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发布,华农兄弟转行挖竹笋,特种养殖户面临生死存亡

时间:2024-10-15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47评论:0

4月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征求意见稿)》,共有18种传统畜禽、13种特色畜禽共31个品种纳入目录。 。

01

竹鼠断食争议:华农兄弟“转行”直播挖笋

“最严禁令”下,昔日拥有“一百个吃的理由”的竹鼠也难逃一劫。 “大约一月底,我接到通知,竹鼠业务暂停了。”华农兄弟刘素良说道。据了解,华农兄弟农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星辰竹鼠养殖场。他们饲养竹鼠已经有6年了。

现在,他们已经暂停了所有有关竹鼠的直播,称“等待政策”,直播内容也改为挖竹笋。

由于华农兄弟在网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华农兄弟转型、转产相对普通农民来说更容易。然而,在最严格的野生动物禁令下,大量蛇、蛙等特种饲养者损失惨重,面临生死危机。他们应该去哪里?

02

特种种鸡如何转型发展:这些经验可借鉴

目前,《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或许部分农民还有一线生机,但最终的结论何时能有,还不得而知。这个时期,我们农民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关键是及时止损、走得太远,加快转型,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一些地区的特农在疫情发生后积极转型,或回归传统农业,或尝试特色种植,并取得了成功转型。在全面“不野”的情况下,只有这样做才能扭亏为盈!

“孔雀王”变身养鸡

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王道金已经养殖蓝孔雀10年,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孔雀王”。受疫情影响,当地政策规定,不禁止饲养蓝孔雀观赏,但如果用于食用,则禁止繁殖和销售。

“如果禁止消费,单纯依靠观赏市场很难支撑养殖业的发展。”王道金表示,经过深思熟虑,王道金决定带领周边孔雀养殖户回归传统养殖。

▲“孔雀王”王道金改造孔雀孵化设备,转型养鸡

王道金利用自己养孔雀的经验来养鸡。为了节省成本,他对原有的孔雀孵化设备进行了改造。近日,王道金的第一批鸡已进入孵化状态。预计端午前后将有2000只土鸡上市。

蛇农改养鸭子和兔子

在四川省德阳市洛江区万安镇太平村,周红梅的蛇养殖基地已经开始改造。 “这里有3000多只小鸭子,疫情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开始考虑养牲畜,目前我一共养了1万只小鸭子。”周红梅说道。

从事养殖行业多年的周红梅已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 “根据2003年的经验,我感觉这一类病毒只要和野生动物有关,蛇类养殖是一个特殊的养殖行业,我估计可能会受到影响。即使疫情结束了,蛇类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今年可能会很不景气,所以疫情刚刚开始,我就开始转型了。”此外,她还养了很多兔子。

豪猪养殖基地_豪猪养殖厂_合肥豪猪养殖

广东河源:231户特种种鸡全部转化

据悉,河源市政策限制的特种养殖项目涉及贫困户231户、785人。特色养殖项目有竹鼠、蛇、果子狸、梅花鹿等,产值约675万元。

截至3月30日,231户特色贫困户全部转产。其中,135户改养鸡,30户改种蘑菇,15户改养殖池塘鲭鱼,15户投资肉鸽养殖项目,15户改养家禽。农户转向务工,11户转向投资、参股,6户转向养羊、牛、猪等,4户转向豆腐加工、酿酒加工等。

在紫金县白铺镇房湖村,疫情发生以来,扶贫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立即向贫困户邓美兰讲解政策,将她家饲养的7只豪猪进行回收处理,并发放按市场价格出售 14,000 只豪猪。袁某兑换资金,支持她饲养了近50只土鸡。

受政策影响,东源县船塘镇澳头村4户贫困户17人合作饲养的358只竹鼠立即被送往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处置。为保证转产顺利进行,东源县提供转产补助资金33280元,配套单位也拨付同等补助。目前,3户贫困户的鸡苗、饲料已到位,1户贫困户承包了500平方米的侧耳大棚。 4万多袋蘑菇即将采收。年收入预计达到10万元,确保贫困户不因转产而受到影响。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特种饲养员转业。但目前形势下,特种养殖业已然不堪一击,不可能一夜之间转行到其他行业。

大多数从事特种养殖的农户缺乏技术能力和资金,其转型发展急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也希望广大农民的呼声能够得到重视,能够将竹鼠等品种纳入《国家畜禽遗传目录》,以免干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

当前形势下,您考虑过转型发展吗?您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担心或遇到哪些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讨论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南方农村报、澎湃新闻、三农透视等//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