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温暖瞬间:居民送电暖器,社区工作人员感动满满
疫情防控中,总有一些不期而至的温暖——市政府办公室周静
“我是10号楼308的住户,谢谢你们在这么冷的天气里辛苦劳作!我把这个电暖气借给你们了。”当我们在防控点执勤时,一名居民突然拿来一个电暖气过来。 。
当疫情与寒潮不期而遇,当暖意与寒风相互碰撞,来自群众的朴实善意让我们所有值班队员都感到充满温暖。
今天是我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第三天。防控服务点为瑶海区三里街道来安路社区一处无名三五社区。典型的老年社区人口复杂,其中老年人居多。个别居民不能积极配合社区封闭管理、进出强制体温检测、限制出行次数等措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做好日常出入境登记、体温测量、防疫宣传、公共场所消毒等工作的同时,还重点加强患者说服和科普宣传,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差异化对待”。不同类型的居民。对于老人,我们用温和的言语“哄”他们戴口罩、少出门;对于高风险外出务工人员(包括美团小哥、UU跑腿),我们多次提醒他们注意自身防护;对一些顽固分子,市民要及时告知社区居委会并积极配合,耐心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向其他居民反复讲解疫情的危险性和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在防控点全体值班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认知增强,配合程度逐步提高。居民进出人数减少,居民出行戴口罩的安全防护意识越来越强。强大的。下一步,我将继续加强人员出入境管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十件制服”,加强已返岗和即将返岗人员登记,确保他们有责任保家、对国家负责、对国家负责。
我在“疫”线上——市政府机关工作委员会委员徐江华
2020年2月16日 青香格里拉社区 海空社区
昨天下雪了,今天阳光明媚。我的心情好多了!这是我在社区参与抗疫工作的第四天,我真切地感受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太“艰难”了。短短四天,我们经历了从市政府机关到基层一线角色的转变,经历了基层防控一线工作的艰辛,经历了雨雪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坚持,经历了基层防控物资装备短缺。焦虑的煎熬,经历编织密密麻麻的防控网络格局的艰难,经历做群众工作有时不被理解的委屈,经历害怕某些方面工作没做好的愧疚……
这一切对于我们基层党组织来说不是问题,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也不是问题。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香格里拉社区党支部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上,铭刻在心,克服人少任务重的实际困难,与疫情赛跑,加班加点,走访慰问。现场了解辖区人流情况。严格组织人员进出社区登记和健康筛查、公共场所及楼道电梯消毒、隔离观察、进出化肥人员动态跟踪管理、疑似人员零报告等制度,使疫情防控口袋牢牢扎扎实实,坚决落实保护土壤是你的责任,你必须对土壤负责,你必须履行你对土壤的责任!
疫情是命令,基层是一面镜子。机关党员必须像机关党员一样行事。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深入基层,与战友们并肩抗击疫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社区宋书记介绍了我辖区的疫情情况后,我立即上班,落实我所负责的社区的工作任务。到“四明”(查户数和人数、查湖北居民)、查清当天14天内还过化肥的人、查明目前正在隔离的人),并规范《海空社区疫情防控期间人员进出健康登记表》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时限登记,确保不给社会带来隐患,不进入深入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同时,了解社区抗击疫情中出现的一些困难,我努力协调,为海空社区每户家庭配发了水银体温计,为社区配发了红外线测温枪。社区宋书记对我们市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给予了充分的赞扬:“你们不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也展现了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作风!”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得到基层的认可,让我心里感到温暖!
如果说往日的喧嚣和阳光下的笑脸是因为有人为你负重,那么天空下的宁静和宅在家里的温暖也是因为有人不畏安全并为你背负重担!正是这种为人民“挑重担”的责任和信念,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让我们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为自己是一名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党员而感到自豪。我们是建设“让党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构的火种。这火会越烧越旺,成为燎原之火!我们向组织承诺:我是我岗位上的先锋,请大家放心我的岗位!
奋力拼搏,沉入深处——共青团委员何阳
2月16日,雪后天气转晴。今天是我在社区支持第一线工作的第四天。
下沉社区那天,我在瑶海区城东街道塘桥水果批发市场接手了任务。此时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同志支持我。当天下午3点30分,韩街道主任、吴社区书记前来视察工作并看望我们。他们告诉我们,塘桥社区另一个国丰社区防控能力不够,需要抽调1人支援。我主动申请了国风社区。
国丰小区原是国丰塑业的宿舍。位于玉溪路与龙岗路交叉口东约300米处,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原本主要是企业员工。后来,这些房子有的被转卖,有的被出租给租户。当前人口较为复杂;目前社区有324户,机动车约60辆。社区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仅有密切接触者1人。隔离已解除10多天。
刚到社区执勤,我首先需要熟悉人群、熟悉环境。社区有四名防疫管理人员,都是居民报名的志愿者。这四位志愿者的负责人是冰箱厂的老销售经理徐大姐。她在社区从事物业管理工作十余年。她很灵活,熟悉社区里的一草一木。元姐管理认真,不含糊。另外两名志愿者也很敬业,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小区只有一个出入口,北临玉溪路。从航线结构和人员配置来看,如果管理和服务好,疫情风险是可控的。
然而,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风险。首先,居民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小区里的运动器材前总有人坐着聊天。一些居民没有戴口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年“平头哥”,他不戴口罩就下楼去岗亭聊天。我一上去劝说,他立刻高兴地走过来,递给我香烟,说:“城东街没有一例,不用太担心。”二是居民卫生习惯不好。 2月14日,一名居民在门口捡到一个包裹,走了两步揉眼睛,戴口罩有些不规范,他摘下口罩揉了揉嘴。鼻子的状况。三是社区准入管理制度不完善,规定每户每周外出3次,外出倒垃圾、取快递算不算外出,执行不明确。
言归正传,首先要解决居民的意识问题。说服必须既“强硬”又“友好”,以尽量减少对抗,避免制造冲突。在劝说时,他举了总书记自觉带头戴口罩、人们买菜15秒内即可被感染、气溶胶也有传播风险、楼梯栏杆也能传播病毒等例子。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只要有人给他们意识,政府的弦就紧。除非出现极度无视法纪、生命安全的情况,否则大家基本上都会理解和支持。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从14号开始,没有人不戴口罩下楼。 15日,一名女同性恋被发现未戴口罩下楼取快递。还没等大家开口说话,她一看到我们就立刻用胳膊肘。我捂住嘴和鼻子,回去拿口罩。二是帮助完善准入和退出制度。明确垃圾在门口倾倒(小区管理特殊情况,垃圾在门口倾倒),快递在门口取件(快递柜在门卫箱旁边)。凡是超出这个范围的铁门都会被计算在内。门1次。最重要的是要继续与街道、社区、社区志愿者管理员进行协调和管理,做到帮不上忙,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重点是充分发挥市政府优势,帮助协调解决物质困难;就是充分发挥“外人”的优势,遇到矛盾时坚持原则和规则,“帮助管理者而不是亲戚”;就是宣传和贯彻先进理念,帮助、帮助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5日下班后,我和王万秋同志回顾了一天的工作,发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开展。比如工作形式单一,仍然只关注出入口,没有深入到小区内部楼宇、楼道的管理。国丰社区还有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的日常生活十分不便。我们仍然对他们生活中的其他需求了解不够。再比如,小区居民家中的情况如何?居民们会不会“转移战场”,聚集到某一个居民家等等。因此,从今天开始,我们陆续开始向该楼居民等社区“深入”提供服务。我们走访207楼老人家了解到,老人的儿子长年瘫痪在床,爷爷的腿脚也不好。我们都靠奶奶的双手。我们单独为这个家庭提供了口罩,然后我们还要争取物质帮助。与此同时,我和街道战友在社区里走一圈,发现隐蔽场所仍有聚集现象,需要我们定期深入、深入开展工作。
接下来还会有一波返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从服务精细化程度来看,必须摆脱“旧”状态。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做好。
“飞雪迎春”,我相信春天已经不远了!
我们共同抗击疫情——市委主编刘勇
2月15日,星期六,是周末,但对于疫情防控来说,依然是工作日,不分昼夜。天气预报很准,有雨,有雨夹雪,有气温骤降,最重要的是,还有大风。简易的帐篷很容易被风吹倒,但社区的同志昨晚做好了防范,把帐篷周围的防护拆除了,只留下了顶篷挡雨雪。大风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我给游客量体温的时候,正好是顺风,所以难免有点担心,但防控环节是不可或缺的。无论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风有多大,我都会抓起我的“枪”,向前冲。
此次,市委办公室派驻城市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10名党员干部同志,被分配到城区4个区的7个不同社区。我和王丽、杨少辉被分到政务区惠林阁社区西区的小高层。该小区共有高层建筑3栋。实际居住有160户、约520人。外来租客较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据初步调查,重点防控人群有10人。其中,1名途经武汉人员,已居家隔离12天,无不良症状。 13日还有8人从安庆集体返回。该社区现有确诊病例2例,需隔离至2月27日。今日还有一人从南京返回合肥,也按要求进行报告和隔离。
经过两天多的一线执勤,与社区基层的同志一起抗击疫情,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众志成城”。虽然防控工作给社区带来了很多不便,但大家都理解支持,值班工作人员更是“谢谢你们辛苦了”。因为今天气温低,温度计经常不动作,只好把电暖器收回来烤一会儿再用。需要进入小区的同志毫无怨言,在风雨中耐心坚守……小区热心居民周双兵自备口罩,主动担当巡逻员。他登记发放通行证,帮助隔离人员领取和运送快递和生活用品,还经常帮助物业检查水电状况。今天我陪他检查供水室时,他很认真。他很细心,反复向我强调,大家都在家,供水肯定没有问题。街道、社区的同志也不断奔波在各个防控点,检查值班人员的出勤情况,处理突发事件。早上听说一名保安昨晚突然发烧,紧急联系120,将其送往医院检查。庆幸的是,最终还是虚惊一场。今天上午10点左右,一辆小车直接闯入小区,被执勤人员果断拦截。原来是社区便衣调查组的一位同志来检查执勤纪律的执行情况,对我们的做法表示满意。
“万人之力,天下无敌”。面对疫情,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今晚外面的温度很低。估计留下来的战友会很辛苦。希望明天天气会好起来...
你终于实现了你的愿望——科技馆支部党员方海红
2月11日,科技馆分群发布了选派党员干部员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报名截止时间为次日上午9点。当我看到通知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参加,但我在家带孩子有困难。向家人说明情况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父母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女儿的重任。接下来就是为女儿做好思想工作。没想到,当我6岁的女儿听说我要送她去奶奶家支援防疫时,她听到的第一句话是:妈妈,太好了,你终于实现了你的愿望,你可以帮助别人了。像医护人员一样保护我们的国家。以后我也要向你们学习,成为一名医学家,发明药物消灭病毒,治愈所有病人。”原来,这些天我反复观看一线医护人员奋力救治病人的报道,在感叹国家有难的同时,我不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情景深深地印在了她幼小的心灵里。
送走孩子后,我满怀信心地报名,然后前往经济开发区海横社区开展一线防疫工作。每天,我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居民测量体温,办理购买凭证和复工通行证,登记外来人员信息,要求他们进行自我隔离。在工作中,我发现大多数居民都能配合我们的工作,主动测量体温,出示身份证件,尽量不外出。但仍有居民认为病毒离自己很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有的摘下口罩抽烟,有的聚在一起聊天,有的一起下棋。为尽量避免人群聚集,我们加大巡逻力度,积极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为居民分析聚集隐患。一些老年居民不听我们的劝告,与我们进行了持久战。我们一到,他们就假装把棋收起来,一走,就把棋摊开,开始打架。对此,我们找到老人的子女和我们一起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并建议子女为老人的手机下载并注册象棋APP,在线对战。经过种种努力,他们终于回到了家。我们心里更加放心了。
每天都有居民问我们:“今天怎么样?疫情是好转了,还是病例又增加了?”我们会安慰他们: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自我隔离,做好每一项疫情排查工作,疫情就会过去。控制力越来越好。我们共同对抗寒潮、风雪,也将分享春天的温暖、鲜花盛开。
相关文章
- 建行裕农通APP助力庐江县农户王军成功申请10万元线上信用贷款
- 五河融媒问政栏目:倾听民生诉求,解答网友疑问,提供政策咨询与建议转达
- 合肥简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12月3日起无需提交申请表
- 合肥调控升级:招商银行首付4成以下利率上浮20%,首套房利率再涨
- 合肥市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详解:五险一金中的公积金如何提取?
- 重庆邮电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 2022合肥公积金提取条件及所需材料详解:住房与非住房类提取全攻略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全球最大公用事业企业岗位表及报名指南
- 德州人社部门推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未来健身教练与管理者的全方位教育
猜你喜欢
-
2020楼市315特别策划:疫情期间物业服务现状与买房纠纷解析
在“3·15”来临之际,合房网和安房网特别推出了《2020 楼市 315 特别策划专题》。这个专题直击安徽楼市的深处,能让您一同见证疫情期间物业服务的真实状况。同时...
-
12月12日返校复学复课通知:家长必读的健康防护指南
亲爱的家长朋友: 你们好! 自开始居家线上学习后,因为老师们的坚守以及家长的悉心陪伴,同学们能够居家防疫,进行线上学习,落实“停课不停学”。在此,要衷心地感谢大家与...
-
合肥经开区领导王家和一行检查皖智高复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
4 月 14 日上午,合肥经开区的党工委委员以及管委会副主任王家和等一行人来到合肥皖智高复学校,对开学工作进行检查。各位领导在学校门口主动拿出手机扫码,展示出健康码...
-
长三角铁路恢复多趟列车,上海至合肥高铁增至每日4班
连日来,长三角铁路部门依据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以及客流的变化情况,借助大数据来加强对客流的预测分析。他们分不同的梯次制定开车方案,科学地实施“一日一图”,以动态且...
-
合肥市发布第30号通告:娱乐及休闲健身场所即日起恢复营业
3 月 26 日晚,合肥市发布通告。通告表明,影剧院这类场所,歌舞厅这类场所,网吧这类场所,酒吧这类场所,KTV 这类场所,游戏厅这类场所,茶楼这类场所,棋牌室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