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巨头阳光电源旗下阳光新能源获新一轮资金注入
可以剥离,但不能出售;可以拆,但不能卖。逆变器巨头阳光电源在电站业务上的“坚持”,与很多以制造业起家、一路成长的民营光伏企业不同。
近日,正在筹备IPO的阳光新能源获得新一轮注资。
01
新股东公司成立不到2个月
2月20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电源)披露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新能源)增资扩股事宜,主要是从事电厂业务。公告显示,阳光新能源近期受让安徽铁基新能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铁基新能源)和浙江富哲富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富哲富创)股权。富创)增资总额3.47亿元。根据增资后的股权结构,铁机新能源和富哲富创分别持股1.0183%和0.7754%。阳光电源对阳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由82.9437%减少至81.4559%。阳光新能源本次增资对应的投前估值为190亿元。
此次引入的两位新股东均具有雄厚的国有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公告显示,新股东之一铁机新能成立于2023年12月26日,距今还不到2个月。安徽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其99.995%的股份。安徽是阳光电源总部所在地。据悉,安徽铁路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不过,据安徽省股权投资协会去年12月发布的信息显示,安徽铁道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直接股权投资、定向增发、设立基金等方式完成光伏项目近9亿元。投资形式。投资涵盖光伏材料、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领域。
另一股东富哲富创成立于2022年底,浙江富哲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近40%。浙江富哲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02
高负债、低利润、重资产
事实上,这已经是阳光新能源近期的第二轮增资。为了做强电站业务,母公司阳光电源刚刚花费了10亿元真金白银。去年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拟对阳光新能源增资10亿元,旨在优化阳光新能源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融资能力,增强财务实力,满足其经营需要。资金需求,保障各项业务。顺利进行。目前,本轮增资已顺利完成。就在本轮增资公告两天后,2023年12月8日,阳光电源宣布拟启动分拆阳光新能源并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筹备工作。对于分拆原因,阳光电源表示,旨在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子公司融资渠道,加快企业发展,改善经营和财务业绩。
那么,对于阳光电源而言,到底什么是阳光新能源呢?
2013年,阳光电源成立电站事业部,正式涉足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次年,投资5亿元成立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这就是阳光新能源的前身。
如今,阳光电源涉足电站业务已有10年。 2023年前三季度,阳光电源营收达138.02亿元,同期母公司整体营收为464.15亿元。以此计算,阳光电源近1/3的收入来自阳光新能源。从净利润来看,去年1-9月,阳光新能源实现净利润7.03亿元,而阳光电源实现净利润72.23亿元。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阳光新能源总资产303.13亿元,总负债239.76亿元,净资产63.3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9.09%,远超阳光电源。资产负债率66.3%。同期,阳光电源债务约为530.85亿元。以此计算,母公司近一半的负债来自阳光新能源。去年12月2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阳光电源是否考虑过资产负债率超过66%所带来的风险。阳光电源也明确回应,近年来公司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与公司新能源开发业务的不断壮大特点和规模有关。
总之,阳光新能源是一家营收好、利润低但负债率高的子公司。去年9月,阳光新能源财务总监刘光伟在媒体报道中直言,“我们的业务是重资产,是永远缺钱的业务”。
03
不卖,加点
对于重资产的电站业务,更多的民营光伏企业不愿意盲目持有。将电站出售给央企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协鑫新能源就是典型代表。 2018年前后,协鑫新能源一度持有约7GW的光伏电站。其项目规模仅次于国家电投公司,在民营企业中遥遥领先。 “531”危机后,协鑫新能源逐渐向轻资产转型,加速出售光伏电站换取现金流。 2018年至2021年,协鑫新能源先后向华能、国家电投、中国三峡、中核集团等央企出售大型光伏电站。 2021年12月19日,协鑫新能源公告称,今年出售光伏电站将为集团带来逾93亿元现金流,所得款项将可全额偿付集团境内外所有债务。境外控股平台公司,并保证未来十二个月内偿还电站剩余到期负债。
晶科科技也出售发电厂。 1月23日,晶科科技公告称,将以8784万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9家工商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公司100%股权,涉及装机容量55.79MW。收购方为国家电投集团旗下电站控股公司汇融新能源有限公司。晶科科技近期披露的投资者调查纪要中明确表示,2023年,公司将继续推进“轻资产”运营策略。在优化公司业务布局和资产结构方面,高周转模式成功实施的案例屡见不鲜。准金融属性日益凸显。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转让规模和年内新增比例,尤其是公司重点发展的户用光伏业务。高周转率的属性将为公司提供爆炸性的动力。
与售电大军相比,阳光电源显然更加专注于电站的运营。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多次公开表示,将光伏电站作为资产进行运营和出售并不可行。发电站必须作为产品运行,并且必须开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核心是上游项目开发和下游战略。客户培育。
从母公司增资到引入新股东,从“2188银河计划”吸引外部参与者到分拆上市的启动策划,一系列的操作似乎都是阳光电源的倾注心血。保护电站业务。这次分拆上市或许并不是为了“甩掉包袱”,而是真正为“赚钱”做出努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杨澜主持孙楠献唱,SUN·Day2024追光者节闪耀合肥,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
由杨澜主持、孙楠献唱的“追光节”闪耀安徽,精彩亮相省会合肥! 4月21日晚,由阳光新能源主办的SUN·Day2024追光节在合肥奥体中心盛大开幕。除了吸引光伏等新能...
-
泰禾智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拟转让股份,阳光新能源或将入局
格隆汇10月18日 |泰禾智能(603656.SH)公告,徐大洪先生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股份56,603,23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87%;葛素...
-
阳光电源拟分拆阳光新能源上市,全球光储龙头的战略布局揭秘
12月8日,阳光电源发布《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根据整体战略布局,结合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新能源”)业务发展需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