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经开区: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六,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时间:2024-10-18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08评论:0

文/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合肥经开区: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六,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2023年底,商务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估结果。在参与评价的2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两年保持全国及长三角地区第六位。排名第三,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前十,在“稳”和“进”中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携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先进制造基地

全球每8台笔记本电脑,中国每4台冰箱、4台叉车、5台移动终端存储器就有1台是在合肥经济开发区生产的……人们津津乐道的这组数据,反映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事实。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合肥经开区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并行,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行动”为抓手,构建“3+6”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集成电路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完善“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全产业链,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融合打造成为优势第一产业,完善“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瞄准智能网联制高点,进一步抢占该领域的产业高地新能源汽车;打造生物医药国际化研发和产业高地,完善“前沿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全产业链,推动合肥综合国家科学中心健康研究院同步发力同时,不断优化区域产业体系和结构,推动主导产业“端-边-云-网-智”全链条升级。引导资金和要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融合,全面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滨湖科学城建设,布局众多高端创新平台,集聚产品、技术等优势创新资源,全面打造创新新优势——驱动发展。

一流的政策可以复制,但先进的布局很难超越。开发区之所以受到大众等全球百强企业的青睐,就在于其软硬实力兼具。

一方面,聚焦创新生态,激活创新驱动内生动力。推进“科技+产业”,打造“两湖科技创新圈”,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充分激活“四新”经济。

另一方面,打造“四个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科技创新生态、生活生态、自然生态)融合、链接国际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聚焦高校,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7所国内“双一流”大学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合肥材料科学研究所等院所探索“大学院所”。 “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科创产业培育模式搭建高能创新平台。目前,大健康研究院已设立6大研究中心,引进21个高水平科研团队,部署全球精选项目11个;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巨灾科学中心纳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平台,全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在多个省推广复制国内30个城市,覆盖1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详情请关注《中国开发区》杂志2024年8月第8期特刊(总137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