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招生政策权威解读:本科招生名称及录取详情

时间:2024-12-05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65评论:0

这两天,不少准备报考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学校微博(@HEFEITU)和微信(hfgd1945)询问招生问题。今天冰堂为大家带来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招生政策的权威解读。你关心的一切都在这里! !

合肥工业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教育部共建的大学。学校始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2009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 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行列。

招生政策权威解读

两个招生名,分别录取

2019年本科招生采用“合肥工业大学”(国标代码10359)和“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国标代码19359)两个名称。每个学校都有独立的招生学校代码。招生时分别录取,考生填写申请表。申请入学时应分别填写申请表,占两所学校录取。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校名称为合肥工业大学,证书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文凭。

2019年,合肥工业大学招生计划总规模8200人,其中合肥校区招生5700人,宣城校区招生2500人。

顺应时代潮流,加大招生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印尼语4个普通本科招生专业。

与白俄罗斯国立理工大学合作新增2+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招生专业位于宣城校区,包括交通装备及控制工程(先进车辆)、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平行志愿服务,无专业志愿水平差异

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平行志愿提交批次,转学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准入时,根据各省(市、自治区)模拟备案情况,适当调整转移比例。

考生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检查,统一考试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符合学校报考要求的,按照从高分到高分的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基于他们的申请分数和职业抱负的低分。设立专业志愿者级别。

其他相关招生原则以我校公布的2019年招生规定为准。

专注工作、理工结合、文理结合

合肥工业大学军训要剪头发吗_合肥工业大学军训内容_合肥工业大学新生军训

目前,合肥工业大学已形成“工学为主、理工结合、文理融合交叉”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传动、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管理科学与工程

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1%。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

1个科目被评为A(2-5%):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个学科排名B+(10%-~20%):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了适合学生不同发展需求、不同成长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01

落实“两份成绩单”政策落实学生能力发展

以“立德树人、德才兼备、创新创业”三合一的教育教学一体化体系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学生成长和成长的需要为导向。成才方面,我们大幅减少了课时,特别是专业课的课时,强化了“中等教育”。 “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通过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设计,客观记录、科学评价、星级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经历和成绩,全程培养学生能力整个过程。综合素质。

02

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学校以培养“拔尖创新、学术精英、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通识教育+综合学科培养和学业辅导制度,并且面向国际。

每年招生计划180人。招生专业为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8个理工类专业,选拔将在新生入学后两个月内进行。学生被录取后,学籍将从原专业转入创新实验班。主要的。

03

灵活的重大调整政策

学生入学后有很多调整专业的机会。军训期间,学生可参与全校创新实验班选拔;大一结束后,学习成绩在本专业前30%的学生可以申请全校转专业。

04

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合肥工业大学新生军训_合肥工业大学军训内容_合肥工业大学军训要剪头发吗

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9个国家的近50所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并与海外多家知名院校开展了包括2+2本科双学位和“3 +1+1”本科课程。连续硕士学位。与白俄罗斯国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2+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设有本科生出国留学专项基金,支持品学兼优的学生出国留学。

候选人常见问题解答

1、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质?

学校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开设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创业活动、文学艺术活动、社团活动、技能项目六大类通识教育选修课。

建立在线教育学习平台,积极支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统筹推进青少年新媒体项目。以“构建清朗网络,凝聚青年力量”为理念,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新格局,实现团网深度融合、团团团结。庆互动性强,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

牢固树立“以文化人、以文化育人”的工作理念,精心打造“思想、知识、实践”融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品牌。以“小知行”学风建设季为契机,开展学术生活、博瑞沙龙、校园辩论赛、读书月、尖子生互助平台等活动,打造学习、具有理工大学特色的育人文化魅力校园。涌现出“电影193”、“杰出工大人”青少年才艺秀、百科知识等一批既有理工大学标志,又有思想深度,深受青年学子喜爱的新项目品牌。会议。举办“12月9日”文艺演出、校园十佳歌手比赛、迎新晚会、毕业生联欢会等校园文化活动。

2、学校有哪些奖助学金政策?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强化“奖、贷、补、补、减”五位一体的联动资助,有效推进定向资助,实现了资助全覆盖。资金。学校确保没有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我校奖学金分为国家奖学金(含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其中社会奖学金有150多项。

3、学校本科毕业生继续学业情况如何?

2018年我校共有本科毕业生7571人,在读高等教育(含出国留学、出国留学)共2805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5.20%。

4、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根据《财富》杂志发布的2018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商业,学校毕业生在公司找到工作。行业5574人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1780人,占比31.93%; 2590人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占比46.47%; 656人进入民营企业500强,占比11.77%。

其中,直接就业毕业生总数的72.10%前往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设计单位签约人数保持稳定,比例保持在10%以上。

学校2018届毕业生中,毕业生去华东地区就业最多,占69.63%,其次是中南地区,占16.80%。毕业生前往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占0.79%和2.43%。从就业单位所在省份分布来看,毕业生选择留在安徽就业的人数最多,占33.85%,其次是浙江省、江苏省和广东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