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北城传销严重,562 人突击行动打击传销,揭秘打传者的酸甜苦辣

时间:2024-09-18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65评论:0

整个集中行动,共有562人分成24个小组,对社区30栋楼进行清理。

前不久,合肥市召开打击传销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底,合肥市要实现成为“无传销之城”的目标。反传销办公室连续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三年间,很少有人知道反传销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从3月中旬开始,摄影师深入到传销较为严重的合肥北部,感受反传销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

562 人的突袭

合肥北城是新开发的小区,如此高的入住率在很多人看来很不正常,当地居民说,很多住户都是外地来的。

为防止“3·14”瑞慧园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发生,市反邪教办公室在4月7日的集中行动中增加了警力。

当天的集中行动有562人参加,闹得沸沸扬扬。

在集中行动时,报警者会先敲门,如果没人在家,他们就会打开锁,从摄像头的镜头下进入。

4月7日,连阴数日的阴雨过后,合肥开始放晴。清晨6点左右,35岁的董继品开始乘坐公交车从城北出发。早上8点半,合肥长丰县城北世纪城的康惠园正在进行集中整治传销行动,要求人员8点集合。当董继品赶到康惠园南门时,南门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参与行动的工作人员,其中不乏董继品值班室的同事。

董继品只是长丰北城反邪教办公室二十多个工作人员中的一个,在任职的九个月里,他参加过的集中行动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每次集中行动前的调查都要花很多时间。而对于康惠源来说,整个小区涉嫌传销的住户数量基本都已经确定。

4月7日,康晖园的“封锁”并未对小区居民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居民出入未受到限制。

康晖园共有30栋楼,500多人分成24个小组,无法覆盖整个小区,除去维持小区内外秩序的巡逻人员,每个小组也就十几个人。

进屋后,民警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材料,类似的材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有时进屋甚至能闻到烧纸留下的焦味。

无一例外,房间里发现了大量与传销有关的材料。

同样是在16号楼,一间屋子里关押着三女一男四名年轻人,无论警察怎么敲门,他们都不肯开门,后来警察找来锁匠把门打开让年轻人进去,但年轻人辩称自己在睡觉。

几乎所有涉嫌传销的住户,家里的墙上都贴着这样的“一夜暴富”海报。

16号楼内,在警察搜查询问的时候,一名女孩正忙着检查自己的妆容,仿佛这一切都与她无关。

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是在社区内进行的,还是惊动了不少传销人员。就在行动开始前,大批社区居民开始分门别类地离开。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这次集中行动的成效。董继品说,这次集中行动的目的是要封锁传销人员的住所和整个社区,让他们无处可去。

24组,一栋楼一楼一层开始。敲门、开锁、搜查、录音、换锁……几乎每家每户都要经历这些步骤。尽管声势如此浩大,但仍有传销人员留守。室内,16号楼内,有多个房间有传销人员在,即使身在屋内,传销人员敲门也不肯开门,最后只好砸门闯入。在传销人员集中的房屋里,少则四五个人,多则七八人,还发现了无数的传销账簿、记录和账目。

搜查结束后,反传销人员会把被搜查房屋的门锁换上,让逃窜的传销分子无法进入,钥匙则直接交给房东,必要时房东可能受到处罚。

在对16号楼进行检查时,发现有几户人家里面有人,但是他们没有开门,工作人员只好开锁进去,尽管如此,里面的人还是拒绝配合。

合肥滨湖新区传销_合肥滨湖传销抗法_合肥新区滨湖传销最新消息

由于行动是在早上进行的,很多看到骚乱的传销分子早早就离开了社区,但一旦出去就很难再进去了。这次打击不是简单的检查然后离开,而是长期的封锁。

此次行动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小区内30栋楼房全部被检查,百余名留在室内的传销分子被强制离开。

集中行动的同时,整个康惠园被“封锁”,进入小区的人员必须出示身份证,外地人员需说明理由。

下午,经过彻底检查,康惠源渐渐安静下来,未来康惠源彻底铲除传销的行动还将继续。

被“封杀”42天的小区

4月7日深夜,防爆警察在康慧园门口执勤,发出传票的人早上离开后,不准再进入小区。

参加康慧园集中行动的董继品等多名反邪教工作人员也于当天上午从马路对面的瑞慧园小区撤离。北城康慧园集中行动,是瑞慧园的翻版。

早在今年2月24日,反邪教办公室就开始调集数百人,对瑞惠园展开集中行动。模式和现在的康惠园一模一样:分组、敲门、开门、搜查、登记、换锁……大批涉嫌传销的外地人被劝离,小区也被封锁。老百姓进出要出示身份证,外来人也要出示工作证明,而小区正常居民则能畅通无阻地进出。到4月7日,整个小区已被“封锁”42天。

打击行动中,除了工作人员集中行动外,还有警员在社区内巡逻。

在合肥市北区,反传销的标语随处可见,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压力。

瑞慧园的一个孩子,这个新建的小区,入住率较低,给传销分子提供了很大的生存空间。传销的到来,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3月14日晚,瑞慧园东门,传销人员聚集袭击反传销人员,但很快被警方控制。

期间,反传销办公室工作人员多次对社区进行检查。3月14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调查的数名疑似传销人员拒绝配合,冲击值班室,砸毁社区门禁、护栏等设施。警方随即调集大​​批警力赶赴现场处置情况,将65名涉嫌寻衅滋事、妨碍公务人员带走调查,320余人被遣返教育。

反邪教办公室工作人员韩伟与一位想进入瑞慧园的外来人员交涉,2月24日之后,所有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都要接受检查。

反传销办公室工作人员彭家钊正在焊接被传销分子破坏的小区围栏。彭家钊今年47岁,反传销办公室成立之初她就加入其中。

晚上,防控传真办公室工作人员守在瑞慧园小区门卫室。自2月24日以来,瑞慧园小区已“封城”40多天,目前处于戒备状态。

夏宇和梁慧正在查看房东的房屋信息,他们是社区居委会的,对房子目前的状况比较熟悉。

晚上7点40分,进出小区的人明显减少,反腐办工作人员孙峰站在门口静静守望,再过20分钟,他就要换班了,孙峰和同事们早已守在门卫室40多天了。

打电话的工作人员正在核实进入小区的外来人员身份证信息的真实性。

一名传销人员试图使用假身份证进入社区,被抓获。身份证上写着“河心县”,但安徽省没有这个县。

合肥新区滨湖传销最新消息_合肥滨湖新区传销_合肥滨湖传销抗法

对于瑞慧园而言,董继品等人的撤离,并不意味着对瑞慧园的“封锁”已经解除,自4月7日起,瑞慧园已交由保安公司继续实施严密“封锁”,同时对房东的严格检查也在同步进行。

瑞慧园被“封”了一个多月后,传销分子逐渐离开,社区渐渐安静下来,反传销办公室把守小区的任务交给了一家保安公司。

4月7日康慧园集中行动后,“封城”才刚刚开始,反邪教办公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整个北城将复制这一模式,一次清理一个小区,逐个“封城”,直到传销分子进不去、找不到住处,彻底离开。

每天 12 小时

自从瑞慧园被封锁之后,反腐办的工作节奏由平时的早上8点到晚上6点,变成了24小时制,12小时轮班,早上8点到晚上8点,晚上8点到早上8点。

由于反邪教办公室只有20名工作人员,对一个小区进行封锁、进行常规排查显然不够,因此这段时间,长丰县社区居委会和派出所民警就成了反邪教办公室的有力补充。

26岁的王锁正在吃晚饭。最近很多反共人员的一日三餐都是吃快餐。

在瑞慧园门前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名民警在雨中坚守执勤。

午夜时分,瑞慧园小区外,一辆中巴车内,公安人员正在执勤。他们每天也是两班倒,每班12小时。

抗加办工作人员罗杰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抗加办几乎所有工作人员一日三餐都在外面,在普通人眼里,抗加办工作人员微不足道,但他们却饱尝艰辛。

反邪教办公室的工作极其琐碎,接到举报后调查、整理案件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像瑞惠园、康惠园这样的集中打击行动,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才能展开。在罗杰看来,在反传销办公室工作期间,他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传销人员,有工人、公务员、大学教授,甚至还有执法人员,也有夫妻、父子、兄弟姐妹,人数众多。

韩伟站在门外焦急地等待同事们到来。一位同事迟到了,没有把钥匙交给等候多时的房东。

“打击传销,累一点没关系,但有时可能会受到威胁,甚至有危险。”罗杰告诉记者,有一次他们进屋检查,刚开门,一个东北的传销分子二话不说,拿着菜刀就冲了过来。要不是两名协助调查的警察动作快,及时把他抓住,他就真的有危险了。现在想想还是后怕。

入夜,长丰县防爆警察仍驻守在康汇园小区外。

4月7日晚,警员在康慧园小区巡逻,由于很多外来人员外出,无法进入小区,夜晚小区里的灯光显得昏暗很多。

长期不间断的打击也让传销人员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传销人员眼中,这堵住了他们的“赚钱路”。因此,在致电传销办举报时,偶尔会接到传销人员的投诉。但这并没有阻止来电者继续工作。

2015年7月13日,合肥市滨湖区开展了严厉打击传销犯罪的集中整治行动。目前,传销犯罪分子在各地流动,从一个社区转移到另一个社区,从一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这是严厉打击传销犯罪最困难的部分。

董继品、罗洁只是合肥无数反春运人员的代表。自2014年开展为期三年的反春运专项行动以来,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合肥市取得了一定进展。截至去年12月底,合肥市1777个社区(村)中,已有1741个社区(村)被评为“无传销社区(村)”,曾经的“传销重灾区”滨湖新区16个社区的传销活动已基本被杜绝,工作人员数量较高峰期减少了三分之二。

收藏摄影师吴芳纪实摄影集《路过》

介绍

《路过:吴放纪实摄影作品集》由中国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全集230页,12开本,包含图片233幅,连载故事22则。

关于作者

吴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特约摄影师,作品被《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等刊登。纪实作品曾获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第十四、十五、十八届安徽省摄影艺术展金奖、安徽省新闻摄影奖、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奖金奖、中国新闻摄影奖,曾获铜奖、金镜头金奖、六届“华赛”奖。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2011年被腾讯评为全国杰出人文关怀摄影师,2012年获金镜头奖。 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摄影记者,2014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摄影记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