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市打造29个多功能小区居民活动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居民满意度高达96%

时间:2024-12-04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1评论:0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累计建成集基层党建、协商自治、文体活动于一体的社区居民活动中心29个。

每个社区活动中心平均面积413平方米,提供健康咨询、日常护理、书法教学、法律援助等服务。

平均每月接待780人次,服务430人次。居民满意率达到96%。人们亲切地称其为“家门口的温馨港湾”。

一切事情,民生是最重要的;政治的繁荣取决于服从人民的意志。近年来,合肥市民政局秉承“民政为民、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群众的忧、烦、忧。 ,用心、用情传递城市的温暖,支撑城市的幸福。

守护成长之路

为孩子搭建“温暖堡垒”

13岁的王玲(化名)是肥东县农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离开了王令,从此杳无音讯。懂事后的王令总是害怕别人知道她是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心的阿姨来到她家。

“她夸我眼睛很漂亮,我就偷偷喜欢上了她。当她看到我手上的冻伤时,就给我拿来了冻伤膏。我喜欢叫她梅子阿姨,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一个‘梅’。”她怕我跟不上学习,经常走过村里泥泞的小路帮我写作业;还冒着大雪给我送来新衣服、新发夹……”

这位梅子阿姨就是合肥市肥东县八斗镇大榭村协西组儿童主任曹惠美。肥东县共有346名儿童主任,他们在为像她这样的孩子们筑起一座“温暖的堡垒”。

由于是劳务输出大县,肥东县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关爱和保护。在充分利用19所农村学校、少年宫和39所校园儿童之家的基础上,当地还在村庄、社区建立了335个儿童之家,每周至少开展两次活动。同时,结合“春蕾计划”、“育德计划”社会公益培训项目,引进专业人才团队,为广大群众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户外拓展、定期“家庭聚会”等活动。县内的留守儿童。

目前,合肥市有留守儿童7531人,实现了辍学儿童100%重返校园、无户籍儿童100%户籍的目标。

牢牢编织民生保障

社援粉夏夜星光灿烂

合肥找工作百姓网_在合肥找工作百姓网_合肥百姓找网工作招聘

2020年,蜀山区落实《合肥市百街(镇)社会救助服务提升品牌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开展“温暖家访、温暖陪伴、暖心行动”四大行动以“携手共进”为基础,以救助困难边缘群体为重点,全区启动了“蜀爱行走温暖家访、蜀爱行走温暖陪伴”四大社会救助项目。风雨无阻,蜀孩子绽放暖心行动,蜀心站携手合作”。 “蜀”牌项目。

南七街道重点以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为平台,开展“蜀友有爱,筑爱南七”工程。借助南旗e窗、微信群等网络新媒体平台,开通微心愿救助和公益企业库申请热线,通过“困难群众一处三令”服务,积极开展定向救助订单、公益服务综合体下单、爱心企业接单”。

24家爱心企业、团体和个人向蜀山慈善服务综合体捐赠善款681760元、生活用品6400元。此外,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赠各类服务,领取“月子保姆培训、心理咨询、白内障筛查”“家电维修、爱心理发”等22类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服务项目。

“百街(镇)社会救助”活动开展以来,合肥民政局已实施四大类159个服务项目,投入项目资金337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82.7万元,服务群众12.4万人。有需要的人。我们将继续构建严密的社会民生保障网。

推广智慧服务

为老年生活插上“智慧翅膀”

“小乐你好,我想点餐。” 78岁的孙东亭按下开关,向机器人发出语音指令。

“两肉两菜加米饭13元,两肉一菜加米饭10元,你选10元还是13元?”稚嫩的声音清亮甜美。

“13元。”

“好的,稍后会有工作人员联系您。”

很快,德义顺老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世峰提着饭盒一路跑到六楼,举手敲门。门应声打开。孙洞庭接过饭盒打开,“红烧肉、炒白菜、炒豆腐都是我的最爱。”

机器人小乐来自合肥经开区实施的“智能家居养老”公益创投项目。该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公司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智能家政、医疗救助、膳食救助等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社区,一旦后台收到‘点餐’、‘陪餐’等订单,服务中心就会第一时间派人上门服务。尽可能。”合肥经济开发区社区管理局民政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在合肥,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正逐步从养老机构走向千家万户。科大讯飞、精启、华米等科技公司研发的智慧养老服务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辅助设备等已得到推广使用,智慧养老与人、物、点精准连接。合肥民政局顺势而为,主动出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品类、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特别缓解寒冷的冬天

为街头带来温暖

在合肥找工作百姓网_合肥百姓找网工作招聘_合肥找工作百姓网

2020年12月29日,泸州街头降下大雪。夜幕降临,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

“冷吗?跟我们一起回救援站住两天吧,那里很暖和!”当晚9时许,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一家书店附近,苦苦劝说一名无家可归、乞讨的男子接受救助。此前他们曾多次来此劝说,但该男子始终不愿意接受帮助,不同意回家乡。劝说无效,救援人员无奈给他留下了被子、棉衣、保暖内衣、棉鞋和一些食物,以及救援站的联系方式。随后,随行医生检查了该男子的身体,确定没有问题后,一行人才继续检查。

“每次出现恶劣天气,我们都会加强巡查,掌握他们的动向,及时提供帮助。”市救援管理站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做夏天的一阵清风、冬天的一缕暖阳,让这个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暖、社会的善意。”

24小时救援、“拉网式”全面排查、生活必需品全天候供应、落实发现报告制度、四级联动救援工作格局,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有衣、有被、有住。美联储。

2020年寒冬专项救援行动中,合肥民政局组织街道巡查500余次,主动救援416人,发放被子53床、棉衣棉裤130套,整理信息关于无家可归者和乞丐。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用真诚的言语、真诚的行动,带去党、政府和全社会对无家可归者的关爱。

居民活动中心

家门口的温暖港湾

火车站社区“家门口”服务站,常年充满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喜欢读书的住户可以坐在面向中央花园的一侧靠着玻璃门,在阳光下阅读喜欢的书。书法爱好者在课桌上泼墨;老姐妹们坐在阳光房里泡一壶绿茶,聊着自己的家人;爱美的姐姐们在舞蹈室里翩翩起舞;孩子们在小教室里当老师,在色彩缤纷的房子里跳来跳去,在儿童游乐园里玩耍……

哪家缺少工具,便民服务站免费借用;在社区“一”稻菜园里,从播种发芽到生长成熟,孩子们亲眼见证生命的奇迹,与社区空巢老人分享收获;老年居民在“印象火车站”仍能看到一些1960、1970年代的老物件,勾起他们对青春的回忆;每周,网格领导在网格上固定一个点,为人民服务;每月为7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