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率先使用环保生物降解塑料袋,响应国家塑料污染治理政策

时间:2024-12-1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6评论:0

“装药的袋子有点不同。”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市民近日发现,药品包装袋、片剂收纳袋、资料袋等开始换成贴有环保标签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包。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其他场所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的餐馆外卖服务和各类展览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市场规范和限制不可降解塑料袋的使用。

禁令在即,《新华视点》记者多地调查发现,只有少数人更换了可降解塑料袋,大部分商家都在观望,等待最终禁令期限的到来。

少数人已经开始更换,但大多数人都在观望。

记者近日走访安徽、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发现,一些大型超市、餐饮企业和医院已开始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纸制品替代传统塑料制品,或通过创新包装减少传统塑料的使用设计。

在三亚大东海广场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记者看到,原来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已被下架。 “月底前,超市、菜市场所有生鲜食品包装材料、连卷袋、购物袋全部更换。”一位运营经理表示,一些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已经上架超市货架。

“用纸袋装咖啡、汉堡、薯条既环保又方便,我们已经逐渐接受了。”合肥市民鲍先生说。在合肥多家商场,记者注意到,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已将部分或全部包装袋更换为纸袋。

不过,由于年底禁塑限购期限尚未到来,且使用成本大幅增加,这种替代尚不普遍。

记者近日在福州市永辉超市黎明店看到,这里提供的购物袋以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为主,可降解塑料袋仅用于包装一些即食食品。由于限塑令对超市分装用的卷袋没有提出要求,而且超市免费提供,因此很多顾客使用大量此类小塑料袋来包装商品,消耗了大量资金。

在餐饮打包外卖服务方面,记者发现,各平台都有“无需餐具”的选项,部分门店还有盒饭选项。环保餐盒需要额外收费,但外包装袋目前没有规定。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门店开始使用无纺布袋、纸袋等作为外包装,但大部分门店仍使用传统塑料袋。比如,记者点了一份披萨外卖。虽然食物是用纸箱和纸袋包装的,但外面仍然套着一个不可降解的大塑料袋。

合肥星巴克菜单价格表_合肥星巴克外卖_合肥星巴克咖啡

“还没到年底吗?” “传统塑料制品还有很多库存,必须用完才能更换。” “截止日期一到,我们将停止使用不可生物降解的购物袋。”……许多商家对塑料禁令和限制采取观望态度。

“订单量不大,更换降解塑料的商家也只有少数。”金塑(海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浦东直言,公司自2020年8月以来已生产可降解膜袋产品6吨,目前仍有积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多地多地观察到,不少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自带购物袋的习惯。其中,老年人多于年轻人,女性多于男性。有的重复使用旧塑料袋,有的则使用无纺布袋、布袋等。“现在买塑料袋要花钱,家里有很多袋子,所以我一般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张女士说,一名北京居民。

买不起,不够

记者采访发现,价格是影响可降解塑料袋推广的最重要因素。

据了解,目前超市使用的传统塑料袋一般中号0.2元每个,大号0.3元每个,而可降解塑料袋每个1元左右。

福州市鼓楼区永辉超市物流品类教练邱琳表示,“可降解塑料袋的价格比传统塑料袋高出3倍左右。如果把塑料袋换成可降解的,仅卷筒袋就每个店每个月就要多花20万元。”

杭州市农村合作联王家垅农贸市场的水果经销商赵小娟说:“现在免费提供塑料袋,不提供肯定会影响生意。我们是小本生意,增加了塑料袋的数量。”包包涨价会减少利润。”

据记者调查,降解塑料制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紧缺。

中国塑料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轩等人的研究数据显示,从目前降解塑料原料的产能来看,实现大规模替代还需要一段时间。 2019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已达8184万吨,而全球聚乳酸产能仅为28万吨左右,其中我国约5万吨。

海南创佳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连凯表示,传统塑料制品的原料聚丙烯每吨成本在7000元左右,而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原料中,完全生物降解的主流材料聚乳酸每吨超过3万元。

另外,塑料制品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使用体验是替代产品无法比拟的。厦门好贸生态文明促进中心副主任邱祝家表示,除了价格较贵的可降解塑料袋外,其他替代品仍然无法为消费者提供足够的便利。纸袋不能承重,布袋存在卫生问题。菜篮体积大,携带困难。

合肥星巴克菜单价格表_合肥星巴克外卖_合肥星巴克咖啡

不少消费者也表示,如果有方便、好用、价格合理的替代品,他们完全支持不使用传统塑料袋。

倒计时期间可以做什么?

据记者了解,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谋划。国内一些企业整合了聚乳酸原料低成本生产的全套技术,并在近一两年开始大规模扩张。

今年8月,安徽丰源集团年产5万吨聚乳酸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年产30万吨聚乳酸项目正在建设中。为了争取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山东正开新材料、河南中塑新材料、江苏悦达家纺等十几家企业都计划在聚乳酸生产基地附近建厂,可见紧张程度。

“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降解材料产业是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鼓励相关企业扩大产能,解决降解塑料原料短缺问题,同时减少可降解塑料产品的消耗成本。”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姚日升说。

一些企业还担心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海南天仁生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志功认为,如果监管不能控制假冒伪劣可降解塑料制品,或者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继续大规模使用,企业将很难降解塑料制品企业生存。

“正规工厂可以管,小作坊管不了;大型超市可以管,但食堂管不了。”小作坊、菜市场、小商店等一直难以落实限塑令。

海口艾兰环保服务中心主任徐华等人建议,在降解塑料制品价格短期内难以降低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价格补贴等方式,适当减轻企业的压力。商家和消费者。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查处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为,确保禁塑限塑相关政策落实。

数据显示,2008年限塑令颁布前,我国每天买菜使用10亿个塑料袋,其他类型塑料袋超过20亿个,相当于每人每天至少使用两个。限塑令实施7年后,相关部门统计发现,超市、商场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累计减少塑料约140万吨购物袋。然而,仅2016年,几大外卖平台一年消耗的塑料包装袋就至少超过70亿个。

业内人士表示,限塑令的目的是减少塑料垃圾污染,核心是实现塑料垃圾减量化。一方面,相关地方要严格执行限塑规定。另一方面,消费者更容易增加回收次数。如果塑料袋重复使用多次,日常使用量必然会减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