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印刷:70 年的辉煌历程与未来展望
追随共和国的脚步,安徽印刷已经走过了70年。我们应该回顾过去,思考未来。
1、前30年可以说是安徽印刷的萌芽期。
印刷行业从无到有,生产厂家少,生产厂家多。他们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曾经是那个时代的“城市名片”。创办印刷事业,对于安徽这样一个人口多、经济弱、文化厚的省份,意义深远。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印刷经济总量匮乏,进展缓慢。其中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1、1949年4月28日,新华书店芜湖分厂印刷厂成立。是安徽芜湖新华印刷有限公司最早的前身,也是安徽第一家正规印刷厂。江淮的印花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2、1954年10月,由国营皖北印刷厂、皖北军区印刷厂等工厂合并组建的安徽印刷厂,更名为安徽新华印刷厂。是县级单位,隶属于新成立的安徽人民出版社,后来的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省出版局负责印制安徽版图书和中小学教材;四年后,它接管了一些搬到上海的印刷厂。技术装备条件显着改善,实力显着增强,成为安徽印刷行业的标杆制造商。
3、安徽各地级市新华印刷厂相继成立。有些植物虽然不叫“新花”,但属于同一类;一些县、省、市机关还设立了印刷厂。这种全公共印刷的模式一直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很久。
4、新华印刷厂的车间和设备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能够完成那个时代赋予的印刷任务。 1958年发行的第一期《安徽画报》生动地记录了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视察合肥的情况。这是安徽新华印刷厂送给全省人民的礼物。各市级印刷厂都以自己的贡献,特别是后期,赢得了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平担任芜湖市委书记时,多次到芜湖新华印刷厂调研;原安徽省人大副主任苏平凡担任马鞍山市委书记时,曾以马鞍山新华印刷厂为联络点;富阳印刷总厂迁厂的经历写在《印刷之光》里。
5、国有工厂长期养成的“铁饭碗”、“大锅饭”、“员工靠工厂”、“工厂靠国家”的旧习惯,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手脚并用,让大多数厂家难以适应未来的市场竞争并逐渐消失,让何重叹了口气。
2、未来40年堪称安徽印刷快速发展时期。
印刷行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队伍迅速壮大。 2018年,全省注册印刷企业超过3500家,从业人员9.15万人,主要产值总额达到330亿元以上;民营企业登上舞台充当主角,印刷品类分为包装、商业和出版物三大类。数字印刷方兴未艾,绿色印刷逐步深入,电子商务大量涌入印刷领域,印刷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印刷商(协会)活动频繁,印刷企业组成的印刷产业链,印刷材料供应商、印后设备制造商和印刷教育培训学校已形成;整体从外到内发生了深刻而多彩的变化,正如“身着绿花,行在烟雨中”。其中,最亮眼的图片及代表性企业如下。
一、改革重组
安徽新华印刷厂、芜湖新华印刷厂、长丰县印刷厂这三个典型的省、市、县三级国有老工厂,通过改革重组避免了被淘汰,获得了新生。
安徽新华印刷厂更名为安徽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原安徽省出版社、现安徽出版集团为大股东。拥有充足的资金和业务支持,固定资产超2亿元,年生产能力达到卷筒纸胶印。平版胶印140万令、彩色190万令,装订书刊2亿余册,成为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印刷企业;率先实施“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彩色胶印、装订联动”16字技术改造,王选院士曾到厂视察;牵头制定《精装图书国家标准》,成功实施利用数字设备接收教材远程传输试点项目,成功实施“中德印刷技术合作项目”。在俄罗斯投资建厂;精装印刷版《傅雷译文集》(15册)被世界四大图书馆之一的巴黎图书馆收藏,为唯一的中文藏书。在全国省级新华印刷厂中,率先通过“国家二级企业”认证,公司荣获“全国诚信印刷企业”、“书刊印刷质量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张全兴、于十班两位董事长荣获“毕升印刷奖”;由于他们为多家工厂培养了骨干人才,我厂的退休人员申请指导其他印刷企业,被誉为“安徽印刷行业的黄埔军校”。
芜湖新华印刷厂变更为安徽芜湖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并转让股权加入安徽出版集团,成为国有控股民营印刷企业;业务来源稳定,管理水平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强,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佘玉平总经理荣获“森泽伸夫印刷奖”。
长丰县印刷厂变更为安徽出版集团控股的合肥华丰印刷有限公司。私人性质保持不变。集书刊、烟标、包装生产于一体。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连续多年跻身“长丰县”行列。并被安徽省认定为“专、精、特、新”重点培育企业。
2、中外合资企业
黄山永新有限公司
起家于徽州区岩寺镇的黄山永新有限公司,原是安徽供销社系统的一家化工厂。自1992年接受港台企业和自然人投资以来,实力大大增强,技术创新先进,塑料得到快速发展。彩印复合软包装材料、异型注塑等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产品主要服务全球跨国公司,成为“中国领先的包装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是省内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已在广州、石家庄、黄山投资设立4家子公司。 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8亿元,净利润2.11亿元,成为安徽省印刷行业年销售收入第一名。公司成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原董事长蒋纪中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总经理包祖本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安徽滁州报纸印刷厂原为国营,实力较弱。与香港侨威集团合资后,安徽侨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成功成立。主要印刷烟标、酒包装。整个工厂占地面积100亩。一期工程主厂房占地面积17200平方米。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钢结构建筑形式。烟包装、酒包装印刷制品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80万大箱、6000万套;公司已进入“安徽省民营文化百强”行列。
3、精准改造
迅达墨苑美术馆
合肥迅达包装有限公司以包装起家但不限于包装。以包装为母体,新成立3家全资公司和1家控股公司:全资迅达墨源艺术馆为书画界名人搭建平台;有烧制陶瓷的“陶瓷作坊”;全资拥有的迅达网球俱乐部负责网球健身和赛事,同时也为羽毛球、乒乓球爱好者提供活动场地;全资迅达一品酒业公司加入五粮液集团;控股的合肥华讯研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依托安徽省歙县新安中学,在黄山建设大型科研教育基地;尤其是“名家、自产瓷、自酿酒”推出的高端文化定制品牌产品受到广泛好评,从而在文化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社会效益显着,经济效益也已开始显现。公司荣获首批“合肥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董事长葛茂金当选为合肥市包河区工商联副主席。
安徽联众印刷有限公司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标签印刷厂,利用原有场地建立了标签车间,并持续引进9台富士施乐数码印刷机来印刷标签。标签车间的员工人数还不到工厂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实现工厂利润的60%。旧书刊印刷厂转型为高附加值产品企业,公司被评为“合肥市五星级印刷企业”。
4. 联手
合肥远东印刷公司印刷的书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依托百年名校北京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在教材、图书出版发行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宋光美董事长领导的合肥远东印刷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书刊定点印刷厂,设备精良,生产能力强大,质量管理严格。两家公司结合优势互补,携手共飞。当北师大出版集团来安徽寻找合作伙伴时,远东印刷公司主动请缨,双方一拍即合。他们共同创办了安徽京世远洋印刷有限公司,工厂位于远东印刷公司院内。经过双方密切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教材、图书在南半球的印刷发行工作逐年取得丰硕成果;远东公司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提名奖和“中国印刷大奖”铜奖;宋光美成为安徽女性印刷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安徽三联木艺包装有限公司位于淮河沿岸。擅长制作高档木质包装盒,其工艺已达到艺术品的标准。但因长期拖欠货款,陷入财务困难。董事长丁子峰果断南下寻求帮助,被广东汕头市著名的东风印刷有限公司看中,双方达成合作共识。东风汽车不仅投资了该公司,派员工到蚌埠市担任总经理,还直接派出了烟标印刷业务。三联公司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展示了包装优势,很快克服了困难,购买了新机器。新工厂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丁子峰当选“2018年度安徽省优秀印刷包装人物”。
5、创新业态
隆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朗利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安徽明光市,徐隆平担任CEO,按照工业4.0标准建立了中国包装行业首家智能工厂;上海两条、安徽一条“无人生产线”已投产。所有软件系统环节均由朗利德自主研发;单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AGV等自动化设备,产能提升30%,大幅减少人工。产品受到众多世界“财富500强”企业的青睐;公司成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印刷百强企业”。徐龙平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之一,并先后当选为上海市奉贤区印刷协会会长、安徽滁州市出版印刷发行协会会长。
拥有五年传统印刷实践经验的合肥大旗数码图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全民强烈感受到,传统印刷行业缺乏主动性,难以融入人们的创造力,难以创造个性化的印刷品。产品。他决定利用数字印刷技术打造“记忆”产业。 2012年至2017年,大旗先后引进HP Indigo 3550、Indigo 7600、Indigo 10000、Indigo 7900数字印刷机,有力支撑了快印出版物的生产。一位80多岁的大学教授想用照片记录自己的人生经历。大奇为他设计了一本名为《八十=回忆》的写真集,并在5小时内出版了600本。老教授的夙愿被更多的人所分享。王全民被评为“2018年度安徽省优秀印刷包装人物”。
6.抓住机会
安徽金汇印刷有限公司印刷电脑票据是全省最多、业务覆盖面最广的。原因是起步早、设备好、经验丰富。这些都得益于李辉董事长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辉访问欧洲,看到那里使用电脑收据,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也会走到这一步。回国后,他立即开始这方面的准备,首先购买了一台电脑票据打印机。当国家相关部门决定采用电脑化收据时,金汇公司能够快速对接,出色地完成任务,赢得了第一桶金。当积累了很多资金后,李辉决定上马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Cerudi”凹印生产线,为安徽中烟公司的烟标印刷创造了条件。李辉当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安徽省劳动模范”、“富阳市十大杰出人物”;公司连续五年上榜“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成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
合肥著名的中式快餐“老乡鸡”已在全国开设了400多家门店。起初,它并不受欢迎。商店利润微薄,给供应商的工资也很低。但合肥嘉洲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汉文却坚持为其制作碗、饭盒,毫无怨言。后悔。 “老乡鸡”的生意越做越大,嘉洲公司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销售收入直线上升。 “老乡鸡”目前拥有200多家供应商,仅根据产品质量评选出2家“最佳供应商”,嘉洲公司位列其中。由于其影响力,合肥另一家中式快餐店“蒸小丸”也将其整个餐具生产业务外包给嘉洲。公司荣获“安徽省十大优秀品牌企业”称号,孙汉文被评为“2018年度安徽省优秀印刷包装人物”。
七、实力企业进驻安徽
一些沿海和发达地区的民营印刷企业取得快速发展后,纷纷将安徽作为首选地,积极拓展布局。他们的气势有点像“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在安徽立足并取得成果的厂家有:深圳市桂联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蚌埠金黄山凹版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桂联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安徽安泰新材料包装有限公司等。深圳市金嘉彩印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山鹰马鞍山翔恒包装有限公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合肥翔恒包装有限公司、滁州佳美印铁罐有限公司、香港中华食品包装有限公司、深圳市宇通印刷(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合肥宇通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滁州华亿柔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有限公司厦门合兴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等投资兴建的厦门合兴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这些外地厂家在形象、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为安徽同仁树立了榜样,丰富了安徽同仁的发展前景。江淮印刷大戏。
8.致力于环境保护
合肥恒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纸杯产品
合肥恒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新型环保材料PLA(聚乳酸)制作可降解纸杯;与中粮集团强强联手,在吉林省打造PLA原料基地和产品基地,推动PLA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成为“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德克斯”等餐饮巨头的配套用品供应商,在全球快速消费品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战略联盟上海川鼎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整合研发团队,共享川鼎水处理全球领先的MBR研究成果,利用纳米膜回收印刷废液,实现零排放。 2017年,恒信门店寄出的包裹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316个城市,好评数达32633条,换算成数量,约相当于2.1本《论语》;恒鑫公司拥有国内外各类专利10余项。荣获第三届“生物基及生物降解材料技术与应用推广贡献奖”,公司总经理严德平当选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恒鑫人正在兑现自己的承诺:“享受环保新生活”!
9.购买土地并建造建筑物
以文霞为总经理的安徽国文彩印有限公司很早就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当土地使用权刚放开并允许交易时,他们果断在合肥市蒙城北建立了项目,当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的地方。他们在禄禄口买地盖房子、办工厂;随后,国文新工厂搬迁至合肥大洋店工业园区。旧厂区被取代,变成了昂贵的商业用地。此时的蒙城北路已经成为繁华的闹市。公司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了一栋17层的大楼,并命名为“国文大厦”。这是迄今为止我省第一座以印刷公司命名的建筑。大楼建成后,租客络绎不绝,但房东只租给“京东方”和“吉合肥蒙城路酒店”两家公司,年收入近千万元。该酒店由合肥新彩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伟向文霞租赁5层楼4000平方米建造。酒店的设计风格和运营管理全部由“全季酒店集团”承担;通过这种合作形式,满足了广大旅客对中档酒店的需求,也产生了经济效益,酒店开业以来入住率不断上升。
3、未来几十年应该是安徽印刷的提升期。
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迈向更高的社会形态。作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印刷行业,必须及时跟上,履行使命;要实现经营、管理、质量、服务全面提升,实现四个转变。
1、变保守传承为创新传承
中国古代发明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但现代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技术装备不如德国、日本等国家。根源在于我国的传承是“画葫芦画瓢”式的传承,缺乏分析、研究和完善。未来社会需要的不再是艰苦的劳动,而是高智力、高科技、高素质。模拟操作最终将让位于数字操作。安徽印刷业在传承工艺和技术的同时,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创造更多发明和实用专利,在技术或管理上实现重大突破,力争走在时代前列。
2、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安徽印刷业需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掌握生产经营最佳方案;通过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收益最大化、降低消耗;摒弃大面积种植、产量少的坏习惯,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用事半功倍代替事半功倍。
3、人山人海的繁重劳动和作业转变为人少的轻松劳动和作业
舒适、快乐的工作方式是人类的根本需求,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从人性化管理还是成本控制角度,都需要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工人数量。适应这一趋势是安徽印刷业的唯一选择。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可以实现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让整个印刷过程充满快乐和轻松。
4. 变凌乱、污染状态为清洁、绿色状态
印刷污染越来越被国家禁止,肮脏的场地直接损害员工的健康和公司的形象。安徽印刷行业要大力实施污染治理和清洁管理,营造文明生产环境,树立新时代企业形象,确保安全稳定生产。 (原文发表于《印刷杂志》2019年7月号)
提交方式
电子邮件:printmag@printingfield.com
地址:上海市新闸路1209弄60号
邮政编码:200041
编辑部:021-62580014
继续浏览有关 安徽印刷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港台企业与自然人投资 的文章
相关文章
- 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管理的关键策略与应用解析
- 走进公诉新时代:安徽检察新媒体推出三大栏目,报道优秀公诉人、典型个案和特色庭审
- 洽洽公司招聘 O2O 部门负责人,负责业务规划与促销活动
- 西安省图、高新招聘会及帕丁顿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有限公司介绍
- 2024年合肥市肥西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42人公告
- 第 44 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暨巢湖特种邮票发行活动 5 月 25 日在合肥举行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报考全攻略:提升职场竞争力的关键
- 保山这所医院招聘53名编外人员,大专学历即可报名
- 2024 年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人员控制数自主招聘公告发布
- 合肥万科森林公园学区承诺未兑现,业主集体维权讨要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