛里、竹荫里、枫林里来对小区内各楼栋片区进行区分。竹荫里社区依照西园新村原有的特色,把社区划分成六里大网格和三个综合网格。其中,六里大网格是以 400 户左右为标准进行划分的,被细分成 11 个网格,再加上综合网格,总共就有 14 个网格。

倪莉担任竹荫里社区松涛里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该党支部有 46 名党员,大多集中在社区的松涛里网格内。倪莉的邻居是余静,她下岗后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庭生活较为困难。倪莉一直鼓励余静去创业,还帮她联系了社区就业协理员,让就业协理员上门向余静宣传小额贷款的相关政策。余静在周围人的帮助下,申报了政府小额贷款。她在西园新村开了一家花店。如今,她的生活渐渐有了好转。

合肥西园新村居委会电话_合肥西园新村街道_合肥西园新村搬迁计划

最近,余静得知社区正在招募网格信息员。她主动向社区提出,希望能够加入社区网格信息员队伍,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她表示:“社区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家人就应当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用“颜色”为服务增加温度

徐奶奶已经享受社区的“送餐服务”一个月了,她是“绿灯户”。社区每周至少探望她一次,给老人送去了关怀和照料。楼长和志愿者也成为了老人的“编外”家人。

社区为高效提供实用服务,将住户分成三个类别,分别是“红黄绿”灯。其中,红灯户是辖区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党员、志愿者代表等,他们能够发挥先锋带头作用;黄灯户包括重性精神病等人群,这类人群需要社区网格队员进行监督关注,并且要定期上门了解情况;绿灯户则是辖区内的低保、残疾、大病救助、计生失独家庭等,这些家庭需要社区给予关照,社区会为他们开辟绿色救助通道。

“颜色”在竹荫里社区的管理服务方面,给居民带来了实际的温暖。2016 年,竹荫里社区组建了七彩志愿者队。开展了药品安全宣传活动 52 次。(李晨阳 宋梅 孙雨静 刘晓朦 朱琛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