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战略规划与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区域工业发展

时间:2025-01-11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12评论:0

“滁州具有区位、资源、空间、改革等诸多优势,要从战略高度规划西部大型工业基地,以定远、凤阳、明光丰富的工业矿产资源为基础,统一战略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打造高起点的现代工业设计。” 2015年11月,时任安徽省委副书记李国英在滁州市定远、凤阳、明光等地考察时,为滁州市各县工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多来,滁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李国英省长讲话精神,全力谋划推进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加快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的议案》列为去年一号议案。市政府成立推进西部地区大型工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运行调度机制。 2016年2月29日,省皖北办按照时任副书记李国英的指示,组织召开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专题会议; 12月13日,省政府副省长周春雨带队来到明光市调研推动凹凸产业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领导的高层推动下,西部地区大工业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2017年滁州市“两会”期间,主持市委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祥安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推动明光、定远、凤阳共建西部大工业基地,做好规划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引领领导,进一步做大规模、促转型。”

坚持规划先行、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

西部大工业基地所覆盖的定远、凤阳、明光三个县市均属于皖北地区。一方面,三县市拥有丰富的岩盐、石英砂、凹凸棒石粘土等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属于滁州。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贫困人口占滁州市贫困人口的近80%。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对于整合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实际意义。

只有高起点规划,才能高标准建设。在总体规划编制方面,市领导多次带队到省重工和化学工业办公室咨询西部大型工业基地规划编制工作。重点产业规划方面,编制了《明光市附属粘土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明光市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初稿; 《安徽定远盐化工基地(定远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完成《凤阳县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工作。园区规划方面,3个县市5个省级开发园区已编制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明光涧西附土产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定已修订并招标。

定远到合肥轻轨_合肥到定远城际铁路_合肥轻轨定远到合肥南站

加速的交通体系为园区吸引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定明青高铁项目和蚌明滁宁城际铁路项目中,滁宁轻轨项目正在提速。楚怀高速公路已完成总投资约20亿元。定远县G328池河至定城段、G329定远洪塘坑至永康段竣工通车,明光市S329涧西至汉英段改建工程主体工程竣工……铁路、公路、国家省际干线、四通八达的水运通道成为连接外界的“黄金道路”。 ”。

推动产业投资,搭建创新平台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三县市紧紧围绕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质投资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 2016年,三县市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19个,其中工业项目92个。亿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资金239亿元。去年以来,基地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9个,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52个。一批大好项目为基地建设注入强劲内生动力。

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滁州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安徽华塑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共建方维海院士工作站,明光市与北京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安徽工作站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三地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有盐化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硅基新材料产业9家、凹凸棒石产业2家。

企业融资和人才培养引进为基地建设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去年以来,三地贷款增加47亿元。各省、市、县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主线,共同设立滁州安源投资基金。定远县城投创办了盐化工园区龙头企业华塑。公司提供融资担保1亿元。定远县印发《创新人才团队社会化管理实施意见》,明光市研究制定《明光市2016年人才高地建设项目方案》。三地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努力为西部大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资源管理,注重生态保护

定远到合肥轻轨_合肥轻轨定远到合肥南站_合肥到定远城际铁路

滁州市及三县(市)重点加强石英砂、岩盐、凹凸棒石粘土等矿产资源管控治理,促进资源互换产业。市级编制完成《滁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凤阳县加快石英岩资源勘查,预计新增石英岩探明储量近2亿吨。明光市凹凸棒石粘土资源整合工作稳步推进。定远县部分闲置岩盐资源和全盛化盐资源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

我们不仅需要金银,还需要绿水青山。加强环境保护是确保西部大工业基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个县(市)5个省级园区已完成规划环评工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治理园区内防洪沟,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全面清理违法违规环保项目,并组织开展了环保大检查,分类分批进行整改。已完成整改项目456个,整改完成率98.9%。

只要我们坚持以规划编制、产业招商、平台建设、政策保障等为重点,以踏石留痕的劲头,久久为功、深入推进, “十三五”末,我们将坚持集约集聚原则,坚持绿色环保,一个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千亿级工业基地即将崛起,新县域经济生长极在全省“转调促”和“4105”行动计划必将屹立不倒。 (来源:滁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