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两区运行管理实施意见:促进校区联动发展,保障工作顺利运行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校区两区”运行管理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随着2018年合肥校区即将竣工,我校“一校区、两区”办学格局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为确保“一校两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两区”运行管理实施意见》,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深入学习,提前谋划,创新思路,做好组织人员、助教、学生管理、安全保卫、财务和后勤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质量”,充分发挥“一校两区”功能,推动巢湖孤山校区和合肥汇新湖校区联动发展,是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号文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和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学校实现“省内一流、一流”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国内知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一所大学”的管理理念。用“一所大学”的理念,统一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统一规划、统一财务、统一教学、统一制度,推动两个校区的建设和发展。
2、科学确定两个校区的定位和管理模式。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对两个校区各项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和定位,管理模式创新。
3、推进两校区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四化”建设,努力建设“智慧校园”,提高管理效率。
4.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立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机制(教育资源包括:师资队伍、办学经费、校园建筑、图书馆设备、教学科研设施、实验实训条件、信息平台等),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效能,减轻运营负担。
5.重塑大学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人心的作用,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人文、体育等活动,引导两校区师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园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合肥汇新湖校区
巢湖孤山校区
2.校园布局及功能定位
1.两个校区分为主校区和分校区。主校区位于合肥新校区,名为“合肥汇新湖校区”;分校区位于巢湖老校区,称“巢湖孤山校区”。学校党委、行政办公机构主要设在合肥汇新湖校区,各二级学院按规划分布在相应校区(见附件1)。
2、专业设置和功能定位。成立合肥汇新湖校区,以机电、智能制造、信息、轨道交通、艺术、经贸、旅游等专业为主,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巢湖孤山校区以医学、人文、汽车、建筑、生物、环境等专业为主。 。形成上下贯通、左右一体的办学格局。
3.招生规模。按照总量控制、特色发展、两校区平衡的总体要求,巢湖校区、合肥校区学生总数控制在1.6万人以内,两校区学生人数各控制在8000人以内。
3、校园运营管理模式
1、采取“统一领导、延伸职能;科室结合、以科室为主”的管理模式。学校党委、行政工作以合肥惠新湖校区为重点,主校区(合肥惠新湖校区)协调管理分校区(巢湖孤山校区)。实行学校、学院二级管理,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管理职能。
2、成立“巢湖孤山校区管理委员会”。孤山校区管委会作为学校的派出机构,负责贯彻学校的决策,进行教学组织和日常行政管理。
管委会下设办公厅、教务处、教务处、保卫处、总务处、财务处等,人员由主要职能部门派出,但必须职能整合、人员精简,部分处室可以位于同一地点。驻院人员接受原院系和孤山校区管委会的双重领导。
3、设置“一校两区”运行过渡期。 2018年招生完成后,合肥汇新湖校区学生人数将逐年增加;未来两年巢湖孤山校区学生人数仍将占较大比例,因此考虑给予两年过渡期,以保证“一校两区”、人、财、物的顺利运行有时间合理分配和安排。
四、工作思路
学校坚持“一校两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管理上,我们贯彻“以科室为主,科室结合;职能延伸,责权明确;团结协作,相对固定”的工作思路,对学校实行两级管理。
1、“顶层导向”,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教学改革思路、重大政策措施、教育教学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均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实施。巢湖孤山校区管委会负责校园的日常管理。
2、“延伸职能,明确责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保卫、财务管理等主要职能部门日常工作量较大。要落实职能延伸,派员到孤山校区,明确职责。职责分明,做好日常工作。
3、“相对固定”,两个校区的管理人员和岗位要相对固定。
五、工作任务
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尽快制定相应的“一校两区”部门管理细则。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二级学院管理暂行办法》。过渡期各项工作的具体工作计划和妥善安排。
(一)人事安排(组织人事部负责)
教职员工必须顾全大局,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充分考虑教职员工实际情况,人员安排原则如下:
1、教学单位人员安排:人员随二级学院流动。对于少数因特殊情况不能随二级学院转学的人员,须本人亲自申请,学校经研究后作出决定。
2、行政人员安排:学校所有行政部门集中在主校区。根据工作需要,部分行政人员将留驻巢湖孤山校区,负责孤山校区的日常管理。
3、按照“一校两区”运行管理要求,顾全大局,做好相关人员工作。
(二)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组织部、办公室、宣传部牵头)
1、党建工作。组织部牵头负责,办公室、宣传部、学工部、二级学院协调实施。学院党委、直属党委搬迁至合肥校区,指导所属党总支、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跨两个校区的教职员工党总支,办公地点原则上应便于开展工作。
2、思想政治工作。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宣传部牵头统筹,形成了党政、工作组共同管理、全体干部教师参与的“大思政”格局。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由校党委统一部署、校园共同开展、定期审查的管理模式。
(三)教学管理工作(教务处牵头)
1、教务处全面负责全校的教学管理,各二级学院负责本单位的教学组织和管理。
2、教学管理实行“统一领导、两区并重、团结协作、各司其责”的工作模式。
3、孤山校区设有教务处,为教务处的驻地机构。按照教务处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履行管理职责。
4、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现有专业布局,在相应校区组织教学。其中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行跨校区教学。
5、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四)学生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学生工作处、保卫处牵头)
1、学生处全面负责学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保卫处负责学校的安全稳定。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办公、特色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2、在合肥汇新湖校区,我们将着力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在巢湖孤山校区,我们将着眼于延续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各项工作规范。
3、“一校两区”运行过渡期,妥善安排相关人员调配,加强“一校两区”安保队伍建设。
(五)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综合办牵头)
1、总务处全面负责两校区食堂、物业、卫生、绿化、基础设施维护、交通、生活服务等工作。实行物流管理“延伸”模式和物流社会化服务“竞争”模式。
2、主校区设有完善的总务办公室,负责全院的后勤管理和主校区的日常后勤管理;分校区设有总务(后勤)办公室。所有物流服务项目全面引入社会外包服务。
3、实施在线工程报备、在线报修等平台应用,实现信息化管理。
4、完善两校区校园医院配置,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六)财务管理工作(计划财务部负责)
1、计划财务部全面负责两个校区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实行“统一领导、集中核算、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2、计划财务处设在主校区,校财务处设在分校区。
3、建立健全“校园卡”、“银校直通”、“财务网上申报及二级管理系统”等,创新“一校两区”财务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学校财务管理现代化。
(七)校园文化建设(宣传部牵头)
1、学校宣传部、团委在孤山校区设立办公室。学生记者站和校学生联合会(学生会)在两个校区均设立了分支机构,建立两区联席会议制度。专业社团根据校园专业设置开展活动,其他社团(如艺术团、青年社团)可同时在两个校区开展活动。
2、形成具有凝聚力的何职学院品牌文化。围绕两个校区(惠新湖校区注重科技创新和科学教育,巢湖校区注重传统文化和人文关怀)发展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强化“一所大学”意识,强化“一所大学”意识。一所大学”互动交流。促进大学文化融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一校两区”办学中的作用。
3、加强各校区物质文化建设,注重校园规划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重点打造文明监督、义诊、蚂蚁助学等志愿服务品牌,加强学校青少年志愿服务功能建设,扩大辐射效应,让志愿服务成为校园文化的靓丽名片。
4、注重弘扬学校历史文化。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学校的历史和校训,提高学生(特别是在新校区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增强凝聚力。
(八)智慧校园建设(现教学中心牵头)
以校园网络、数字资源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整合学校信息平台,实现两个校区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全校大数据管理。
上述主要工作任务详见附件2。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成立“一校两区”运行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副领导是校班子的其他领导。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一校两区”运行管理的组织领导和各项事务的统一协调。
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包括:人事工作组、教学工作组、学生工作组、安全保卫工作组、后勤保障工作组。各工作组组长由相应学校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相应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各工作组成员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各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一校两区”运行管理中的各项具体事务。
2、制度保障:不断创新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校两区”运行管理制度和管理实施细则,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经费保障加强学校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管理实现学校经费的计划使用,保障学校“一校两区”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学校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强学校财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
七、要求
一、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2、各部门要加强沟通、相互支持、配合。
三、各部门要积极探索校级管理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总结实践经验,优化管理模式,确保“一校一校”高效稳定运行、协调发展。两个区。”
附件1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两区”二级学院布局
校园
二级学院名称
评论
合肥汇心湖
校园
(5 件)
机电工程学院
1、新世界物联网学院是与新世界公司合作办学的学校;
2、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实行跨校区办公;
3、基础教育学院在孤山校区招收人文专业学生。
4、汇新湖校区交通工程学院轨道交通相关专业学生
交通工程学院(轨道交通专业)
电子信息与数字媒体学院
新世界物联网学院
经济贸易与旅游学院
巢湖孤山校区
(5 件)
医学院
护理学院
交通工程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横跨两个校区
(3 件)
基础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全部的
12
序列号
工作任务
领导部门
主要与部门合作
加强组织领导
“一校两区”领导小组
部门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办公室
部门
做好组织和人员安排;制定工作计划
组织人事部
加强党建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组织部、办公室、宣传部、教工部
部门
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总务处、图书馆、现教中心
加强学生工作管理;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学生事务处
团委、二级学院
加强校园安全;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保安室
加强财务工作管理;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计划财务部
加强物流和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总务处
校园医院
10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宣传部、
团委、二级学院
1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宣传部
团委、二级学院
12
智慧校园建设;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计划等。
现有教学中心
部门
附件2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一校两区”运行管理工作任务分解
结尾
巢湖民众维权、揭露真相、寻求帮助,请联系:
免费电话:4008-123-865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2024 年 ABC 中国高职院校排名发布,安徽省多所院校上榜
2024年度ABC中国职业院校排行榜正式发布,全国1500余所高职院校中前1000所进入排行榜,其中安徽省有54所。 排名结果显示: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全国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