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兴贵:从白驹镇狮子口村到广州华夏职业学院的专业带头人之路
【任兴贵,1966年11月出生于白居公社爱民大队任家社(现狮子口村)。1973年春至1980年夏,分别就读爱民大队小学、爱民大队小学、初中; 1980年秋至1984年夏在大丰县新丰中学读初三、高中。 1984年秋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88年分配到广州万宝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并担任万宝电器集团家电科技实业公司总经理; 1995年至2003年开始自己创业; 2003年后就职于华帝电气等公司; 2018年加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担任教师专业带头人、高级工程师】
我的出生地是白居镇狮子口村任家社。狮子口村如今已家喻户晓。那里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标志性建筑。它是1940年10月新四军和八路军会师的纪念地。在204国道上,我看到了这座红色的建筑,离我家不远。
我出生的时候,狮子口村叫爱民大队。 1973年春,我开始在爱民大队三队学校读一年级。因为当年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我一年级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一年级;小学毕业后,我被“升职”到爱民大队中学读初中。两年后,初中学制改革期间,我考入了大丰县新学制。我考上了丰中三班,初中却又推迟了一年。 1983年,“机缘巧合”,高中学制改为三年制。就这样,经过11年半的小学、初中,我终于在1984年参加了高考,顺利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精密仪器系,专业从事精密仪器领域,开启了我“随波逐流”的道路。
我的小学是一所地道的“村民小组”小学。当时称为“爱民三队小学”。我记得学费是每学期6到8美分。学校里只有一个私人老师,就是我的第一位老师陈翠芳,教算术和语文。
去学校,从家到学校,我需要经过我家后面的小河。小河上有一座仅10厘米宽的独木桥。 6岁时,我每天来回四次。走在独木桥上,我可以“行走如飞”。由于我走了很多路,我常常试图闭着眼睛盲目地走。终于,有一次,我一个趔趄,脚下一失,掉进了河里。幸运的是,在热心的老人和村民的帮助下,我活了下来。 。
从初三到初二,我就读于爱民大队学校,一路顺风顺水,平淡无奇。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父母、兄弟姐妹都特别照顾我。虽然当时家里经济拮据,但很少安排我干农活、做家务。我记得我被要求做的最常见的任务是为家里的大人做饭和切猪。我做的最多的就是帮爸爸放鸭子——直到现在我快要退休了,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干过重的农活,所以我的体力从来都不是和兄弟姐妹们一个水平的。他们都担心我体力这么小,深深怀疑我长大后能否在农村养活自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白驹乡下孩子,从我记事起,我就非常羡慕镇上的读书人、前来排队的知青、农村里知识渊博的“说书人”(当时我正享受着晚上的凉风习习,听“说书人”讲《水浒传》、《韦小宝》、《聊斋》等故事,是一大享受)。
20世纪70年代我上小学时,有三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每年冬天农民都需要“上河干活”。一年冬天,挖河工在我们家待了几个月,挖了我们家南边的小河,也就是现在白驹镇政府北边的小河。由于我体力较弱,父亲在“河边干活”时因过度体力劳动而患上伤寒后遗症,较早去世,享年73岁。
第二,农村地区普遍非常贫困。一年下来,生产队给家人的年终分红收入只有200至300元。我们家没有副业。这是我们一家七口的年总收入。父亲经常告诉我,他喝一杯茶时(当时镇上普通茶1分钱一杯,甜茶1分钱一杯),要算钱。我们一家人吃得饱饱的。从我记事起,我可能就从来没有挨饿过。我肚子很大,一顿饭要吃一斤米饭。后来我在新丰中学读书时,有一次一顿饭吃一斤、三两米。妈妈经常把家里的米拿来,让弟弟带到镇上去换玉米。这样,我们就可以增加食物的“数量”,保证吃饱。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大米是一种稀有商品。只有亲戚来家里时才煮白米饭。通常,米饭里会放很多蔬菜、南瓜、红薯或冬瓜。我们吃得最多的主食是大麦麦粥,里面加了一些黄豆打底,一顿喝五六碗。那时我最怕吃大麦和小麦。我经常“作弊”,不肯喝这种粥。爸爸拉着我的小手,去叔叔家喝稀饭。我很羡慕叔叔家有白米粥吃,因为叔叔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服役了十一年,享受政府的照顾。后来父亲在生产队负责放鸭子。当时,鸭子晚上下的蛋都归还给了生产队,但也有极少数鸭子是白天下的蛋。鸡蛋是我们自己的。直到初中毕业那几年,我一直在吃鸭蛋。
还有一件事我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有趣。爱民大队南边是襄阳大队,当时叫蔬菜大队。专业种植各种水果,包括梨、桃、西瓜、西瓜、哈密瓜、萝卜、西红柿等,供应给白驹镇居民。每当这些水果熟了,村里大一点的孩子就会“偷”它们,然后喂给孩子们。想想就“很享受”。每次都能吃饱。这些水果又甜又好吃。又香又补水,是我的“最爱”。
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三件事是,当时农村分为地主、富农和贫下中农。我的父母被列为贫农;但我舅舅和我住在一个生产队,他是富农。据说是因为我已经去世了。我的祖父解放前是地主。从来没有人向我解释过。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比我们家还穷的舅舅却能成为富农。我的叔叔也是一位商人。他经常被叫到旅部接受训斥。有时候,学校聚会缅怀辛酸苦辣的时候,叔叔就会被带到主席台上,举牌子批评。老师带领学生高喊“打倒地主!”等口号。和“打倒富农!” “不要忘记班级的苦难!” “记住血与泪!”我如坐针毡,满头大汗,眼含热泪看着别人喊口号,非常狼狈。
我的小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度过的。在学习方面,学校和父母都没有人要求我好好学习,也没有人指导我如何学习。那时,我不喜欢语文,害怕写字,害怕背诵;只有数学才能引起我的兴趣。记得没有老师的指导和提醒,我二年级就可以做三年级的数学题,三年级就可以给四、五年级的学生做数学题,而且数学考试总是取得满分。
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还在上小学四年级,对高考一无所知。 1978年,我开始读初一年级。爱民大队学校迎来了新任校长乔荣安。乔校长教我们化学和历史。在化学课上,我第一次接触了化学方程式,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的化学成绩一直稳定在97分以上;乔校长的历史课也让我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乔校长上课从来不翻书,就像讲故事一样,从上课到下课,都让我感兴趣……听着很轻松,很入迷。另外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教数学的季占松老师。初中数学中的平面几何证明题让我眼前一亮。它不需要繁琐的计算,只需要逻辑推理。这对我来说太过分了。很好玩,所以我初中每次考试总成绩都是班上第一。
当时流行一句话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一直在想,凭着这么一点知识,怎么可能走遍世界而无所畏惧呢?
由于我特别喜欢数理化,初二毕业后,在县统考中,我的成绩在白驹镇所辖的所有大队学校中名列第一。这实际上让我无法去白驹中学读高中。我直接考入了白驹中学。考入新丰中学三班。尽管如此,我的英语缺点仍然存在。在农村我们只学会了简单的26个字母和有限的十几个单词,这对我后来的学习产生了不好的心理暗示。 ,我总是感到自卑,因为我的英语不如别人......
人们去外地读书,离开白居,户口也必须迁移。这就是需要“管理”。我的户口要从白驹乡迁到新丰镇,看来我已经跨过了“农场门”。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只有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才能逃离农场。否则,他就只能留在农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因此,这次农民纠察虽然是暂时的,但却具有很强的暗示意义。因此,成为爱民大队轰动一时的事件。当时的生产组长送给我一个人造革旅行包和20元现金表示祝贺。乔校长也成了白驹镇的名人。我初二毕业后,乔校长被调到白驹镇担任文教委员。
初三我来到新丰中学读书,我的高考故事就从那时开始了。
第一次离开白驹乡去新丰中学报到,爸爸带我从白驹镇汽车站坐公交车到大丰,票价50毛钱;我在大丰汽车站等了几个小时才换乘去新丰中学。父亲把我安置在学校后,当天就回到了白居。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坐公交车,也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接下来的四年里,父亲几乎每个月都会骑着75英里的自行车给我送米。他每次送来的大米有30公斤左右,我每个月就存一点点,换粮票。吃芝麻代替。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吃不饱的现象减少了,但总体经济状况仍然很差。校内住宿学生伙食补贴为每月5元,一学期共计20元支付给学校后勤处。家里每个月还给我1元零花钱,主要用来买笔和纸。早餐和晚餐供应粥。用餐开始时,每个班的一名学生被分配到一大桶粥,他将其分发给每个人。当时粥里的米粒太少了,学生们不太可能吃饱。学生们最大的享受就是去学校烧饼店用饭票换一份烧饼充饥。没钱买烧饼的,可以用家里送来的大米换一些。粮票,然后用粮票换烧饼,躲起来吃。午饭,我自己把米洗好放在饭盒里,送到食堂蒸。我曾经一顿吃一斤三两米,就发生在这个阶段。每天午餐时,食堂给每位学生分发一碗蔬菜汤。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的蔬菜汤中可以加入两片肥肉,也算是对食物的一种改善。有时家里还会送一些咸菜和炒粉。如果太饿了,可以用开水来炒面粉。现在想来,那时候的生活确实很艰难。人们常说,饥饿是最深刻的记忆。
刚开学的那段时间,我真的很不适应。我们两个班的几十个男生被安置在同一个大仓库建的宿舍里。仓库里有双层床。一个同学睡在上面的床上,两个同学挤在下面的床上。那时我还没有发育,太小了,身高只有1.3米左右,公交车售票员只收了我一半的车费。有些同学见我小就欺负我,使我没有学习的动力。另外,我的英语水平很差,所以我被分配到初三(2),英语成绩总是比初三(1)差两年。当我初中毕业参加中考时,我犯了一个错误,没有考到应有的成绩。
如果说我能考进新丰中学是因为我之前的数理化成绩的话,那么主要是因为新丰中学的老师水平很高,我才能够继续读高中,考上新丰中学。大学如我所愿。 ,教好,对学生负责,善待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老师曹汉仁是我初中的班主任。他是无锡人。我非常钦佩他的知识。他的成语或者古文都很好。每当有人问他不懂的问题时,曹老师就像一本活字典。他从来不需要通过看书或者查字典就能解释清楚;他也非常关心他的学生。记得有一个同学尿床的时候,曹老师自己花钱带这个同学去看病、买药。有一次我的脚发炎,疼痛剧烈,是曹老师带我去了新丰镇医院。所有治疗费用均由曹老师承担。几年前,我们几个同学在无锡和当时任教的老师聚会时,提到了这位曹老师。据说曹老师在无锡退休了,非常节俭。他一直在菜市场捡剩菜,省下的钱全部用来资助希望小学。同学们,这让我们很感动。
我最喜欢的是物理课。物理老师是王继北老师。他对我“特别照顾”。如果有大同学欺负我,王老师就会骂他。 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武汉大学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的王老师,作为新丰中学的老师,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这也使得王老师的教学“容易上手”、“轻松做起来”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没有他不懂的物理知识。王老师后来担任了我们一(二)班的班主任。高考时,我的物理成绩是93+9。虽然我觉得这次考试没有达到我应有的水平,但在当时,这个分数也很高了。
更神奇的是化学老师葛玉良。我们都钦佩他的专业精神。说实话,我心里一直“看不起”化学课。我觉得化学没什么挑战性,只是需要死记硬背。与物理和数学不同,它非常符合逻辑。但葛老师带领的班级高考成绩却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1984年高考,我们班化学高考平均分超过90分,位居盐城地区第一。我的化学成绩是 99+9(满分 100+10)。我们毕业后,葛玉良老师升任新丰中学校长。
我的数学老师初中是潘雷,高中是陆振昌。 1984年高考,数学试卷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难度最高的一次。全国高考数学平均分只有26分。然而,我们班考上清华的同学陈东,当年数学成绩却超过了100分(当年数学满分是110分)。 。我平时数学成绩不好,但那年高考我表现不错,考了88分,在全大丰成绩里名列前茅。顺便说一句,其实我对语文、英语等文科科目有天然的偏见和排斥。我一直认为文科只是口号,只有那些脑力差的学生才学文科。一个好人应该接受挑战。后来他找到工作后也是如此。他始终认为人应该研究技术。技术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这个想法可能有一些障碍。
1984年高考,陈东以新丰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我和陈永祥同时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那一年我的高考成绩是548+20。
从1980年在新中读书到1984年参加高考,这些年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虽然我的高考也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然而然的结果,但同时,这四年也是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四年来,同学、老师、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而难忘的友谊。每次回白驹故乡,我都会和大丰的高中同学、老师们相聚;每次我出差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我也会和当地的高中同学、老师聚在一起追忆往事。我们在一起度过的岁月。
(1988年新丰中学同学摄)
1984年8月底,哥哥送我和陈永祥从白驹,乘汽车到南通,再从南通乘船到上海十六铺码头。随后前往上海火车站,在火车站广场露天过夜。 ,第二天,我就在这里和哥哥告别了。陈勇和我翔乘坐了近40个小时的绿色列车,才到达哈尔滨火车站,然后乘坐公交车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报到。这次旅行也是我人生第一次离开大丰,也是第一次乘坐轮船和火车。 ,第一次看到长江,当然,也是第一次来到大城市。
我的大学生活是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的。我和陈永祥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学习。我的专业是精密仪器,代码是8412;陈永祥专业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代码是8413。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大学中颇有名气,仅在工科领域排名第一。继清华大学之后,尤其是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专业仍稳居世界第一。 1984年的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我高考得了548分,在8412专业排名第一,所以我的学号是841201,这个学号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现在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仍然“顺其自然”。在我大四的时候,我面临着两个选择:工作和读研究生。事实上,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我本想继续读研,但命运就是这么开个玩笑。由于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领先,1988年,我系6个专业共推荐免考研究生名额10个。我的文化课加权分数应该排在前三名。按理说,我肯定是在推荐免试之列的,但考虑到我的体育成绩(我的体育成绩每次都只是及格,其他同学的体育成绩都是优秀或良好),我的排名下降到了第八。我本来有资格获得豁免,但由于某种原因,这个位置被给了另一名学生。我以为没关系,考研也没关系。正常考研本来可以名列专业第一,但是考试出了问题。我犯了一个小错误,带错了数据,丢了40分(当时不明白评分标准),没有达到哈工大的标准。入场线。虽然后来合肥工业大学等很多学校都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但我还是选择了先打工——此时学校有名额分配我去广州,我不想失去先打工的机会。改革开放中的一线大城市。我再一次顺其自然,“飘”到了广州。
(20世纪80、90年代的广州海珠大桥)
1988年,该校研究生的月薪只有100元左右。当时,局级干部的工资收入只有300至400元。然而,我到广州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是1300元。这让我觉得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1990年北京亚运会刚刚结束,我参加了在亚运村举办的第54届国际电工标准化委员会年会暨电子产品展览会。我第一次代表广州市在人民大会堂上台向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奖和颁奖。副主席握手。
那些年,在一系列事件的影响下,万宝电器的发展急转直下,从当时的世界冰箱八强之一、家喻户晓的企业,到后来默默无闻。我曾有过回学校读研究生的想法,但万宝领导希望我不要当逃兵,所以我坚持了下来。先担任万宝集团计量检测中心组建负责人,后任万宝集团家电科技实业公司董事。总经理,直到1996年才离开万宝。
离开万宝后,我开始自己创业,从零开始从事家用电器的研发和生产。因为产品适销对路,效益合理,我的“富了就平安”的小农理念就产生了。公司发展跟不上形势,最终在2003年非典的冲击下倒闭。后来,他到华帝等电器公司工作。
2018年,我进入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车辆及自动化学院任教,担任专业带头人、高级工程师至今。在这里,我开辟了“教学”和“科研”的新战场。我主持的“非标定制冷库门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工厂”项目于2019年立项,2020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理论方案设计,并获得5项科研成果。该项目已按照广东省政府审核的进度顺利完成并通过第三方专家组验收。
看来,通过“鞭策”自己,我就能在新的赛道上做得更好、做得更多。
回顾我的一生,“顺其自然”似乎是主旋律。我看到以前的同学已经是博士生导师、院士等,或者是过亿规模的公司老板,但我觉得不愿意这样做。看来我不应该是这样的情况啊!人生的路并不只有一条,名声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志,但“顺其自然”似乎并不总是正确的。关键时候“逼迫”自己并没有什么错,至少不会留下遗憾。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似乎是在“放开”自己。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我的儿子或者其他年轻人一个教训,给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带来启发——现在我教我的学生,作为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我经常给我的学生上课。学生们纷纷表示,要以我为教训,时时审视自己,看看自己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应该的。记住不要随波逐流,更不要随波逐流。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快、更远、更好。
(任氏兄弟20世纪80年代末在广州海珠桥合影)
【附:任兴贵的主要研究成果长期从事家用电器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家用电器质量检测标准的制定、检测技术和产品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创新与研究、升级换代等工作。产品及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主持创建了万宝集团计量检测中心(长度计量器具检定中心、温度计量器具检定中心、压力计量器具检定中心等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家电产品型式试验)中心、产品噪声检测中心实验室等),并主持编写了万宝集团《产品质量计量管理手册》等专着。负责炖锅、抽油烟机、遥控转风扇、远红外吹风机、新型陶瓷烫发器、卷发器、直发器、新型智能控制烫发器、空气净化器等新产品的开发,并获得产品外观专利。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在生产线自动化新技术应用、智能检测、智能技术改造等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知名期刊录用并发表的代表论文有《Progress in Non-Traditional Processing for Fabricating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A Cuckoo Search Algorithm Using Improve Beta Distribut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M》、《Photoelectric Imag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Photoelectric Imaging Technology》机械零件表面检测》、《变电站设备在线检测技术及状态检修分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冲击增强在线检测仪设计》、精密激光跟踪和测量系统的“移动目标高”设计,“计算机辅助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的研究评论”等。关于机电技术职业教育和行业大学 - 大学 - 大学 - 大学合作教育的公开发表论文包括“新的”企业和大学“培训模型研究”的学徒人才协作。
相关文章
- 合肥嘉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1.1457亿元资产拍卖,9月29日开拍
- 合肥银泰二期项目规划调整,打造长三角标志性购物中心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第三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及报考条件
- 老合肥市中心的历史与记忆:大东门、四牌楼、三孝口的70年变迁
- 4岁男童合肥动物园被狼咬伤,紧急手术后右手有望保住
- 正在报名!合肥新站区招聘社区工作者40人!大专可报,不限专业!
- 比尔·盖茨谈人力资源: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 肥东店埠镇泉山将建新野生动物园,打造华东领先文旅名片
- 合肥公交集团新开M106路M204路地铁接驳线,优化万达悦湖苑等片区出行
- 不孕不育原因解析:夫妻双方备孕困难的可能因素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