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

2021 年合肥官宣加入 GDP 万亿俱乐部,科技创新推动发展

时间:2024-09-16作者:admin分类:合肥资讯浏览:583评论:0

2021年1月20日,在合肥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正式宣布2020年合肥市GDP顺利实现“过万亿元”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合肥正式加入GDP第一的行列。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如今的经济实力和地位,与近年来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推动密不可分。

合肥位于我国东部,长江、淮河之间,皖中腹地,是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副中心城市之一。随着“十三五”期间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速,“钟型”高铁枢纽进一步完善,合肥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凸显。根据202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第18次《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合肥综合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21位。

同时,合肥也是我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制造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冰箱、洗衣机、空调、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合肥的经济支柱。

2004年11月,合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的科技创新之路由此铺就。经过多年的发展,合肥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质科学研究所等机构雄厚的科研实力,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受控核聚变等创新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与此同时,合肥的GDP也从1978年的12.58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10045.72亿元,增长了近800倍。

2021年1月,合肥市提出围绕“芯屏车融合、全生命智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芯”代表芯片产业,“屏”代表新型显示产业,“车”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代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集”代表集成电路产业,“端”代表智能终端产业,“全生命”代表生物医药产业,“智能”代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

如今,这片快速成长的中国创新之都已培育出总计58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648.97亿元,其中,上交所主板上市企业22家,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业12家,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10家,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7家,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7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7家。

接下来,时代数据将通过数据分析这58家公司,侧面看看合肥科创产业的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成长。

合肥资本市场28年,2020年将迎来上市潮

1993年10月18日,由合肥美菱冰箱厂改制而来的美菱电器(现长虹美菱,000521)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合肥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安徽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美菱电器专注于制冷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曾推出全球第一台变容冰箱,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冰箱行业的技术进步,后被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此后,合肥本土多家科技制造企业相继登陆A股市场,截至2021年2月10日,除已退市的公司外,合肥共有58家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2020年是合肥公司上市最多的一年,共有11家公司上市,包括万益科技(688600)、国盾量子(688027)、大迪雄(688077)、江航装备(688586)、科威尔(688551)、汇通股份(688551)、万益科技(688600)、通源环境(688679)等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大部分上市公司集中在蜀山区

从上市公司性质看,58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各占一半,分别为28家和26家,占比近一半;此外,集体企业2家,公有企业2家;国有企业1家,外资企业1家。

从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来看,拥有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蜀山区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36家。其中,国有企业最多,有18家;民营企业有15家;国有企业有1家、三资企业有1家、集体企业有1家。其次是拥有包河经济开发区的包河区,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国有企业6家、民营企业5家。

涉及25个行业,其中材料、产业机械行业最多

合肥汽车俱乐部_合肥市有多少家汽车俱乐部_合肥俱乐部汽车租赁公司

作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合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瞄准高端制造业,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时代数据统计,这58家上榜公司来自25个行业,上榜数量最多的行业为材料、工业机械,各有6家公司上榜;其次是建筑及建材,有5家公司上榜;金融、环保、软件开发、电气设备、航空航天及军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有3家公司上榜。

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合肥的产业创新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集聚,据时代数据统计,这58家上市公司员工总数已达19.91万人,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江淮汽车(600418)创造就业岗位最多,达到近2.45万个,占上市公司员工总数的12.3%;其次是冰箱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长虹美菱(000521),员工人数约1.4万人。此外,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企业集团之一宏路钢构(002541)创造就业岗位约1.11万人,排名第三。

前三季度30家公司盈利过亿元

随着去年二季度制造业的快速复苏和内需的持续扩大,合肥的经济环境也快速恢复,从2020年前三季度各公司业绩来看,这58家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的有53家,其中净利润过亿元的有30家。

其中,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公司共有3家。国内储能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300274)位列业绩榜首,前三季度营收119.09亿元,归母净利润11.95亿元。随后,券商国元证券(000728)和华安证券(600909)分别以10.8亿元、10.02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二、第三。

前三季度14家企业研发投入超亿元

科技创新是合肥企业发展的基石,时代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这58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平均达1.05亿元,其中,14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

其中,国内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行业龙头公司科大讯飞(002230)研发投入排名第一,达16.34亿元,前三季度占营收的22.43%;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达11亿元,前三季度占营收的1.82%;阳光电源(300274)研发费用达5.22亿元,前三季度占营收的4.38%。

16家市值超百亿企业

在资本的驱动下,上市公司不仅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值也持续增长,据时代数据,截至2021年2月10日,上市公司市值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共有16家,其中民营企业9家,国有企业1家,上市公司7家。

从公司来看,阳光电源(300274)市值最高,达1735.07亿元;其次是科大讯飞(002230),市值为1191.35亿元,之后是国内角膜塑形镜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芯光电(300595)市值为761.28亿元。此外,国内首家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公司国轩高科(002074),市值为517.98亿元;国元证券(002074)、恰亚证券(002074)、恰亚食品(002557)、美亚光电(002690)市值均超过300亿元。

13位董事长年薪超百万

时代数据显示,这58家公司中,13家公司董事长2019年年薪超过100万元,其中,最高的是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年薪450万元;第一是汇通控股(688219)董事长李建一,年薪201.51万元;第三是阳光电源(300274)董事长、总经理曹仁贤,年薪180万元。

15位总经理年薪超百万

时代数据显示,这58家公司中,有15家公司的总经理2019年年薪超过100万元,其中,科大讯飞(002230)总经理吴晓如以年薪排名第一;其次是华安证券(600909)总经理杨爱民,年薪191.02万元;阳光电源(300274)董事长、总经理曹仁贤仍位列第三。

仅一名董事会秘书年薪超百万

时代数据显示,这58家公司中,2019年仅有1家公司董秘年薪超过100万元,即科大讯飞(002230)董秘蒋涛,年薪220万元;科大讯飞(300274)董秘谢小勇以90万元年薪位列第二;安徽合力(600761)董秘张孟庆以89.52万元年薪位列第三。

38家不同行业的领先企业

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以来,合肥抓住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合肥经济发展的支柱,其中不乏各细分行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时代数据统计,58家上市公司中,有38家为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近七成,其中,国轩高科(002074)、科大讯飞(002230)、美亚光电(002690)、惠而浦(600983)等公司的核心技术或产品市场份额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猜你喜欢