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探索合肥罍街:美食与文化的交汇,体验安徽特色村落文化民俗小吃

时间:2024-12-0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539评论:0

“合肥雷杰”美食新潮流

说起合肥的饮食文化,就不能不提到雷街。雷街位于合肥市宁国南路与水阳江路交叉口,与北面的合肥龙虾街遥相呼应,以美食和文化两大主题为特色。这里堪称安徽特色乡村文化和民间小吃的集中地。

耒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储酒器皿和礼器。 2008年,蚌埠双墩一号墓出土春秋空心龙耳豹。其工艺精湛,造型完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品。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雷街以雷为标志,讲述了古庐州、老江淮和现代合肥人的淳朴、热情、开放的待客之道。 。将小杯换成大杯,碰杯一口气喝完,称为“煎饺”。

雷街项目总体规划涵盖已建成的雷街一期、雷街二期、雷街三期、雷街四期(在建)、雷街媒体公社、雷街公园,集文化、创意、休闲、办公、娱乐、休闲于一体。与餐饮融为一体。

2013年7月19日,雷街一期正式开业,以老字号、特色餐厅为主。 2020年5月,雷街一期整体改造完成。改造后的雷街更能体现老城的记忆。 2017年7月,雷街二期正式开业。雷街二期突出“雷”文化属性,以街、巷、村、广场、亭等为主题,打造户外雷博物馆、合肥方言互动、当地美食等特色文化体验街区。走进雷街二期15号楼的“雷+村”,传统的老味道、老式的农具、复古的家具、1970、80年代的家庭场景,让正宗的“老合肥味”流淌自由地。包河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雷+村已入驻30家商户,安徽各地的‘味道’都包含在内,慢慢地、不紧不慢地讲述着。”

2018年10月,红动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竣工开业。中心以“引领、凝聚、服务、共享”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雷杰员工和商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建、共管、共享,打造促发展、促发展的战斗堡垒。为人民服务。

开业以来,雷街先后荣获“中国特色商业街”、“中国特色美食名街”、“2020长三角夜文化消费示范街”、“安徽省品牌示范街”、“合肥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合肥城市特色美食广场”、“长三角城市群魅力夜体验游示范点”、“2013长三角文化以及创意产业金鼎奖招商创意奖”“小特色党建”“安徽省餐饮质量安全街区”“安徽省安全消费示范街区”等荣誉称号。

位于亳州北关老街华西楼景区,亳州晚报的“小记者”正在登台。记者 吴长鹏 蒋海涛 摄

“亳州北关”绽放青春

古色古香的老街纵横交错,沿街商铺的黑门白板相继展开,各种砖雕、石雕、瓦片和牛角曲梁“争奇斗艳” ”。走在老街的青石板路上,昔日繁华的市井气息与当今人间的烟火气相得益彰。这是亳州北关历史街区给人的第一印象。近日,该街区成功入选“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八步六条街,顾名思义,八步之内有六条街,分别是卖白布的百步街、卖木炭的炭长街、卖帽子的合普街、卖鱼虾的德真街。”街、牌子巷、金融街、还有两栋房子的水门关街,这个位置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12月3日上午,导游小陈在讲解巴布的由来。六条街的游客。 。

1986年12月8日,亳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古城​​的核心区,其北关历史街区始于唐宋,盛于明清。素有“小南京”之称,也是最齐全的。该地区最繁华时被誉为“三十六街七十二古巷”。 2008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13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老街里还居住着很多原住民,这里的集市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保护,这也让老街充满了人间烟火。”老街原住民李大爷说。

2017年,亳州对历史街区精品文化旅游线路进行整治,对线路沿线道路、街巷两侧建筑进行整体修缮。目前,花溪楼名吃街、百步街、牌子巷、大同巷等18条街巷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

如今,随着沿街老店的修复如初,李氏香油、瑞恒昌清真糕点、青龙铜器等老字号店的顾客也多了。老街呈现出明清时期的面貌。 “一街一品”、“一巷一品”的繁华景象。

改造后的街区还增加了民宿、非遗体验中心等旅游元素。周本来是一位外国人,2000年来到亳州经商,走遍大江南北后,他在老街开了第一家民宿“烟归处”。 “每次来亳州都有回家的感觉,所以民宿就叫‘燕归处’,也是来亳州的‘燕客’休息的‘巢’。”周本.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加强景区扩建完善、优化市场布局、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搭建服务平台等。推动街区积极申报国家5A级景区。

合肥罍街坐地铁几号线_合肥罍街二期_合肥罍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颍上关中老街东门。叶彪安耀武 摄

“关中老街”古韵浓郁

颍上县新城和老城交界处,紧邻解放路繁华商圈,有一个以文化旅游为特色、有水乡记忆和人文情怀的商圈——关中老街在皖北地区。

关中老街因颍上历史人物管仲而得名。是颍上县为恢复颍上千年古城风貌,促进旅游发展,依托老城外河道重建的一条明清风格古建筑商业街和古建筑群。医院社区。老街的街道沿城外河而建。青砖灰瓦的房屋、拱桥、古塔融为一体,古朴厚重。来这里游览,仿佛进入了江南水乡。

到达关中老街,记者立刻被宏伟的大门所震撼。这座关中老街的标志性建筑,采用大跨度、飞檐翘角、全框架、二十四根柱子的建筑形式。一砖一瓦都是明清古建筑,“关中老街”四字匾额是建筑师根据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书法作品雕刻而成。门两侧绘有春秋时期的甘洛、甘等颍上历史人物。毛泽东、管仲、鲍叔牙等名人。

关中老街于2018年2月8日正式开业,目前一期已投入运营。一期主要有南街和北街两个区域。通过统一规划,将两个街区打造成集餐饮、休闲、娱乐、民俗、住宿、购物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集散中心。这条街开通后,每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

老街大戏台是整条关中老街最热闹的地方。关中老街运营管理公司经理杨晓斌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晚上都有演出,舞台空闲的时候也会表演迎商花鼓灯。颍上花鼓灯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舞蹈、灯歌、锣鼓表演和后台戏剧组成。它既有民歌多变的曲调,又有优美的舞步。被誉为“东方芭蕾”。

沿着青石板路行走,记者来到“马街巷”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作坊。在这里,游客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首创彩陶、剪纸、木雕、鱼纹身等深深吸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群山大师的彩陶作品,坚持传统艺术传承,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逛老街当然不能错过美食和特色菜。老营商土特产店里,八里河系列、焦港湖系列土特产、淮河麻花食品系列、吹港馓子等深受外国游客喜爱。一名游客一手拎着八里河鸭蛋,一手拎着十八里铺红薯粉丝。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来到关中老街,不仅可以感受历史、体验文化,还能买到正宗的土特产。这真是一次不虚此行。”

集休闲、旅游、餐饮、观光为一体的合肥市金大地东西街,深受游客和文艺青年的喜爱。记者 徐贝贝 摄

《东西街》文艺风

冬日阳光明媚的午后,位于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与怀宁路交叉口的金大地东西街沐浴在阳光下,倍感温暖。飘落的银杏叶在狭窄的街道上洒下金色的色彩,偶尔有一群白鸽在街道上觅食、嬉戏。书店、茶馆、美术馆、创意甜品店等大小百余家文艺店。人来人往,人们都沉浸在街区优雅、舒适、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金大地东西街分为东街和西街,因为中间有一条马路,所以建了一座人行天桥,叫‘金阙桥’,连接两条街。”金大地东西街规划部主任李前告诉记者,该街区总长约1公里,共有各类商铺约180家,日均客流量3.5万人次。它很受欢迎。

在金大地西街中间,一家名为“八都书店”的商店格外显眼。走进书店,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的书店有四层,除了销售各种文化艺术书籍外,还重点展示和销售文化创意产品,给年轻艺术家一个展示才华和作品的平台。同时,艺术展览、阅读“俱乐部、艺术讲座等活动。”书店创始人黄十三告诉记者。

据介绍,金大地东西街始建于2011年,是合肥首家集戏剧演出、书店茶馆、美食体验、酒吧文化等业态于一体,打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创主题文化街区。 、教育、观光等。是一个特色文化商业区。街区先后荣获中国特色美食街、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安徽省特色商业街、合肥市第一特色文化街、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国夜经济示范街等荣誉称号。

李谦说,街区还经常开展文化创意市集、音乐表演、民俗展览等活动,并借助美术馆、金雀桥等空间,每年举办10余场艺术家展览,使金大地东和西街是年轻艺术家的聚集地。 ,还有艺术爱好者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据蜀山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蜀山区现有商业街20余条,其中中国特色商业街1条、省级特色商业街2条、市级特色商业街4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高标准定位,进一步统筹各街区规划设计,在业态细分和组合中打造特色,实现‘一街一形象、一街一品牌’同时,充分考虑受众群体、周边环境、商业传统等因素,实现错位发展、分层消费,既能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又能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保留城市的烟火和人性化的接触。”

合肥罍街二期_合肥罍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_合肥罍街坐地铁几号线

11月20日,芜湖古城挤满了游客。胡亚丽 摄

“芜湖古城”焕发新活力

11月20日,芜湖古城“展川书店”落成并对外开放。这座城市书房是由具有百年历史的“晚清官府”改建而成。它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成为古城的文化载体。增设了藏书之地,让市民在热烈的读书氛围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长江流域现存为数不多的中心城区保存完整的“芜湖古城”之一,它记录了芜湖1800多年的繁荣景象。据考证,芜湖古城始建于东汉末年,明代开埠通商。这是一座罕见的中部古城,从未在其他地方重建过。古城街区内有许多历史遗迹。现有历史建筑70余处,其中衙门、模范监狱、小天朝等文保单位6处。有华街、南门湾、南正街、肖家巷等街巷相连。结构完整,珍品完善,体现了芜湖水陆交通和商贸的特色。在漫长的历史中,芜湖古城形成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主要以徽商文化为主,多元文化交汇。

为了让古城回归现实,重拾活力,芜湖市从2005年开始启动古城改造工程,以改善民生、打造文化产品、传承历史文脉为目标,利用以“政府主导规划、市场运作、管理”的方式开展古城抢救、保护、修复和建设,努力恢复古城的人文风貌和昔日的繁荣。 2018年,芜湖古城项目一期开工建设,打造四大核心区域,主要是时尚生活体验区、传统文化体验区、滨江风情体验区和人文居住体验区,力求保持“修旧如旧”,还原了古城的历史风貌,还原了往日繁华的商业景象。 2020年底,芜湖古城一期竣工开业,为江城文化旅游增添了又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芜湖古城保留了城市的“记忆”,传承了芜湖的故事,成为市民和游客新的网红打卡点。人们走进古城,游览城内老街的热闹景象,感受古城的传统历史文化,身临其境地体验“芜湖古城”的传奇风采。一年来,芜湖古城根据旅游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城市旅游休闲业态,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12大主题精品活动。累计客流量达到500万人次以上,荣获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安徽省服务业集聚区称号。省级旅游休闲区已成为芜湖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城市文化展示窗口和城市客厅、夜间经济消费新亮点。

“皖西蓝河”美得独一无二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六安市晋安区三十铺镇的兰溪综合商业街。夜幕降临,商业街变得越来越热闹。周边群众和来自六安市的游客在湖边漫步,欣赏被评选为安徽省夜间文化旅游“十大夜间娱乐活动”之一的水幕灯光音乐表演。 。商业街上各种皖西小吃的叫卖声,给这里的夜晚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离市区不算太远,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周末朋友来六安,我就想带他们来这里体验一下兰溪的夜市。”市民江笑笑笑着说道。

“传说中的古代四圣之一的高陶封地就在我们六安,他是中华正义的鼻祖,建立了五刑五教的司法制度。我们的景区就是以他的‘父义’为基础的。”以“地公”、“子孝”五教文化为主线,以千木‘寿’湖和新中式徽派建筑风格为载体,并以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为主题,打造综合性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地。”兰溪风景区负责人杨茂新说。

东至商业街30分钟可达省会合肥,西至六安市区10分钟,北邻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与河流城际铁路相连。借助立体交通网络,该街区可轻松辐射安徽及周边地区。自2016年正式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

走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处处都能闻到浓浓的大别山气味,新鲜有机鱼的鲜美,金寨黑猪肉的软糯,古法麦芽糖的香甜,铁板豆腐的焦香,以及各种腌制食品。食物的酸酸爽口……即使是最挑剔的味蕾,在这条商业街也会得到满足。

商业街旁的千亩“寿”湖里盛产着各种有机淡水鱼。每到周末,这里就成为渔民们的聚集地。 “寿湖捕获的青虾每斤100元左右卖给景区内的酒店,这个小小的渔业板块现在月营业额已经达到20万元以上。”在寿湖经营水产养殖业务的齐方超告诉记者。

商业街上,有人制作大别山著名的传统小菜。袁芳曾在景区餐饮部工作。由于她做小菜的手艺不错,在景区经营者的支持下,她开设了泡菜文化中心。袁芳告诉记者,小泡菜每天最高营业额可以达到3000多元。

“目前,我们幽然兰溪景区投资15亿元,建设以高陶文化为主题,集人文、教育、科研、科普、游乐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项目,正在试运营。”杨茂新说,“我们希望为来到商业街的客人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寓教于乐,让古圣高陶的法律文化融入人们的心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