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城建迎多个大消息!1 号线三期全线洞通,城市发展将爆发

时间:2024-09-19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17评论:0

新年新气象!今天,合肥城建迎来重磅消息!

2023年,合肥的城市发展即将再次爆发!

01

今天中午,1号线三期全线贯通!

1月10日中午,伴随着盾构机刀盘转动的轰鸣声,“穿越者”盾构机冲破合肥站南广场盾构接收隧道闸门,1号线三期工程瑶海公园站至合肥火车站段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1号线三期全线“隧道贯通”顺利完成。

1号线三期工程为既有运营1号线北延伸段,正线长4.54公里,线路起自天水路站,沿新蚌埠路、北二环敷设,下穿合肥站场及站房结构,与既有运营1号线起点合肥火车站相接,共设3座车站3个区间、天水路停车场及1.4公里的出入口线段。

此次开通的“姚河”段全长709米,该段铁路节点盾构机下穿是国内首次在无任何预留条件情况下近距离穿越火车站构筑物,是合肥轨道建设史上最艰难的一次考验。

02

重磅消息:合肥将打造四大全新TOD!

据908新媒体报道,2023年,合肥地铁1号线三期及2、3号线延长线将开通,运营里程将突破200公里。

同时,合肥将陆续打造东直路、甘塘路、紫云湖、深圳路四大TOD。

合肥通了几条线_合肥1号线三期工程_合肥线网规划图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是一种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中心,以400-800米(步行5-10分钟)为半径建立紧凑型混合用途社区的规划设计方式。

居住、工作及各类休闲娱乐场所均集中于同一区域,对机动车的依赖相对较少,日常需求可通过轨道交通、步行或骑行等方式满足,同时拥有灵活、舒适、适宜步行的绿色生活环境。这种高密度混合规划模式以公共交通系统为中心,最大程度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增加步行距离内的功能密度,也能缩短人们的日常出行距离,为步行、骑行等多种低碳出行方式创造更有利条件,从而引导城市减少对高能耗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减少碳排放。

TOD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人车分流的优质居住环境、多样化的到达方式、低碳、健康、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在4.0时代,TOD逐渐从单一功能的单一站房建筑发展为集交通功能、城市环境、公共空间建设、经济活力于一体的智慧城市综合体。未来TOD的发展必将更加关注更深层次的人的需求,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和谐统一,最终实现站城人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03

北二环路西延伸段规划从东圃水库下穿!

从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G4001联络线工程(北二环西延)(西二环—白莲岩路快速路立交)设计项目招标已启动,拟将其建设成为合肥市东西向快速路之一。

本次招标的G4001联络线项目(北二环西延)(西二环—白莲岩路快速路立交)位于合肥市区北部,东起西二环,西至绕城公路,全长约7.7公里。

该项目规划为合肥市三条东西快速路之一,建成后可有效缓解长江西路交通压力,估算投资约65亿元。

招标文件显示,根据前期勘察研究,该项目拟从董铺水库下穿,盾构隧道规划直径15.7米,为国内最大、合肥市第一。由于董铺水库为一级保护水源地,事关合肥市供水和防洪安全,意义重大。

从项目布局来看,项目实施后,可向东接驳二环快速路系统、向西沟通规划中的白莲岩路立交,实现快速贯通,方便沿线多个地区市民出行。

04

国家发改委消息,合肥大蜀山即将进行整治!

刚才,合肥市发改委通报,大蜀山森林公园将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将以更加美丽的姿态迎接游客的到来。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批复《大蜀山森林公园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原则同意大蜀山森林公园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修改后的初步设计,对大蜀山森林公园山上景区及西扩景区进行提升改造,项目投资估算约8300余万元。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山体景区平台整治、增设服务站等。重要节点综合整治工程中,对山体景区顶部平台、北入口区域、微波站平台、二号平台等节点进行绿化、铺装、美化等综合整治改造,整治面积约13672平方米。

现有受损车道及步行道也将进行修缮改善,总改善面积约76087平方米,其中车道49322平方米,步行道26765平方米。同时,道路内外挡土墙、边沟也将整修。

为提高闲置房间利用率,本项目将对现有13间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取消西扩景区1间公厕,将北入口1间闲置平层房屋改造为公厕,将北入口1间闲置两层管理楼改造为服务站,涉及改造面积约514.5平方米。

景观节点和路侧亮化绿化也将进行刷新。本次整治对大蜀山森林公园北入口区域、微波站平台、山顶平台、第二平台节点等景观节点和路侧绿化进行恢复提升,涉及绿化面积约30375平方米。

公园的灯光、排水、广播等系统也将进行智能化升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