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合肥地铁 3 号线地下盾构区间全线洞通,离通车更近一步

时间:2024-09-18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360评论:0

自合肥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开通以来,

合肥地铁 3 号线地下盾构区间全线洞通,离通车更近一步

我们上班、出行都方便多了!

地铁方便、快捷、便宜。

什么时候能普及到合肥啊?

今天上午 10:00 左右

合肥地铁3号线

又有好消息啦!

距离通车又近了一步!

记者刚从合肥市轨道交通公司获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百日攻坚战”再次取得成效。12月20日上午10时许,3号线土建工程第十二标段“合肥站~新蚌埠路站”贯通,盾构区间左线已贯通。至此,地铁3号线地下盾构区间已全面贯通。

据了解,三号线土建工程第十二标段包括两个盾构区间,分别为“合肥站—铜陵北路站”和“合肥站—新蚌埠路站”盾构区间。隧道全长4638.9米(共3095回),是三号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区间。自该标段盾构机开工以来,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市轨公司带领施工单位以务实的作风、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斗志,奋力拼搏,克服了小半径曲线连续S弯施工、盾构空推过站、长距离运输等困难,顺利完成了全线盾构施工和盾构开挖工作。

合肥地铁3号线呈西南—东北走向,起于经开区方兴大道与翡翠路交汇处,止于新站区香城路与淮海大道交汇处。线路全长37.2公里,分地下段和高架段。其中地下线长32.97公里(含U型槽),高架线长4.23公里。全线设车站33座,其中地下站29座,高架站4座。12月开工建设,截至2018年12月20日,3号线33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封顶;全线地下盾构隧道已完工(共计56座单线隧道);累计完成铺轨28.73公里,占铺轨总工程量的36.1%;高架段建设也在大力推进。

据了解,合肥轨道交通公司将继续加快推进3号线剩余工程建设进度,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水平,力争早日建成开通新线,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线网体系,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优质、高效、便捷、环保的现代城市出行体验。

与此同时,合肥地铁3号线

五大场地装修方案及特点

也有一些线索↓

锦绣大道站

锦绣大道站毗邻合肥工业大学,其设计着力营造“工业风”。

空间主色调为红色,整体风格与大学的学院文化相呼应。

在材料方面,吊顶个性区域采用不规则的金属框架,体现工业厂房的设计理念;墙面、柱子采用红砖,表达华中科技大学红楼的记忆;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设。

齐门路站

齐门路站附近为规划中的市立图书馆。

考虑到站区文化属性及整条线路的概念主题“书之路”,天花个性区采用弧形处理,通过抽象手法演绎书籍的造型。天花采用常规铝方管、铝平板,柱子、墙面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暖色系石材,错缝铺装;地面采用常规花岗岩。

大剧院站

大剧院站位于合肥大剧院旁,邻近天鹅湖。

在空间文化表达上,天花采用绿色与蓝色的曲线表现湖面,展现水的韵律美感,与天鹅湖遥相呼应;天花采用模块化铝圆管,弧形拼接;墙面与柱子采用彩绘玻璃,整个空间给人以典雅精致的感受。

直交路站

直交路站为高架车站,站厅长度约68米,装饰层高2.6米,站台层为8.3米高的弧形屋盖。

考虑到车站空间较小,不适宜进行特殊的立体空间处理,在装修上采用了现代、简约、规范的设计,保证空间最大限度的为乘客服务,同时在文化元素的表达上,将艺术墙以点的形式进行设计。

蒙城路站

蒙城路站位于历史悠久、传统的庐阳老城区,因此在空间表达上,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徽派建筑作为设计元素,以“白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回北”“白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回南”“马头墙四水回北”……“五月面朝天”是徽派建筑的精髓。

吊顶的个性化区域采用仿木纹方管,以中国传统的锯齿形排列;墙面和柱子则采用瓷质铝板。

超过

> 热门文章



▌商务合作:18755151202(微信与电话相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