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百强:济南青岛上榜,济南排名提升21位的背后

时间:2024-12-1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0评论:0

英国《自然》近期推出的增刊《自然指数2022——研究城市》分析了自然指数追踪的82种自然科学期刊2021年全球主要城市和大都市地区的科研产出。数据显示,济南、青岛上榜世界科研城市百强,分别排名第36位和第68位。济南为何比去年提升21位?

打造科技战略核心

济南市引进15家“中国科技部”科研院所,加快合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建设,新建高水平研发机构,新批准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总数达到107个。

目前,中科院济南科技创新城项目正在高效推进,大科学设施建设取得突破。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全国首个环境领域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大气雾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落户,启动大气环境模拟系统建设。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参与全球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研制,其合作成果“中国构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入围顶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1年十大国际科技新闻;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试验卫星相继发射成功,济南成为我国第一个完成商业航天三大重要领域全面布局的城市:“通信、导航、和遥感”;山东先进技术研究院AMS数据中心排名全球第三,初步形成粒子物理与热科学研究团队;山河智能超算平台综合算力处于全球前列。

合肥导航_导航合肥火车站_导航合肥南站

50多所落户济南的大学也是济南战略科技的“硬核力量”。济南市与山东大学共同推动晶体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新20所大学”,推进济南高校重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设施建设。

培育企业成长的“热带雨林”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直径15.673米、通体无焊缝的“世界第一环”在伊力特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下线;山东微波电真空公司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自动化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国内首个基于云架构的全自主可控3D CAD平台CrownCAD在济南发布...

济南市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服务企业联合培育、认定、后续管理的全周期闭环工作机制。 2022年,组织7613家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同比增长31%;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争取省级项目112项,经费4605万元,立项数量、经费金额均居全省第一。

济南市建立研发费用补贴多部门联合审核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022年,申报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3项,争取省财政资金2.42亿元。立项数量和资金到位数量已连续四年。年年名列全省第一。

济南市大力实施“揭榜、负责”,深入推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地域和体制限制,鼓励全国高等院校、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带头,组建一个创新联盟来公布该名单。 2022年,共有15项需求列入清单,总金额3355万元,拉动市场主体研发投入2.17亿元。

构建强招聘人才磁场

导航合肥火车站_导航合肥南站_合肥导航

创新的唯一途径就是赢得人才。今年1-9月,流入济南市的人才达25.44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85万人。全市人才总数突破257.63万人,保持连年增长态势。今年9月,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发布了“2022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济南人才吸引力指数全国排名再上升一位,再次印证了济南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济南市出台“双30”人才政策,在子女就学、住房保障、医疗等方面推出价值更高、覆盖面更广、可操作性更强的人才服务措施。同时,严格落实各项人才福利。高层次人才生活补贴、房租补贴、博士后奖学金等七项补贴已完成申请并定期审核。前三季度,累计发放各类人才福利补贴1.79亿元,真金白银地给所有定向支持保障。

截至目前,“中国科技部”科研院所已聚集科研人员2000余人;泉城省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颗粒科学与应用技术省实验室形成了以院士等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70余人,引进和储备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