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合肥启程:十年累计开通226条线路,连接20个国家,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一列中欧班列从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出发,满载着安徽生产的白色家电等货物,通过二连浩特口岸奔赴海外。
中欧班列是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次和全程运行时间开行的集装箱等国际铁路运输班列。它们往返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它们是各国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动者。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4年6月,首趟中欧班列从安徽合肥出发。
10年来,中欧班列(合肥)共开通线路226条,通达152个国际城市,连接20个国家,累计开行列车数超过4300列。
十年来,全省进出口连续突破六千亿元水平,到2023年底达到8052亿元。今年前8个月,安徽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国第9位华中地区第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跃居全国第七位、中部地区第一位。
近10年来,安徽合肥始发的中欧班列国产化率从安徽境内的仅10%提升至97%。
可以说,安徽始发的中欧班列上满载着“安徽制造”、“安徽货”。打造开放大通道,满足区域振兴需要,因区域发展而繁荣,因区域发展而共赢。中欧班列从安徽合肥“出发”10年来,经历了一个开放、自强的过程。
累计开通线路数突破4300条
中欧班列始发于2011年3月19日,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始发,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它最初是为了满足中国对欧洲的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的出口需求而设立的。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欧班列不仅成为中国与欧洲之间的重要物流通道,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无论是商品贸易的繁荣,还是文化交流的深化,还是文化合作的加强,都在这条“金纽带”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2014年6月,安徽省首列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河新欧”班列从合肥出发,穿越天山山脉,开往中亚。中欧班列(合肥)从此按下启动按钮。
今年,中欧班列(合肥)开行13列; 2018年11月,首条合肥至北欧班列线路正式开通; 2021年,中老铁路(合肥-万象)国际货运班列成功首开; 2024年7月,“跨越两海”中欧班列(合肥)的开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合肥中欧班列多通道体系。
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智能家电、优质茶叶……越来越多的人在新丝绸之路的另一端感受到安徽产品的魅力。
“目前,该公司茶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份额约为20%,但订单交货时间较短,这给我们按时完成出口订单带来了不确定性。”黄山一品有机茶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福寿表示:“现在,‘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班列不仅开辟了茶叶出口新通道,还节省了超过100%的物流成本。” 20%。”
据悉,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合肥)已累计开行226条线路,通达152个国际城市,连接20个国家。累计作业数量已突破4300个,建立了多线路、多港口、联动性强、高覆盖的国际物流通道。作为安徽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合肥)已成为安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
中欧班列还根据安徽各地特色产业开发了定制化、定向班列。先后开通了“+阜阳”、“+芜湖”、“+宣城”等城际定向列车,“江淮”、“奇瑞”、“美菱”等。 “一号”等企业定制的专列
如今,中欧班列(合肥)的服务范围已从原来安徽的10%本地化率提升至目前的97%。
“每周 12~15 栏”
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欧班列快速发展。 2016年6月,中欧班列正式启用统一品牌标识。同年10月,《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规划布局西、中、东三大走廊,不仅连接欧洲,也连接沿线国家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建设覆盖欧亚大陆的铁路走廊和多式联运走廊。
中欧班列(合肥)开行以来,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为安徽及长三角地区货物出口开辟了一条新的国际物流通道,有效推动了当地产业国际化进程,并成为中国与中国之间的纽带。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
“班次逐年增加,从刚开始的每月1至2趟列车,发展到每周12至15趟列车;货物种类逐渐多元化,从生活必需品到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车辆和电子元件。”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峰表示。
“攀登”的背后,服务节奏要快、效率要高。
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铁路快速通关”监管模式覆盖范围,有效提升中欧国内段铁路出口货物海关转关运输效率和通关便利化火车;坚持对中欧班列(合肥)回程运费分段结算,操作方法是通过将国内运费不含入完税价格,为企业减税、减轻负担;支持中欧班列拓展业务范围,重点发展安徽省跨境电商产业,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利用中欧班列开展物流大通道建设。
与中欧班列并行,安徽建设了一批海陆空开放平台,促进区域互联互通。
9月底,芜湖港滚装码头,一排排崭新的汽车正在排队等待发往海外。 2023年,芜湖港实现车辆滚装量21万辆,同比增长8.8%。
从万里奔腾的中欧班列到繁忙的港口,安徽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0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221项,其中44项为全国首创,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安徽有21个国家级开发区、7个一级开发区。开放口岸和6个综合保税区;建成与京杭大运河平行的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通道——江淮运河……拓展大平台、开辟大通道,安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安徽制造”加速海外扩张
不久前,安徽华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批太阳能光伏组件成功装箱,登上中欧班列,出口至“一带一路”建设国家。
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三新”享誉全球。据合肥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安徽省“三新”外贸产品出口总额318.8亿元,同比增长14.6%。
越来越多的“安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体现了安徽外贸主体活力的不断增强。
今年前8个月,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5529.6亿元,同比增长7.5%,位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其中,出口3725.3亿元,同比增长9.8%。
向“海”发展,既要走出去,又要引进来。
德国大众、德国大陆、美国康宁、美国霍尼韦尔、美国罗克韦尔、法国威立雅、日本三菱等一批跨国公司不断扩大在皖投资;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瑞穗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渣打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相继落户安徽。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是安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
截至目前,已有5000多家外资企业在安徽扎根,92家外资世界500强企业在皖设立企业192家。此外,安徽还搭建了“徽朝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海科圆桌会、跨国公司安徽行等活动平台,倾听外商声音,协调解决问题。
几千年前,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商队承载着东西方的贸易和文明交流;一千年后的今天,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中欧班列(合肥)呼啸穿梭,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加速”。 (根据江淮观察)
相关文章
- 安徽教师招聘| 肥东凯悦中学招聘,五险一金
- 合肥市境外招商小分队5月8日启程欧洲,开展十天经贸交流活动
- 合肥教师招聘 |肥西实验高级中学2024年冬季教师招聘公告
- 2024年常州市武进区卫健系统招聘备案制乡村医生和驻村护士公告
- 合肥交通枢纽地位提升,高铁直达长三角37城,出行更便捷
- 合肥三十五中2022-2023年第七期家长学校暨高一家长会成功举行,促进家校合作
-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战略的演变与核心要点分析
- 合肥三十五中石榴花节第七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探索育人新途径,用爱拨动心弦
- 深入解析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流程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 合肥三十五中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修养
猜你喜欢
-
桐城路合肥:承载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与文化风景线
城市的记忆会通过不同的事物呈现出来, 一栋建筑,一份美食,一个巷子亦或是 一条熟悉的道路…… 图 | 桐城路现状 [id_301303697] 合肥 “ 桐城路 [...
-
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十四五首批名单 助力长三角物流中心建设
11 月 2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予以公布。合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以下简称“合肥陆港枢纽”)成功入选。合肥是长三角区域目前仅有...
-
合肥国际陆港项目一期竣工 助力中欧班列发展 打造临港产业集群
合肥北站物流基地。苗子健摄 春风浩荡,大潮涌起。4 月 15 日,合肥国际陆港项目(一期)位于庐阳北部。该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合肥国际陆港是合肥中欧班列的集散中...
-
合肥市启动巢湖流域防汛应急1级响应 安徽多地遭遇暴雨灾害已致27人死亡
合肥市在今天下午 17 点 10 分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市长张庆军宣布,将在今天 18 时启动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应急 1 级别的响应。 合肥的雨还一直在下 而且...
-
合肥市民福利:69元购马鞍山旅游年卡 10天免费游8大景区含5A采石矶
合肥在线记者韦韬在 4 月 16 日于肥召开的 2021 马鞍山(合肥)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获悉,为推动合肥与马鞍山的文化旅游合作,马鞍山市当下面向合肥游客推出了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