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1949 年春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功德林学员的曲折同心路

时间:2024-10-2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11评论:0

1949年春,解放军占领北平,功德林开始陆续搬入“学生”。他们当中有许多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士和抗战时期的老英雄……

1949 年春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功德林学员的曲折同心路

正是从功德林的起点,这些学子开始了自己曲折而传奇的同心之路。但在转型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据沉醉所著回忆录记载,功德林中有六位性格各异的将军。他们除了贪财之外,还好色,而且还特别怕死。

吃空饷的六十六军军长

在许多描绘国民党反动派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贪婪、贪婪的小人。

沉醉在回忆录中曾提到一位蒋军嫡系,第66军军长。他是安徽合肥人,是张治中将军的老战士、同乡。

渡江之战爆发后,他率部族起义。厌倦了打斗杀戮的生活,他回到合肥老家,遇到了一些波折。这位军事指挥官制造了许多谣言。

考虑到他作为起义将军的身份,他被派到北京功德林与同事们一起改造和学习。

此人与沉醉以前曾合作过,老友相见,他如竹筒倒豆,将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沉醉。陆军司令刚担任连长时,工资是空的。

所谓“空薪”,是指一家公司约有120至150人。其实是故意招不到这么多人的。连长故意多报阵地,扣留多余士兵的粮食、工资和补给。

当他担任连长时,他开始领取无薪工资。当他担任营长、团长、师长时,他拿的越来越多。后来当了军团长,他就再也受不了了。

据军长介绍,国民党建制部队有一半人员就不错了。例如,一个团可能有大约1000到1500人,但实际上可能只有700到800人。有的部队连1/3的兵力都不够。

如此一来二去,给南京国民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压力。战时,由于兵力实际数量虚报,“国防部”在排兵布阵方面始终受到掣肘。

至于66军军长是谁?沉醉没有说话,因为他担心朋友的面子。

不过,翻查资料不难发现,第66军首任军长叶昭是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人,1949年举家赴香港。

继任司令谭遂是广东开平人。 1949年病逝。六十六军成为蒋介石军嫡系后,第一任军长张震是河南罗山人。 1949年叛乱,1953年调到当地工作。

接下来的两位军长是江苏江都人方静,1966年4月16日被特赦。湖南长沙人罗显达,1950年11月在越狱时被枪杀。

除去去香港或病死或被枪杀的人,66军军长的真实身份就在上述人中。很难说清楚。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判断。

据军长介绍,国民党部队吃空饷是常有的事,有时不吃饭是不可能的。与软弱腐败的清政府相比,这样的政党和军队没有丝毫让步。

被戴笠亲自扣押的好色军长

古人云:饱暖则思淫欲。当你有钱的时候,你就得为女人着想。

看过谍战剧《潜伏》的人应该对杨文泉这个名字很熟悉。戴笠军长临终前专程来到天津军指挥站,向吴站长通报了今后的工作安排。

其中,戴笠特别提到了当时因纳妾而被他逮捕的国民党第94军副军长杨文泉。

这并不是电视剧里杜撰的情节,历史上确实有这样的事情。但戴笠生前是否曾到访过天津军统车站,值得怀疑。

戴笠死后,杨文全被无罪释放,担任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中将兼师长,继续肆意妄为。

1947年3月,国民党改“全面进攻”为“集中兵力”,向陕北、山东等地发动重点进攻。

在山东战场,国民党军部署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兵力,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与之决战。

粟裕将军和陈毅元帅审时度势,制定了太孟战役的计划。 1947年4月22日,解放军在粟裕指挥下,首先对国民党左翼泰安警备第72师发起围攻。

战争只持续了四天。至4月26日,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敌军,整编第72师师部和两个旅。贪婪好色的杨文全被解放军活捉了。

20世纪50年代中期,杨文全、沉醉被送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中心。

据沉醉回忆,即使成为罪犯,杨文泉仍然非常重视自己的形象。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用温水洗手、洗脸,洗完后还得涂点霜。

早上起床前在头发上涂抹一些油脂。工作时必须戴帽子以保护头发。

与沉醉等人聊天时,杨文泉豪气地说:“我担任军长、中将师长时,山东村村都有婆婆。”

虽然杨文全说的有些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此人极其贪婪好色。他走到哪里,想的不是整顿军队,而是如何玩弄女人。

沉醉对他的评价是“香风流将军”。

两个极其迷信的将军

我们中国人在遇到大事之前,似乎都希望有一个好的开始。比如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长辈都会叮嘱晚辈不要说不吉利的话。

这其实与迷信无关,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普通人想要求好运,只是想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并没有什么值得谈论的。

然而,迷信的落后思想一旦运用到带兵打仗的将领身上,那就成了荒唐可笑的故事了。

如果有人看过电视剧《特赦1959》和老电影《决战之后》,张干这个名字应该很熟悉。

张干,1897年出生,与白崇禧、李宗仁同为广西宗将。不过,张干还有一个绰号,“罗盘将军”。

据说,每次战斗之前,张干都要先算算算命,决定具体的进攻方向。

到了功德林后,张干被分配了一张靠窗的床位,但他却不管这个“风水宝地”,把床位搬到了靠近门口的地方。

据他介绍,这就是用手头的工具算出的“吉位”。

其他犯人经常看书看报,但张干手里总是拿着一本《周易》。他痴迷于算命。直到1959年去世,他仍然非常迷信风水。

另一个迷信的人名叫康泽。他长期从事间谍和政治工作,他的双手沾满了许多共产党人的鲜血。

据康泽回忆,被捕当天恰逢他44岁生日。外面枪声隆隆,康泽其实还想着庆祝自己的生日,美其名曰“高兴”。

结果,就在生日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军事指挥部就被解放军接管了。逃跑时掉进烟囱,被解放军救了出来。

来到功德林后,康泽还是比较迷信的,一直相信民间偏方可以治愈大病。他多次让蜜蜂蛰自己裸露的手臂,声称可以治疗心脏病、冠心病。这是迷信行为。

多年后,沉醉与康泽重逢,问他还用“蜂疗”吗?

他不好意思了,摆摆手说:“在党中央的感召下,我早就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生病了就去医院治疗,我不做。”那些徒劳的事情。”

两位看似勇敢实则怕死的将军

两军交战,各自为自己的主人而战。许多前国民党将领在被活捉时,都说过“以身殉国,报答蒋主席的养育之恩”之类的话。

被送往战犯管理中心后,他拒绝接受改造,想与政府和社会作斗争,向蒋介石表示效忠。

然而,这些“英雄”之所以如此不怕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受到死亡的威胁。

毕竟党中央从来没有想过要处决这些罪犯。毛主席多次告诫:“不要打、骂他们(被俘战犯),做好思想工作,以说服教育为主。”

在这种语气下,这些国民党将领就有了挑战的底气。

然而,当面对真正的死亡威胁时,他们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英雄”,而是无比的怯懦。

王灵济是川军中最高级的将领之一。曾任四川省政府主席,曾任国民党将军。

刚到战犯管理中心时,王令吉因为长期被宠坏,不会叠衣服、叠被子,甚至挤牙膏。每次刮胡子,他的脸都会不可避免地流血。最终,杜聿明实在忍无可忍,及时赶来帮忙。

他就是这样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的人,却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肯改变的态度。当其他战犯主动写材料承认错误时,王灵济却骂人“贪生怕死”,绝不投降。

有一次,国民党另一特务头子徐元举向监狱长报告:王灵济是1927年重庆三一惨案的罪魁祸首,应严惩。

王灵吉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他吓得脸色发白,指着徐元举骂道:“他诽谤我,诽谤我!”

有人安慰他说:“别怕,谁做了什么,解放军一清二楚。”

王灵姬越想越害怕。他赶紧回到宿舍,花了几十分钟写了一份证明。

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曾经号称不怕死的王灵济,一旦之前的错误被举报曝光,立刻就会陷入恐慌。

原因是他认为一旦指控得到证实,他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他之前所说的那些所谓的说辞全都忘得一干二净,立即写下了佐证文件,极力撇清关系,只为保住自己的性命。

举报王灵济的徐元举也是如此。

徐元举曾在重庆渣滓洞杀害了数百名共产党员。 1949年底,西南地区解放后,徐元举被押往白公馆。

1956年夏天的一天,解放军管理员向徐元举、沉醉等人表示祝贺:“恭喜大家,明天送你们回去。”

沉醉、徐元举等人闻言,顿时焦急起来。尤其是所谓“猛男”徐元举,“立刻吓得打架,鹰钩鼻尖流清水”。他看上去就像是天要塌下来一样。

这件事管理员没有说清楚,这让沉醉和徐元举误以为过几天他们可能要在这里解释一下。

管理员说“恭喜他们,把他们送回去”,因为他们为这些战犯找到了新的拘留场所。新地方的条件比白府要好很多。

为了活跃气氛,说了几句俏皮话,没想到却引起了这么大的误会。

就是这样的一个错误,让徐元柱惊慌失措。这难道不表明他是多么的怕死吗?

以上这些都有据可查,类似的故事在相关回忆录中比比皆是。

将军的决战不仅仅局限于战场!凶狠、嫉妒只是这些战犯的保护色。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宽宏大量,没有人民群众的不忘恩怨,这些人可能就得根据他们所犯下的罪行接受改造。

事实证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后来都获得了赦免,为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不得不说,共产党是宽宏仁慈的,伟人是高瞻远瞩的。

参考:

[1] 西域.沉醉的间谍经历与人生的转变[J].炎黄春秋,2017(04):76-81。

结尾

本文为网易新闻·网易新人文浪潮计划热门账号【首次更新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任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