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揭秘二战时期三菱工厂在广岛和长崎的战略地位与历史影响

时间:2024-11-2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7评论:0

作者:千树

揭秘二战时期三菱工厂在广岛和长崎的战略地位与历史影响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两年前,我去拜访了一位德高望重的80多岁企业家。吃饭的时候,他对我说:

有一次,他在与三菱公司的人打交道时,一位日本三菱公司的领导走过来问他:

“X先生,你知道美国为什么要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吗?”

不等回答,三菱领导继续说道:“因为三菱的工厂在那里,他们就是想轰炸三菱的工厂。”

语气中透着骄傲、骄傲和一种难以形容的心理优越感。

(注:从城市规模来看,广岛和长崎并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二战期间,广岛被昵称为“日本军都”,三菱等最重要的军工公司在那里设立工厂。

长崎是日本最大的造船厂三菱重工造船厂的所在地,这里生产了袭击珍珠港的“雾岛”号等四艘战列舰。

还有“天成”号等4艘航空母舰和7艘重型远洋舰也是在这里生产的。 )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它一直激励着我思考制造业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底层逻辑。

这其实反映出一件事:大国之间的竞争和博弈,从来不在于谁的话语权最大,而在于是否拥有领先的硬科技和强大的制造业。

“GDP重要,GDP构成更重要”

前面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

威廉·布莱克说过:“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天堂。”我们要做的就是挖出隐藏在冰山下的波浪。

日本全盛时期,时任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说过:“在国际外交上,我左脸写着丰田,右脸写着索尼”。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真正被人们铭记的不是它的领土有多大,而是它拥有多少世界级品牌。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是韩国的170倍,人口是韩国的3倍。不过,俄罗斯(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存在感远不如韩国。

一提到韩国,我们就能想到现代汽车、LG空调、三星手机、韩剧、各种化妆品。

强大的制造业支撑着“韩国形象”。但一提到俄罗斯,我似乎就想不起来什么了……

因此,迪士尼、可口可乐、特斯拉、苹果手机都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丰田、松下、任天堂游戏机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我们对韩国的了解一半来自三星;我们对德国的了解很多来自于各个工业企业的智能西门子设备。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战场。

纵观历史,美国崛起并取代了英国作为制造业强国的地位。

后来,日本崛起并接管了美国的制造能力,从圆珠笔到笔记本电脑、电视、汽车、轮船和摩天大楼。那时的日本是“不可思议”的。

随后是韩国的崛起,如今中国已经取代日本和韩国成为制造业强国。

同样,失去制造业也是失去“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日本GDP位居世界第二,达到美国的70%,人均GDP约为2.6万美元。

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尽管30年后日本的GDP将位居世界第三,但已远远落后于中国和美国。

经济学家称之为“30年的停滞”。主要原因是日本三大支柱产业:半导体、电子产品和汽车产业的衰落。

半导体产业被韩国、台湾取代,家电、笔记本、手机受到中国严重冲击;

新能源汽车时代,美国有特斯拉,中国有比亚迪、蔚来等,日本汽车产业也受到进一步蚕食。

大国竞争已从原来的G20转变为中美G2。

几年前,有一篇文章轰动全网,名为《GDP很重要,GDP构成更重要》,其中谈到了“制造业等实体的关键”。有一段话读来令人震撼——

我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南宋的GDP远远超过金朝,但是南宋的GDP是由丝绸和茶叶组成的。相比之下,金朝的GDP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他们有铁骑和弯刀。结果,南宋被金朝超越。铁骑被按在地上摩擦,最后国家灭亡。

其次,鸦片战争前,清朝的GDP远远超过英国。然而清朝的GDP还是由茶叶、丝绸、陶瓷组成,而英国的GDP则是由坚船大炮组成。结果,英国仅剩几千人的远征军就打开了大清帝国的大门。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有观点,“GDP的结构比GDP的增长更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世界动荡不安,但无论是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还是美国的特朗普和拜登,都在拼命地试图让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回归本国。

10月7日,在美国国家制造日之际,白宫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其中核心思想之一是——

这将通过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并将其投入生产应用、培养先进制造劳动力以及增强制造供应链和生态系统的弹性来实现。

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驱动和支撑。拜登政府未来的任务将集中在振兴制造业、建立强大的国内供应链、投资研发、培训劳动力等方面,以确保美国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经济主导地位。

中国的二十大报告富有远见、令人震惊。它明确指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国家”。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经济发展聚焦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中国的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这是中国未来走向强国的关键。

联想,厉害了

这篇文章要讲的是联想。为什么我们首先讨论制造的这么多关键方面?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有一句名言:国家竞争优势相当于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国家是主体,具体竞争力必须落在每个企业身上。联想最近的一个视频让我很震惊。

1、震撼的“14秒”

如果你用过ThinkPad,你会发现它的键盘极其好用,按键呈弧形,键程舒适,反馈特别有节奏。一旦你使用了它,就很难再回到其他品牌的电脑了。

该视频介绍的是 ThinkPad T14s 背后的键盘。

在键盘的背面,你会看到61颗螺丝,长度为1.4毫米,直径为2.4毫米。它们控制键盘的感觉。

如果你想手工制作一个键盘,光是转动螺丝就需要半个小时。

如果这个过程交给使用机械臂自动拧紧螺丝的机器,则需要3分钟以上才能完成。

然而,联想140米的生产线上仍有96道这样的工序。

我们看到的是,180多种材料有序组装,完成了一系列测试。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包装和生产平均只需要14秒。

我和小伙伴看了这个视频,很多人都惊呼,真的太棒了!

14秒,是中国制造最强实力的缩影。

如果你觉得一个键盘很简单,没有科技感,可以搜一下。全球最强大的苹果公司被誉为最先进的MacBook制造商。其蝶式键盘引发“键盘门”诉讼。

简单来说,早在 2018 年,不少 MacBook Pro 消费者就发现键盘按键发粘、无反应,而且很容易让灰尘和碎屑进入,导致打字困难或损坏。

后来苹果给出了很多不同的修复方案,甚至加了防尘膜,但都无法解决蝶式键盘无法使用的问题。

结果,消费者不断提起诉讼。时隔数年,今年 7 月 20 日,苹果终于同意支付 5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38 亿元),以了结 MacBook 蝶式键盘引发的“键盘门”诉讼。

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苹果产品不好。事实上,苹果产品仍然品质一流,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我们想要表达的是,我们看似简单的产品背后,其实有一个比想象中更困难的过程。

2. 3个制造层次

事实上,制造分为三个层次:

1、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对应强大的产品能力;

2、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3.为制造业赋能,向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整个社会企业输出先进制造能力。

大多数人的认识往往处于第一层次。当然,强大的产品是最终的呈现。没有产品力,一切都是空谈。

但制造不仅仅是过硬的产品,第二个层面是“供应链管理”。

许多年前,戴尔电脑非常受欢迎。很多人说戴尔的技术好像不如IBM,但为什么它的销量却远远超过IBM呢?

笔记本电脑和手机本身就是高度全球化的产品。每个产品的用途差别不大,但在B端,却是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极大考验。

一台看似普通的电脑有1600多个零件。这1600多个零部件由一百多家一级供应商提供。

进一步回到源头,这100多家一级供应商还需要更多的二三级供应商提供原材料。

联想是全球最大的PC公司,超越惠普、戴尔、华硕,其供应链管理也是全球最先进的之一。

比如联想在合肥的工厂叫联宝科技,就是优秀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例子。

2020年初,疫情突然来袭。大多数人不得不在家工作和学习,一方面,对电子设备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工厂运营和供应链受到影响。庞大的供应链中没有一个环节,就无法按时交货。

全球供应链遭遇巨大困难。联宝科技为何能按时交货?

他们尽力将供应的零部件全部运到合肥,另外租用了6个仓库,并提前预订了整整一个月的包机运输。直到那时,他们才意识到产能的提升。

如何?

联想打造了供应链智能控制塔(简称SCI系统)。一旦进入系统,你可以看到30多家自有工厂、2000多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80​​万家经销商和渠道商、全球180多家企业。各个国家和地区客户的供需情况。

连一颗螺丝的库存和需求都可以清楚了解,风险也可以预测,仿佛打开了“上帝视角”。

正因为如此,2021年合肥市六大主导产业中,平板显示、电子信息成为增速最高的产业。其中,电子信息部分是联想的贡献,平板显示是京东方的贡献。

正因为如此,今年9月,联想被Gartner评为2022年亚太供应链10强榜单第一名企业。

Gartner官方评价称,全球供应链的困境正在加速联想集团的智能化转型,联想集团在改善客户体验、构建庞大的全球网络、强化供应链的韧性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制造的第三个方面,实际上体现在制造能力及其赋能上。

让我们回到视频。视频中,一条完整的生产线流程从生产工单下达开始,经过备料、取料、组装、测试、包装、打码等几个关键流程。

一批原材料被送往生产线,经过72道装配工序,其中32道由设备自动完成,40道由人工完成。

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用机械臂安装触摸屏。

这里有4个动作:用吸盘吸起触摸板,调整角度将触摸板插入插槽,调整位置,最后拧紧螺丝。

相当于用设备代替了熟练工人的操作。

难点在于需要使用智能视觉定位。太高或太低都无法插入。还要保证触摸板四个边的缝隙完全均匀,不能有丝毫误差。

还有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给屏幕贴上一个框架,这个框架上贴着一张厚度只有60微米的软离型纸。

工人撕下来很容易,但机器很难,因为人有感情,机器只有参数。

这两项技术都考验着算法的准确性,联想花费巨资研发设备,最终实现自动化生产。

这看似简单的两步,却代表了ICT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

所有产品的组装必须在平均14秒内完成,这意味着所有工序必须在14秒内并且必须同时进行。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吃饭的时候,要先把菜洗、切、炒、上桌。每个步骤都是单独完成的。半小时只能做3道菜。但如果你去餐厅吃饭,你肯定等不及这个效率了。

因此,必须将这些过程分开并同时进行。

衡量一条生产线的效率,有一个指标叫UPH,即每小时的生产能力。联想生产线的UPH为250台。

产量为每小时 250 单位。怎么做呢?

主要依赖后端制造执行系统——LeMES。

该系统在技术上非常复杂。其底层逻辑有些类似“模块化拆分管理”,将从订单到产品的所有流程转化为数字化信息,然后利用人工智能实现单项调度和物料管理。 、生产执行管理等

例如,笔记本电脑上有数百个螺钉,它们所需的扭矩数据均由LeMES系统控制。每个螺丝都可以准确地拧紧到正确的松紧度。

而且,这套LeMES系统还可以供“数千人”使用。

福特时代是批量生产,T型车只是一种车型。现在,在商业中,很多汽车都是定制的,有不同的颜色、配置、参数等。

例如,T14s笔记本在LeMES系统中有34072个配置。针对不同国家、语言、甚至更个性化的需求都有专属的解决方案。

LeMES系统可以从生产调度阶段自动配置材料和流程,并自动设置程序来处理数万种配置。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更高级版本的柔性生产”。

这短短的14秒,让人震惊!它不仅凝聚了中国制造业的最强实力,也代表了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它是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一个缩影。

3、想“见一切众生”

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联想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家被低估的公司。

此前我们说过,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制造业必须由“大”向“强”转变。

归根结底,国家之间的博弈是企业之间的博弈。然而,在“大国博弈”中,人们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当有爱因斯坦的时候,人们常常很容易说牛顿是“侏儒”。走在最前线的不仅有华为、比亚迪,还有联想、大疆、荣耀等一大批科技公司。

真正的爱国不是当“键盘侠”,而是做实实在在的产品、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税收等。

亚当·斯密说:“商业是最伟大的慈善事业”。产品就是人品,企业家最大的功绩就是创造世界一流、领先的产品。

我认为联想最值得关注的是,它不仅将一流的ICT能力运用到自己的产品制造中,还赋能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全社会的制造企业。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曾表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这是从“孤树时代”到“丛林时代”的一个时期。

企业已从过去资源、渠道、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转向新的层面——产业链之间的竞争。

以智能手机为例。 iPhone与华为手机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苹果系列”与“华为系列”的竞争。

他们背后的竞争是全球上下游产业链,从芯片到屏幕,从摄像头到耳机……

在联想所在的产业链、供应链中,联想集团是“链主”。

以ThinkPad T14为例。在涉及的1600个零部件中,联想以自有技术为138家一级供应商赋能。

如何赋能?

近三四年,联想打造了供应链“最强大脑”SCI(智能供应链控制塔)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将整个供应链上不同部门的分散数据上传到数字系统中,以指导端到端的供应链活动,创建协作、一致、敏捷、需求驱动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这是共同创造生态繁荣。

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供应链上的企业,联想也将这项先进的ICT技术向全社会开放。

这让我想起了电影《一代宗师》中的一句话:“习武之人,有三境界:见己、见世界、见众生。”

做生意不也是这样吗?

它从“看到你自己”开始,哲学性地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希腊德尔菲神庙上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叫做“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认识你是谁以及你想做什么的过程。

比如,联想希望成为全球顶尖的PC服务商,成为为客户提供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企业。

“放眼世界”意味着企业成长起来后,必须撑起一片天空,为上下游产业链赋能。

“放眼众生”就是德鲁克所说的“企业是社会的器官”。我们要看到这个社会的需要、责任、未来的发展,融入这条大河。

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所言:“大企业要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创新发展,服务、通过核心技术创新帮助和支持中小企业成长,从而稳定中国制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从这个意义上讲,联想开放强大的制造技术,实际上是“看世界、看众生”,这也是二十大明确提出的中国未来发展方向。

结论:彻底明白一个道理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另一件有趣的事情。

南北朝时期,禅宗传入中国。此后一千五百年,出现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有什么区别?

“小乘佛教”是如何让自己成佛,“大乘佛教”是如何帮助他人成佛。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境界的区别。

这其实和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非常相似。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分为四个阶段:

1、生产要素主导阶段,主要依靠资源或廉价劳动力;

2、投资导向阶段,依靠大规模产能扩张;

3、创新导向阶段;

4、财富导向阶段。现阶段社会已经完全富裕,强调公平而不是效率。

我们现在处于创新驱动阶段,大国之间的制造业竞争不是口号,而是落在具体企业身上。

英国有劳斯莱斯发动机,德国有西门子、博世,美国有高通、IBM、特斯拉、微软、惠普,日本有三菱重工、发那科机器人、安川电机,韩国有LG、现代、三星,中国有华为。 、宁德时代、比亚迪、联想。

当然,从生态竞争的角度来看,这还不够。中国制造业的未来需要整体赋能,需要更多像联想这样的企业用自己的核心能力赋能社会。

其实,当我们谈论主权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制造主权”不也是一种主权竞争吗?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电视企业一般有3条生产线:最好的供应给日本;劣质的供应欧洲和美国;技术最差的产品就销往中国。

但即便如此,当时日本品牌电视在中国市场上的品质仍然是最好的。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确实很穷,也没什么可失去的。我们经历了屈辱和心痛。

这也让我们充分明白了一件事:只有强大、独立的制造业才是大国崛起的关键。

那现在呢?物易星移,海变桑田。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从来不缺乏忍辱负重、坚持到底的精神。

虽然目前还存在很多困难,但无论经历多么黑暗,我们都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可以发光,就像今天的中国产品、中国制造正在闪耀着照亮世界的光芒。

最后,关于大国之间的制造业和技术竞争,我用毛主席《清平乐》中的一首诗来结束这篇文章:

东方欲黎明,

莫道君要提前离开了。

走过青山的人还未老,

这里的风景独特。

排版|敲敲

审稿人|小米总编辑|孙云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