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通:以数字化助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端、服务人民的最前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不仅需要承担各一线部门的任务部署,还需要直接面对民生诉求。他们承担着提供基层公共服务、维护基层社会稳定运行的重要职责,展现出“上千行,下一针”。 “漏斗形结构”。
近年来,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数字化推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基层治理。 “平台、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基层治理数字化提供了切实出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快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已成为时代重要命题。
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核心应用和运营服务商,数字政府致力于通过“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动城市治理、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进程,利用技术路径推动管理变革和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随着数字政府建设和基层减负工作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基准,以“强化“数字政府增效、基层治理减负”,用一张网管城市运行,着力构建“一网管全城、一网管行业、一网通”的治理新模式“统筹全域”,帮助地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效率,为地方政府和干部减负赋能。
目前,数字政务通信已在北京、深圳、合肥、烟台、莆田等100多个城市承接了“一网统管”和“城乡一体化”相关项目,已实施的城市规模覆盖特大城市、重点城市、地方区县及相关项目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权威媒体报道。
福建省莆田市
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基层减负
2024年8月29日,《人民日报》政治版《干部地位新观察·赋能基层减负赋权》栏目发表报道《福建省莆田市制定了“ “基层一张表”智能报表系统——填表上报统计。《这样减负》用近半页的篇幅向全国宣传莆田数字赋能基层减负的典型经验。
《人民日报》(2024年8月29日第11页)
文章提到:“针对基层多口岸填表、分群报送数据等问题,福建省莆田市开发了‘基层一表’智能报送系统,梳理基层数据,建立专属数据库,实现密钥生成、数据自动汇总等功能,手指点开“任务清单”模块,基层干部通过手机上报的信息都会被转换。之后纳入基础档案,方便乡镇和上级部门再次查阅、审核。”
事实上,早在2021年,福建省莆田市就前瞻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张城市地图,全区数字化”的建设理念。 2022年7月,莆田“一图”正式上线,“全城一图、全区数字化”初具规模。今年3月,“基层一桌”数字智慧平台研发上线,拓展“一图”内涵和外延,助力基层全面减负。
从莆田市“一张图”减负路径来看,主要建设集信息采集、综合共享、监测分析、指挥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数据调度指挥平台,推动部门数据细分下沉,和一致的实施;实行“一中心连接两端”协同调度模式(基层治理协作中心与部门端、企业或学校端),实现一通道一网;建立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协作、社会事务进校园协作、村级工作事务准入、监督检查、会议管理等五项工作机制,实现减量、提质、进村的目标。提高效率。
1、规范平台建设,加强数字赋能
56个部门业务系统的系统开发建设,446项核心业务融入“一张图”,汇聚超过60亿条政务数据,推动部门数据逻辑分割、到底一致,建立“一镇(村)” 、企业、学校)“等)一级”,有效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和“烟囱”问题,立足基层实际工作需求,实现融合。 2200余项政务服务项目,开发社会保障、应急管理、健康、生态文明等基层应用场景,共享86个组件,通过“数字+”实现工作方式更加多元化、风险防控更加有效。 ;
2、规范权利与责任边界,推动化繁为简
基于列表的访问促进“减少任务而不减少责任”。针对属地责任泛化、层层推责等问题,梳理了《莆田市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指导清单》,并明确了切入点严格控制。简化评估,促进“减少痕迹,但不降低有效性”;信息化管理,推动“减量不减质”,加强自我管控,防止隐形突变和反弹回潮。
3、规范涉企检查,提高工作效率
多方协作产生放大效应。平台全面展示检查动态数据,统计分析检查覆盖范围、检查排名、检查数据比例以及被检查企业的评价、建议和诉求,纠正错误,完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使用点创建区域会产生乘数效应。将部门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平台推送至相关责任单位,引导其举一反三,自查自纠,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
数字正通凭借对莆田市“一张城市图、全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支持,以专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顽强的工作作风,收到了一封又一封客户的好评信。信中提到,公司“基层治理基础数据采集系统”作为应用支撑平台的核心工具,实现了应用创新突破、数据赋能,提升了基层工作效率。希望今后继续提供扎实的技术支持和优质的现场服务,完善相关平台的建设,为莆田市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做出突出贡献! ”
关于“莆田市基层治理大数据平台”数字政务支持工作表扬信
安徽长丰
打造智慧平台,减轻基层负担
202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新闻主版发表《安徽长丰县——用好智慧平台为基层减负》的文章,推动长丰县为基层减负、依托“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增能。提升智慧治理水平的路径和经验。
《人民日报》(2024年2月17日第02页)
2022年3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充分激活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合肥长丰县坚持党建领导,委托北京数字政务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安徽省首个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以“一张网、统一管理”为主线,以“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为重点,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持续助力县基层减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长丰县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构建了“一云统一计算、一网统一管理、一屏统一管理”、“网格化管理系统、全要素一图系统、公共服务微系统”三大模块。 -客户端系统”。视频AI智能分析系统、重点人群管理服务系统、综合巡检业务系统等六大应用系统,有效实现了“多数据出行、少人跑腿、真正为基层减负”的治理目标等级。”
长丰县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
2023年,长丰县将开展“减证、减制度、减考核、减挂名”“四减行动”,助力基层减负、增能、松绑。该县梳理了《村(社区)依法履行职责指导清单》等5份清单内容,明确了村(社区)不宜承担事项指导清单9项、应当承担的24项。未经村(社区)认证。乡(街道)仅对村(社区)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各行不再单独进行评估。
长丰县城乡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不断优化完善“一网统管”机制,汇聚数字城管、善政长丰APP举报、县政府网站、110非警、12345等20多个渠道热线电话等,共计142,215名工作人员。结案率为96.98%。 1922个网格实现了“受理(登记)-立案-调度-处置-核查-结案”的闭环循环和全工单流程的数字化监管。基层网格员、干部、事业单位“引导”,只需点击“提示”即可完成问题报告和处理,极大提高了城市和社会治理的便利性。
“以农村参保人员信息统计为例,以前需要电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查询,填完表格后,一步一步提交审核,这样的做法是很困难的。”现在各个部门都实现了信息共享,谁投保了,谁没投保,只要点点鼠标就能知道。”人民日报援引该负责人的话说。长丰县北城核心区综治办运营服务科负责人介绍。
天津
完善社会治理“一张桌子”
近年来,天津不断推进各部门数据的汇总整合,打破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壁垒,将多个分散的表格整合成按需生成的电子表格,有效减轻了基层数据采集的负担。提高基层社会效率。治理层面。
《新华每日电讯》(2024年8月30日头版)
社会治理“一张表”系统依托天津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和人口话题数据库建设基础数据资源库,依托“津智通”平台完成系统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账本管理、多模式查询、账本统计、相关报表导出等多项功能。系统的建成有效促进了各部门数据的聚合和整合,打破了横向和纵向的数据壁垒,将多个分散的表格整合成按需生成的电子表格,实现了“以采集代采购、以核心化”的目标。协助采购。” “以促采购”建设目标,有效减轻基层数据采集负担,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下一步,天津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整合各区各部门,完善社会治理“一张表”体系功能,推动数据“上表”双向对接。 “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让“一桌”“一桌”进一步发挥基层治理作用。
回顾过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