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皖南小县石台,领略蓬莱仙洞奇观与杜荀鹤故里风情
到江南游玩,沿石台而行,必到蓬莱仙洞一游。
石台是皖南一个小县,深藏大山之中。人口少,全县只有八万余人。但面积不小,幅员辽阔,有1400多平方公里。“一半田,一半水”的格局
奇妙的是,这样的格局造就了一片福地。这里“山、水、洞”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就在石台县城东北9公里处,就有一座天然的蓬莱仙洞。
“深山里空地多,我耕田力气不大。不是我谋生计笨,而是我忙于寻找文字。破窗风吹灭烛光,月光透屋照进床前。朋友该笑我,我的辛苦还没有回报。”你知道这首诗吗?是晚唐大诗人杜荀鹤的《寄山友人信》。蓬莱仙洞所在的地方叫杜村,是杜荀鹤的故乡。
杜村也是一个隐在大山里的小村子,村子依托的山不大,站在山脚下放眼望去,满山都是茂盛的树木,谁曾想,整座山上空无一人,藏着……
蓬莱仙洞长约3000米,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为天洞、中洞、地洞、暗河四层,造型奇特,蜿蜒曲折,气势磅礴,景色秀丽,内设接待殿、探海长廊,有东海龙宫、通明宫、密贤宫、玉蟾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别客厅等10余处奇妙景点。
沿着秋浦河前行,过一座石桥,看了看寻鹤山庄,就进入蓬莱仙洞了。
蓬莱仙洞的入口在山脚下,入口掩映在一片竹林之中,入口上方有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书的“蓬莱仙洞”四个大字,赵先生的书法潇洒洒脱,颇有仙气十足的韵味。
站在洞口外,还没进去,一阵冷风就袭来,感觉很冷,导游说:“洞内温度基本恒定,常年在18到20摄氏度之间。现在是夏天,外面的温度比洞内高很多,所以刚进去的时候还感觉有些不舒服。但一进去就舒服了。”
穿过石门,沿着水泥铺成的地面行走,往下走一小段就到了台阶。放眼望去,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山洞,而是一座完全是人造的地下宫殿。洞口不深也不大,全部保持着原始的洞形。洞口的顶部基本保持着穹顶的状态。
我们越走,洞口越来越大,拐过一个弯,就见眼前出现了一大块钟乳石,形似一口倒置的钟,上面有一凸起,似是把手。牌子上写着,这块钟乳石名叫:地金钟。介绍说,这里地下水丰富,岩溶作用极强,常年滴水,形成一座高9米,直径30米的金钟,金光灿灿,雄伟壮观,犹如彩虹一般。
再往里走一点,就看到一堵巨大的壁,峭壁如帆一般矗立着,导游说这就是著名的“山水浮雕”画,浮雕上依次画着三座山,也就是安徽著名的三座山: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黄山以莲花峰闻名,九华山有佛、有僧,栩栩如生,犹如真山一般,天柱山有柱顶天、峭岩横空,云雾飘渺,形象逼真。
洞内最为多、最为珍贵的钟乳石,形似“丝”、“笋”,而且分布多处,形态各异,色泽各异,共同的特点是如丝线般垂挂,形态各异。有的尖如刀,有的薄如蝉翼,有的色彩斑斓如玉。它们大多倒悬在天空,也有少部分生长在地表。
洞内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中最精彩的应属东海龙宫和王母瑶池。
穹顶高耸,地面铺有岩石,穹顶犹如一道长虹。穹顶旁,东海龙王腾空而起,头在西方,尾在东方,身躯舒展在层层云雾之间,栩栩如生。龙王旁边,还有三条小龙,相传是龙王的三个王子,他们或依附于龙王,或寻找新世界。其形象清晰、立体、饱满,与洞窟的造型、氛围相得益彰,贴切无比,让人仿佛置身于蓬莱人间。
一座圆形的宫殿,可容数百人;如云霄的天花板上,一簇簇“天丝”倒挂而下,有长有短,犹如垂柳,在灯光下摇曳。粉墙一侧,坐着一位丰腴的女子,淡妆素抹,身穿金玉衣裳,眉宇间舒展,面如满月,犹如刚出浴的王母娘娘。她正看着一面蒙着面纱的铜镜,身后是一张铺着白纱的玉床,线条柔美,洁白透明,犹如天上的纱帘。仙女沐浴水中,婀娜多姿,令人陶醉,如梦似幻,令人神往。
我沿着洞往上走,穿过中洞,又下洞,看到了地下河,来回走了好几个来回,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走完整个洞,到了出口,感觉温度不一样了,好像温度一下子上升了不少,导游说这里的温度比洞里面高了10摄氏度。看洞里的石壁、石顶、石阶等等,全是湿漉漉的,地面上明显积水比较多。这里的石头表面腐蚀得很快,用手触摸任何一点,都能感觉到沙子、泥土、松散的石头。
山洞一日,人间千年,进山洞出山洞,犹如梦境,山洞里所见的一切都那么神奇,那么激动人心,那么不可思议,我没学过地质学,也不懂什么生物学的相关知识,但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这样的“仙洞”的?
据资料显示,大约在4.5亿年前,江南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蓬莱仙洞无论是山脉还是村落,全部处于海底,靠大海横穿!
海水何时开始退去,蓬莱仙洞何时“脱离苦海”尚不得而知。可以确定的是,在被海水浸泡的亿万年中,海底一定发生过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地壳的运动和海中不明物体激起的海浪,一定以雷霆之力撞击着每一块石头,冲走每一个不想动的物体。科学家已验证,9000万年前,蓬莱仙洞的所有“风景”已经形成,并保存至今。
洞穴的每个角落都有海水冲击的痕迹,特别是石头、墙壁、小巷、穹顶的表面,光滑、圆润、丰满、怪异,无不显示出水滴石穿的无奈与坚韧。
令人惊奇的是世界的变化,时光的流逝,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生命形态实在是太惊人了,进入新世纪,社会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大家都在享受着无尽的乐趣,不知道花费了几十亿年才形成的辉煌,是否还能再延续几十亿年。
洞穴内的一切几乎都是原始的,现在,人进去了,灯光进去了,风雨、尘埃等的味道也进去了,洞穴内外能否互相沟通、互相兼容?尤其是内外温度的不同,一旦“自然”状态失去平衡,一旦……
洞口位于半山腰,出洞时我转身回望,只见洞口门楣上的“蓬莱仙洞”三个字,已换成了著名书法家赖少其先生的手迹。老字体与赵先生的字体不同,却别有一番韵味,一如这蓬莱仙洞,让人浮想联翩。
突然,我想到了杜寻河,杜寻河那个年代,蓬莱仙洞被发现过吗?如果被发现了,杜寻河进去了吗?没有资料可以考证,也就无从编造了。
清朝时期,石台地方文人王钦北不仅进入蓬莱洞,还写下了一首诗,写道:“古洞紫烟缭绕,神仙何时在此住?不敢傲然。”“仙境之声奇绝,恐有仙人群从天而降。”短短四句,却充分描述了蓬莱仙洞的神奇与神秘。令人神往,妙不可言,令人难忘!
写于2023年7月17日合肥翡翠湖
相关文章
- 2021 年合肥官宣加入 GDP 万亿俱乐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 烟草行业在舆论场中处于弱势,有理也难发声
-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人才的理想之地,2022 年安徽分类招生计划等你来
- 合肥桂冠投资人桂总三十二字微博背后的深意,宝哥为你解读
- 2021 年合肥供地计划曝光!55 宗 7546.57 亩地待售,九区供地详情一览
- 合肥市发布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白皮书,全面反映现状并具指导意义
- 石台游玩心得:蓬莱仙洞与牯牛降景区,游山玩水的完美之选
- 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管理的关键策略与培训计划制定方法
- 霸都合肥:荣誉加身,探寻小众景区与绝美湿地风光
- 合肥市通用技术学校锦弘集团冠名班:培养专业人才,工学交替,就业有保障
猜你喜欢
-
60后老友自驾石台天路游记:秋浦河大桥至蓬莱仙洞与邻里村之旅
十月二十四日是周末,五位 60 后老友决定一起自驾石台天路。他们在前一天晚上赶到了石台县城。 第二天早餐过后,从秋浦河大桥出发。朝着蓬莱仙洞(起点)的方向前行。抵达...
-
石台游玩心得:蓬莱仙洞与牯牛降景区,游山玩水的完美之选
从石台县回来已经两周了,今天是比较空闲的周末,就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石台之行的经历吧。两天的时间足够了,就先介绍一下第一天吧。 早早起来,从合肥开车到了石台县,路程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