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从郊区蝶变中心城区,有颜值更有实力担当
雄伟的巢湖通河通海;百年公园跨越古今。盛世中的包河区,不断进步!
从郊区蝴蝶到中心城市,从“环城时代”到“湖泊时代”,一路长足进步。如今,包河区欣欣向荣。你有颜值,你就会有更多的实力,你有实力,你就会有更多的责任。作为全省首个“千亿级城市”,主动跳出“舒适区”,成功跻身长三角城市第一。作为全省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流入最多的大城市,无论是治絮、除藻、拆迁等顽疾的处理,还是对群众“燃眉之急”等“小”事对广大群众来说,责任重大,成绩伟大。
顺势者智,驾驭势者胜。站在“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以伟大党的建设精神为指引,以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包容”走向世界,“和谐” “整合各个方向。包河区将继续弘扬文化精神和君子风范,构建和谐之地,以博大的胸怀,着力打造现代金融和文化创意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示范区、城湖共生绿化引领示范区,砥砺前行走新考路。
以安徽创新馆为龙头,16.8公里金湖岸线创新元素涌动。
01
不断深化文化脉络,强化特色文化旅游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像星星一样璀璨的标志性人物,家喻户晓的“包拯”就是其中之一。合肥市包河区因辖区内有包河风景区而得名。因是北宋名臣包公的故里而闻名。因包公园而底蕴深厚,文化底蕴悠久。
“处处有诗,处处有事物之美”。在老城区保存完好、历史悠久的包公园里,可以看到包公庙、包公墓、清风阁、福庄……一步一步,可轻抚垂柳,闻香香。莲花香。一个美丽的传说。
悠久的文化脉络延续至今,但奋进的包河人并没有躺在旧纸堆里。近年来,包公园着力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充分利用和整合周边资源,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将其打造成合肥文化旅游“黄金品牌”。
包园
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包河人不断探索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2013年,雷杰出生。这个以安徽出土的春秋时期空心龙耳龙为标志的多元化文化旅游街区,以合肥传统习俗“炸龙耳龟”为文化载体,融合了“文化、旅游、休闲、美食”。迅速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打卡地”,“来合肥一定要逛雷街”已成为共识。
如果说雷街是合肥文化旅游区的“先行者”,那么合柴·1972就是一次辉煌的城市更新。瞭望塔、圆顶、作坊、大烟囱、斑驳的墙壁、独特的工厂空间结构都是时间。它也是历史的导游,让人们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时代的脉搏。这里,就像是合肥潮人的新打卡地。
雷杰
今年中秋节,拱街和芦洲坊街将同时开放。这不是盲目聚集,而是因地制宜的精准施策。拱街解决了包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但商业配套不足的短板,有效满足了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芦洲坊由“又脏又乱”的露天市场演变而来,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文旅版”解决方案。
拱街
文化传承连绵不断,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包河区一次又一次为市民绘制远近的“诗和远方”,付出了“慷慨的努力”。
02
用区之力,肩负区之责
美好的外表带来更多的力量。如今的包河区,可以说是实力担当。
五年来,包河区主要经济指标基本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翻了一番。社会消费连续4个“百亿级”,第三产业增加值连续6个“百亿级”。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七个“百亿级”,近年来对全市GDP贡献最大,历史性地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城区”。还主动跳出全省“舒适区”,拥抱竞争合作“新时代”,全面深入对标上海、南京、杭州先行区,成功跻身全省百强区。长三角“全国百强区”持续争夺榜首,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40名。力争在长三角先行区和全国百强区中奋发进取、勇往直前。”这是包河区的勇气和责任。
湖边的夜色明亮
大人物有大外表,也有大责任。在事关全局、民生、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上,大保和胸怀“国之伟人”,充分展现了他成大事、造福天下的志向、境界、格局、担当。
当时开发滨湖新区时,大量种植杨树,因其成本低、生长快、成林早。可以说,他们为新城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成熟的杨树造成的飘絮问题也非常令人烦恼。面对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包河区没有隐瞒、反推,而是主动出击。今年杨树管理过程中,包河区主动加大压力。治理范围不仅限于老城区,还扩大到滨湖新区。全区科学合理短截修剪杨树9058株,并逐步更换新树。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在今年的“百日除藻攻坚战”中,包河人大刀阔斧、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建立了“人机排查联动”等一整套“海、陆、空”联动的除藻体系。响应——快速处置”。控制机制在攻坚战中不断检验和完善,最终“超越”了蓝藻的生长速度。今年首次发现蓝藻水华,比去年同期晚了近2个月。出现次数减少78.3%,累计面积减少84.4%,藻类密度减少58.9%。湖边的居民评论道:“今年还没闻到蓝藻的味道,真是难得。”
全力打捞巢湖蓝藻
今年,合肥历史性地实现了春季无飞絮、夏季无蓝藻臭味。
最近,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让人们为他拍手叫好。众所周知,违章建筑就像一种城市痼疾,侵蚀公共资源,制约建设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位于包河区北京路与东二环路口的安徽五金机电商贸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合肥市最活跃的建材市场。然而,令周边群众和商户担忧的是,市场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大量违章搭建物,带来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为此,包河区成立了拆除违法拆迁工作专项小组,调集区及飞河镇相关执法部门的精干部队,明确“任务书”,划定“时间表”,全力以赴来推广它。短短40多天的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搬出违建商户353家,清理累计货物12万吨,拆除违章建筑约15万平方米。
在保障一些重大赛事方面,包河区率先垂范,勇敢担当重任。例如,我们定期、高质量地完成了合肥国际马拉松、世界制造业大会等省市重大赛事的保障任务。
03
和谐美丽之城绽放光彩,为人民脸上增添笑容
他对大事负责,对群众关心的“小事”作出回应。
近年来,包河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规模急剧增加,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格员请注意,万达银座旁边有非机动车堵塞道路,请速前往处理。”在包河区电网服务管理中心,指挥员在大公智信息系统大屏幕上发现了问题。 ,立即联系附近的电网运营商,电网运营商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问题。这就是“城市大脑”带来的便利之一。
包河区创新推行大规模共治模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近年来,包河区以“智慧包河”为引领,以“大数据平台采集、综合执法联动、网格化治理一体化”为思路,将全区划分为460个基础网格,共同治理。通过“网格+网络”移动云社区,围绕“工作机制一体化、城市管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体系化”创新实施“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肉眼可见的变化中,噪音扰民、违章建筑、交通拥堵等一批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成功解决;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条块分割、职责不清、信息壁垒、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低级的常见问题也很容易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今年包河区还推出了合肥市首个民间实践项目征集平台——“共治包河”微信小程序。截至目前,已办结案件3578件,有效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包河区同安街道五里庙社区女志愿者教孩子们“写书”。
生活在包河区,我感到很幸福。包河区的幸福体现在生态,这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包河区拥有16.8公里的黄金湖岸线,70平方公里的美丽湖面,82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一湖十河,园林、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犹如一幅蓝天、碧水、碧岸、翠绿的美丽画卷。实现了从环保中心到生态优美地区的深刻转变,向城湖共生绿色领先示范区迈进。
湖水清澈又会回来
包河区的幸福还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实惠”上。
你看,包河区最好的土地是用来建学校的,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五年来,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6所,新增学位近6万个,新增教师2000余人,开办国际学校两所并完成招生,教育资源丰富变得更加高品质、国际化。五年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0多个,建成安置房530万多平方米,加速实现从安全居住到幸福居住的转变。五年来,实施民生工程110多个,民生事业投入超过200亿元。
“让市民的微笑成为城市最美的风景”,每件为民实事、每一项民生工程的背后,都是人民群众的微笑。而一个笑容,进一步激励了全区广大党员勇于担当、凝聚力量、团结奋进、斗志昂扬。
04
“和”融四方,开辟长三角合力共舞之路
在保和,不仅有稳定的幸福,还有与八方和谐交融的开放态度。
开放的包河区具有四通八达的潜力。你看,合肥港已经成为长江支流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高铁“两小时通勤圈”覆盖长三角主要城市。南二环、上海路、郎溪路高架等主要道路已建成通车。地铁运营里程占全市近40%。 %、航运、高铁、高速公路、高架公路、地铁一体化,立体综合交通格局逐步完善,门户枢纽功能不断彰显。
合肥港
开放的包河区是人才的聚集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包河区人口超百万,常住总人口超百万,达到121.75万人。常住人口总数和人口增长均居全市第一。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工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大学等“人才摇篮”,以及安徽创新中心、国际科学交流中心等创新平台,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大量的人口涌入,正在积聚澎湃的发展动力。
包河区的开放还体现在敢于进、敢走出去。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包河区跳出安徽,加大自身压力,主动出击,提出了“全面深入对标长三角一体化”的目标。先行城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制定印发《包河区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在各方面对标和学习长三角先城区。 2019年8月起,杭州、合肥、余杭、包河两区积极互访、积极洽谈、相互考察,最终决定合作建设滨湖优秀生态城片区河杭梦想小镇包河区. 2019年12月26日正式签约,河航梦想小镇成为包河区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对接沪宁杭等先行区的龙头项目。
依托该项目,包河区精准引进长三角先行地区人才队伍、科技成果、总部项目,打造全省对接高端要素的“桥头堡”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样板点。长三角发展。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包河区在全省率先推动优质企业乘船出海、走出去发展。 2020年,包河区将向上海开放“雷+村”,让“回族文化符号”落地上海。在陆家嘴大广场,浦东、上海、安徽的美食和江淮民俗风情深深地体现在这座国际大都市上。
开放的包河区,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 “包·汉好”、“金店服务员”等“保姆式”服务周到热情。在全省率先推行项目审批代理制,力争实现一站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可以在窗口办理,也可以随时办理。目前,壳牌(中国)、神州数码等龙头项目已先后入驻,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项目)超过60家。包河区已成为全省投资首选和长三角产业转移热点。 。
05
锚定新定位,进一步发展
追风追月不停歇,处处是春山。
如今的包河区实力雄厚,工业繁荣。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双核驱动”释放澎湃动力,总部项目超过180个,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45%。继续成为全省发展数字经济最有效的地区。全省首条5G自动驾驶汽车示范线开通运营,新能源汽车新基地、创意文化引领全省,金融业保持快速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
安徽省首条5G自动驾驶示范线开通。
未来包河区将不断进步。未来五年,包河区将发挥创新资源聚集优势,规划启动湖滨科创湾建设,打造“大湖生态示范区、产城融合区、高新区”。终端产业集群,成果转化首选。”
围绕现代金融、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等主导产业,加强与长三角先行地区的联动和配套联系,形成“连锁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的产业生态”企业”。
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对标上海、杭州等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培育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先行区。实施总部能力提升计划,吸引更多销售中心、结算中心、金融中心等总部项目落户,不断增强总部经济集聚力。
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强化智力支撑。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相结合,树立“包容”通达世界、“和谐”融汇各方的开放形象。积极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着力吸引一批100亿、50亿的旗舰和基地项目,形成“百亿试点、10亿”驱动力,以及亿级支持的“项目矩阵”。
滨湖新区徽州大道两侧的合肥要素市场建筑群和滨湖CBD商务建筑群,展现出现代都市圈的风采。
正在召开的合肥市十二大也为包河区指明了道路:重点建设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发展示范区、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示范区和城市——湖共生绿色领先示范区。
围绕这一定位,包河区目标明确。 “十四五”期间,包河区将向全省现代化中心城区迈进,进一步增强包河区的引领性、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把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努力“发挥优势、补短板、赶超”,加快“转型、发展”。升级、跨越”。在稳全省第一、求长三角、提高全国地位的基础上,力争经济总量突破2300亿元,“十四五”末达到2500亿元——年计划”,确保全省第一城区是全省第一城市。综合实力挺进长三角第20位、全国前35位。
文|鞠媛媛李多庆
编辑|全媒体编辑董元康
我感觉很好
读了一些之后
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盛夏酷暑!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成纳凉好去处,下月豪华快艇往返姥山岛
盛夏时节,天气酷热让人难以忍受。那么到哪里去纳凉呢?合肥的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这里,既可以享受天然的氧吧,又能够前往马家渡码头去感受“水上游”所...
-
包河区举办2018年中国好人表彰活动 发布道德模范嘉许办法
用凡人善举描绘包河文明新形象 用好人精神凝聚时代奋进力量 今天上午,一场特别的表彰活动在包河举办 赶紧和包小文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12 月 21 日,包河区举办了好...
-
【合肥招聘】底薪6000无责!包河区招正规美容师可免费培训
2、点岗位名称看岗位要求,点【拨打电话】联系企业,点【直聊】与企业在线沟通 3、以下岗位均为企业直招,求职者完全免费 合肥市包河区福韩都养生中心(个体工商户) 经营...
-
合肥烂尾9年东方广场最新进展:规划调整公示,苏宁广场2023年暑假开业
今日,合肥主城中心有一座综合体,它已烂尾 9 年,东方广场近日传来最新消息。此外,苏宁广场已停工许久,如今也迎来新进展,相关负责人称最快在 2023 年暑假开业。...
-
夜色下合肥市民畅享美食逛街乐趣,政府推进夜间经济打造一核十街多点格局
公民在晚上在美食街上品尝食物。 晚上,公民在购物 编辑 在中国,“夜经济”已成为一个时尚的词。繁华的夜间经济是城市活力的体现,也遵循居民的期望。 2019年12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