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经济全面回升,主要指标上扬,规上工业恢复速度高于全国均值

时间:2024-09-22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508评论:0

合肥好忙啊!

合肥经济全面回升,主要指标上扬,规上工业恢复速度高于全国均值

在流水线高速运转的车间里

在机器持续轰鸣的施工现场

在大型项目现场,合同签订频繁

在繁忙的街道上

在繁华的商业区里,重新燃起“繁忙气息”!

曲线在上升!

5月份,除财政收入外,主要经济指标全线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连续两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反弹,高出全省1.1个百分点;大项目纷纷开工,仅一季度就锁定4个百亿以上项目!

限制区内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77.01亿元,增长17.6%,创2018年2月份以来新高!

弥补失去的时间!

好运总是眷顾努力的人!

繁忙的开发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恢复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合肥的热闹,体现在“朋友圈”的火爆上——

6月6日,马云兑现承诺,奔赴合肥,与王琪等66名安徽援鄂医疗队队员“火锅约会”,畅谈战“疫”、唱黄梅戏、比赛看谁能吃辣……线上线下同步上菜的“云火锅”瞬间刷屏。

一曲已完,观众还在!

6月15日,安徽省政府联合合肥等6个城市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其中,合肥成立云计算及区块链创新中心。

马云并不是疫情发生以来合肥迎来的第一位客人。

据介绍,仅5、6月份,合肥就接待了数十位客人,有一见如故的“新朋友”,也有心意相通的“老熟人”。

他们分别是: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陈希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一下科技创始人汉坤,维信诺董事长程涛,八极灵文创董事长吴晓波,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郝喆,欧菲光董事长蔡荣军,寒武纪董事长陈天石,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中国国新总经理莫德旺,瑞穗金融集团执行董事菅原昌之,北京易思威科技董事长王东升,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

无论是新朋友,还是老熟人,都是抱着合作的意向而来的。

这股热潮绝非感情用事,背后蕴藏着合肥这座城市一步步稳健发展的韧劲。

莲宝的笔录就是最好的解释。

联宝公司外景

作为联想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研发基地,联宝已实现“全球每卖出8台笔记本,就有1台产自合肥”。庚子新年刚过,公司累计销售笔记本300万台,电脑、服务器订单100亿元,70%出口海外。作为最早复工的企业之一,联宝一个月内就实现复工率90%,产能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

数字或许更有说服力,在工业城市的城市地图上,向上的曲线,是在寻找下一个“坐标点”。

1至5月,合肥工业增加值在长三角五大中心城市中分别快于杭州、宁波0.2个和1.5个百分点。

恢复速度分别快于全国和全省2.9个和2.7个百分点;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8.4%,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

忙于投资

2113个项目来来去去

2月25日,蔚来与合肥市签署框架协议,合肥市将对蔚来进行战略投资,蔚来中国总部将落户合肥。同时,蔚来EC6量产发布仪式成功举行。签约仪式还提出,2025年前登陆科创板。

当时,疫情防控正处于紧张状态,合肥的“最佳投资人”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千里马”的追击。

都说汽车行业是“慢热”行业,但合肥坚信“种子终会开花”。4月29日,蔚来在合肥与战略投资者签署了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后者就蔚来中国总部落户达成一致。双方的第一个小目标是,“蔚来中国落户合肥五年内,打造千亿产值龙头企业。”

梦想尚且遥远,但合肥的新能源企业产业很快就迎来了惊喜——大众收购了江淮汽车50%的股份和国轩高科26%的股份,合肥在国内新能源格局中占据了先机。

逆流而上者为勇者,志存高远者敢于破浪。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京东方、长鑫存储到蔚来汽车,合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推进,更是一场产业的崛起。

这种雄心从疫情期间城市招商的步伐就能直观感受到。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11个,重大项目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有沛顿科技存储器先进封装测试基地项目(100亿元)、协鑫60GW组件及配套工程产业基地项目(180亿元)、华熙LIVE巢湖文体健康城项目(100亿元)等百亿元大项目。

1至5月,全市累计投资项目2113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37个,其中5月新开工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8个;

1至5月,全市投资额50亿元以上项目2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在长信、维信诺等重大项目带动下,完成投资增长53.8%,拉动全市投资4.8个百分点。

忙碌的消费

“烟花”又回来了

作为拉动经济“三大引擎”之一,合肥消费数据正全线回暖!

政府发放优惠券,商家给予折扣!

在城市消费券的基础上,合肥各大商业综合体纷纷推出丰富多彩的“狂欢节”,现金券、9.9元美食、招牌菜5.1折等优惠活动,让消费者享受到“再打折”,受疫情影响暂停的各类消费需求逐渐得到释放,合肥整体消费市场呈现回暖态势。

超市、餐饮、酒店等业态重新活跃起来,“夜经济”逐渐升温,街头弥漫着浓厚的“火爆气息”……

数据就是这次生产恢复、消费回归的最好证明!

5月份,全市“衣食住行”行业基本恢复,全市商品零售23大类商品中有20个实现正增长,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升级产品成倍增长!

截至6月3日,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员工到岗率接近九成(88.3%)。

限制区内消费品零售额177.01亿元,增长17.6%,为2018年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1至5月,禁毒办辖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7.26亿元,好于长三角其他5个中心城市,分别快于杭州、南京9.4个和6.4个百分点;恢复速度分别快于全国和全省4.5个和2.5个百分点。

外贸繁忙

中欧班列加速

国内方面,消费活力涌现;国外方面,“稳外贸”成效初显。

6月6日下午,一列满载美的冰箱、冷柜的中欧班列驶出合肥北站物流基地,班列从二连浩特口岸出发,直奔荷兰蒂尔堡站,全程约15天,合欧班列至荷兰蒂尔堡新线路、新站正式开通。

这一边,合肥生产的商品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另一边,大量商品通过回程列车进口回国。

近日,一批从芬兰发运的离心鼓风机通过中欧班列顺利申报进入合肥综合保税区,货值约34.3万欧元。这是合肥综合保税区首次以“物流一体化”模式进关,中欧班列上的货物快速流转,实现了综合保税区的保税优势与中欧班列便捷运输的无缝对接。

作为合肥重要开放平台之一,中欧班列加快开行,搭建起联通桥梁,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已开通至德国、波兰、芬兰、荷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20条线路、23个站点,运行量位居长三角地区第一。

前5个月,合肥共开行中欧班列165列,其中中欧出境班列70列,同比增长11.1%;中欧回程班列46列,同比增长58.6%;中亚出境班列49列;货邮吞吐量完成3117.7吨,创下单月国际货邮吞吐量新高。

合肥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合肥外贸的增长势头。

1至5月,全市进出口总额138.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分别高出全国和全省25.2和13.0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