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新科技如何护航城市安全生命线?
新华社合肥5月26日电 题:安徽合肥:新技术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
新华社记者 张子云
燃气泄漏、供水损失、桥梁安全等,都能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监测预警;短短5年时间,城市安全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到全国性布局……作为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校地共建”创新平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不仅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守护城市安全“生命线”,还以应用带动研发,走出了一条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的改革创新之路。
面对城市新风险,保障安全的基础何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桥梁、供水、燃气等地下管线数量急剧增加,平行、交叉情况更加复杂,耦合风险易多发。面对新的风险,如何守护城市安全?
“这附近人口密集,一旦发生爆炸,将造成不良后果。幸亏‘智能系统’的提醒,我们及时展开挖掘修复,才发现是管道内部腐蚀导致的。”说起不久前的一次泄漏事件,合肥燃气集团调度中心副主任闫宁宁至今仍心有余悸。
闫宁宁提到的“智能系统”,是指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学院研发设计的城市安全监控系统。
走进清华合肥研究院的监控大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着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的实时监控情况。例如,对于每座被监控的桥梁,都会显示位移、加速度、应变等多种类型的曲线。这些曲线会随着车辆通过桥梁而呈现不同的变化。一旦出现超载、桥梁损坏等危险情况,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例如供水监控会对压力变化、泄漏、用水异常等不同情况发出警告。
“24小时不间断监控,监控里程已超过2200公里。”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合肥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勇说,智慧监控的技术领先性在于依托安防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城市“生命线”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进而做到预警、预防。
技术领先的背后,是艰难的技术挑战。袁宏勇说,以气体泄漏监测仪为例,国内外市场上还没有一款产品能够耐“高腐蚀、高湿、强酸碱、往复水淹”且长时间不校准就能高精度测量。“我只能自己动手,在无数次近乎绝望之后,终于看到了曙光。”
安防行业从无到有,“磁石效应”从何而来?
清华大学合肥研究院自2014年筹建以来,迅速产生吸引技术、资金、人才的“磁石效应”。
其中,清华大学公共安全成果转化企业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在合肥投资企业9家,聚焦智慧平安城市、消防安全、水环境安全、工业安全等领域,2018年实现总产值15亿元。
“依托清华合肥院的科研实力和母公司辰安科技的技术积累,我们打造了集消防设施在线监控与线下服务为一体的‘云服务平台’,由传统的人防升级为‘人防+技防’。”辰安天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俊说。
吴俊介绍,2018年4月,“云服务平台”在合肥经开区首次应用,运行以来已监测预警火灾4起,推动消防设施完好率提升40%以上,消防系统误报率降低59%。目前,平台已在全国36个城市建立运营中心,服务用户4.5万户。
这片热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致力于安全行业的人才。
张海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教授,2014年他创办了安徽万泰物探技术有限公司,将其在微震理论和算法方面的专长应用到矿产、隧道、边坡等安全监测领域。去年6月,他把公司搬到了清华合肥研究院。“产业集聚意味着更多机会。”张海江笑着指着隔壁的公司,说那是做安全监测硬件的,正好跟我们的算法有合作,下一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磁石效应”日益显现,目前清华合肥研究院已聚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800余名科技人员,近10个创新团队、协会在这里成立。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谁会第一个尝试?
公共安全作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国内外科研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受场地等因素影响,清华大学本部也存在建设条件困难。在清华合肥研究院,正在建设的灾害科学中心,包括大型复杂灾害环境模拟装置等8项重大科技装置与平台。其中,一期近4万平方米的实验装置与平台已基本完工,成为公共安全领域科研的“宝地”。
清华合肥研究院的探索创新,正在实现校地共赢。对合肥市来说,在享受到安全产业快速发展红利的同时,2018年成为全国首批6个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之一;对清华大学来说,研究院的科研成果实现了转化应用,有力支撑了学科发展和人才建设。
这是五年前袁宏勇万万没有想到的。当时,城市安全研究院的科技成果才刚刚崭露头角,谁愿意先试水?投入巨额资金投入产业应用,是否存在风险?直到合肥市投入9亿多元试点,覆盖51座桥梁、2200公里各类地下管网。这次试点,犹如摸到了阿拉丁神灯,科研技术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升级。城市安全管理的“清华计划·合肥模式”已推广到国内30多个城市及海外多个国家。
“光有冒险精神先试是远远不够的。”合肥市市长凌云说,前期要有“准”的眼光,瞄准国家战略需要的产业、人民生活期盼的产业、地方发展不足的产业;后期还要有“稳”的支撑,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引领等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实现技术“创新指数”向产业“发展指数”的转化。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调研合肥经开区:探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
11 月 4 日到 5 日期间,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的副书记王叶臣,带领着国家级经开区团指委的“根在基层”调研实践团,前往合肥经开区展开调研实践活动。合肥经开区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