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2018 年 2 月 1 日实施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标准解读

时间:2024-10-0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98评论:0

颁发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2018年2月1日。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规格及尺寸》(以下简称《规格及尺寸标准》)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比亚迪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草稿。

与意见稿相比,正式草案增加了“电池产品尺寸规格的通用要求”,包括“尺寸公差要求”和“尺寸范围要求”。本标准规定的单体电池的各种尺寸按照GB/T 1804关于线性尺寸极限偏差的规定选择精度m级公差等级。

本标准规定同一尺寸范围内的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和电池标准箱属于同一规格。随着产品尺寸的减小,尺寸范围也随之缩小。例如,对于尺寸超过500毫米的产品,尺寸范围限制为10毫米;而对于尺寸10毫米以下的产品,尺寸范围限制在0.5毫米。值得注意的是,本标准中提到的单体电池高度不包括极柱高度。

圆柱电池规格及尺寸

意见稿中,圆柱电池只有两种尺寸——18650和32650,其他类型全部取消。可能是因为业界对此意见较多,正式草案取消了32650型号,增加了21700、26650、26700、32700和32134,给企业更多的选择空间。此前,有人对21700电池的未来市场表示担忧。甚至在亿纬锂能、力神电池的21700电池投产后,也有人产生了质疑。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或许是多余的。

注:N1——圆柱电池直径; N3——电池不包括极柱的高度。

方形电池规格及尺寸

在官方草案中,方形电池的宽度仍然给出了8种尺寸,范围从65毫米到217毫米。其中70毫米、147毫米和173毫米宽的电池,该标准在厚度和高度上都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房间。

注:N1——方形电池的厚度; N2——方形电池的宽度; N3——电池不包括极柱的高度。

软包电池尺寸规格

在正式草案中,标准将软包电池的宽度定义为七种尺寸。在此基础上,在高度方面给予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注:N1——软包电池的厚度; N2——软包电池的宽度; N3——电池不包括极柱的高度。

电池模组规格及尺寸

官方草案中,无论圆柱、方形还是软包,在宽度上都给出了12种尺寸,在厚度和高度上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度。

注:N1——动力电池模组的厚度; N2——动力电池模组的宽度; N3——动力电池模组的高度。

标准箱规格及尺寸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_安徽省轩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_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累不累

意见稿中,正文中放置了标准箱的尺寸规格,而正式草案则以附录信息的形式推荐了电动商用车电池标准箱的典型尺寸。这种微妙的变化释放出的信号不言而喻——动力电池标准盒的尺寸更多的是建议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尺寸标准。当然,正式草案中的尺寸和规格选项也明显多于意见稿。

注:N1——电池盒的厚度/长度; N2——电池盒的宽度; N3——电池盒的高度。

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化有何影响?

当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草案发布时,一些人感到困惑,认为应该由市场来决定选择哪种规格,不应允许人为干预市场选择。其实我们可以想一下,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同文同车”的举措对后世的影响。动力电池的标准化虽然不能与之相比,但原理是一样的。动力电池产品标准化是大势所趋。

ASTM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刘飞将标准比作世界贸易的通用“语言”,认为缺乏标准的产品将难以在全球流通。可见,动力电池标准化对于我国动力电池产品“入乡随俗”、“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在动力电池的规格尺寸尚未统一的情况下,企业从电芯规格尺寸的设计到与车企的对接磨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成本。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宇认为,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化使得动力电池快速大规模化使电池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降低动力电池的整体成本。同时,整车企业对电池企业的配套选择也大大增加,也更容易积累技术。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标准化工作部/行业研究部主任周波对动力电池规格尺寸标准的实施充满期待,看好标准化对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积极影响。他认为,标准化推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整个行业内在竞争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也具有积极意义。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会员企业提交的电池规格和尺寸参数。结果显示,我国50家主流电池企业中,生产圆柱电池的企业有22家,生产方形电池、软包的企业有23家。电池企业有29家。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按照最新国家标准,参与统计的企业中约有59.3%需要部分或全部调整生产线,其中生产方形电池的企业比例更高。可见,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仍需对生产线进行调整,从简单调整到新建生产线。

虽然动力电池规格尺寸国家标准比草案型号更多,企业选择余地更大,但其对动力电池企业的影响却不容小觑。周波表示,企业上马新生产线有一个过程,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需要焊接等复杂的操作,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距离该标准正式实施还有半年时间。因此,需要调整生产线的企业必须抓紧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新标准的实施对装备企业来说是一大利好,装备企业将迎来新一轮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