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高铁南站:市属区管出新招,警察也要管闲事

时间:2024-11-13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68评论:0

自2014年11月12日合肥高铁南站正式开通运营以来,

合肥高铁南站:市属区管出新招,警察也要管闲事

依靠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综合执法,

合肥高铁南站的“管理”开创了“新格局”。

作为城市的重要窗口,

合肥高铁南站是当之无愧的城市名片。

今天小宝想告诉大家的是,

在合肥高铁南站,

“市辖区管理”又出新招,警察也得管好自己的“事”!

“市辖区管理”出新招

自古以来,交通运输就是带动区域和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高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标志性标志,其建设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当合肥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时,合肥乃至安徽人民无不兴奋不已。

但如何让站区管理跟上高铁的步伐呢?

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

合肥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探索创新,成立市级高铁南站区域综合管理委员会。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管委会主任,铁路部门、包河区政府等市有关部门负责,管委会成员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南站片区综合治理工作。

同时成立综合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接受综合治理委员会和包河区政府的领导。负责高铁南站片区日常综合治理工作,协调、监督辖区内各执法单位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合肥高铁南站片区综合管理办法》,明确了高铁南站片区的管理范围、管理事项、管理权限和管理标准,整合南站地区道路交通和市容。环境等管理事项由相关管理部门委托或授权南站综治办办理;执法机构将根据实际需要进驻高铁南站区域。

目前,合肥高铁南站已成立城管大队,派驻派出所、交警中队、运管中队三个执法机构。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市辖区管理”创新体制明确了管理层级,确保形成管理合力,解决了功能区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的“两张皮”、建设与管理脱节等问题。管理不规范,权利与责任不匹配。资源分配、调度不顺畅等问题。我们实现了资源下沉、重心转移、责任落实、运行机制畅通,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警察也得管好自己的事

在合肥高铁南站,民警不仅要管治安、交通,还要管其他“闲事”。

比如,交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流动摊点,也要对其进行控制。控制后,移交城管作出后续处罚决定;如果城管发现“黑货车”,首先要取证扣押,然后交由交通管理部门核实处理。

高铁南站综治办整合公安、交警、运管、城管等部门力量开展“分组联合执法”,常态化“分组联合执法”通过人员培训、交流轮岗、日常考核等制度设计。

此外,通过搭建平台,成立了安徽省首个综合派出所,联合武警、特警、铁警、便衣等警务部门协调联合行动;当地公安和铁路民警实施AB岗,让铁路民警走出去。各地力量介入、信息共享、紧密联动,形成了内外互联、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一体化警务模式,消除了应急处置“盲点”。

垃圾落地不超过2分钟

合肥高铁南站每天运营254趟高铁列车。客运中心站、机场航站楼、公交枢纽站、商业区以及即将开通的地铁站均聚集于此,每天进出旅客超过10万人次。

如何高效运作,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

合肥高铁南站片区实行市政、环卫、绿化、物业一体化打包“四位一体”综合治理,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邀请外部整体投标。

管养中心按照分区分类的“网格”,制定标准进行严格考核,从而达到建管衔接、全面覆盖的效果,实现“垃圾落地不超过2分钟”,地面“一尘不染,坐地而坐”。 “质量从建设开始,成功从管理开始,管理需要精准管理、精细管理。”包河区委书记宁波说。

“四位一体”综合维护,消除了不同维护单位之间标准不一致、交叉作业的问题,提高了维护效率。同时,将服务融入管理,制定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使执法管理一线人员既是工作人员又是服务员,形成一岗多责、一人多责。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配套设施、组织志愿者服务、设立支持出行慈善基金等一系列措施,营造安全、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合肥高铁南站片区实施“大综合治理”模式近两年来,

实现“环境整洁、有序规范”

以“交通畅通、服务优良”为经营目标,

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认可。

在上海铁路局组织的2015年社会满意度调查中,

合肥高铁南站位列前茅。

其良好的管理成果也吸引了国内众多单位前来考察学习。

“大综合管理”模式还荣获合肥市政府2015年度政府创新奖。

并被推广复制到其他领域。

然而,创新永无止境

合肥作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高铁南站必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和负担。

创新管理始终在路上。

来源/包河区新闻中心、合肥出版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