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崛起,蔚来 ET7 获德国金方向盘奖,比亚迪拿下德国汽车租赁公司 SIXT
张文还记得大学时一位德国教授谈到中国汽车时说过的话。 2014年,张闻的德国大学老师举起自己的华为手机,竖起大拇指,指着张闻的iPhone 5挥手,但教授随后说道:“但汽车仍然是德国的。”最好的。”
“要反驳当时教授的言论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当时的德国,中国汽车代表着低质量。”张文告诉记者,他在德国留学时,德国汽车工业明显领先于中国汽车工业。当时,很多中国汽车企业还在追随德国汽车品牌和产品的脚步。
八年后的2022年,张文欣喜地发现,在家乡安徽合肥生产的蔚来ET7击败了奔驰EQE、雪铁龙C5等欧洲品牌产品,拿下了10万辆新能源汽车订单来自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合肥是比亚迪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蔚来和比亚迪在合肥生产的汽车旨在在德国市场引起轰动。德国大众汽车也在合肥大规模布局,打造产、销、研全体系框架。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德汽车工业正在结下有别于燃油汽车时代的新纽带。
“安徽大众的本土研发能力是集团电动化转型和未来出行战略的关键。”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大众”)首席执行官葛万迪表示,中国有句名言,叫“一日之计在于晨”。天时地利人和,合肥无疑是天时地利人和。
巨石新能源
大众汽车在合肥的布局与此前在中国的投资有所不同。
大众登陆安徽后,合肥成为继长春、上海之后大众在华布局的“第三极”。与早期的两家合资公司不同,大众汽车持有安徽大众75%的股份,并控制100%的经营权。
“大众中国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但其研发职能更多的是适应国内路况和法规,协调南北两家合资公司的研发单位,进行统一行动在中国;而安徽大众将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甚至一些原本属于德国总部的认证工作也会下放到安徽大众。 ”一位接近大众合资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中国用户的特殊需求可以在产品中快速落地。研发方面就得到体现和实施,无需等待总部批准。
葛万迪表示,大众汽车安徽公司与安徽省、合肥市政府以及当地合作伙伴密切合作,通过多种举措培养和引进人才。截至2022年底,大众安徽拥有员工2000余人,计划2023年将员工总数扩大至3500人,其中研发工程师1300人。大众汽车安徽MEB工厂计划于2023年投产,规划产能35万辆。
合肥与蔚来共同成功的故事也在汽车界传为佳话。
有分析认为,2019年国家补贴大幅退坡,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动力车企将遭遇“至暗时刻”。此时,合肥逆周期投资通过快速果断的大规模风险投资,已经走在了前面。将企业从泥潭中拉了出来;并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目前,蔚来在合肥拥有两个基地,单班产能15万辆,总产能30万辆。其新桥工业园规划年产能100万辆。蔚来中国总部位于合肥,拥有整车研发、供应链与制造、销售与服务、能源服务等核心业务。
合肥本地投资的还包括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合肥基地建成后,年产能将达到110万辆。此外,合肥长安、安凯客车等车企也在加速向新能源转型。
与此同时,合肥蔚来、大众安徽等周边整车企业发挥了“链主”作用,吸引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根据规划,合肥拟打造以新桥、下塘、新港为核心的“三基地、六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规划中,合肥新桥NeoPark初期投资500亿元,将引进芯片、半导体、电机、电池、零部件、常规汽车零部件等数百家重点配套企业与蔚来汽车制造工厂合作。同时构建了从原材料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大众安徽还表示,将引入相关供应商,并在MEB工厂周边建立工业园。
长期深耕合肥的江淮汽车,也正处于加速转型的过程中。除了与大众、蔚来合资合作外,江淮汽车还通过思豪品牌加速乘用车新能源应用;新能源商用车2022年实现出货量超过3000辆,今年还将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混合动力汽车。
目前,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监管企业300余家,其中包括比亚迪、蔚来、安徽大众、合肥长安、安凯汽车等6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国轩高科、中信航空、聚一科技等等重点配套企业。形成覆盖整车、电池电机、激光雷达、充电基础设施、电池回收等关键零部件及其他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落户合肥。前瞻汽车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注册企业数量多年来呈现波动增长趋势。 2021年,新注册企业数量创历史峰值,达到218家; 2022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册企业数量为135家,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表明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热潮并未减弱。今年1月7日,合肥5个新能源项目同日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产值预计突破500亿元。
向德国出口汽车
合肥与德国汽车工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燃油汽车时代,当时德国汽车公司是技术和产品的单向出口国。
2017年12月22日,江淮大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江淮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与大众合作,大众VDA质量体系帮助江淮汽车改进了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同时,在大众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时,帮助江淮汽车提升了产品质量。调整水平。
江淮汽车与大众的早期合作,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和生产标准,是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缩影。现代汽车诞生于德国,一直是德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在中德汽车产业互动中,德国始终是品牌和制造能力的输出者,而中国则是市场和制造能力的追求者。
燃油车时代,江淮、吉利、长安等实力车企尚未与合资车企展开广泛、直接的竞争。中国车企仍以技术引进为主;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江淮、奇瑞、长城等车企大多聚焦中东、南美等落后汽车市场。中国燃油车在德国市场尚未实现规模化销售和良好口碑。
这种情况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正在发生改变。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中国是一个主要进口海外技术的市场,国内车企做产品时也注重‘对标’,通过提供相同或更高的配置,降低售价,搞错位”与海外汽车品牌的竞争。”一位新能源汽车企业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在电池、产品定义、自动驾驶、智能等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驾驶舱。传统而强大的战线。
2022年10月8日,蔚来在柏林举办蔚来柏林大会,正式宣布进军德国等西欧四个国家市场,并将在当地构建由产品和服务组成的完整操作系统,打造基于汽车的起点用户社区方面,12月,德国首家蔚来中心在柏林开业;与此同时,蔚来正在汉堡、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城市建设蔚来中心和蔚来空间。
蔚来告诉记者,2023年2月1日,蔚来首批产品已落地荷兰,并已开始当地交付。德国的交付工作也将于近期正式启动。目前,蔚来在欧洲已接入38万个充电桩,可使用蔚来NFC卡直接接入。蔚来的欧洲充电地图也已投入使用。
不过,蔚来在欧洲的布局不仅仅是通过订阅和购车模式来销售汽车。在宣布进军德国之前,蔚来就已经与欧洲最大的充电站运营商Sortimo进行了合作。第一个电池交换站将于 2022 年 9 月投入使用。该交换站于 10 月 28 日在慕尼黑和法兰克福之间的楚斯马豪森 (Chuusmahausen) 之间投入使用。
“从2021年4月开始,蔚来已在欧洲开展辅助驾驶测试,目前已拥有庞大的测试车队。”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除了在德国推出全系统服务外,蔚来还在柏林建立了创新中心,用于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能源技术的研发;蔚来汽车的全球设计中心位于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
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肥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改变了燃油汽车时代的单向投入模式。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等企业帮助合肥打通了“走出去”之路。葛万迪表示,从全球角度来看,安徽大众肯定会在全球范围内为集团的某些零部件、应用或产品提供研发支持。
德国此前缺乏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影响了当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国轩高科总部位于合肥。它已经登陆德国,投资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
2022年6月27日,国轩高科表示将在德国哥廷根工厂建立欧洲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并计划投资建设年产18GWh的生产基地。 “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启动国轩电池在德国乃至欧洲的应用研发和产品制造,我们将把中国先进的电池技术与德国先进的工艺工程完美结合,推动新能源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国轩高科董事长李震在哥廷根工厂开业仪式上表示。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进入博世、大陆集团等传统领先供应商的故乡。除国轩高科外,1月26日,宁德时代在德国图林根州工厂开始量产锂离子电池电芯。 CATL德国工厂计划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14GWh,未来将累计为当地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另一家中国动力电池公司蜂巢能源正在德国萨尔州和勃兰登堡建设两家工厂。工厂。
“合肥制造”走向德国,也引起了一些海外车企的关注。
2022年10月,一辆蔚来ET7停在德国奔驰研发中心停车场。此时,距离蔚来正式宣布在德国提供服务还有几天时间。张文告诉记者:“从停车场的照片来看,这绝对不是蔚来正式发往德国的车。红色车牌代表试驾。再加上它出现的位置,很大概率是在试驾。”它是一辆汽车。”在中国购买了一辆梅赛德斯-奔驰并运往德国进行测试。”
在蔚来正式进入德国之前,大众集团旗下奥迪就曾起诉蔚来ES8、ES6等车型侵犯奥迪商标权。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奥迪针对蔚来进军德国的“例行狙击”。 。
此前,大众集团前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被拍到在中国试驾比亚迪唐SUV。迪斯曾在内部演讲中直言,“拉尔夫·布兰德施特特(Ralf Brandsttter,大众乘用车首席执行官)和我测试了几辆来自中国的汽车,我们必须承认它们真的很好。接下来一个高尔夫球一定不是来自中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从欧洲购买品牌和技术,然后把购买的产品做成商品出口。如今,电动汽车的发展让我们从商品出口升级转型为技术出口。”钥匙窗。”一位独立车企海外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前方的路
合肥与汽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当年1月,巢湖汽车零部件制造厂正式成立,这也是江淮汽车厂最早的雏形。 5月,更名为合肥江淮汽车制造厂。同年8月,江淮汽车制造厂从潮县搬迁至合肥市东六路。 1968年,江淮汽车制造厂的工人们从无到有,制造出第一辆2.5吨级卡车,填补了安徽汽车工业的空白,拉开了合肥汽车工业的序幕。
到2016年,“合肥制造”汽车年产量达到83.4万辆,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2.5万辆。但与上海260万辆、重庆266万辆、广州263万辆相比,在燃油车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合肥汽车产量并未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新能源汽车时代,根据安徽省的规划,该省希望合肥最终成为中国汽车版图的重要一极。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据显示,2022年前11个月,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品达13.29万辆,同比增长38.9%,占全市汽车产量的25.8%,产量和比重创历史新高。
从新能源汽车总产量来看,合肥与国内一线城市仍有较大差距。
凡士通创意产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冯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西安将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5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量最大的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将占西安汽车总产量的80.88%。 。深圳、重庆、常州、广州等城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55万辆、36.9万辆、34万辆、31.3万辆。
东亚前海证券研报认为,安徽省地处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发达,周边江浙地区产业基础雄厚,河南、湖北、江西、山西矿产资源丰富等地,有利于技术和资源的投入。随着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部分制造业产能开始向安徽迁移。目前,安徽已在皖江城市带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被列为十大新兴产业之一。优质产业发展项目之一。
2022年7月,安徽印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培育3至5家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支持合肥打造“新能源之都”中国的车辆”。
根据合肥规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培育百亿级企业,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和输出。布局完整、结构合理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动力电池年产能超过300GWh,驱动电机系统年产能超过300万套。
此外,合肥还设立科技创新天使基金和种子基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为行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赋能。
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云峰曾表示,合肥全产业总投资超过2500亿元,本地配套率达30%,百万辆汽车产能正在加速推进,呈现出发展势头强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合肥前三季度GDP达8603.54亿元同比增长3.3%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8.9%
11 月 11 日下午,市统计局进行了发布。发布的是前三季度全市的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市的生产总值为 8603.54 亿元。这个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得出的...
-
桐城路合肥:承载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与文化风景线
城市的记忆会通过不同的事物呈现出来, 一栋建筑,一份美食,一个巷子亦或是 一条熟悉的道路…… 图 | 桐城路现状 [id_301303697] 合肥 “ 桐城路 [...
-
工信部公示315批新能源专用车申报详情:48款车型来自25家企业
工信部将申报第 315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产品进行了公示。有 57 户企业申报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共 118 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有 52 户...
-
合肥市启动巢湖流域防汛应急1级响应 安徽多地遭遇暴雨灾害已致27人死亡
合肥市在今天下午 17 点 10 分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市长张庆军宣布,将在今天 18 时启动合肥市巢湖流域防汛应急 1 级别的响应。 合肥的雨还一直在下 而且...
-
合肥市民福利:69元购马鞍山旅游年卡 10天免费游8大景区含5A采石矶
合肥在线记者韦韬在 4 月 16 日于肥召开的 2021 马鞍山(合肥)文化旅游推介会上获悉,为推动合肥与马鞍山的文化旅游合作,马鞍山市当下面向合肥游客推出了可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