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中心湖区设计:奥雅的重要起点与成就
电话紧急响起,虽然是周末,但深圳奥亚的办公室里依然是一片议论声,一名设计师转身接了电话。
电话那头,是千里之外的合肥。当时,合肥刚刚启动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策略,新区建设指挥部急切地想寻找国内外优秀设计机构,为大规模建设做准备。这一次,电话里谈的项目,是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区——350公顷的中心湖区。
这是2002年,当时全国各地新城建设尚在起步阶段,面对这个体量庞大的项目,奥雅的设计师们倾注了更多的精力与期待,甚至多年后,看到当地居民在天鹅湖畔流连忘返的场景,他们也感到十分欣慰,认为这标志着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起点。
除了公司发展的意义重大之外,更让人难忘的是,自天鹅湖建设以来,整个政府新区的格局和城市气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现代功能格局的框架下,逐渐成长、演变,甚至进一步成为合肥市现代化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2002年,当时还不到40岁的奥雅设计创始人李宝章先生
讲解天鹅湖景观规划
现代的
怀旧
合肥,世界
传承创新
创新致富
现代湖滨景观
与世界一起见证
未来城市的崛起
2019年国庆期间,合肥市举办了“合肥心祝福祖国”灯光秀,天鹅湖周边数百栋高楼亮起主题灯光,与湖面倒影交相辉映,近6万人分赴湖南北两岸,观看这场举国同庆的盛会。夜空下,湖岸景观格局清晰可见。
图片:中央电视台新闻
事实上,天鹅湖自建成以来,就成为许多重大活动的举办地,这一切都符合当时建设指挥部的期望:把湖区打造成合肥开放、现代化的新窗口、新形象。
景观
宏观尺度上,新区划分为城市防护带、公园、园林、广场四类开放空间,形成自由流动的网络体系。同时在天鹅湖南北岸设置大型城市广场,满足市民活动需求。东西两侧与快速路之间的通道相对平直,并预留缓冲区。
天鹅湖与北侧政府办公大楼之间的市民广场
但理念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功能与形式的争论成为建设期间的焦点。
“有专家参考古典园林的布局,认为新区的公园空间应该迂回曲折。”一位设计师回忆起设计过程仍感慨颇深,“当时专家组对公共空间与城市的关系、尺度、设计与功能的关系做了很多讨论,和我们的想法有些冲突。”
在湖泊与城市道路之间保留缓冲区
“比如我们在东北角设计了一个半圆形的水广场,有专家提出中国人要讲究完美,建议把半圆形改成圆形。”设计师的构思与传统思维不同,规划需要通过多方协调不断深化。“幸好当时新区比较鼓励现代做法,建议如果考虑成熟了,可以做得更大胆一些。”
这座水下剧场目前收藏有鱼与水关系的雕塑,已成为天鹅湖的重要标志,而场馆的圆形和半圆形框架依然清晰可见。
步行秤
在宏观形态与功能下,团队据此提出“步行生活圈”概念,认为新政文区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应具备宜居环境,需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到达绿地节点,或街头公园,或绿轴。在此框架基础上,规划提出“现代生态环境、步行花园城市”的定位,进一步融合现代化功能与人性化尺度。
结合整体规划与土地禀赋,团队开始对湖区进行细节设计。
由于中心湖横跨两条街道,长长的滨水区合理利用场地高差与城市生活进行对话:在湖泊与河流的交汇处,将水景设计成瀑布状;部分岸线利用天然驳岸,使景观更加亲水;组织排列流线,以不同的高差连接沙滩、广场、草坪、码头、步行道、全景公园、露天剧场等场所,营造多层次的体验。
旁
湖泊
湖 是什么意思?
合肥原本没有海
但这里有海滩
市民在湖边玩乐、休闲
感受大自然带来的舒适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居住的舒适性在于环境中体现的人文关怀。设计将生态宜居理念融入到新区的细节中,使其树立起有别于老城区的城市面貌,成为现代居住文化的象征,是直观的体现,也是城市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优先
在功能布局与生态处理上,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十五里河水系走向,对中心湖区及匡河生态水系进行综合改造,沿景观道路及绿化带布置开放式排水系统,由小溪流、岩石群及乡土植物等元素构成,将实用功能与形态美相结合。
湖西侧叠树是匡河水系流入湖中的重要门户,经过几轮调整,取消了原来的车道,重新设计为景观步行道,与瀑布水景融为景观整体。
城市人文主义
这片位于天鹅湖南岸的沙滩,如今已成为新政区最受欢迎的景点,新城倒映在水面上,给这座内陆城市带来了开阔的海洋气息,柔软的沙滩成为人们休憩的场所,平台也成为新一代合肥人的温馨记忆。
某物
从
没有什么
从无到有创造一切
原来这里周围都是田地。
除了森林里的水泥路
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痕迹
改变正从湖畔慢慢开始
20年前,天鹅湖原址所在的那片荷花田,是合肥盆地最常见的农业风景,2001年,合肥市宣布正式成立行政文化新区,2002年3月,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以当地农村的“蔬菜大棚”作为临时办公场所,迈出了建设的第一步。
新时代的合肥需要怎样的新区、中心湖区?这是当时建设者最直接的困惑。
2003年至2019年天鹅湖的变化(图片/谷歌地球)
功能概念
几公里外的合肥老城区保留了“城湖相拥”的格局,在原有环城绿化带的基础上修建了带状开放式公园,这些自然遗产是合肥成为首批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
为了保证设计的创造性与合理性,团队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例如针对合肥过往的城市肌理与历史,调研了旧城逍遥津、包公园等公园案例,在宏观构图上精雕细琢,将人文理念与细节尺度相结合。
2002年合肥市调查
事实上,在找到奥亚之前,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已邀请了十多位规划、建筑、景观等领域的院士,对新区13平方公里的发展路径进行咨询。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面对建设面积剧增、资金短缺等普遍难题,新区采取“经营城市”的思路,从发展旅游业、环境建设入手,打造合肥对外开放的现代化新形象。
天鹅湖手绘意向图
与很多传统景观公司不同,奥亚带有国际化的基因,满怀激情的理想。创始人李宝章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在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景观建筑学士学位。团队其他成员来自中国、美国、菲律宾等地,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
在时任行政新区建设指挥部规划处处长的眼中,李宝章先生是一位“很接地气”的设计师:“面对工期短、本土化、国际视野的综合要求,他提供了非常具体、富有表现力的各类图纸,让我们恍然大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宜居、以人为本。”
滨水平台及景观岛平面图
南海滩和观景台平面图
天鹅湖岸线分析图
自然增长
得益于开放的环境和热烈的理想,新区建设始终保持着快速的节奏。设计师不断优化、细化设计方案,后期跟进、调整施工图,确保理念和方案的完整实施。2004年,天鹅湖正式向公众开放。
2006年,周边居民在天鹅湖尽情玩乐,天鹅湖的天际线也逐渐重塑。
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新区人气逐渐高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政府综合楼、奥体中心、合肥大剧院等政务文化设施相继落成,居住区、商业区也开始有序发展。经过10余年的发展,这片荒芜之地已经成为合肥乃至安徽新时代的中央商务区。
设计师
看法
设计师说
多年后回首,我可以说“那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早期,我们利用国际化团队的优势,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建设项目,引入功能分析的角度,同时考虑实际的景观语言表达,让整个湖区有了内在的逻辑和感染力。可以说,天鹅湖建设完成后,我们在公共空间设计领域开启了新的篇章。
当然,新区的建设确实受到一些制约,比如建设周期较短;第二是成本控制,因为新区的启动资金非常有限,需要自负盈亏;第三是动态改进,虽然当时设计已经基本完成,但后续的功能增设,在实施过程中一直处于一个灵活调整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说天鹅湖正处于一种“成长”的状态。就像一个孩子,当他长大后,你有时会回忆起他刚出生时的有趣故事,但他要走自己的路。虽然在外表上不容易直接表现出来,但最初的印记会隐藏在他的基因里,融入到这座城市的性格和气质里。
对于奥雅而言,这种对于公共空间的重视与坚持,后来成为了发展历程中不变的基因,秉承“寻找中国现代景观”的初衷,设计师不仅在居住景观领域传承创新,也在城市与公共空间层面不断探索前行,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完善成型,一路走来营造更加美好的人居环境。
项目名称:合肥政务及文化新区中心湖区
项目地点:安徽省合肥市
项目类型:市政公园
面积:350㎡
业主: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建设指挥部
景观设计:奥亚设计深圳公司
设计年份:2002年
竣工日期:2004年
继续浏览有关 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中心湖区设计奥雅重要起点成就设计 的文章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卫生间装修 5 大误区,你中了几个?快来看看吧
浴室装修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其后续的日常生活使用。浴室装修需要体现实用性和宁静感。浴室装修设计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直接影响以后的家居生活质量,还会...
-
合肥学院与德国的 30 年不解情缘:从雪松林到设计合作
■光辉70年奋斗历程和新时代基层工作 五月的江南,万物生长。走在合肥学院校园里,人们的目光立刻会被艺术楼前那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雪松林吸引。走进林中,会发现每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