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传销 28 年演变升级,大学生为何成为生力军?

时间:2024-10-2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257评论:0

本文约4000字,阅读时间为6.5分钟。

澎湃新闻记者 朱元祥

23岁大学生李文星的去世,让“传销”再次成为网络热词,触动大众神经。

8月7日,天津警方通报又一起青年男子误入传销死亡案件。受害者是25岁的山东青年张超。 ()

自20世纪80年代末传销传入我国以来,它以“暴富”为诱饵,引诱一批又一批人误入歧途。 28年来,这个“庞氏骗局”的手段和包装是如何演变和升级的?

反传销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无论是传统的南派、北派,还是现在依托互联网的传销“资本盘”,传销活动的本质是通过“拉动”形成层级利益链。人们的头脑”没有改变。形式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成为传销“生力军”,引发家长担忧——年轻人如何提高对传销的免疫力?

经过近二十年的打击,我国传销顽症依然难以根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销方式实现突破性“升级”。

著名反传销专家凌云将网络传销归入传销3.0时代。凌云介绍,网站、QQ群、微信等已成为传销发展的重要渠道。

2017年7月以来,按照公安部部署,我国多地公安机关查处了“山心会”涉嫌传销案件。该团伙涉案金额数百亿,全国参与人数超过500万。 (

李旭、凌云等反传销知名人士认为,打击传销当务之急是完善整顿机制,形成社会合力。

2015年12月,李旭在河北廊坊教导传销人员进行“反洗脑”。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南派、北派到网络传销

对于我国来说,传销实际上是一种进口产品。 1989年,传销从日本蔓延至广东等地。

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将直销模式引入中国。此后,我国多地出现了“多层次销售”。

美国是传销的发源地。 1945年,多层次营销模式在加州出现。

1960年以后,美国一些公司以多层次销售的名义非法赚钱,被称为“金字塔销售”。这种模式于20世纪70年代传入日本,被称为“老鼠俱乐部”。比较有名的是熊本市的“天下一号俱乐部”,解散前已有超过百万会员。这种堕落的多层次销售模式传入台湾后,引发了“台湾事件”。

传销进入我国后,迅速蔓延。广西已成为传销重灾区。例如,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小镇,曾被称为“传销之都”。 2001年,一个名为“深圳文斌”的传销团伙进入来宾市。此后,来自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传销人员不断涌入。2006年以后,当地政府加大打击力度,传销猖獗的现象逐渐得到控制。

2015年,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发布《中国传销分布图》:除上海、青海、新疆、西藏、香港为“轻灾区”外,我国其他地区均为“重灾区”。其中,“重灾区”有广西、安徽、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四川等13个省(市、区)。

传统传销可分为南方传销和北方传销,两者都属于远程传销。中国民间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表示,北方传销起源于东北,由“传销教父”杨玉勇传入河北、天津、山东等地,后来逐渐发展起来。传播到其他地方;南方传销起源于广西,后传播到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合肥大案传销事件_合肥特大传销案件_合肥传销大案

“有一种稍微夸张的说法是,‘北方人住底楼,南方人住别墅。’”李旭说,北方传销就是打着“直销”旗号的低端传销。和“网络”来欺骗人们。他们大多是年轻人,主要特点是吃大锅、睡地板、一起上课。一些组织控制手机、非法拘禁人员。

南方传销是外地传销的升级版。其经常打着“连锁销售”、“资本运作”、“民间互助”等旗号,以考察工程、承包工程、旅游探亲为名,欺骗新人到外地,然后一一对一洗脑。大部分参与者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可以自由来去,有良好的吃住条件。

李旭介绍,随着南方传销大规模向北扩张,不少城市的传销呈现出“南北融合”,比如合肥、武汉、长沙、成都等地。许多北方组织向南方组织学习和改进,秦皇岛的“中国绿”传销就是一个典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销也呈现出“互联网+”的特征。 “与传统传销相比,网络传销发展更快,更具备无中生有杀人能力。”中国反传销志愿者联盟、反传销网创始人凌云表示,网络传销细分为消费返利型、游戏理财型、互助理财、微商传销、金融传销(虚拟货币) 、原装库存)等较为隐蔽,较难识别。

2017年8月5日,天津,距离李文星尸体500米的一个露天传销窝点,地上散落着写有“蝶贝雷”字样的纸条。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互联网背景下传销的“升级”

加入时,先缴纳会员费69800元,然后进行线下发展。当人数达到29人时,就可以晋升为老板,开始每月领“工资”,直到拿到1040万元,出局。这就是传销领域著名的“1040工程”,2007年至2015年曾风靡南宁、武汉、合肥、贵阳等地。

“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什么都不用,什么也没有。”被称为中国“民间反传销第一人”的李旭认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用新投资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通过诈骗骗取更多投资。制造赚钱的假象。

传销到底是什么? 《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明确:组织者或者经营者根据人数或者销售业绩培养人员、报酬,或者通过报酬谋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人员发展。被开发者的费用。社会稳定的行为。

“不管传销打什么旗号、穿什么马甲,”李旭说,“只要同时具备三个特征,就有传销嫌疑:缴纳入会费获得加盟资格、发展下线关系”形成等级关系,层层返利,形成多层次报酬。 “简而言之,就是入场费、招聘人员和团队薪酬。

在人员管理和资金分配方面,传销组织普遍实行“五级三级制”。李旭介绍,该系统最早由台湾兴田公司实施。该公司用于传销的“双安康有氧健康摇摆机”于上世纪末在内地广泛流传。

五级三级制度中的“五级”是指奖金制度的五个级别,即E级会员、D级推广员、C级培训师、B级代理商和A级代理商; “三级”是指加盟商“晋升”的三个阶段。

传销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组织形态和运作模式已日趋成熟。资深反传销专家凌云将我国传销的“升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传销1.0到传销3.0。

凌云介绍,传销1.0阶段的特点是自由受限、精神洗脑、肉体传销。例如,“武汉新天”特大传销案是我国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传销案。其他典型案件还有“假天狮”、“蝶贝雷”、“北京中旅”等,这些案件大多属于北方传销活动。

南方传销的崛起,意味着传销进入2.0时代:打着“国家工程”、“政府支持”、“资本运作”的旗号。现阶段的传销,最著名的是“1040工程”。 “这个时期的传销没有任何实物,它们只是概念。”凌云指出,辅助这些“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精神控制,“用高强度洗脑取代传销1.0时代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销方式实现突破性“升级”。

凌云将网络传销划分为传销3.0时代。 “有的有实体销售,有的炒作虚拟概念,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和发展的。”凌云表示,网站、QQ群、微信等已成为传销发展的重要渠道。

在“互联网+”的科技背景下,新时代的传销无论在传播强度、参与主体、涉案金额等方面都得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升级”。

2012年查处的江西“美好生活”传销案中,犯罪团伙创建“太平洋直购”网站,利用“消费返利”模式发展会员690万,收取存款近38亿元;浙江“美好生活”传销几乎同时发展。传销集团“宅购”还利用电子商务发展会员近200万,涉及金额240.45亿元。

2017年7月以来,按照公安部部署,我国多地公安机关查处了“山心会”涉嫌传销案件。该团伙涉案金额数百亿,全国参与人数超过500万。

凌云还发现,近年来网络传销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化”趋势,这也是金融传销。凌云介绍,我国金融传销始于2012年,当时主要以消费返利或电子股为主。后来发展到游戏理财、内部虚拟股票、虚拟货币、区块链技术等。“本质上都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将非法集资与传销相结合,打造新的庞氏骗局模式。”

合肥大案传销事件_合肥特大传销案件_合肥传销大案

传销成员“只吃馒头”。记者在沟渠附近发现的最常见的食物是“木耳片”、“萝卜干”等休闲食品,其中还包括生日蛋糕的“蛋糕帽”。视觉中国地图

如何整顿传销,凝聚社会力量

随着传销的蔓延,整治行动并未停止。这是一场长期的博弈。

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2005年又颁布《禁止传销经营条例》。四年后,刑法修正案(七)增加了“组织、领导传销罪”。

湖南建政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李有德律师认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让打击传销告别了以往的运动式打击,逐步走向法治。

2016年12月,公安部公布,当年全国公安机关立案查处传销2826起,同比增长19.1%。

今年8月6日,澎湃新闻在线检索我国司法文件发现,自2009年刑法增设组织、领导传销罪以来,全国共发生此类案件7364起。从发病地区看,安徽、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位居前五位;从审理案件的法院来看,合肥、济宁、南京、武汉、长沙法院审理传销案件数量排名前五。

尽管我国司法机关不断严厉打击传销,但传销现象并没有消失,在一些地区仍然猖獗。

李友德律师认为,近年来流行的网络传销案件涉及面广、人员多、手段隐蔽,调查取证难度大。李旭、凌云认为,“传播”的法律建设滞后于网络传销新业态,例如难以适应跨地域、网络化的特点;处罚只针对传销团伙的组织和头目,大部分参与者都被开除。 ,注重教育,缺乏法律威慑。

“要打击传销,很难连根拔起。即使连根拔起,传销人员也常常改名换姓,又复活了。”凌云认为,打击传销需要形成监管合力。现实情况是,很多传销团伙根本没有注册,没有公司,没有产品,工商部门的监管很难落实;案件发生前,公安机关一般不会介入调查或处置。

此外,李旭认为,商务部门在给直销企业发证后,还需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落实违规企业的退出机制。 “有些企业打着直销的旗号,实际上也在搞传销。”

2004年以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民间反传销组织。以凌云、李旭、叶飘玲为代表的反传销积极分子组建了反传销志愿者联盟、反传销协会、反传销救助中心等反传销平台。

“全国民间反宣传分子最多也就一两百人,与传销组织的规模相比,我们是很弱的。”李旭说。凌云在采访中坦言,目前民间反传销工作商业化趋势明显,需要规范和引导。

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职能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规范民间反传销组织运作外,整顿传销还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一些人急于致富的心态、缺乏传销意识。传销,以及中国式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都为传销的蔓延提供了土壤。

凌云表示,近年来,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销的生力军。一方面,这来自于求职的压力。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传销的本质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打击传销的合力。

2004年查处的重庆“欧丽曼”传销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大学生传销案件:一个由3名大学生组成的传销团伙以“三无”产品“欧丽曼”化妆品为媒介,开发线下产品。成员。该案传销人员80%为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全国2000余名大学生被骗。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如何才能避免传销,避免李文兴式的悲剧发生?

李旭认为,网络求职者应增强防范意识——仔细筛选网络招聘信息,选择正规招聘机构;不盲目透露个人信息并适应申请流程。 “如果你不是被带到公司,而是被带到住宅楼,那你就要小心了。”

不小心落入传销组织怎么办?李旭建议大家记住地址,等待机会通知亲友或报警。你可以利用装病、骗取信任、从窗户扔纸条、出去接受训练等机会,试图逃离传销窝点。

“遇到传销,最好的策略就是遵循三十六计。”拥有十多年打击传销经验的李旭提醒。

本期编辑彭伟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