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从一汽长春到广西柳州,汽车制造业的转移与发展

时间:2024-09-20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475评论:0

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一汽长春、二汽十堰等汽车制造基地纷纷涌现。当时汽车制造基地的选址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有没有工业基础,比如长春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还接受过苏联的工业援助;二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毕竟还是冷战时代,需要保护刚刚开始崛起的相对脆弱的重工业基础。

改革开放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上海、广州等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沿海开放城市纷纷成为汽车制造中心,如上海大众、广州本田、丰田等。

近20年来,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汽车制造业也开始逐渐从东南沿海向内陆转移,典型的例子是广西柳州,虽然城市不大,但借助五菱汽车的巨大销量,成为全国闻名的汽车城;河北保定,则借助长城汽车迅速发展。

未来当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的时候,国内很多城市都会开始抓住这个机会,成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之都。最近我看到很多城市都在争相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城市就是合肥和西安。

合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哪些领域?

合肥为什么称自​​己是新能源汽车之都?有几个原因。首先,国内最大的新车企业是蔚来,蔚来汽车已经与合肥签署了蔚来中国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蔚来汽车的总部位于合肥。

其次,江淮汽车总部也在合肥,而且江淮汽车已经和大众成立了合资公司,未来大众的新能源汽车也会在合肥投放。

第三,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动力电池。电池方面,国轩高科是合肥的企业,是继 CATL 之后中国第二大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也与大众展开了合作。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此外,长安汽车二期等50多个重大新能源汽车项目也落户合肥,集中了蔚来、江淮、国轩高科等12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领域、配套设施等完整的产业链。

合肥一汽润滑油_安徽润滑油_合肥润滑油厂

另一家跟新能源汽车没有关系,但又有一定关联的公司,是科大讯飞,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目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燃油车都开始支持语音识别,科大讯飞也是合肥的一家公司。

西安和合肥争夺新能源汽车头把交椅?

另一个号称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城市是西安。其实说起西安,我们想不到有什么重要的汽车生产企业。我们印象里陕汽就是其中之一,但它主要生产商用车,而不是乘用车。

其实,西安近几年在汽车产业也做了不少布局,过去几年西安已构建起吉利、比亚迪、开沃、宝能、恒大等新能源汽车矩阵,2020年北汽的加入,让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链条联系更加紧密,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

2017年,陕西明确提出“300万辆”产能规划,建设国家重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全力打造支柱型汽车产业。

西安更是雄心勃勃,2018年以来相继出台《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推进规划(2018-2025年)》《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实质性举措:目标是到2021年,全市实现年产能200万辆以上、年产量110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产量60万辆;引进2至3家主流品牌车企。到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产业年产能300万辆以上、年产量210万辆以上、年产值6000亿元以上。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150万辆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

2019年12月,西安市启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三年规划,再次将汽车列为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提出到2022年,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尤其是比亚迪、吉利两大汽车巨头均已落户西安,均计划形成年产60万辆以上的产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截止2019年底在西安累计投资21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61亿元,累计生产乘用车406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8万辆)。吉利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预计今年10月前投产,一期年产能30万辆。同时,吉利与戴姆勒奔驰合资的国产Smart工厂也已确定落户西安,首批全新国产Smart纯电动车将于2022年投放市场。

截至目前,西安已布局“高新区(比亚迪、开沃)+经开区(陕汽、吉利、北汽)+秦汉新城(恒大、宝能)”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以及三星SDI、华为、中兴等汽车动力电池、汽车智能电子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形成了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谷、经开区汽车产业园等一批承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的产业园区,西安“新能源汽车之都”基本成型!

合肥一汽润滑油_安徽润滑油_合肥润滑油厂

说完了传统厂商,再来说说供应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电池,三星SDI是全球最知名的电池供应商,也已经落户西安。此外,包括国能、德飞等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捷普汽车等电机、电控企业也都落户西安。可以说,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西安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

因此,合肥和西安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做法也大同小异,都是通过吸引重量级企业入驻,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那么未来这两座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将如何发展呢?我们拭目以待。

往期

1.

2.

3.

4.

5.

6.

7.

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