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集烧鸡: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打造56亿品牌价值
符力记烤鸡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历史名菜,其制作工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年来,墉桥区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坚持符力记烤鸡产业发展,着力提升产品、打磨品牌、唱响文化,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道路。文化和旅游促进传承。多措并举促进传统技艺发展振兴。据测算,福利记烤鸡的综合品牌价值达56亿元。
“一、传承技艺,育才,构建烤鸡技艺传承新格局”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与苏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本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定向招生开设烤鸡专题班,组织富力集烤鸡非遗技能培训,培训非遗人才60名。
守正创新,助力传承。传承传统工艺,与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畜牧研究院等国内7所大学、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申请烤鸡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项,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2篇。文章。
深挖内涵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符力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效应,广泛收集整理符力集烧鸡制作技艺、饮食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遗产,建成两座符力集烧鸡博物馆,全面展示符力集烧鸡的历史和技艺。烤鸡。 、传承等相关信息,每年平均接待游客7.3万人次。
“二、加强宣传,树信誉,营造保护烤鸡技艺的良好氛围”
讲好故事会增添魅力。与央视安徽公司合作拍摄烧鸡制作过程纪录片,讲述安徽宿州福利记烧鸡的故事。我们投资支持了富力集烤鸡名号的高铁列车。 “福利集烤鸡”高铁已开行2趟。我们参加了“火车线上的中国味道”专题,展示、收集、挖掘了几代人的“符力记烤鸡”。 “有10多个故事,勾起你舌尖上的回忆。
依靠媒体的强力宣传。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节目合作,推出“国嘴谈福利记烤鸡”系列促销活动,并邀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8家中央主流媒体开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题宣传活动。 “媒体富力集行”采访活动及报道阅读量超过10万次。我们搭建了新浪、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矩阵,为福利记烤鸡推出了共计60个宣传视频和文章,累计点击量超过3000万次。仅搜狐新闻报道《媒体聚焦墉桥朵》正式报道首届中国烤鸡产业发展大会,单次阅读量突破307万。
举办展览以扩大您的声誉。 2023年以来,烤鸡企业参加非遗展、世界制造业大会、农业展等近30场展会,线上线下销售额达50万元,成功开拓长三角市场比如上海、杭州。首届中国烤鸡产业发展大会成功举办,当年实现福利吉烤鸡销量超过3000万只,增加产值超过60万元,总产值达到17.6亿元。
文化与旅游融合增添动力。围绕富丽大道苏州旅游景观,推出“美食+美景+文化”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味道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富丽大道二日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新国潮鲜真空土鸡、至尊鸡秘制麻辣凤爪、土鸡珠光礼盒、白羽鸡剪纸礼盒等旅游产品。刘老二烤鸡荣登2022-2023年度十大烤鸡品牌榜首,富里镇府北村入选安徽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
“三、打造品牌,发展产业,推动烤鸡产业振兴发展”
高职位促进效率。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为组长的符力集烧鸡产业振兴领导小组,于2018年共同制定了《苏州市墉桥区符力集烧鸡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8-2030年)》。结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年)”,将“富力集烤鸡及畜禽肉食品加工产业链”纳入区优先发展产业链,全面推进振兴符力记烤鸡产业。
企业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充分发挥符力集烤鸡协会和苏州汇香源烤鸡有限公司、刘老二烤鸡有限公司等烤鸡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成立符力集烤鸡产业发展商会商务部,吸纳52家烤鸡企业及物流、养殖、饲料等相关企业加入会员。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0人,创造就业300人。
品牌领导力增添动力。设计统一的品牌形象LOGO,专门开发线上品牌文创包装,统一外观形象和标准。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引导烤鸡企业统一规范使用“福利吉烤鸡”大品牌+企业小品牌模式,扩大福利吉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效应价值,授权6家企业使用“符力记烤鸡”标志产品、地理标志等
市场主导激活力。建立线下富力吉烤鸡分销平台,通过加盟店、连锁店、超市供应等模式建立分销网络,进行多方位、多渠道推广。组织电商线上直播带货,打造网红爆款。抖音账号“卖烤鸡的女孩”粉丝数量超过17.7万。刘老二、徽香园等烤鸡直播账号热度持续上升。两大烤鸡直播账号烤鸡直播基地年均观看量超过1000万,年线上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昆明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格局升级:从世博会到文旅融合的跨越
审察格局,能决断一生的荣华与枯败;观察气色,可确定行年的吉祥与灾祸。格局的宏大,能够用来观察天下;格局的美妙,足以用来确定天地的秩序。 昆明城市风光图,图片来源网络...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落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与文旅融合新发展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11月17日举行,为期31天,今晚在上海大剧院落幕。 在庆祝中华人民...
-
江苏特色项目职业技能竞赛申报范围明确,非遗传承者和新职业等可申报
最后期限:- 为适应江苏特色产业发展,支持文化传承,鼓励技能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新职业、新技术、新工艺劳动者搭建技能成长舞台,现就举办江苏特色项目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